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10 唯物论 把握思维的奥秘备考策略
专题哲学思想和唯物论认识论高考政治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Word版含解析

专题10 哲学思想和唯物论、认识论复习绪论,要把握一个含义—哲学的含义,一个作用—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一个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复习唯物论,除了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还要运用比较法掌握四大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复习认识论,要围绕“实践”与“认识”这两个知识点展开,重点应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及认识的过程等知识。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2)哲学的时代性及作用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3.马克思主义哲学二、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2.运动与规律(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规律①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全面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原理依据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3)如何做到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三唯物论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三唯物论知识点思维导图唯物论是一种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它强调物质是本质的,而精神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在高三阶段,学生们需要对唯物论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以下是一份高三唯物论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唯物辩证法1.辩证法的基本观点1.1.对立统一规律1.2.质量互变1.3.否定之否定2.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2.1.质量互变规律2.2.否定之否定规律2.3.对立统一规律3.唯物辩证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1.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方法3.2.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点3.3.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点第二部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1.物质的本质1.2.物质决定意识1.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2.1.精神的本质2.2.意识决定物质2.3.物质是意识的产物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3.1.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3.2.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反驳第三部分:实践与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1.1.实践的基本形式1.2.实践对认识的指导作用2.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1.认识的产生与发展2.2.认识的主观与客观联系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2.认识指导实践的发展第四部分:唯物史观1.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社会的历史演变2.1.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2.2.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3.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3.1.历史的物质性3.2.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3.3.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这个思维导图涵盖了高三唯物论的基本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通过对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实践与认识、以及唯物史观等内容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培养辩证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并不断探索,掌握好这些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政治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

高中政治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三)考点10.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热点点拨:热点点拨:20082008年7月2日,国务院通过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分析:材料表明,我国当前粮食安全形势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应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粮食供应与需求的矛盾。
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形势的看法应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掉以轻心。
两点论,防止片面性,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掉以轻心。
练习10. 200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中的“两手抓”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手抓”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 ))A. A. 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B. B. 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 C.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考点11.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高考备考指南政治课件必修4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栏目索引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考备考指南
文科综合 政治
失分点1 错误认为人工智能的产品也具有意识 提醒: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主体只能是人,机器人等人工智 能产品没有意识。
栏目索引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考备考指南
文科综合 政治
矫正训练1 某银行智能客服机器人“娇娇”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模式,是
为行动的依据
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物质___决__定___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___能__动___的反作用;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__基__本___要__求___,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
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___前__提___和依据
栏目索引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款真正“能听会说、能思考会判断”的智能大堂经理机器人。从哲学角度看( )
①“娇娇”是对人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意识的物化
②“娇娇”的出现深化了人们对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认识
③“娇娇”与人一样具有意识能力,但最终还是受制于人
④“娇娇”具有特定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的思维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栏目索引
映,据此可知顺序应该是滴水穿石、根系沃土、犬吠非主、敬德保民,即①→②→
④→③,故选A。
【答案】A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考备考指南
文科综合 政治
【考向二】 意识的本质
典例2 (2018·江苏卷)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
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
2018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四:把握思维的奥妙

[键入文字]
2018 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四:把握思维的奥妙
为方便同学们复习政治知识点,政治网小编整理了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四,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高考政治哲学要点记忆口诀

高考政治哲学要点记忆口诀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用对方法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关于高考政治哲学的学习有什么方法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哲学要点记忆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备战高考:政治哲学要点记忆口诀其一:唯物论围绕本原起争论,基本派别为二分。
唯物唯心斗始终,根本分歧谁第一。
先有物质唯物论,意识第一是唯心。
古代朴素近机械,各自缺陷难自成。
辩证历史唯物论,迄今为止最科学。
物质第一终决定,意识第二有能动。
正确反映反作用,促进阻碍两重性。
实际出发是前提,精神意识不可轻。
时间地点与条件,主观客观须适应。
教条本本与经验,主观主义不能犯。
坚持科学无神论,不信伪科和迷信。
党的政策来指导,国家建设能搞好。
其二:辩证法辨证法与形而上,围绕三点起争端。
联系发展与全面,孤立静止与片面。
尖锐对立成两派,根本分歧在矛盾。
联系特点要把握,客观普遍和条件。
多样联系掌握二,因果整体与部分。
先行后续与引起,二者必须同时备。
因果关系可转化,情况有二要记牢。
因果关系勿颠倒,故意颠倒有蹊跷。
承认因果客观性,科学研究的前提。
因果联系要把握,科学预见知后果。
整体部分有区别,内涵地位与功能。
整体部分有联系,二者不可相分割。
相互影响要重视,关键部分可决定;整体部分会转化,条件具备才可以。
全局观念要树立,整体着眼是第一:搞好局部也重要,整体功能发挥好。
其三:发展的观点物质运动不可分,绝对运动要承认。
相对静止也存在,运动特殊的状态。
变化发展不容疑,重点掌握其实质。
新旧事物咋区分?符合规律是标准。
发展观点重运用,方法需要掌握三,承认过程分阶段,创新才能促发展。
规律概念须掌握,自身本质与必然,三个方面有对比,外力现象和偶然。
客观规律不可违,主观能动要发挥:实事求是是精髓,解放思想相统一。
其四:矛盾的方法矛盾方法要抓住,一分为二是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两点重点都要论。
普遍特殊的关系,共性个性是其意。
相互联结要点二,除此之外有转化。
解剖麻雀弹钢琴,主要矛盾来决定。
高二政治唯物论知识点与高分技巧

高二政治唯物论知识点与高分技巧1.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在高二政治学习中,掌握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二政治中与唯物论有关的知识点与高分技巧的介绍。
1.1 唯物论的哲学基础唯物论的哲学基础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以矛盾为基本运动形式的,矛盾的普遍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社会是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产物。
1.2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唯物辩证法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规律的方法论。
在高二政治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技巧。
通过运用辩证法,我们能够深刻理解社会现象的多样性、矛盾性和发展规律性。
1.3 唯物史观的认识方式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方式,它关注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高二政治学习中,通过学习唯物史观,我们能够了解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与变化,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2. 高分技巧除了对唯物论的基本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外,掌握一些高分技巧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高分技巧:2.1 深入理解原理在学习唯物论的知识点时,不仅仅要记住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只有真正理解原理,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写出高质量的论述。
2.2 理论联系实际唯物论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说,它的根本任务是指导革命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思考唯物论的应用场景,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3 整体把握知识点唯物论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整体把握。
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框架,通过归纳总结和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整理知识点,更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2.4 多维度思考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和论述,要善于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比较不同观点和理论,分析其优劣势和适用场景,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押题专练

专题10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1.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
〞该观点( )A.夸张了意识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正确认识了心与理关系,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D.把“理〞作为世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答案】A【解析】“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
〞该观点夸张了意识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 正确。
2.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三维虚拟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显示器为人们提供沉浸体验;增强现实技术那么是将计算机生成虚拟物体、场景等叠加到现实环境中,通过增强现实显示器来丰富人们现实感。
根据描述,两种技术区别是( )A.是否发挥意识创造性B.是否看到真实环境C.是否有虚拟信息存在D.是否以现实为根底【答案】B【解析】通过特定显示器,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看到是虚拟环境,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看到是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结合。
3.阿尔法围棋( AlphaGo)作为谷歌开发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日前以4∶1总比分击败韩国棋手李世石,引发热议。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认为,电脑战胜人类只是时间问题。
法国围棋队主教练樊麾说,我们面对新生事物要放宽眼界,毕竟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还是机器学不会。
材料说明( )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人工智能将遵循优胜劣汰规律最终取代人类③人工智能开展否认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④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开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与法国围棋队主教练樊麾对人工智能不同认识说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①符合题意;意识具有目性、方案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故人类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开展,④符合题意,②③是错误;故此题答案选B。
4.新型石墨烯超级电池,具有体积轻、不易燃、低本钱、量产容易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思维的奥秘备考策略
主标题:把握思维的奥秘
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意识、能动作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难度:3
重要程度:4
内容:备考策略。
1.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构建知识体系,尤其是主干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的复习应考是卓有成效的。
这在回答文字题时作用尤其明显,可以有效减少遗漏答案要点的情况。
起源
意识的本质生理基础意识依赖于物质
内容
把握思维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的奥妙意识的作用自觉选择性、主动创性
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2.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论的完整体系。
在哲学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用所学“辩证唯物论”知识回答问题的情况,因此,学生在复习迎考中,如能熟悉辩证唯物论常用原理和方法论,将对回答主观题有很大的帮助。
现将辩证唯物论最常用的原理和方法论简述如下: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凡在要求用辩证唯物论原理回答有关问题时,优先尝试着用这两个原理,想方设法加以运用。
当然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材料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