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断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①活R,无毒活小鼠②活S,有毒小鼠③△杀死的S,无毒活小鼠④活R + △杀死的S,无毒死小鼠转化因子是什么?(②④分离出活S)(2)体外转化1944年美国艾弗里多糖或蛋白质R型活S DNA + R型培养基R型+ S型DNA+DNA酶R型转化因子是DNA 。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①吸附→②注入(DNA)→③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④组装子代噬菌体→⑤释放。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结论:遗传物质是DNA。
归纳总结:(1)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遗传物质;(2)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只有一种遗传物质,即DNA 或RNA;(3)只有少数几种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5)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并由蛋白质表达遗传信息。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多篇)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多篇)篇:《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设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维。
教学方法及学法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法”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按如下6步探究模拟科学发现过程,发展其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学法:1)复习旧知――由已知引入未知;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过程探究1――对照分析体验方法;4)过程探究2――设计实验分析评价;5)过程探究3――引导分析突破难点;6)反思――提高认识,建立知识体系。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一)复习旧知――由已知引入未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回忆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的证明和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的证明及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提出问题:谁是遗传物质?设计意图:以史导史,认同科学是一个过程。
同时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对照分析体验方法探究过程1 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等指导学生阅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和遗传的基本类型2了解噬菌体的基本组成3 了解遗传物质的特点4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通过感性图文资料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来源:Z&xx&]3 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来源:学科网ZXXK]2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的认知论,培养学生的唯物辨证观。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来源:]解决办法:(1)通过学生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使学生确信S型死细菌细胞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再通过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即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引导学生明确只有DNA具有转化作用。
(2)通过学生分析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用同位素标记法,明确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分析得出,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都是在注入到细菌体内的噬菌体DNA指导下完成的,说明DNA是连续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解决办法:(1)从科学研究方法入手,对每一个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尤其要重视第3步和第4步两个实验。
何谓加热杀“死”?杀“死”后的S型细菌还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这里需要从两方面说明,一方面加热的温度一般为60℃左右,不能太高;另一方面说明转化因子的结构相当稳定。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1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实验过程(2)能够解释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实验主要步骤的目的并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3)能够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设疑:同学们是否知道遗传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给予肯定并讲述:现代细胞学和遗传学已研究得知,遗传物质是DNA和R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本节课就此问题与同学们探讨一下:(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多媒体课件银幕显示:哺乳动物产生子代的染色体变化图。
并展示下列并提问亲代与子代之间要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必须经过哪些过程? (2)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其特点如何?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并回答(略)教师鼓励并点拨(细胞水平):亲代与子代是以生殖细胞作为“桥梁”,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人们了解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故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作用。
染色体为什么在遗传上起作用呢? 通过对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分析(分子水平):得知它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由于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还有什么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学生联系前面知识回答:线粒体、叶绿体。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 他们的做法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下面介绍两个经典实验。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页,了解肺炎双球菌的两种类型:R型和S型。
教师投影显示格里菲思的如下实验:(1)活的无毒性的R型细菌感染老鼠→健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组程家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两大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分析,加强学生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两大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假说,作合理的分析或设计合理的验证方案。
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展示多组明星姐妹的同框照片提问:这些照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提问:从遗传学来讲,相貌属于性状,其主要由什么决定?提问:为什么他们相貌相似?提问:遗传物质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的主题。
答:同框的两人相貌相似。
遗传物质或基因。
答:有共同的父母,从而继承得到相似的遗传物质。
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出本节主题。
简述早期观点。
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DNA是遗传物质,而是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对遗传物质的重新认识其实是开始于一个偶然的事件—格里菲思实验。
引出格里菲思实验。
格里菲思实验显示R、S型肺炎双球菌的比较表格,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3第3段,完成填空。
投影展示格里菲思的4组实验图片,依次描述前3组实验过程,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结论。
阅读,填空。
第1组:R型菌无毒性。
训练学生实验分析猜想第4组实验出现S型活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教师对各种假说不作详细评论。
提出预先准备的假说:猜想一:R型活菌本身就可以转变为S型。
对吗?为什么?猜想二:死的S型菌可以复活?猜想三:S型死菌刺激小鼠体内产生了免疫物质,该物质再刺激R型活菌突变成了S型活菌。
是否有一定道理?如何验证?提示:该假说的关键是认为小鼠本身发挥了关键作用。
那如果我们可以将细菌培养转至体外(不在小鼠体内培养)进行的话,不就可以检验其是否正确了吗!体外培养下,若仍然出现S型活菌,就说明该假说错误;反之,则正确。
该细菌能体外培养吗?随着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发展,能!展示固体培养基上的两种菌落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遗传物质。
2.通过重演科学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
2.实验验证DNA与RNA是遗传物质,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二、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三、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成分)组成。
那么,这两种物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42页,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要想找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首先得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呢?为什么?请举例。
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这样一种细菌做实验寻找遗传物质,请大家阅读书本43页,看看格里菲思怎样做实验的。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1、本实验用的生物材料是什么?肺炎双球菌有几种类型?2、动画展示四组实验过程①活的R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②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死亡③灭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④活的R型+死的S型感染老鼠死亡讲述:从第一、二组实验可以说明R型活细菌不具有致死性,S 型活细菌具有致死性;从第二、三组实验可以说明死亡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和合作的精神。
②实验验证DNA与RNA是遗传物质,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同位素标记法”标记噬菌体的方法,“分离、提纯、离心、检测”的原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材分析】本小节教材主要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与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这样既点出了本小节要研究的主题,又可以引起学生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前,首先讲述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然后引入对本节主题的讨论,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明谁是遗传物质。
【教学过程】请观察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S型细菌的DNA使得R型转化成菌,并能传递给后代,说明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变化的物质,即“遗传物质”。
新的问题:由于当时提纯技术手段的限制,。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内容,主要以发现遗传物质的本质的发现史为主线,首先由早期科学家关于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的争论,引出经典实验:肺炎链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主张。
学生学习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知道染色体在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科学史素材,体现了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认知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推进过程,而这也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不同生物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学习与探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科学思维:通过梳理DNA可能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和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层层论证,锻炼学生归纳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几个经典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基本环节,同时利用“减法原理”进一步完善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发展科学探究的精神及能力。
4.社会责任:体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严密的逻辑推理,认同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辩证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质的认识;格里菲思活体转化实验与艾弗里设计的离体实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1.对噬菌体的认识历程讲解:噬菌体的结构和生存方式。
噬菌体学派创始人——德尔布吕克和埃里斯的工作,分析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德森等科学家对噬菌体失活的研究。
2.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实验方案讨论:假说演绎的分析过程①如何“追踪”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看它们是否注入大肠杆菌?②选用何种元素对蛋白质分子和DNA 分子进行标记? 如何标记?能否同时标记?③多长时间后进行放射性检测较为适宜?④怎样使噬菌体外壳从大肠杆菌表面脱落下来,以便于检测?⑤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侵入细菌的只有噬菌体的DNA?讲述:实验结果分析(1)搅拌处理的曲线和数据分析搅拌可以把80% 左右的35 S 剥落下来;在这些硫释放的同时,只有30% 左右的噬菌体32P 释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高中新课程(人教版)生物必修 2 的第 3 章第1 节。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本小节的引言部分,首先联系前面所学知
识,有关细胞学基础 ( 有丝分裂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 , 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 指出 DNA和蛋白质都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
间的问题:“ DNA与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这样既点出了本小节要研究的
主题,又可以引起学生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时,为了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教材采用了先交代科学家对实验的
设计思想,即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然后再讲述实验过程的方法。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
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科学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
(2)阐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能力目标
(1)从生殖过程、染色体化学组成以及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划分来分析染色
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
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
的精神;
(2)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唯物辩证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问题思考】思考回答:是染色体数通过对前面所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有丝分裂、减目的变化知识的回忆和总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有了深入了思考回答:染色体可能结,为下面引入
情境
解,在研究它们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在生物的遗传中起重遗传物质做铺垫创设
有一种物质在这三个过程中,行为有着要作用为下面探讨什么导入
规律性的变化,是什么物质呢?回答是 DNA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做好新课
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引导在这三个过程铺垫
中染色体数目的具体变化,进一步引导提出探究的问
大家猜想:题,引起悬念
【合理猜想】
1.染色体可能和生物体的什么现象有
关?
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3.遗传作用的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呢?
这个问题当时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
论。
讨论【讨论探索】学生讨论总结四点为当时科学家们分析作为一种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什么特①能准确的进行自我判断 DNA和蛋白建构点?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质哪个更适合做概念多媒体显示当时科学家对 DNA和蛋白质②要有储存大量遗传遗传物质提供依追根的认识水平:信息的能力据
溯源对蛋白质的认识水平:③结构要比较稳定,不通过设疑,让学探究认识到蛋白质是由许多种氨基酸连接成容易被破坏生自己得出曾经过程的生物大分子。
④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一个错误的观
引导对 DNA的认识水平:和代谢点,从中总结出分析还不清楚 DNA的结构,只知道它是由 4讨论作答:蛋白质更适知识水平决定决得出种脱氧核苷酸连接成的大分子。
合作遗传物质,因为定认知水平。
结论【问题探讨】DNA仅由 4 种脱氧核苷引入本节课的第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对DNA和酸组成,很难和生物多一个关键实验。
蛋白质的认识仅限于上述水平,你觉得样性联系在一起,而组激发学生科学探
哪个更适合做遗传物质?为什么?
提出由于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科学家
曾经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接下来介绍这个观点最早被美国科学家
艾弗里提出质疑,他是在总结英国科学
家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通过
自己的实验证据提出遗传物质是DNA。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
介绍此菌可感染人和老鼠,顺便解释“败血症”,接下来多媒体课件R菌和 S菌的不同之处,强调荚膜的存在才使得S 菌表现出毒性。
2.实验过程
【格里菲斯实验分析】
多媒体展示肺炎双球菌的四组转化实
验:
①预测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结果会怎
样?为什么?
②第三组的“加热杀死”是什么意思?
加热的温度控制在多少度?
教师指出加热的温度一般不超过90 度,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许多种,在各种各样的
排列顺序中很可能就
蕴藏了大量的遗传信
息。
回答第一组小鼠不会
死,因为R 菌没有毒
性,第二组小鼠会死,
因为 S 菌是有毒性的。
积极思考得出S 菌应
该是由活的R 菌转化
而来的。
思考作答:说明这种转
化是可以遗传的。
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自
己的实验设计思路。
加入 DNA
从课件中得出并不是
所有的R 菌都能转化
成 S菌。
说明真正起转化作用
究的热情
让学生沿着科学
发展的轨迹观察
问题,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进一
步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科学思
维和科学探究的
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归纳结论的
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归纳结论的
能力
杀死是指S 菌失去了感染能力,但里面
的遗传物质并没有被破坏。
③第四组实验里活的S 菌是怎么来的?
④提取出的 S 菌的后代仍然是S 菌,这说明什么?
⑤究竟是什么物质使R菌转化为有毒的 S 菌?
教师多媒体显示格里菲思的猜测:
在加热杀死的S 菌中必然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 R 菌转化为有毒的S 菌
⑥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为了弄
清楚这种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物质,你
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艾弗里实验分析】
多媒体展示艾弗里实验设计和观察到的
结果,思考分析:
①只有加入哪种物质R 菌才能转化为S 菌呢?
②加入DNA以后所有的R 菌都能转化吗?这说明什么?
教师补充转化的效率其实是比较低的。
③ DNA水解物是什么?的是 DNA
分析比较得出关键思
路在于把DNA和蛋白质分开来,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科
学探究要有科学思路,要善于总结他人经验
解释是加入 DNA酶,把 DNA降解脱氧核苷酸,说明只有完整的DNA才能发生转化作用。
④艾弗里的实验说明什么?
⑤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和研究成果对我们
有什么启示?
介绍由于艾弗里所提DNA纯度不够高,还含有少量蛋白质,所以在他提出结论
之后,并没有被所有的科学家认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开放思维, DNA纯度不够高,在实验中可能是什么起了转化作
用?
由于此实验的不完美引入下一个实验
【问题拓展】
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用14C和18O标记行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历经24 年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问题 : 遗传物质都是 DNA吗?
通过烟草花叶病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得出除了 DNA之外,有些病毒体内的RNA 看书思考树立辩证唯物主
义世界观
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归纳【得出结论】思考作答:只能证明
总结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 DNA是遗传物质,但不
升华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所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
认知以说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问题:上述两个经典实验能证明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吗?
【问答小结】学生反馈回顾课堂知识,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化因子构建知识体系,课堂
是什么?实验结论?使所学知识系统小结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遗传物质化,强化重点巩固
是什么?实验结论?
提高
③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进
一步明确遗传物质是什么。
巩固组织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学生完成习题培养学生应用知练习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