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期末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复习
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子部分

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子部分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子部分一、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公斤。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斤重的鲸。
()二、修改病句1.昨天傍晚下了整整一夜的雨。
2.北京的秋天真实旅游的好地方。
3.这项发明还要不断改正,才能逐步完善。
4.我估计他这次一定不会来了。
5.即使你对同学有意见,你就提出来。
6.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成熟的果实和芳香。
7.五壮士的眼睛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三、改写句子(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人的心灵不应该像花一样美丽、纯洁吗?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是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俩了吗?3.时间这么宝贵,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4.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在毁灭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吗?5.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6.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7.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二)陈述句改反问句。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北京申奥成功,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3.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4.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呢?5.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三)把字句、被字句。
1.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把字句被字句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
把字句被字句(四)把句子写具体题一1.老虎张开似的大口,向猎人扑去。
2.凛冽的寒风像,割得我脸上发疼。
3.书籍如同,吸引着爱学习的人。
题二1.珍珠鸟放在笼子里。
2.母亲望着我。
(五)缩句活泼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美丽的彩虹在天边渐渐消失。
凶狠的敌人慢慢地向我们靠近。
漂亮的姑娘在清澈的小河边打水。
那枫叶火红的好象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红霞。
四、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五年级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

五年级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它们在文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归纳五年级语文中的重点知识,包括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时使用的一些特殊技巧,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在五年级语文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描述和表达。
比如,“他像一只猎豹一样敏捷”。
2. 肖像:通过详细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等,让读者直观地了解人物形象。
比如,“他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笑起来像个小太阳”。
3.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和人的特征,以便更好地描述和表达。
比如,“树林里的树木互相竞相比拼,争夺太阳的温暖”。
4. 夸张:夸大描述或刻意缩小,以便更好地表达情感和观点。
比如,“我的书包有一吨重!”5. 对比:通过将两个相对立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强调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比如,“他是个大力士,可他的声音却像小鸟一样柔弱”。
二、写作技巧除了修辞手法外,写作技巧也是五年级语文中需要掌握的内容。
下面是几个值得注意的写作技巧:1. 开头与结尾: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因此需要用心设计。
可以采用引用名人名言、提出问题或以有趣的故事开头,以吸引读者;结尾可以用总结、呼吁或给读者留下思考。
2. 段落结构:文章的段落应该有明显的主题和逻辑关系,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中心思想,并用具体的事例、论据或论述来支持。
可以适当使用过渡词语,如“首先”、“其次”、“再者”,使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3.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尽量使用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式。
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但不应过度使用。
另外,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以确保文章通顺流畅。
4. 内容丰富:文章要有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论述,无关的内容应尽量排除。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修辞手法描写方法

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
③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
④“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2.读上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选择恰当选项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敬仰 B.痛苦地思念 C.深表怀疑 D.临危不惧、信念坚定
①句:__A__; ②句:_D___;③句:_C___; ④句:_B___。
先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再判断其使用的不同修辞手法。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
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排比 )
2.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
爱的小月亮。
( 对比 )
3.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当然是用弓箭最好。
( 设问 )
4.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
二、读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再按要求 完成练习。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 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①我的发现:这句话是用把事物比作人的方法来描述情景的,即 用“_胖__乎__乎__、_圆__滚__滚__”这些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_蜜__蜂___。
②照样子,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B.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
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D.远远望去,金字塔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
2.下面的句子,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得最贴切的一项是( A )
A.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像猴子一样灵巧。 B.这位老人像树干一样瘦削。 C.一轮满月徐徐上升,像一艘弯弯的小船。 D.扑通一声,孩子像气球一样扎进海里。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详解、专练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详解、专练及答案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练习修辞手法运用与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练习修辞手法运用与分析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丰富了文章的表达形式,提高了文章的审美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某种含义或形象。
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中,比喻常常被使用于诗歌、小说等文体中。
例如,诗中的句子“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杜牧的《秋夕》),通过将秋水与天空的颜色进行比较,表达了秋景的壮丽和辽阔。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质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拟人常用于描写自然现象、动物等。
例如,一篇关于春天的散文中可以用“春姑娘脸上绽放着笑容”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对春天温暖和欢乐的联想。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来加强描述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并增强文章的形象感。
例如,描述一个人生气的场景可以使用夸张手法,如“他气得肝都冒烟”或“大发雷霆,破口大骂”,以突出这种情绪的强烈和激动。
四、排比排比是将几个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短句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五年级语文下册常常以排比形式呈现一些描述性的诗句或句子。
例如,在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中,可以运用排比来描述月亮的美丽,“皓月饼、圆月饼、满月饼,明月饼、圆圆饼、圆满饼”。
五、对偶对偶是指将句子、词语等对称排列,使其声音和韵律相对应,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对偶常常用于描述性的诗歌或句子。
例如,在描写秋天的句子中可以使用对偶手法,如“银杏叶绿如玉,枫叶红火似金”。
通过对以上修辞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广泛运用。
对于学生而言,熟练掌握这些修辞手法以及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既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寓意,又能更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达出来。
总之,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五年级语文下册中重点练习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辞排序(知识盘点+试题)

专题5 修辞、语言运用、排序一、知识盘点。
(一)修辞手法【修辞盘点】所谓修辞,就是要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生动、有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常见考点】1.修辞手法的判断。
比喻:有明显的本体和喻体,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排比: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
主要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反问:只问不答,答在其中。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人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特征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2.修辞手法的变换。
注意原句中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内容补充。
如:雨一直下着。
雨一直下着,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
(改为拟人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
(改为比喻句)(二)语言运用。
1.句子仿写。
【方法提示】(1)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2)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3)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要有创新。
②修辞要恰当。
③用词不能重复,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语言运用。
(1)根据词语联想写一段话。
【教材示例】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梅花蜜蜂路灯(提示:把握并提炼这些事物的精神如“竹子正直,梅花坚韧,蜜蜂勤劳,路灯奉献。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汇总 (附练习和答案)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夸张
2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2
比喻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3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
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
1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
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3
典型例句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五年级修辞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梳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
2、了解修辞手法的不同特征。
3、结合具体语境领悟其表达效果,让学生结合修辞手法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4、拓展练习。
【教学重难点】1、梳理五种修辞手法,了解其特征。
2、领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体会文章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修辞手法专题复习。
我们复习,就是为了温故知新。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修辞温故。
老师筛选了一些句子,请你们看看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二、“修辞温故”板块:回顾本册书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CAI出示:修辞温故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比喻)2、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儿:一会儿手牵手,并排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拟人)3、啊,升旗!升起火辣辣的希望之旗,升起昭示中华强盛之旗,升起炎黄儿女灵魂之旗,升起共和国兴旺发达之旗。
(排比)4、而这会儿,我就在云雾中,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神秘的小星星了。
(夸张)5、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对偶)1、自由地读读句子。
2、指名读句子,说修辞手法。
3、生交流比喻句(句子一)。
(1)把什么比做什么?而“像”就是比喻词。
(2)除了这些比喻词,还有哪些?(像、犹如、宛如、好似、仿佛、似的、如……一般、)这种比喻,我们叫明喻。
(3)出示句子:①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②雨过天晴,广场上成了一片汪洋。
师: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对,这些句子也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而它们的比喻词是“是、成了、变成”,这样的比喻叫做“暗喻”。
(4)CAI出示比喻的特征及表达效果。
3、生交流拟人句(句子二)。
(1)拟人就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事物人的动作、神态、情感、意志。
让事物亲切生动、有生命力。
出示:(2)CAI4、生交流排比句。
①生读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期末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复习
修辞手法: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3、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其作用是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叫下定义。
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6、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