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防寒防冻安全教育
小学防冻_防滑安全教育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地面湿滑,防冻防滑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关注的安全问题。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预防冻伤和滑倒事故的发生,今天我们开展一次小学防冻防滑安全教育。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防冻防滑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冬季。
一、冬季防冻的重要性冬季气温低,人体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导致冻伤。
冻伤轻则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重则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给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冬季防冻至关重要。
二、防冻措施1. 保暖:同学们在冬季要注意保暖,穿上厚实的衣物,戴上手套、围巾、帽子等保暖用品,减少身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时间。
2.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
同学们可以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简单的运动,如跳绳、跑步等。
3. 饮食调养:冬季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鱼、蛋、牛奶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4.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在寒冷的天气里,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户外,减少冻伤的风险。
三、冬季防滑的重要性冬季地面湿滑,容易导致滑倒事故。
滑倒不仅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还可能引发骨折等严重后果。
因此,冬季防滑同样重要。
四、防滑措施1. 注意路面情况:在上下学途中,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路面情况,避免走在湿滑的地面。
2. 穿着合适的鞋子:冬季穿着防滑鞋或鞋底有防滑纹路的鞋子,可以有效减少滑倒的风险。
3. 慢步走:在湿滑的地面上行走时,要保持缓慢、平稳的步伐,避免急躁、奔跑。
4. 避免携带重物:在湿滑的地面上携带重物会增加滑倒的风险,同学们要注意避免。
5. 注意身体平衡:在行走过程中,要保持身体平衡,遇到湿滑地面时要尽量保持站立,避免滑倒。
五、应急处理1. 冻伤处理:如果出现冻伤,首先要尽快将冻伤部位放入温暖水中,水温控制在40℃左右,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同时,可用温水擦拭冻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防寒防冻安全教育冬季食物储存安全知识

防寒防冻安全教育冬季食物储存安全知识冬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寒冷的天气,还有防寒防冻的安全教育。
同时,在冬季,我们也需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储存安全,以避免食物变质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冬季防寒防冻的安全教育以及食物储存的安全知识,帮助您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冬季。
一、防寒防冻安全教育1. 注意保暖冬季天气寒冷,保暖是最基本的防寒措施。
我们要穿着足够的衣物,特别是保暖衣物,如羽绒服、毛衣等,同时要注意保护脚部、头部以及手部,可以佩戴帽子、手套和围巾等物品。
室外活动时,还需注意防风、防寒。
2. 预防冻伤冻伤是冬季常见的伤害之一。
想要预防冻伤,需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及时回到温暖室内。
在户外活动时,应选择适宜的鞋子和袜子,并进行良好的保暖措施,避免出现冻疮和冻疼等症状。
3. 防止滑倒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地面结冰或积雪,造成滑倒的危险。
在外出时,我们应该注意脚下的情况,避免走在结冰或积雪的地面上。
如有必要,可以选择佩戴防滑鞋或使用防滑器具,增加行走的稳定性。
4. 室内安全冬季室内供暖设备使用频繁,因此需要注意使用安全。
不要将易燃材料或衣物放置在供暖设备附近,防止发生火灾。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洁供暖设备,以保持其正常运行,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二、食物储存安全知识1. 温度控制冬季气温低,会影响食物的存放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控制。
食物的存放室温宜保持在4℃-8℃之间,冷藏室温度宜保持在0℃-4℃之间。
密封储存的食物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避免食品变质冬季天气寒冷,食物容易受到污染和变质。
在购买食物时,要选择新鲜、新宰或新加工的食品,特别是肉类、海鲜等易腐食品。
同时,我们要注意食物的保存时间,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3. 储存容器的选择食物储存时,选择适宜的储存容器也很重要。
食物容器应具备密封性、耐寒性和耐腐蚀性。
在储存食物时,可以使用塑料袋、玻璃瓶、密封盒等不会对食物产生污染的容器。
防冻防寒安全教育

防冻防寒安全教育
一、防寒保暖教育
1.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确保每日天气变化时能够及时添加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 在寒冷天气中,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如需外出,请穿着足够的保暖衣物,包括帽子、围巾、手套等。
3. 在室内,保持适宜的室温,不要让身体受到温差过大的影响。
二、防滑防摔教育
1. 在结冰或积雪的路面上行走,尽量走有脚印的地方,避免走新踩出的路径。
2. 在下雪天或路面结冰时,尽量选择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如需驾车,需特别注意车速和车距,保持安全驾驶。
3. 在结冰或积雪的路面上行走时,尽量穿有防滑功能的鞋子,避免摔倒。
三、交通安全教育
1. 冬季常有雾、霾等恶劣天气,要注意行车安全,保持车速在规定范围内,保持视线清晰,确保安全驾驶。
2. 在夜间行车时,要注意路面结冰情况,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和急转弯。
3. 出门时提前查看交通状况,避免高峰期出行。
如需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四、健康安全教育
1. 在寒冷天气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呼吸道和肺部健康,尽量减少冷空气的吸入。
2. 在冬季,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3. 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如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

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篇: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重点: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导入新课】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
我们如何做好人体的防寒保暖呢?本节课我们讲讲冬季防冻知识。
【教学内容】一、最常见的冻伤部位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
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
二、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8℃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
早晚温度也很低,注意防冻,到了严冬季节,时时刻刻都要注意防冻。
三、判断冻伤的程度:1、一度冻伤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除皮肤红肿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水,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四、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2片去痛片治疗。
(5)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
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五、冻伤急救注意事项冻伤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
学生寒冬季节防寒防冻安全教育

学生寒冬季节防寒防冻安全教育随着寒冬季节的到来,学生们需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安全问题。
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确保健康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学生们应对寒冷季节的防寒防冻安全教育。
1. 着装合适- 穿上足够保暖的衣物,包括外套、毛衣、长袖衬衫等。
- 穿上厚实的羊毛或棉质衣物,可以保持身体温暖。
- 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护头部、脖子和手部避免受冷空气侵袭。
2. 饮食均衡- 冬季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时刻,要确保饮食营养均衡。
-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胡萝卜等,以增强抵抗力。
- 多喝温水和汤类食物,保持身体的水分和热量。
3. 室内保暖- 在室内时保持温暖,穿上适当的室内衣物。
- 使用加热设备时注意安全,避免电气设备过热引发安全事故。
-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 安全出行- 在出门前检查天气预报,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
- 步行或骑车时小心结冰路面,注意防滑。
- 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站稳扶好扶手,避免受伤。
5. 体育锻炼- 寒冷天气不应该阻止体育锻炼,但要注意保护好身体。
- 在户外进行锻炼前进行热身活动以防止肌肉拉伤。
- 锻炼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学生在寒冷季节中保持防寒防冻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着装、饮食保健、室内保暖、安全出行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我们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寒冬季节。
记住,做出正确的决策可以确保你的安全和健康,请时刻注意这些安全防范措施。
保持温暖,保持健康!。
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5篇)

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5篇)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冬季防寒防冻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对幼儿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口罩、冻疮药教学内容一、导入师: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
我们如何做好人体的防寒保暖呢?二、观看视频冬季防寒误区1、门窗紧闭冬季门窗紧闭,减少了空气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但也导致不洁的空气增多,空气中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大量增加,对呼吸道有不良影响,使人易患感冒、咳嗽、咽炎等疾病。
2、皮肤发痒用手抓冬天因干燥感到皮肤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性感染。
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饮烈性酒。
勤洗澡,勤换内衣。
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剂戒肤轻松软膏。
3、蒙头睡觉蒙头睡觉会使被子里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不不洁气体越来越多,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
4、热水洗脸在冬季冷空气的刺激下,面部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
而遇热水时会迅速扩张,待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
毛细血管如此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5、手脚冷冻用火烤冬季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此时,若立即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淤血。
轻则形成冻疮,重则造成组织坏死。
6、舔嘴唇防干燥嘴唇干燥不舒服时,用舌头去舔,结果越舔越干,导致口唇皮肤粗糙变厚,嘴唇肿胀,形成"舌舔皮炎"。
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黏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类物质,舔嘴唇时,犹如在嘴唇上抹了一层糨糊,水分蒸发后,这层糨糊发生干缩,感觉更干燥,直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
冰冻极寒天气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冰冻极寒天气学生安全教育内容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开始急剧下降,极寒天气也开始出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
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校园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冰冻极寒天气下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认识冰冻极寒天气极寒天气是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天气条件。
在这样的天气下,人体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导致皮肤受损,甚至出现低温病变。
认识冰冻极寒天气的危害性非常重要。
二、怎样防范冰冻极寒天气的危害1. 选择合适的衣物:在极寒天气下,学生应选择适合的衣物,包括羽绒服、毛衣、抓绒衣等,保持身体温暖。
2. 注意保暖:学生应注意头部、手部和脚部的保暖,可以佩戴帽子、手套和羊毛袜等保暖用品。
3. 减少外出:在极寒天气下,学生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暴露在户外环境中。
4. 增加热量摄入:在极寒天气下,学生应增加热量摄入,可以适量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肉类、坚果等。
三、冰冻极寒天气下的户外活动安全教育1. 强调户外安全意识:学校应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冰冻极寒天气下的户外活动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户外环境可能存在的危险。
2.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在极寒天气下,学校应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3. 加强监督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户外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穿着保暖衣物,避免受到寒冷刺激。
四、学校冰冻极寒天气下的教学安排1. 调整课程安排:在极寒天气下,学校可以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保障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下学习。
2. 加强室内教学:学校可以加强室内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避免过多户外活动风险。
五、学生家庭冰冻极寒天气下的安全教育推广1. 家长教育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冰冻极寒天气下的安全教育内容,并提醒家长帮助孩子做好防寒措施。
2. 家庭安全教育:学校可以向学生家庭发放冰冻极寒天气下的安全教育手册,让家庭了解应对极寒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冰雪凝冻天气安全防范主题班会教案

冰雪凝冻天气安全防范主题班会教案冰雪凝冻天气安全防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个好的主题班会的策划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雪凝冻天气安全防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冰雪凝冻天气安全防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1一、领导重视,明确分工: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全体校委会成员组员:总务处、教导处、教务处、安全科等科室。
职责:全面检查协调学校教师与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增派人手与工具,安排扫雪、管理师生出行,上下楼梯及其它应急工作。
2、信息组组长:组员:职责: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告知全校师生以及注意事项。
如需要拟定告家长书,告知家长注意事项。
对扫雪人员予以考勤,并对扫雪过程予以录像、拍照,扫雪结束,对先进典型予以通报表扬。
3、后勤组组长:组员:职责:提前备好竹扫帚、木推雪板、小推车、铁锨、防滑垫、防滑提示牌等。
4、应急突击组组长:组员:教导处、各班班主任、门卫、保安、全体教师等。
职责:对于特大降雪,根据降雪程度与清扫地点,可微调分工以及时排除路面障碍,树木、电线等险情。
5、课务调整组组长:组员:教务处职责:如遇特大雪,及时请示领导,按照上级要求迅速通知教师作息时间的调整与课务的安排。
二、应急工作措施:1、雪情就是命令,责任驱使行动。
根据天气预报,后勤组提前一天备好扫雪、防滑设备。
随着雪情加大,由主要领导决定启动冰雪天应急预案。
信息组向全体教工、班主任则利用微信群和阳光校园软件等向学生家长及学生接送车驾驶员发出通知和安全提醒。
各班在放学前进行一次应对冰雪天安全专题教育。
课务组根据雪情,做出准确判断,予以作息时间和课务安排,并通知到各班级与全体教职工。
应急突击组要按照下雪天扫雪分工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清理冰雪。
信息组及时考勤,并对扫雪情况予以录像、照相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防寒防冻安全教育
气温骤降,寒潮来袭。
近段时间我市气温持续下降,为应对寒潮天气及大风降温带来的影响,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防寒、防冻、防滑、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工作,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一、防寒保暖
1.家长朋友们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
2.为孩子准备好棉衣、棉帽、棉鞋、手套等防寒衣物。
3.教给孩子防寒保暖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二、防寒防冻小知识
1.嘴唇干裂不要舔
冬季嘴唇特别容易干裂,有的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保持嘴唇的湿润,可效果却是适得其反、越舔越干。
冬季保护嘴唇,最好还是使用润唇膏。
2.搓搓揉揉防冻疮
寒冷天气,经常搓搓手,跺跺脚可以有效地预防冻疮。
在室外,可设法用衣等将手脚包裹起来,借助体温使冻僵的手脚暖和过来;还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以恢复正常。
3.注意脚部保暖
可选择稍大尺码的鞋子,垫一双棉鞋垫。
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
每天最好步行半小时以上,并坚持早晚搓揉脚心。
4.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
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5.坚持运动强体制
每天坚持锻炼,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利于对抗寒气入侵。
6.睡前泡脚暖一晚
身体和脚的保暖对于晚上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晚上睡觉再冷也不要头蒙在被子里。
冬天热水泡脚,增加血液循环,让觉睡得更香甜。
三、增强取暖、用电消防安全
1.家长请对家庭取暖设施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安全使用取暖设备,并让孩子掌握安全用电、用气知识。
2.冬季炭火取暖要注意通风换气,要保持烟道畅通不漏气,安装
换气设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不要在煤炉或者燃气灶附近放置易燃物品。
4.家中无人时或者在夜间,要把燃气总阀关好,避免发生意外。
5.所用燃煤及木柴不要大量堆放在室内或楼道内,以免遇到火源引发火灾。
6.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应立即从安全的通道逃离,并拨打119报警。
在使用电热毯时,睡时一定要拔掉电源;电热毯不要折叠使用,不能直接放于身下使用需要在电热毯上放一层薄褥子,以免电热毯发生漏电时对人体造成伤害漏电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7.不要把电器装置件安装在露天和有腐蚀气体的场所。
电器装置件与导线连接处应接触牢固,插座附近不要堆积可燃物,特别要注意不能用裸线头代替插头。
8.各种电热器要按产品说明书正确安装,通电使用时尽量不要离人。
防止线路超负荷运行或者短路,不要将电热器直接放在可燃物(木质、塑料等)制成的台板上。
9.使用微波炉和电磁炉时,要防止线圈受潮短路起火;在烘烤物品时,时间不宜过长。
此外,在微波炉和电磁炉附近,切勿放置如塑料、木制品等可燃物制品等可燃物。
10.电视机注意通风散热,收看时不宜放在易燃液体或气体的附近,收看结束切断电源。
一旦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或用湿棉被覆盖灭火,切勿浇水。
四、流感防控安全
1.关注卫生和流感防控知识,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引导孩子加强自我防护。
2.提醒孩子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如果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要做好防护,及时去发热门诊就诊,及时通报。
3.教育孩子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4.帮助孩子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充沛的精力。
5.提醒孩子多饮水,注意保暖,远离传染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