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绪论篇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第一节企业经营管理与战略

一、企业经营、管理与经营管理

1、经营与管理的概念

经营——商品生产者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使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系列有组织活动的总称。

管理——一定社会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职能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过程.

2、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区别:

(1)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经营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2)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而经营只适用于企业组织。

(3)管理旨在提高作业效率,而经营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联系:

经营为管理设定目标和意图,管理为经营提供方法和手段。

一般管理理论

-—关于经营与管理

企业经营比管理的内涵更广泛:

3、经营管理的概念

广义——包括生产管理在内的全部企业管理(大经营论)。

狭义——以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是与生产管理(以生产活动为对象的管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生产:在物质上把投入变成产出的活动.

经营:通过出售产出,获取最大效用的经济活动。

企业经营管理(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usiness):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

企业经营决策与控制;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文化与形象管理;

企业资源管理;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诊断与发展等。

二、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1、什么是战略?

(1)战略的来源和词义

中国以她伟大的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思想遗产.

我国军事战略实践和战略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是最早产生战略概念和战略理论的国家。

“战略"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先是“战"、“略”分用。“战”指战斗、战争,“略”指筹略、策略、计划。到《左传》、《史记》已使用“战略”一词。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一词的出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西晋史学家和军事思想家司马彪曾撰写了《战略》一书。

可见,“战略”在我国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

西方国家的“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trategicon。该词的语根为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

18世纪时,欧洲国家的语言中才出现了战略这个词。法国人梅兹鲁亚在1771年首先把“战略"这个概念用于军事书籍中。到了19世纪,瑞士的约米尼和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分别写了《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揭示了战略的本质,成为近代战略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可见,“战略"一词在西方起源于古代战术,原指将帅本身,后来指军事指挥中的活动。

总而言之,“战略”一词主要来源于军事领域:

《辞海》: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

《韦氏新国际英语大词典》:军事指挥官克敌制胜的科学与艺术。

毛泽东: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2)战略的一般定义

战略(Strategy):泛指管理系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所作的重大的、带全局性或根本性问题的谋划.

涵义:

战略是一种具体的设计或谋划.

战略是根据竞争环境的形势分析,确定组织长期发展或成长目标。

战略的重点是优选实现目标的途径或指导方针。

优选的基准是扬长避短发挥竞争优势.

战略与策略、战役、细节、规划、计划的关系:

战略与策略或战术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战略与战役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战略与细节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战略与规划、计划广义上都是“谋划”,但它代表了组织管理的三个层面,战略是规划和计划的灵魂和基础,而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化和细化。

2、什么是企业战略?

(1)企业战略的典型定义

“战略"一词进入1960年代后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

1965年美国专家安索夫(Ansoff)发表其成名作《公司战略》,从此“战略”这个概念就被看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进入了企业管理领域。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明兹伯格教授在对以往战略理论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概括为“5P”。具体内容如下:

战略是计划(Plan)。它是有意识的、正式的、有预计的行动程序.计划在先,行动在后.这是早期的战略观念。

战略是计谋(Ploy)。它是威胁和战胜竞争者的计策和谋略。

战略是模式(Pattern).它是一段时期内一系列行动流的模式。

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战略应是一种定位,是一个组织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对企业来讲,就是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

战略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这一定义把战略看成为一种观念,它体现组织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固

有的认识方式.

战略的以上这五种定义是在对企业在战略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侧重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存于企业发展的复杂过程中。

(2)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战略(Corporate Strategy):或称为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在分析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为求得持久生存与不断发展而进行的全局性、长远性谋划。

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竞合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企业战略是关系企业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在企业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企业战略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

企业战略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

企业战略是企业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三、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经营战略的四个组成部分(狭义):经营范围;成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1、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它反映出企业目前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企业战略计划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

范围太宽—-在语言上太模糊而显得空洞无物,从而丧失企业的特色

范围太窄—-由于语言上的局限而失去指导意义,失去与目标市场相似领域中的重要战略机会而限制企业的发展

2、,即企业经营的方向.

3

的竞争地位。

4、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成果。

协同作用1+1>2

表现:

1.投资协同作用

2.作业协同作用

3.销售协同作用

4.管理协同作用

四、企业战略的体系和内容

1、企业战略的体系

(1)总体战略(公司级战略)〖做正确的事〗

——探索各种经营和投资的最佳组合。

主要有:稳定战略、发展战略、紧缩战略.

稳定战略、发展战略与紧缩战略:依据战略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对公司级战略进行的划分。

稳定战略:是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约束下,企业基本保持目前的资源分配和经营业绩水平的战略。

发展战略:特点是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紧缩战略:企业在特定时期采取缩小生产规模或放弃某些产品生产的一种战略.

(2)经营单位战略(事业级战略,业务战略,简称经营战略)〖做正确的事〗——竞争战略或成长战略,在选定的特定产品/市场谋求竞争优势。

主要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或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投资战略。

竞争战略与成长战略:依据企业经营战略的目的对事业级战略进行的划分。

竞争战略:重点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通常适用于大型企业

战略经营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SBU)是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创造、发展的一种分权组织形式,它代表一种单一的事业或相关的事业组合,为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

战略经营单位是大型企业内部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独立事业单位。

在一个公司内,战略经营单位本身不代表经营规模的大小。但要建立一个战略经营单位,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一个战略经营单位要有具体的任务,即要有自己的经营范围;

经营的范围内能有自己的市场,并在这个市场范围内有同行业的竞争者;

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相对于公司中的其他战略经营单位来说,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各个战略经营单位之间在市场、任务等方面不能重叠和互相间有很大的依赖性;

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必须全权控制此经营单位的活动。

每一个SBU应当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竞争对手,这使得每一个战略经营单位有自己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经营单位的战略。

实质上,每个战略经营单位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事业级战略或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可以分为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依据战略确定的中心)

低成本战略:以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的成本生产“标准”质量的产品。

差异化战略:通过提供对买主来说在某些方面是唯一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利润。

集中化战略:选择行业中一个或一些细部,并满足其要求,而且好于目标更大的竞争者。

成长战略:企业确定以成长为目标,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保证企业获得成长机会所采取的战略-—通常适用于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可以分为产品战略、市场战略和投资战略(依据企业成长方向)

产品战略——产品创新战略、产品开发战略、产品换代战略、产品多样化战略等,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是其目标。

市场战略—-市场渗透战略、市场开拓战略、市场细分战略、国际市场战略、市场营销组合战略等,其目的是把握市场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战略——投资分配战略.它主要包括:市场投资战略、技术发展投资战略、企业联合与兼并投资战略等。

(3)职能战/策略(职能级战略)〖正确地做事〗--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主要有:市场营销战略、研发战略、生产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

2

战略思想:是指导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

战略目标:指企业以战略思想为指导,根据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在战略期内努力发展的总目的和应达到的总水平.

战略重点: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而又有发展优势或自身需要加强的方面。

战略方针:指企业为贯彻战略和实施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动方略。

战略阶段:指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在规定的战略期内,所划分的若干阶段。

战略对策: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

第二节战略管理的概念与过程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战略管理的概念

企业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两点说明:

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

2、战略管理的特征

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

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

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战略管理者的构成:董事会:董事会在战略管理中的参与程度;高层管理者:企业各级管理者在短期和长期计划活动上的时间分配;中层管理者;战略管理部门;智囊团;非正式组织的领导。

战略管理中责任的分配

二、战略管理的本质与作用

1、战略管理的本质

(1)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按照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人们将管理理论分成下列三个不同的层次:

管理基础。是管理中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技术.

职能管理。是将管理基础与特定的管理职能相结合,以提高组织职能部门的效率.

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管理。

(2)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管理者三个方面的能力

美国学者罗伯持•卡茨将企业管理工作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划分成三个方面,即技术能力(战术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能力)和思维能力(战略能力):

(3)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外部环境的分类:

宏观环境也叫一般环境、总体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自然等方面;

行业环境也叫产业环境、特定环境或任务环境,包括对组织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因素.行业一般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饮食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

外部环境的度量:

环境的简单与复杂,是指与组织经营有关的外部因素的多寡与不相似性。

环境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指环境因素是否是动态的。

简单+稳定=低不确定性,复杂+稳定=中低不确定性,简单+不稳定=中高度不确定性,复杂+不稳定=高度不确定性.

2、战略管理的作用

更好地把握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增强企业经营活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使企业的战略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纲领性的作用。

将近期目标(或作业性目标)与长远目标(战略性目标)相结合,把总体战略目标同局部的战术目标统一了起来.

使企业管理者能不断地在新的起点上对外界环境和企业战略进行连续性的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一、内部规划时代(20

理》一书中指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另一位管理先驱者—-泰罗,其科学管理理论对于“计划”的贡献,是他提出了将计划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开。

二、长期规划时代(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长期规划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雏型,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持续到60年代初期。

进入50年代后,西方企业(主要是美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

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等.

正是这些变化迫使企业管理人员来延展传统的管理概念寻求新的管理技术,这就是“长期规划”产生的原因。

长期规划理论的实质是根据历史情况,通过趋势外推法对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做出预测,从而制定出长期计划以应付这些变化。

三、战略规划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初)

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持续到70年代初,战略规划由长期规划转变而来。

应用长期规划这一管理技术有两个前提:

认为促使环境变化的主动权在于企业本身,企业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认为外部环境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总可以制定计划以应付未来的变化。

但当企业在进入60年代后,由于政府严格的管制和各种调节政策,企业失去了对环境的控制。而且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互相交互作用使得企业难于预测环境变化.

企业要发展,必须具备能够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并且要适应环境的变化,选择灵活性的战略。因此,长期规划被战略规划所取代.

四、战略管理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

它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直发展到今天。

战略规划理论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一个新的战略总是能够利用企业的历史优势,也就是说,即使企业的战略变化了,企业的能力或条件仍可保持不变。

因此,这就导致了战略规划的一个缺点,即它忽略了企业能力这一关键因素。一个战略即使再有吸引力,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将其实施,那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战略管理是一种全面地对战略进行的管理,也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下表列出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练习题:

1.经营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2.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3.什么是企业战略?

4.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体系?

5.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

6.企业战略的内容?

7.什么是企业战略管理?

8.高层管理者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9.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

10.战略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11.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2.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13.企业战略管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第一章

企业战略管理习题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第一节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在制定企业战略的过程中、目标和战略三者紧密相连、相互制约。 2、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 3、经营哲学主要通过和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4、企业的目标由目的、、企业应该实现的指标水平、组成。 5、战略目标是选择的依据。 6、战略目标可分为和两大类。 7、长期目标以市场占有率、与股票价格等指标来衡量企业战略的最终效能。 8、为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绩效提供具体的可以衡量的依据。 9、是战术的灵魂,是战术运用的基础。 10、狭义企业战略由产品和市场范围、、竞争优势和四要素构成。 11、描述企业战略的5P’s模式指、、、和。 二、选择题 1、关于企业使命的思想主要是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的一整套理论为基础提出的。 A 麦克尔·波特 B 彼得·德鲁克 C 克利夫·鲍曼 D 格里·约翰逊 2、“成为西部的哈佛”属于()种愿景陈述方式。 A 从质和量的角度陈述 B 从战胜竞争对手的角度陈述 C 从相关角色的角度陈述 D 从内部改造的角度陈述 3、以下()不属于企业业务界定的要素。 A 顾客的需要 B 顾客 C 技术和活动 D 企业生产能力 4、以下各因素中()不属于企业内部利益群体。 A 顾客 B 股东 C 董事会 D 管理人员和员工 5、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企业的目标体系。() A 战略目标 B 战术目标 C 长期目标 D 年度目标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战略目标。() A 企业规模 B 销售收入和盈利增长率 C 企业目标市场 D 技术能力 7、以下哪一个指标不是衡量长期目标质量的标准。()

A 可实现性 B 可度量性 C 灵活性 D 激励性 三、判断题 1、愿景不仅描述对未来的期望,而且包括实现这些愿望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2、确定企业宗旨往往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3、企业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 4、建立目标体系的目的是激励员工和凝聚员工。() 5、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以实现企业股东短期利益为主导。() 6、企业主要从与长期目标的联系、职能部门年度目标间的协调来考察其年度计划。() 7、安德鲁斯认为:“战略时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重点与公司为达到它们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 8、狭义企业战略的定义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 9、传统企业战略与现代企业战略定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现代概念更强调企业战略的另一方面属性,即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 四、名词解释 1、企业使命 2、愿景 3、企业宗旨 4、经营哲学 5、战略目标 6、长期目标 7、年度计划 8、企业战略 五、回答题 1、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需做哪些工作? 2、确定企业使命的意义是什么? 3、制定战略目标的程序是什么? 4、企业建立长期目标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5、广义企业战略和狭义企业战略的区别是什么? 6、简述企业战略管理5P’s模式。 第二节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和层次 一、填空题 1、企业战略是由、、和四要素组成。 2、协同作用主要表现在投资协同作用、、销售协同作用和。 3、谋求市场占有率、技术领先程度的战略属于。 4、在生产相关产品的多角化经营企业中,和很重要,他们主要解决企业内部各产品的相关性和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问题。

企业战略管理(第三版)(全)-练习题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 --理论与案例(第三版)(全)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选择题: 1、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 A )两部分。 A.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 B.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C. 企业管理情况分析 D.市场环境分析 2、从逻辑上讲,战略管理过程的出发点是( D ) A.外部环境分析 B.内部条件分析 C.企业使命的确定 D.内部资源的配置 3、关于战略的概念,安索夫和安德鲁斯的观点是( D ) A. 都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B. 都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 C?前者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后者认为包括要实现的目的 D. 前者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后者认为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4、狭义的战略观点是( A )的观点。 A.安索夫 B.安德鲁斯 C.赫茨伯格 D.霍弗和申德尔 5、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问题是( C )。 A.企业使命的确定 B.外部环境分析 C?资源的协同配置 D.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匹配 6、在下面四种协同中,( D )是以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核心基础的。 A.投资协同作用 B.销售协同作用 C.作业协同作用 D.管理协同作用 7、企业战略概念起源于( A )。 A.企业计划工作 B.企业会计工作 C.企业市场营销工作 D.企业预算工作 8、( C )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 ?生产管理 B ?经营管理 C ?战略管理 D ?营销管理 9、科学管理的先驱是( C ) A 彭罗斯、泰罗 B 桑恩、波特 C 法约尔、泰罗 D 豪施、哈罗德 10、( B )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 A 董事会 B 战略管理者 C 总经理 D 基层管理人员 11、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先由公司总部的( A )管理人员制定整个企业的战略。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所有都行 12、自下而上的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有些习惯于自上而下指方式的事业部管理人员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企业战略计划的( B )。 A、稳定性 B、完整性 C、长期性 D、确定性 13、( D )负责向外界诸如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政府等传播企业的内部信息。 A、传播者 B、联络人 C、谈判者 D、发言人 14、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首先是于20世纪(C )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中发展起来的。 A、 40 年代 B、 80年代 C、 70 年代 D、 60年代 15、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 ABCDE )。 A、计划 B、计谋 C、模式 D、定位 E、观念 16、战略管理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进入战略管理时代的( A ) A.20世纪7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初 D.20世纪40年代初问答题 1.简述企业目标体系的构成?答:企业的目标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次: (1)战略目标。这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效的目标,包括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总体规模、竞争能力、技术能力、市场分额、收入和盈利增长率、投资回收率以及企业形象等。

企业战略管理(第三版)(全)-练习题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全)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选择题: 1、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 A )两部分。 A.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 B.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C. 企业管理情况分析 D.市场环境分析 2、从逻辑上讲,战略管理过程的出发点是( D ) A.外部环境分析 B.内部条件分析 C.企业使命的确定 D.内部资源的配置 3、关于战略的概念,安索夫和安德鲁斯的观点是( D ) A.都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B.都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 C.前者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后者认为包括要实现的目的 D.前者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后者认为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4、狭义的战略观点是( A )的观点。 A. 安索夫 B. 安德鲁斯 C.赫茨伯格 D.霍弗和申德尔 5、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问题是( C )。 A.企业使命的确定 B.外部环境分析 C.资源的协同配置 D.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匹配 6、在下面四种协同中,( D )是以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核心基础的。 A.投资协同作用 B.销售协同作用 C.作业协同作用 D.管理协同作用 7、企业战略概念起源于( A )。 A.企业计划工作 B.企业会计工作 C.企业市场营销工作 D.企业预算工作 8、( C )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生产管理B.经营管理C.战略管理D.营销管理 9、科学管理的先驱是( C ) A 彭罗斯、泰罗 B 桑恩、波特 C 法约尔、泰罗 D 豪施、哈罗德 10、( B )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 A 董事会 B 战略管理者 C 总经理 D 基层管理人员 11、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先由公司总部的( A )管理人员制定整个企业的战略。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所有都行 12、自下而上的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有些习惯于自上而下指方式的事业部管理人员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企业战略计划的( B )。 A、稳定性 B、完整性 C、长期性 D、确定性 13、( D )负责向外界诸如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政府等传播企业的内部信息。 A、传播者 B、联络人 C、谈判者 D、发言人 14、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首先是于20世纪( C )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中发展起来的。 A、40年代 B、80年代 C、70年代 D、60年代 15、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 ABCDE )。 A、计划 B、计谋 C、模式 D、定位 E、观念 16、战略管理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进入战略管理时代的( A ) A.20世纪7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初 D.20世纪40年代初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1、安德鲁斯的定义:通过一种模式,把企业的目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殊战略属性和竞争优势,将不确定的环境具体化,以便较容易地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2、魁因的定义: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和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3、安索夫: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有必要先确定自己的经营性质。 4、明茨伯格的定义:战略是一种计划、一种计策、一种模式、、一种定位、一种观念。 5、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6、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稳定性。 7、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有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8、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①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②是一项整体性管理③是一种动态性管理④重在改进效能,而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 9、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企业战略实质上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谋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明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相当重要的。对企业界来说,有助于更好地加强战略管理;对于理论界而言,则有助于纠正目前很多人将这二者混淆的状况。 10、战略管理是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的一个决策和实施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阶段、战略实施阶段。 11、战略分析:环境、战略能力、所有者的期望、企业文化。 12、战略选择:战略选择的产生、战略方案的评估、战略的实施。 13、企业战略的层次企业战略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14、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15、竞争战略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经营管理某一个战略业务单位的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之下的子战略,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 16、职能战略:一般可分为营销战略、人务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研发战略。

战略管理概论

戰略管理教程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1.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企业战略的特征为: (1)总体性;(2)长远性;(3)指导性;(4)现实性; (5)竞争性;(6)风险性;(7)创新性;(8)稳定性。 2.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1)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 (2)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管理; (3)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管理; (4)战略管理重在改进效能,而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3.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企业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的谋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明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相当重要的。对企业界来说,有助于更好地加强战略管理;对于理论界而言,则有助于纠正目前很多人将这二者混淆的状况。 4.企业战略的层次: 企业战略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竞争战略 ....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是在公司战略的指导下,各个战略业务单位(SBU)制定的部门战略,是公司战略之下的子战略。 职能战略 ....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 5. 企业战略的要素: ⑴产品与市场范围⑵增长向量⑶竞争优势⑷协同效应 产品与市场范围:说明企业战略首先要确定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市场领域→可以明确企业寻求获利能力的范围; 增长向量:实质上就是指企业的成长方向,即企业在既定的产品与市场领域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可以明确范围扩展的方向;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点(简版)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一、明兹伯格的战略综合定义 明兹伯格借鉴市场学中四要素(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提法,提出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战略是计划:有意识的、正式的、有预计的行动程序--未来发展的角度 战略是计谋:威胁和战胜竞争者的计策和谋略--竞争的角度 战略是模式:一段时期内一系列行动流的模式--过去发展历程角度 战略是定位:在企业的环境中找到一个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位置”--产业层次角度 战略是观念:深藏于企业内部、企业主要领导者头脑中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企业层面 二、企业战略的层次分别做什么活动 企业战略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司层战略,事业层战略,职能层战略 公司层战略,又称总体战略。主要是回答企业应该在哪些经营领域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问题,即回答“我们应当拥有什么样的事业组合”。 侧重点:1.企业宗旨的确定,即企业最适合于从事哪些业务领域、为哪些消费者服务以及向哪些领域发展 2.战略经营单位的划分以及战略事业的发展规划 3.关键的战略经营单位的战略目标 事业层战略,又称事业部战略。侧重点在于:如何贯彻企业的宗旨,企业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内在条件分析,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要求,确定经营单位战略的重点,战略阶段和主要战略措施。 职能层战略,强调“正确的做事”,直接处理一些具体问题,如生产及市场营销系统的效率、顾客服务的质量及程度、提高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等。 第二章:企业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 一、建立企业愿景的方法 1.从质和量的角度陈述 2.从战胜竞争者的角度陈述 3.从内部改造的角度陈述 4.从相关角色的角度陈述 二、企业战略管理目标:SMART原则 S:明确性 M:可衡量性 A:可实现性 R:相关性 T:时限性 第三章:战略环境分析(宏观、微观外部环境) 一、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方法 P—政治环境:政府政策,政府管制,国家政局等 E—经济环境:经济增长率,财政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等 S—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社会习俗等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1. 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1.1 战略的含义: “战”——战争、战斗;“略”——韬略、策划、计划 “战略”:在中国,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在西方,起源于希腊文“ strategos ”,含义是将军,指指挥军队的科学和艺术。 美国企业20世纪60年代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1.2 企业战略及其特征 企业战略的含义——广义:目标+手段(Andrews,Quinn);狭义:手段(Ansoff,Hofer& Schendel) 定义——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状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 为不断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对企业发展目标, 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 战略思考的三个主要问题: ①我们身处何处?(现状) ②我们将向何处发展?(目标)——我们将从事哪些业务,将建立何种市场地位;我们将满足什么买方需求,将服务哪些顾客群体;我们将取得什么结果。 ③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手段)? 企业战略的特征: ①总体性——企业发展蓝图,制约具体经营活动。 ②长远性——未来长时间,3-5年。 ③现实性——现有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为基础。 ④风险性——环境不确定性。 ⑤创新性——根据内外环境灵活变化。 ⑥稳定性——制定后保持稳定以便于执行。 1.3 战略管理及其特征 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的四个特征: ①高层次管理——关系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高层领导推动。 ②整体性管理——它包括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涉及所有部门。 ③动态性管理——目标是使得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适应。战略要适当调整。 战略管理重在改进效能,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效能指企业实际产出达到期望产出的程度,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适应环境,做哪些正确的事;效率指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的比率,关注如何把事情做正确,提高效率。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Do right things(做正确的事):强调方向和效果、效益 Do things right(做事正确):强调效率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①战略是指谋划或方案,解决的问题是-What; ②战略管理是对战略的管理,解决的问题是-How。 对企业而言,有助于更好的加强战略管理;对理论界而言,有助于纠正对二者的混淆。 2. 企业战略的要素、层次和体系 2.1 企业战略要素 安索夫指出战略由四个要素构成: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A. 产品与市场范围:

第一章 企业战略管理概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战略 2.战略目标 3. 企业战略 4.战略管理 二、单项选择 1.战略是一种观点,应当让其成为企业()共同享有的成果。 A、外部成员 B、内外成员 C、内部成员 D、管理者 2.()是企业战略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指导思想。 A、企业文化 B、企业价值 C、企业使命 D、企业思想 3.中国的海尔集团提出的“忠诚到永远”体现了() A、企业目的 B、企业理念 C、企业形象 D、以上都不是 4.提出企业战略是一种计划、一种计谋、一种模式、一种定位和一种观念的管理学家是() A、安德鲁斯 B、安索夫 C、钱德勒 D、明茨伯格 5.科学管理创始人()强调,要通过计划工作,挑选,培训和组织工人,以便增加产量。 A.法约尔B.泰勒C.安索夫D.韦伯 6.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五方面竞争力量模型。 A.波特B.钱德勒C.魁因D.安索夫 7.20世纪60年代,在研究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提出“战略四要素”说的学者是() A、安德鲁斯 B、安索夫 C、巴纳德 D、普雷哈拉德 8.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可分为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等三大学派,下面属于核心能力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普拉哈拉德 B、迈克尔·波特 C、沃纳菲尔特 D、伊戈尔·安索夫 三、多项选择 1、企业战略管理包括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主要阶段,即() A、战略分析阶段 B、战略选择阶段 C、战略计划阶段 D、战略控制阶段 E、战略实施阶段 2、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和思想大大推动了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先后出版了以下巨著 () A、竞争战略 B、国家竞争优势 C、企业核心能力 D、竞争优势 E、公司战略 3、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绪论篇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第一节企业经营管理与战略 一、企业经营、管理与经营管理 1、经营与管理的概念 经营-—商品生产者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使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系列有组织活动的总称。 管理—-一定社会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职能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过程。 2、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区别: (1)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经营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2)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而经营只适用于企业组织. (3)管理旨在提高作业效率,而经营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联系: 经营为管理设定目标和意图,管理为经营提供方法和手段。 一般管理理论 ——关于经营与管理 企业经营比管理的内涵更广泛: 3、经营管理的概念 广义——包括生产管理在内的全部企业管理(大经营论)。 狭义——以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是与生产管理(以生产活动为对象的管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生产:在物质上把投入变成产出的活动. 经营:通过出售产出,获取最大效用的经济活动. 企业经营管理(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usiness):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 企业经营决策与控制;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文化与形象管理; 企业资源管理;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诊断与发展等。 二、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1、什么是战略? (1)战略的来源和词义 中国以她伟大的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思想遗产。 我国军事战略实践和战略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是最早产生战略概念和战略理论的国家。

《企业战略管理》整理笔记——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重点 1、企业战略概念 2、战略理论演进 3、企业战略层次 第一节战略概述 一、战略的产生 1、战略产生 A竞争的必然产物 B动荡的环境呼唤战略 C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2、西方企业管理阶段回顾 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战略管理 3、本田案例 点评:看清对方面目和软肋,抓其弱点痛下杀手 二、企业战略概述 1、战略概念起源—军队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 己知彼百战不殆 ②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③选胜而后求 ④示形,动敌 2、战略概念

➢哈佛商学院三大教授 德鲁斯 安索夫(构成要素包括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和竞争力) 迈克尔·波特 (本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活动,提供独特的价值) 【案例】可乐空调加价 可乐——羊群效应,市场渗透 格力空调——市场开拓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亨利·明茨伯格 战略—5P ①Perspective观念,视角 ②Position定位 ③Plan计划 ④Ploy计谋,策略 ⑤Pattern模式,绩效总结 3、战略思维的本质 特点:全局性,整体性,长远性,前瞻性,焦点性,关键性,实践性,创造性,实用主义用于培育智慧,发现真理和印证价值的哲学思维,培育智慧(抓大放小,舍得)【例】尼采的人生三变 【补充】突发战略与战略意图 【例】毛泽东的战略观 4、企业战略 ①概念:企业——

a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谋取长期生存发展, b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 c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的途径,手段等方面d所展开的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②特点 全局性(顾全大局) 长远性(价值投资,正确的眼光) 抗争性(对手选择) 风险性(长虹案例) 可行性(资源能力匹配) 相对稳定性(确定后保持稳定) ③战略理论的演进 a以一般环境为基点的经典学派 b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点的竞争理论 c以资源分析为基点的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第三版)(全)-练习题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全)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选择题: 1、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 A )两部分. A.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 B.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C。企业管理情况分析D。市场环境分析 2、从逻辑上讲,战略管理过程的出发点是( D ) A。外部环境分析 B.内部条件分析 C.企业使命的确定 D.内部资源的配置 3、关于战略的概念,安索夫和安德鲁斯的观点是( D ) A。都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B.都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 C。前者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后者认为包括要实现的目的 D.前者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后者认为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4、狭义的战略观点是( A )的观点. A. 安索夫 B. 安德鲁斯 C.赫茨伯格 D.霍弗和申德尔 5、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问题是( C )。 A.企业使命的确定 B.外部环境分析 C.资源的协同配置 D.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匹配 6、在下面四种协同中,( D )是以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核心基础的。 A.投资协同作用B。销售协同作用C。作业协同作用 D.管理协同作用 7、企业战略概念起源于( A )。 A。企业计划工作B。企业会计工作C。企业市场营销工作D。企业预算工作 8、( C )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生产管理B.经营管理C.战略管理D.营销管理 9、科学管理的先驱是( C ) A 彭罗斯、泰罗 B 桑恩、波特 C 法约尔、泰罗 D 豪施、哈罗德 10、( B )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 A 董事会 B 战略管理者 C 总经理 D 基层管理人员 11、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先由公司总部的( A )管理人员制定整个企业的战略。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所有都行 12、自下而上的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有些习惯于自上而下指方式的事业部管理人员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企业战略计划的( B )。 A、稳定性 B、完整性 C、长期性 D、确定性 13、( D )负责向外界诸如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政府等传播企业的内部信息. A、传播者 B、联络人 C、谈判者 D、发言人 14、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首先是于20世纪( C )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中发展起来的。 A、40年代 B、80年代 C、70年代 D、60年代 15、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 ABCDE )。 A、计划 B、计谋 C、模式 D、定位 E、观念 16、战略管理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进入战略管理时代的( A ) A.20世纪7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C。20世纪50年代初D。20世纪40年代初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技术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完成某项组织任务的能力,包括方法、程序和技术. 2.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共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领导、激励、排解纠纷和培植协作精神等。 3.思维能力,是指将企业看成一个整体,洞察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整个企业的各个部分应如何朴素依靠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 4.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5.战略延伸,是指企业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和能力,主动地去创造竞争优势,或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 6.战略分析,是指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 7.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遵循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时所要达到的长期特定地位,或者说,企业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所要得到的结果. 8.战略管理系统,是指企业按照战略管理过程的要求而设立的战略管理组织、机构、制度、规章等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简述战略管理的性质。 答:(1)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术. (3)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2.简述战略管理的特点。 答:(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5)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使企业的资源和经营活动与其外部环境匹配协调,即寻求战略匹配性.(6)战略管理也是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并对二者进行战略延伸,创造企业发展的机会或更充分地利用机会。(7)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3.简述企业战略层次。 答:(1)公司战略,又称企业总体战略,是指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概念性的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增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2)经营战略,又称业务战略,主要解决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企业的某一项特定业务如何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的问题,即主要解决竞争手段问题.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集中略。 (3)职能战略,又称职能部门战略,是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

企业战略管理(第三版)(全)-练习题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第三版)(全)-练习题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全)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选择题: 1、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 A )两部分。 A.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 B.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C. 企业管理情况分析 D.市场环境分析 2、从逻辑上讲,战略管理过程的出发点是( D ) A.外部环境分析 B.内部条件分析 C.企业使命的确定 D.内部资源的配置 3、关于战略的概念,安索夫和安德鲁斯的观点是( D ) A.都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B.都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 C.前者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后者认为包括要实现的目的 D.前者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后者认为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4、狭义的战略观点是( A )的观点。

11、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先由公司总部的( A )管理人员制定整个企业的战略。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所有都行 12、自下而上的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有些习惯于自上而下指方式的事业部管理人员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企业战略计划的( B )。 A、稳定性 B、完整性 C、长期性 D、确定性 13、( D )负责向外界诸如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政府等传播企业的内部信息。 A、传播者 B、联络人 C、谈判者 D、发言人 14、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首先是于20世纪( C )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中发展起来的。 A、40年代 B、80年代 C、70年代 D、60年代 15、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 ABCDE )。 A、计划 B、计谋 C、模式 D、定位 E、观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