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第三节 连通器
初中物理教科版连通器

茶壶
船闸
喷泉
洒水壶
过路涵洞
水塔和自来水管
洗手池下面的U形弯管
洗衣机的排水管
小结
2大气压强产生原因:
1大气存在压强: 大气对浸在里面的一切物体均具有压强
这种由空气施加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注:大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不是大气压力的简称
一 大气压强存在
由于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又具有流动性
连通器的应用
生活中的实例:
在房屋装修时;为了在墙上画一条水平线;工人师傅常拿一根装有水的长透明塑料软管;贴着墙面在软管两端的水面处作出标记;将标记连成直线;即得到一条水平线
问: 如果换成其它某种液体装入连通器中;静止后该液体的液面相平吗
结论: 不论连通器形状如何;不论加入何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相平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图818
解析 C 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深度时甲的压强大;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
C
物理·新课标HY
第八章 ┃ 实战演习成高手
4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819所示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3大气压的方向:
大气压强的方向与液体压强的方向一样; 也是朝向各个方向的
生活中的大气压现象
盐水瓶
吸钩
马德堡半球实验 故事 doc 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一个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个铜半球紧紧地靠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
大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不大呢
马德堡半球实验: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第九章压强课件\9 4大气压强1\马德保半球实验 swf1 asf
教科版物理八下册:9.3《连通器》教案

师:如果连通器各容器中装的是不同液体,液面还会相平么?
教师演示实验
生:液体密度小的那个容器液面高.
师:为什么?用刚才的方法分析.
师:如果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但是连通器处于运动状态,液面会相平么?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引入:
师: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茶壶,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象茶壶这样的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容器是连通器?
学生回答
师:老师手中的这个玻璃器皿是不是连通器,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生:是连通器.因为它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
它的特点是组成连通器的各个容器长短、粗细、形状各不相同.
师:猜想一下,若在这个连通器中倒入水,当水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会不会平?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各容器的液面是相平的?
学生提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原因
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因为液体静止,所以液片处于静止状态,则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F向左=F向左
又因为液片两侧的面积相同根据p=F/S可得
生:这时液面不相平.
师:课本中图8—12中的物品是连通器么?说说它们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叙述工作原理,教师补充.
师:连通器还有一个重要应用---船闸,你能根据图中的情况说明船闸的工作过程么?
放船闸的录像带,增加感性认识
学生叙述,教猜想
观察
讨论、分析、推理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1)在探究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连通器教学设计

7.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连通器应用,并分析其原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连通器这一概念并不陌生,生活中也常见到连通器的应用。但由于物理知识逐渐深入,学生可能在学习连通器原理时,对其中的抽象概念和物理规律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可能存在合作意识不强、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连通器原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连通器中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3.实践探究教学,加强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目的:通过课后习题,加深对连通器原理的理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请同学们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连通器在未来科技中可能的应用的小短文,字数不限。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结合科技发展,探讨连通器在新技术领域的潜在价值。
-目的: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思维,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单的连通器模型,并进行实验观察。要求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4.引导学生关注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连通器》教学设计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撰写一篇关于连通器应用的小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体现连通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一个简单的连通器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与连通器原理之间的关系。
2.选做作业:
-拍摄一段关于连通器原理的视频,通过实际操作或动画演示,生动形象地解释连通器的工作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2.主题: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连通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连通器原理在水利工程、日常生活等方面有何作用?
(3)如何运用连通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过程: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言,记录员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连通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连通器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连通器的基本原理。
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连通器中液面高度变化的现象,能够运用连通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连通器实验的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如比例、代数等,分析连通器中的液体压力和流量关系。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课后拓展任务,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开始本章教学前,教师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教师询问学生对液体压强、流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生活实例: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如茶壶、洗手盆的排水管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作用和原理。
教科版初二物理第九章第三节连通器教学设计

教科版初二物理第九章第三节连通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初二物理第九章第三节,主要包括连通器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有:1. 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
2. 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3. 连通器的应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乳牛自动喂水器、锅炉水位计、茶壶、尿壶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通器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连通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连通器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难点:理解连通器原理,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连通器模型、图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乳牛自动喂水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连通器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连通器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在连通器中的分布情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5. 知识巩固:分析茶壶、尿壶等连通器的工作原理。
六、板书设计连通器:1. 定义: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
2. 特点: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3. 应用:乳牛自动喂水器、锅炉水位计、茶壶、尿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判断题: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
()(2) 选择题:下列哪个是连通器?()A. 茶壶B. 杯子C. 碗D. 瓶子(3) 简答题:请举例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2. 答案:(1) 正确(2) A(3) 答案示例:茶壶是连通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连通器特点,当茶壶倾斜时,液体在茶壶内部连通,使液面保持水平,便于倒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演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连通器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初二物理连通器-课件

水塔和水龙头的 连接:利用连通 器原理实现水压 平衡,保证供水 稳定
水塔和水龙头的 应用:广泛应用 于家庭、学校、 医院等场所,为 人们提供稳定的 供水服务
船闸和水电站
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实现船只在不同水位之间的升降 水电站:利用连通器原理,实现水力发电 船闸和水电站的共同点: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实现了水的流动和能量的转换 船闸和水电站的应用实例:三峡大坝、葛洲坝等
管道连通器
定义:管道连通器是一种通过管道连接的连通器,通常用于液体传输和分配。
特点:管道连通器通常具有较高的流量和压力,适用于长距离、大流量、高压力的液体传输。 应用:管道连通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水利等领域,用于液体的传输和分配。 结构:管道连通器通常由管道、阀门、泵等部件组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结构。
连通器的习题和练习
什么是连通器?
基础习题
连通器的原理是什么?
连通器的应用有哪些?
连通器的优缺点是什么?
提高习题
理解连通器的原理和特点 掌握连通器的应用和实例 练习解答连通器的习题和练习 提高解答连通器问题的能力
综合练习
连通器原理:理解连通器的工 作原理
连通器应用:列举连通器的实 际应用
液体连通器
定义:两个或两个以 上液面高度相同的容 器,通过一个开口相 连,形成连通器
特点:液面高度相 同,液体不流动
应用:液压系统、 水塔、锅炉等
原理:液体压强与 液体深度成正比, 与液体密度成反比
连通器的特点
连通器内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 连通器应用:广泛应用于水泵、锅炉、空调等设备中 连通器分类:根据形状和用途可以分为U型管、T型管、Y型管等 连通器特点:连通器内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便于测量和控制液体流量只适用于静止状态下的液
初二物理连通器PPT课件

下降,浮子随之下降,连杆另一端的 塞子被顶起,水管中的水流入左侧水
防止异味进入室 槽,然后通过底部进入饮水槽,当水
内。
位足够高时,随着浮子上浮,连杆向 下拉动塞子,阻断水流。
---
---
3.生活中的连通器(从物理走进生活)
水封
臭气位运到 低水位或从低水位 运到高水位的一种 过坝通航建筑物 。
闸室
闸门
船如何从上游到下游???
闸室
上游水位
下游水位
---
---
---
本节课内容小结
1.连通器的概念:上部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 器,叫做连通器。
思考:如果同一连通器中装入密度 不同的两种液体,静止后的 液面相平吗?
结论: 在连通器中装入不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
由于液体密度不同,其液面不相平。
密度大的一侧的液面低。 密度小的一侧的液面高。
考考你
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盐水和清水,液面 相平,如下图所示.如果将阀门 打开,则( )
A.盐水向右流动 B.清水向左流动 C.盐水和清水都不流动 D.无法判断如何流动
想象一下这里有 一个“水片”
液面相平的原因:
分析:在连通器底部取一个小液片(设面积为S)。
由于水不流动,所以液片也是静止不动的。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液片受到的左右 两管中水对它的压力
F1 = F2
而F1=P1S
F2=P2S
h1
h2
所以 (P1S = P2S ) P1 = P2
而p1 =ρgh1 p2 =ρgh2 所以 (ρgh1 =ρgh2) h1 = h2
你知道他是怎样测量的吗?
长江三峡大坝
工程施工共17年,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年均发电量849亿度。航运能力将从1000万吨提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第3节 连通器(课件)

船闸
船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1293年,郭守敬 在通惠河上建立了二十四座船 闸,使运粮船可逆流而上,这 一创举对古代北京城的发展有 重要的推动作用。
讨论交流 船闸是怎样工作的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结合图,利用连通器的工作原理,你能解释 轮船是怎样从下游驶向上游的吗?
阀门 A 打开,B 关闭。水从_闸_室____流 向下_游_____。闸室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 门打开,船驶人闸室。
在工厂广泛使用的液压机是液体压强特 性的一个重要应用。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 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帕斯卡原理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的 工作基础。
= F1 F2
S1 S2
F2 S2S1 F1Fra bibliotek液压千斤顶的小活塞与杠杆相连,因此, 只要对杠杆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顶起 一辆小汽车。
新课探索
连通器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实验探究 连通器中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如图所示,把两个注射器筒用胶管连接, 拔去活塞,做成一个连通器,在连通器中加入 水,观察两个筒里水面的高度。
保持一个筒不动,使另一个筒升高、 下降或倾斜,待水面静止时观察两筒中的水 面高度。
实验表明,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 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 面上。
∵液体静止,∴F左 = F右
∴ p左 S = p左 S
而 S左 = S右
∴ p左 = p右
A
∴ ρgh左 = ρgh右
B
∴ h左 = h右
连通器的应用
水壶
锅炉
水塔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 装有一定量的水,将 A 管稍向右倾斜,稳定 后 A 管中的水面将(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第三节 连通器
考点1.连通器原理
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底部相连通,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
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
则( )
A .甲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较大
B .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
C .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较小
D .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一样大
练习1.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拦河大坝
D .下水道U 形管
例2.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
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
细管中的液体会( )
A .向左流动
B .向右流动
C .不动
D .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练习2.甲、乙两个水池深度不同,两池之间有一倾斜的涵洞将其连通,两池水平,如
图所示.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洞A 端比
B 端高,涵洞中的水由A 端流向B 端
B .涵洞B 端液体压强大于A 端液体压强,涵洞中的水从B 端流向A 端
C .涵洞B 端液体压强等于A 端液体压强,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D .涵洞B 端液体压强大于A 端液体压强,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例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 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 ,右管横截面积
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 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 和2h ,现将阀门K 打
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 )
A.h 21
B. h 31
C. h 3
2 D.h
练习3.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 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 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 管
中的水面将( )
A .低于
B 管中的水面 B .高于B 管中的水面
C .与B 管中的水面相平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例4.同一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能混合的三种液体,甲、乙、丙三条
有阀门的细管均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后,关于管内液面的
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管内液面与容器内液面不相平
B .甲、乙、丙三条管内液面相平
C .甲管液面最低,丙管液面最高
D .甲管液面最高,丙管液面最低
练习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
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
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
例5.如图所示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先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A 的液体,再从B 端注入
密度为ρB 、长度为L 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
现再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c 液
体,且ρc =1/2ρB ,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B. C. D.L
练习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 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
A .打开阀门K 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
B .打开阀门K 后,由于b 处的压强大于a 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
C .打开阀门K 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
D .打开阀门K 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从乙流到甲
课后作业
1.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锅炉水位计
B .钢笔吸墨水
C .涵洞
D .洒水壶
2.如图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储水箱与饮水杯A 、
B 、
C 组成连通器
B .不流动时,A 、B 、
C 的液面一样高 C .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p A <p B <p C
3.在连通器里装上水银,连通器右管的直径是左管的两倍,若在左管中倒入
一定量水银后,下列说话中错误的是( )
A.右、左两边管中水银面一样高 B.左管水银面较原来的水银面高
C.右管水银面较左管水银面低 D.在两管水银面以下的同一水平处,其压强相等
4.现用足够深的、底部互相连通的A、B两容器装水,如图所示,已知A、B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 A:S B=3:2.现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1:2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则两容器中的水将()
A.从A容器流向B容器 B.从B容器流向A容器 C.保持静止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如图所示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当放入木球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
B. 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
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
D.以上分析都不对
6.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一个.若水塔内水面的高度h1=30m.五
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h3=10m,那么,在五楼
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强是 Pa(g=10N/kg).
7.如图所示的U形管连通器左、右两管直径相同,先装入水银,然后从右管
(水银密度:13.6×103kg/m3);
装68cm高的水柱,则右管中水银面下降 cm.
若左、右两管粗细不同,左管直径是右管的2倍,从右管中仍灌入68cm高的
水柱,那么右管中水银面下降 cm.
小测:
1.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不能陈伟连通器的是()
2.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通器中,若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
B.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
D.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
3.如图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水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4.如图所示是客轮通过三峡大坝时进入闸室的情形.如图所示,当上游客轮进入闸
室,关闭上游闸门后,应先关闭阀门,再打开阀门,待闸室内水位稳
定后,打开下游闸门,让客轮行驶至下游.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第九章第三节连通器
例1.A 练习1.C例2.A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U形管中水银面相平,可知两管中水的压强与煤油的压强相等,即p水=p煤油.如图,在阀门同一水平高度划一红线,则红线下方的水和煤油高度一样,因为ρ水>ρ煤油,由有p 水下>p煤油下;根据p水=p水上+p水下,p煤油=p煤油上+p煤油下,可得:p水上<p煤油上,即红线上方的水的压强小于煤油的压强.所以,当阀门打开后,由于阀门右边煤油的压强大于左边水的压强,液体会向左流动.故选
A.
练习2.D 例3.C 练习3.C
例4.D
练习4.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例5.A
练习5.C
课后作业:
1.B
2.D
3.C
4.A
5.B
6.连通器 1.7×105
7. 2.5 4
小测:
1.C
2.D
3.C
4. A B 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