清明上河园观后感
清明上河园游玩后的感悟作文

清明上河园游玩后的感悟作文清明上河园一日游有感。
一走进清明上河园,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街道两旁的店铺、小摊,还有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简直让我目不暇接。
特别是那些穿着古装走来走去的人,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走进了历史画卷里。
逛着逛着,我发现这里的小吃也是一绝!有糖葫芦、糖画、烤串儿,还有各种各样我从来没见过的玩意儿。
吃得我满嘴都是幸福感,差点都忘了我是在景区里呢!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群人在围观什么。
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演员们在表演节目。
那古装、那道具、那演技,简直跟电视里一模一样!看得我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时代的英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大船表演。
船上的演员们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还时不时地跟观众互动。
整个场面特别热闹,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大型的庙会。
总的来说,清明上河园真是个好玩的地方!不仅让我感受到了
古代的风情,还让我尝到了各种美食,看了那么多精彩的表演。
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来!。
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作文5篇

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作文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作文1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游玩,爸爸开了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目的地。
那是一个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公园,有花有草,还有一条贯穿全园的河流,真是风景如画。
大门口,有包公迎接你的到来,一进园,就可看到被鲜花簇拥的张择端雕像,有几个人那么高,手里还拿着一卷画卷。
左边有一个驿馆可供游客休息住宿。
在往里走,便有一些节目等你参与,比如:踩高跷、王员外招婿、杨志卖刀等。
在东京食街,更是可以大饱你的口福,有清凉八味豆腐脑,有可口的冰饮,更少不了开封的特色灌汤包。
在食街旁,有一个趣园,在这里,你可以荡秋千、溜滑梯、钻圈、爬绳,享尽宋代游戏的乐趣。
我跟爸爸妈妈吃完饭,走过东京食街,看见一个捏面人的,就凑上前去看,那人说可以根据个人形象捏出面人,我觉得有趣,就让他捏了一个。
待他捏完,我接过面人一看,做得细致极了,竟然连我稍带金黄的头发都表现出来了。
这时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们来到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东京梦华》。
只见水面上有一朵金莲花,等它绽放的时候,花心上竟站着些舞女,正在翩翩起舞。
表演第一章,就是由清明上河图改成的,一些路人、吹糖人的、卖麦芽糖的、踩高跷的,还有其他一些各式各样的人,从观众席前走过。
右边城楼上射出的灯光,把天空照的五彩缤纷,壮观至极。
还有第四章叫满江红,把整个表演推向高潮,炮火的轰鸣和满江的红色昭示壮怀激烈的豪情。
看完表演后,只见天色已晚,我们不得不回宾馆休息。
躺在床上,回想这个园子的一切,当年张择端煞费苦心地画出了清明上河图,如今人们又煞费苦心的把5米多长的画卷变成现实,那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啊,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再来花一整天时间欣赏一下这里的一草一木!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作文2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开封游玩了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通用6篇)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通用6篇)《清明上河图》观后感篇1《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该图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和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个寒假,我有幸参观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
整幅画从远处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但走进细细一瞧,原来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你瞧!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游客。
货摊上摆着各种杂货,游客们有的在货摊前挑挑拣拣,有的望着过往的船只,有的聚在路边看相算命,有的正准备到码头上船。
除了游客,街上的行人更是络绎不绝:急匆匆的推着货车的小商贩,时不时地擦一下额头的汗水;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坐着马车,悠闲自得;调皮的小孩儿又跑又跳,后面的母亲焦急地追赶着……街道两边皆是酒馆、茶楼,里边的食客或高谈阔论,或推杯换盏。
旁边空地上,三五个大汉正围在一起赌博,周围的人也凑了过来。
远处驼铃声声,一支西域来的骆驼队伍正浩浩荡荡穿过街道……汴河上来往的船只很多,有的停靠在码头装卸货物,有的正在河上行驶,被纤夫拉船行进,有的刚刚靠岸……“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仿佛让我置身其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北宋京城的繁荣。
后来,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更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知识。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但是,《清明上河图》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当时官兵懒散,税赋繁重,这是一幅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观看了《清明上河图》,我被画家细腻的观察力和精妙的笔法所吸引,图中的马车、轿子、船只、房屋、楼阁、桥梁等各有特色,仿佛把我拉入历史的长河,让我穿越到了北宋京城,成为画中那个在汴京街头玩耍的小孩儿……《清明上河图》观后感篇2今天是清明节,按理来说,我们应该已经在老家准备给已逝的亲人上坟、烧纸,但我们没有这么做,因为上个星期已经回去过了,所以既然已经放假了,我们就应该好好的玩。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清明上河图》观后感范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清明上河图》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1《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
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
构图疏迷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春光。
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
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
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令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
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
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
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人烟稠密,粮船云集。
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
有间”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
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
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因状若飞虹,故名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或用竹篙撑,或用长竹钩住桥梁,或用麻绳挽船,或忙着放下桅杆以顺利通过桥拱。
邻船的人也指指点点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
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紧张议论,期盼大船顺利通过。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鳞次栉比。
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的专门经营,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整面修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精选5篇)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精选5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上河图》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上河图》观后感1《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
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
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
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
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
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
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
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
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
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
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
《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10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清明上河园节目观后感

清明上河园节目观后感前几天去了清明上河园,那里面的节目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一下子穿越回了宋朝一样。
先说那个岳飞枪挑小梁王的表演吧。
一开场,那场面就特别震撼,马蹄声哒哒哒地响,好像要把地面都给震裂了。
那些演员骑在马上,英姿飒爽的,感觉就像是真正的古代武士。
小梁王那家伙出场的时候还挺嚣张的,在马上耀武扬威的,看着就想让人揍他一顿。
然后岳飞出来了,哇塞,那气势,眼神里都透着一股正气和英勇。
他们在马上你来我往地打斗,马跑得飞快,我都担心演员会掉下来呢。
枪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每一次刺向对方都让我心跳加速。
最后的高潮部分,岳飞一枪挑飞小梁王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大家都在欢呼鼓掌,我也激动得不行,就感觉岳飞真不愧是大英雄啊,这表演把那种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那个大宋·东京保卫战也特别棒。
演出开始前,我就看到河边那些战船和防御工事,就已经有点小期待了。
等表演开始,金兵来犯,那喊杀声真是震天响。
宋军在城墙上奋力抵抗,又是射箭,又是扔石头的。
那些演员演得特别投入,感觉他们真的在保卫自己的家园一样。
最酷的就是水战部分了,战船相互撞击,还发射火炮,火光冲天的,水花都溅到岸边来了。
我站在旁边,都能感受到那种战争的紧张和激烈,心里想这要是真的在古代,得是多可怕的场景啊。
不过看到最后宋军胜利,又觉得特别自豪,好像我也是大宋的一份子似的。
总的来说,清明上河园的节目真的是太棒了。
它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像是把历史书里的故事搬到了现实中,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宋朝的文化、风俗和英雄气概。
我觉得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去了那里都会被深深吸引的。
我都已经在想下次什么时候再去玩了呢。
游览清明山河园观后感

游览清明山河园观后感朋友们!我最近去了清明上河园,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的穿越之旅啊!刚到清明上河园的门口,就感觉像是一脚迈进了北宋的画卷里。
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就像从历史书里直接搬出来似的。
门口还有穿着古装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游客,我当时就想,这是要开始我的古代奇遇记喽!一进园子里,那热闹劲儿就扑面而来。
到处都是人,但是一点也不觉得乱,反而充满了生机。
沿着街道走,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店。
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那些小玩意儿精致得很,我在一个小摊位上看到了用草编的小动物,活灵活现的,编的人可真是有双巧手;还有卖特色小吃的,那香味儿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直叫。
我买了个武大郎烧饼,咬一口,还真有那种古代质朴的味道,面饼烤得酥脆,里面的馅料也很香,一边吃着一边就感觉自己像是个走在北宋集市上的小老百姓。
走着走着就到了虹桥,这可是清明上河园里的标志性建筑。
站在虹桥上往下看,那汴河的水缓缓流淌,河面上船只穿梭往来。
有的是那种小小的乌篷船,船夫戴着斗笠,慢悠悠地划着桨,看起来特别悠闲自在;还有那种比较大的船,像是运货的商船,感觉能装好多东西呢。
我当时就想啊,这河上的船只就像是北宋的“快递员”,把各地的货物都运到这个繁华的地方来。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很多表演。
我看了一场岳飞枪挑小梁王的表演,那场面可真是震撼。
骏马奔腾,将士们在马上英姿飒爽,你来我往地打斗着。
特别是岳飞出场的时候,那气场,两米八都不止啊!他手持长枪,在战场上驰骋,就像一道闪电,把小梁王打得落花流水。
观众们都看得热血沸腾,我也忍不住跟着欢呼起来,感觉自己都想跟着岳飞去征战沙场了。
除了这个,还有很多民间艺人的表演。
有喷火的,只见那艺人嘴里喷出长长的火焰,就像一条火龙,周围的人都发出惊叹声,我心里也在想,这得练多久才能有这本事啊;还有踩高跷的,那些演员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踩着高高的木跷,还能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一会儿扮成神仙,一会儿扮成小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作文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

作文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1昨天,我和爸爸去开封游览了清明上河园.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真是个游玩的好地方. 进了大门,来到广场,就看到了一些身穿古装衣服的人,他们有的走来走去,有的骑着高头大马,还有一个小男孩,穿着红色的绸褂,正表演着踩高跷......使人感到仿佛又回到了宋朝.这些宋朝人的脸上都化着妆,还面带微笑,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走过广场,来到了吊桥.吊桥是用竹子做成的,两边用很粗的绳子连在一起,走上去摇摇晃晃,根本站不稳,必须用手抓住绳子,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慢慢走过.站在吊桥上往下看,脚下直发软,真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下了吊桥,我们又来到了趣园,趣园真有趣,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滑梯,平衡比赛,登月梯,知难而上......我最喜欢的是平衡比赛.两根长长的杨木桩上系着绳子,绳子上铺着木板,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许多人都喜欢玩,我也不例外.我摔了好多次,仍然玩得津津有味......我们最后又去了佛宝阁,佛宝阁真高,站在上面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龙亭,铁塔……直到下午我和爸爸才恋恋不舍地回来,还觉得意犹未尽.作文游清明上河园后的感想2河南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瑞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
徜徉其间,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刚走进大门,就看到了又高又打又壮观的张择瑞像,我们走过宋都广场时,看到石壁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图”,园中有身穿宋装的艺人,天上有许多白鸽在自由自在的飞翔。
我们走过中国十大古桥之一,著名的木拱桥“虹桥”,来的了露天看台,欣赏了精彩的高跷表演,旁边还有吹糖人、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
走过上善门我们来到马球场,只见骑手们个个身着宋式服装,拿着马球棒,拉着马缰绳在一片冲天锣鼓声中呼啸而来,马儿围着球场飞快地奔跑,演员在马背上用各种姿势进行马球表演,让人看的情绪高涨。
我们在园中还欣赏了精美的汴绣、木版画、官瓷、捏面人、吹糖人等古老艺术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行你我他“中国梦”靠大家——清明上河园观后感伴随着开封菊花展如火如荼的举办,中建七局建装公司第三项目部领导班子及工会为了响应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丰富项目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项目人员的团队意识,陶冶大家的情操和拓展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组织了以自愿报名为基本原则的清明上河园游园活动,最终确定在不影响项目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周六、周日分两批进行。
本次游园活动让我感触颇多,特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感受:首先,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对我们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坚定不移坚决拥护,其中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建七局建装公司第三项目部领导班子及工会能不折不扣的贯彻党的指导思想,我表示非常赞赏;在如今浮躁不安、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追名逐利的思想严重影响社会的现象下,以中建七局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通过组织职工运动会、书法比赛、厨艺比赛、知识竞赛、旅游、志愿者服务等诸多活动,引导着社会的主流思想健康的发展,推动着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为我党建设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为能成为这支精神文明建设生力军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同时也要为此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其次,我作为一名“建筑人”,对本次的游园活动是带着专业角度的视角去游玩的,因为清明上河园的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建筑工艺都是值得我们建筑从业人员去欣赏、研究、学习,并从中受益匪浅。
人们常说某人有“职业病”,是工作狂,经常以职业视角去玩、去干某些事,不能尽情去High,老是扫兴,其实则不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每个人对快乐和幸福的定义不尽相同,你不能拿你的标准去衡量别人High点,你的乐趣不见得是别人的乐趣,在你非议别人的生活态度时,也许别人正乐在其中;再者,俗语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习,那么在每个细节都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凡成功人士皆重视每一个细节;同样我们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也是靠我们每一个人注重每一个细节、走好每一步,众志成城,携手共建!最后,我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80后子孙,系统学习过中国的历史,清楚知道清明上河园是一处宋代文化主题公园,它再现了北宋王都开封汴京时的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
尤其是小吃一条街、手工艺品展示、历史经典剧目演出、民族特色展示、民间绝技展示等,对于近年来许多孩子和年轻人吃麦当劳、喝可乐等的盲目“热”,以及人们盲目的欧美风、日韩风的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正能量”影响,我觉得清明上河园是当代学生历史文化教育最好的实景教材,是传承和对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食、文化、民间工艺等的最佳展现,也是把中华民族特色推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
清明上河园展现的繁华、和谐的社会景象,它其实就是古代“中国梦”的缩影,古人们做到了;成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深刻体会到社会“正能量”给社会风气带来的巨大影响,为此我们的前辈先烈不怕牺牲、无私付出,建立了独立、民主、富强、健康的新中国,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迈出了第一步,为我们共有的“中国梦”开了个好头,而我们这一代人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一定要传承前辈先烈的奉献精神,做好自己同时,用“正能量”去影响别人,以此模式为契机和突破口逐渐实现社会的共鸣,这样就为我们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中华民族事业的发展尽了自己应有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