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简析

合集下载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臵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臵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臵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臵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臵,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园林植物配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臵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臵,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植物配臵原则:1.生态性原则1.1适地适树的原则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随着地球表面气候、环境的变化,植物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就是植物分布的地带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每个地方的植物都是经过对该地区生态因子长期适应的结果。

这些植物就是地带性植物,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乡土树种。

前些年,许多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为了追求新、奇、特的效果,大量地从外地引进各种名贵树种,导致长势很弱,甚至死亡,原因就是在植物配臵时没有考虑植物分布的地带性和生态适应性。

因此,在植物配臵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适地适树。

要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适地适树植物。

1.2遵循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的原则对于一个植物群落,我们不仅要注意它的物种组成,还要注意物种在空间上的排布方式,也就是空间结构。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植物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化情况,它取决于植物的高低、大小,主要受光照强度的递减所决定。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物造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的配置方法。

首先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是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色的植物。

它们适合用来围墙、绿篱或者入口处的绿化。

常见的常绿植物有银杏、山杨、杜鹃、银叶蒿等。

这些植物株型矮小,叶子翠绿,非常耐寒,所以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适合。

其次是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天叶子会逐渐变黄并脱落的植物。

这类植物适合在园林中进行季节性变化,可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

比如黄连木、槭树、山楂等就是常见的落叶植物。

它们在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还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合用来修饰湖泊、池塘或者温室。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等。

它们非常喜欢水,根部会长在水下,叶子和花会浮在水面上,非常美观。

还有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指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植物的形态,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桃树等。

它们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整齐,形状各异,给人一种清雅、精致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也需要根据园区的特点来选择。

比如在公园或者大街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挺拔的乔木作为主要植物,以营造高大、宏伟的氛围。

而在小区或者庭院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给人一种温馨、亲近的感觉。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和美观度,还要根据环境和功能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园林景观。

需要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环境建设工程,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对于园林景观的美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树种选择的要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1. 生态原则: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形成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植物之间要相互协调、互补,既要有乔木、灌木等高大植物,也要有草本、地被等低矮植物,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植物群落。

2. 色彩原则:通过合理植物的配置,形成四季常绿、树木花卉开花纷呈、叶片色彩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要注重颜色的对比与搭配,将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色彩关系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吸引力。

3. 安全原则:植物配置要注意防火、防风、防倒、防滑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应尽量选择不易生火的植物,抑制火势蔓延,并增加防火砂袋等防火装置的设置。

防风的树种应选择根系发达、耐风性强的树种,可有效减少强风对植物造成的破坏。

二、树种选择的要点1. 适应性:树种选择应根据气候、土壤和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

要考虑到树种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的要求,选择能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得旺盛、繁殖能力强的树种。

2. 生态效益:选择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树种,例如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调节环境湿度、净化雨水等。

要注重树种的生长速度、适应性和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以确保树木能够为环境提供较好的生态效益。

3. 观赏价值:树种选择要注重其观赏价值,选择能够在不同季节展现美丽景观的树种。

要考虑到树木的花期、叶色、树姿等因素,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以增加园林景观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4. 维护管理: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树种,减少管理的工作量。

要考虑到树种的生长速度、树冠密度、修剪难易程度等因素,选择易于管理和养护的树种,提高园林绿化的维护效率和管理质量。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过程。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的要点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的要点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的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所以,城市里的许多园林就诞生了,但在我国目前的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上,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的要点。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配置;要点;分析一、植物配置(一)树木合理配置多种植物的设计和布置是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才可以实现园林绿化的多样化,并给园林绿化带来不同的效果。

所以,在种情况下,通过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来选择多样化的植物,可以使不同的植物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从而增加了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景观。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树木通常用在以下的配置中:(1)对种植。

这种布置在构图轴线两侧对称种植,在花园入口处是相对比较常见的。

如果采用对种植来布置时,应确保树和树之间的对称性,与此同时,树种的选择还要合理进行。

以下乔灌木可作为对种植的首选:柏树和龙爪槐等。

(2)行种植。

树木的布置以单行或多行的方式,而且要所有布置的树木行距和间距完全相等。

根据这种布置方法,树木的行距和间距大小应当依据树种和遮阴程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大乔木为种植的树木时,确定行距应为5-8m,小乔木时可确行距应为1-2m;如果灌木为种植的树木时,确定行距应为2-3m。

如我们采用行种植时,以下乔灌木树种可作为首选:国槐和银杏等。

(3)群种植。

主体有一种或两种乔木,并与多种乔木和灌木来进行搭配,构成树木的特定区域的群种植。

这种布局可以用于整个草坪或树边缘的行间距,并且对树种和行间距这些都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色调水平和层次应尽可能的丰富起来。

(4)带状种植。

因为有一些区域需要被隔离或保护在花园区域,树木可采用多行带状种植,在这些区域形成一条保护带。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效果,带状种植树木可选用大、中、小乔木和灌木。

以下植物可作为带状种植的首选: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等。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要点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要点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要点园林绿化是指利用植物、花草树木等自然要素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和合理配置植物,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还能够达到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氧气含量、保护生态环境等目的。

下面将从植物选择和配置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园林绿化施工的要点。

一、植物选择要点1. 地区适应性:植物的选择应当以地区的气候、土质等环境条件为依据。

对于温带地区,应选择耐寒、耐旱的植物,而热带地区则应选择耐热、耐湿的植物。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耐盐碱、耐污染等特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

2. 观赏价值: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装饰元素,观赏价值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植物的颜色、形态、花期、花香等特点都会影响整体景观的美感。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是否具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和花朵的吸引力,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效果。

3. 生长特性: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规模大小、根系特点等各不相同。

在选择时应根据园林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来确定植物的生长特性。

例如,对于需要快速形成绿化景观的地方,可以选择生长迅速、枝繁叶茂的植物;而对于小型庭院或花坛,则需要选择生长较缓慢的小型植物,以保持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4. 生态适应性:园林绿化应该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的品种,以提高绿化效果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草本植物或藤蔓植物等缠绕特性的植物,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生态丰富度。

二、植物配置要点1. 形状对比: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要注意形状的对比和搭配。

形状对比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并持久引人注目,使整个园林绿化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可以将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搭配,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同时,也可以通过搭配不同形态的植物,如翠绿的竹子与花朵绚丽的花卉相互衬托,增加园林的美观性。

2. 色彩搭配:园林绿化中的色彩搭配也是关键。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恰当地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气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观赏效果。

各类树木、花卉、灌木等植物可以通过形态、颜色、花期等特点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选择开花期较长、花色丰富的花卉来配置园林,可以增加花坛的色彩变化、提高花坛的观赏价值;选择森林植物来配置林地,可以增加林地的繁茂度、增加森林的观赏效果。

配置花草与建筑相结合,可以在绿化中营造出更为美丽和生动的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其生态效益。

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

常绿乔木可以在冬季起到阻挡北风、保温作用;阔叶乔木能够提供树荫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攀援植物可以增加垂直绿化面积,美化建筑外墙;河滩植物可以增强水土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需要根据其生长特征和生态功能来选择和搭配植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气候条件。

园林绿化往往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如寒冷、干旱、潮湿等。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中,需要考虑到植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在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的树种,如柏树、松树等;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的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以确保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

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景观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在园林绿化中,通过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季节景观。

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期较早的植物来营造春天的氛围;在秋季可以选择变色叶植物来营造秋天的景观。

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可以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增加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还能起到修缮空气、净化环境、调节气候和改善人居环境等作用。

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的效果。

下面将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美观动人的景观效果。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特点,通过合理搭配和布局,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选择高大的乔木植物作为背景,再搭配低矮的灌木和花卉植物,能够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给人一种开阔和立体感。

通过搭配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可以使景观四季有花,延长景观的观赏期。

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改善人居环境。

植物具有吸收、分解和净化有害物质的功能,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空气和土壤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和环境品质。

一些植物如皂角树和云杉,具有很强的吸尘、减噪和吸烟的能力,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改善周围环境的舒适度。

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调节气候。

由于植物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强,能吸收和释放大量的水分,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改善气候干燥和炎热问题。

树木还能够阻挡直接阳光照射,减少地表温度的升高,形成微气候,为人们提供凉爽的休闲环境。

园林植物配置也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合理配置植物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选择本地的原生植物进行配置,可以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养分来源,吸引各种鸟类、昆虫和其他生物来生活和繁殖。

这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美化了环境,提升了景观效果,还改善了人居环境,调节了气候,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简析
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园林绿化树种因有着丰富的姿态,绚丽的色彩,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空间环境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

但是一些地方的园林建设中也存在着效果不理想,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园林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改得面目全非,就是因为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高,与单位承受能力不相适应。

因此,要将设计的思路、特色、功能,各项绿化指标做到严格规范化,对树种配置的原则,建设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的计算做到严格的把控。

一、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技巧分析
1、植物配置概述和植物配置要求
植物配置是指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将植物的物种、与其他造园要素进行组合,发挥植物自身观赏特性性和园林功能,创造满足功能和美学要求的植物景观。

其配置形式广义上可分为自然式配置和规则式配置两种,植物配置具体可划分广场绿地、居住区景观绿地、道路绿地及滨水绿地。

植物配置的初衷是体现景观功能,因此在配置要求不仅要遵循生态学,而且也要遵循美学。

具体来说,植物的生长都有其特定的自然规律和环境条件,在进行配置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配置,使景观环境内各自植物能互生共存,植物配置时也要根据美学合理设置各种植物的空间搭配,提高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和观赏效益。

2、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醉人,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

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当然也可用主题园的形式来展现时序景观,如:建春园,种植春花类植物,玉兰、海棠、丁香、碧桃、迎春等,展现五彩斑斓的春季美景。

3、广场绿地植物配置
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要以满足广场功能为主,因此在配置时要突出实用性和美观的特点,为了营造实用、美观的广场环境,在进行布置时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叶相、色彩和姿势变化的同时,也可以掺杂硬质铺装和园林小品等园林手段。

在广场的核心区域或者入出口处,多配以常绿乔木或者灌木混搭的彩叶植物,不仅显示出沉稳大气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供游客遮阳,使游客在广场上休息和观赏景色。

4、居住区景观绿地植物配置
居住区景观绿地不仅有景观效应和游憩功能,而且还有一定的防护功能。

防护功能主要表现为:减轻噪音污染、净化空气等。

为增加空间融入感,景观绿地在进行配置时要注重小空间内的植物景观的统一性;为凸显丰富的生活体现,在进行配置时要着重体现植物的生态多样性和群落关系。

居住区景观绿地在配置时要以绿色为基础,科学合理的搭配一定量的色叶植物和开花植物。

5、道路绿地植物配置
道路绿化主要包括:路侧绿化、交通岛绿化、行道树绿化以及分车带绿化四种,在进行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要体现出功能性、生态性、整体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功能性主要表现为:突出道路绿地遮阴、美化环境的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识别导向等特殊的功能。

生态性体现为:道路绿化在进行树种选择时,要优先选择落叶树,在严格遵守重点道路管线避让绿化的原则的同时要对成熟苗木要尽可能的利用和保护。

整体性主要体现为:道路绿地要与道路周边环境相协调。

文化性体现在: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要敢于突破常规的种植形式,要将道路景观和城市的文化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入到城市当中去。

二、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
1、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
科学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必须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及发展。

只有把这四者协调的结合起来,才可以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

还应该考虑建设单位功能需求,明确功能定位。

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植物生长地的环境和水文、生态习性。

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够有效防止随意性与盲目性。

2、大力提倡移植大樹苗
城市绿化中,“大树进城”成为不良风气。

许多树木由于离开其自然环境,加上挖掘和运输伤害,在新环境里难以存活。

造成古树名木的资源损失,有破坏了
农村生态平衡,由于树损伤也失去了自然美,费用昂贵,增加了成本。

应该大力提倡移植大苗,使园林绿化的效果得到提高。

3、加强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植物配置艺术性主要强调主景和次景,能够突出园林景观特色及艺术风格。

应该利用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层次、色差、形状、季节变化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设、发展相结合,运用几何及创造性想象,通过对比、衬托、韵律等艺术手法,把园林景观意境表现出来,达到移步异景的自然效果。

4、实施专业的植物配置
对于某些主观意识的配置,听取的正确意见,在建设施工中合理运用,但对于那些不符合科学的配置意见,要坚持原则,合理解释,提出科学的意见,实施专业的植物配置。

5、采用乡土树种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乡土植物非常重要。

乡土树种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多样性、经济性等特点。

根据城市不同的绿地条件和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

乡土植物有很强的经济优势,取材方便、易育苗、随种随取、省了运输费用、成活率高、寿命长等,降低了成本,非常实惠。

6、植物品种的多样化
植物配置的品种应该多样化,防止景观效果出现单一和相似。

应该让园林景观中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有绿叶形式多样化自然景观。

三、结束语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和植物造景时,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满足绿地功能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综合各种环境因素,合理配置,才能营建出高质量、高效能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何平,彭重华主编.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53-158.
【2】邹宽生.园林植物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02)52-54
【3】:郭蓉芳.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现代园艺,2011(70):4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