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50万吨钢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0万吨钢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0万吨钢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背景: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对钢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国内钢材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较低。

因此,开展钢材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投资50万吨的钢材深加工设施,主要进行钢材的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工序,生产高附加值的精密钢构件和特殊钢材产品。

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需求量大: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钢材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产能过剩主要存在于低附加值产品。

2.高附加值产品需求量潜力大:高附加值精密钢构件和特殊钢材产品在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高端领域需求量大。

3.竞争激烈但潜力仍然存在:虽然目前钢材深加工领域竞争激烈,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潜力仍然存在。

项目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本项目拟选址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便于原料供应和成品销售。

2.专业技术团队:项目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钢材深加工经验。

3.资源整合能力强:项目拥有与各大钢厂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

项目风险:1.市场风险:钢材行业竞争激烈,新项目进入市场面临市场份额争夺的风险。

2.投资风险:项目投资规模较大,需要保证资金的充足和合理使用。

3.技术风险:项目需要掌握先进的钢材深加工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回收期:通过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预计投资回收期为7年。

2.盈利能力:项目预计年收入为2亿元,年净利润为4000万元。

可行性结论: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项目优势和风险,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在市场需求的支撑下,项目有望实现盈利,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以降低项目风险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电炉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电炉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电炉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题目:电炉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撰写者:XX公司研究团队
一、项目概况
1.1立项背景
目前,由于能源和资源的短缺性,也就是说,我国应尽快采取措施来发展绿色炼钢技术,并由此发展绿色制造业。

电炉炼钢作为一种特殊的炼钢工艺,具有一定的绿色潜力。

此外,电炉炼钢的投资成本比传统炼钢工艺低,节约用能、环保和能源利用率也更高,所以开展电炉炼钢项目是目前我国发展炼钢工艺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意义。

1.2项目介绍
本次项目是以XX公司为依托投资建设的电炉炼钢项目。

项目主要涉及能源设备、钢铁加工设备、管道设备、自动设备等的设计、施工、检验和使用,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和配套设施,是一项实施了全行业生产过程的大型炼钢项目。

项目建议的投资总额约5亿元,其中炼钢设备投资约2.3亿元,配套设施投资约3.7亿元。

1.3项目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将使XX公司能够拥有自己的电炉炼钢工艺,使其能够进入炼钢行业,从而实现营收增长,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工艺是目前国内外钢铁行业发展的趋势,与传统的高炉炼钢工艺相比,具有环保、节能、效益高等优点。

本篇报告将对一家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一、项目概述该绿色电炉炼钢厂计划年产50万吨,采用短流程工艺,主要生产低合金钢、高合金钢和不锈钢等特殊钢材。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废钢分类筛分、预处理、电炉冶炼、精炼和连铸等环节。

二、市场需求分析目前,国内特殊钢材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特殊钢材在航空、航天、汽车、机床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工艺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特殊钢材,能够满足市场对特殊钢材的需求。

三、竞争分析目前,国内绿色电炉炼钢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环保和能源消耗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绿色电炉炼钢厂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增强。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工艺能够实现钢材的低污染和高效率生产,符合现代钢铁行业的发展要求。

同时,该工艺可以对废钢进行精炼,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该工艺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工艺相对于高炉炼钢工艺,在投资、生产成本和能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特殊钢材的市场价格较高,在销售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因此,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

六、环境可行性分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

这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风险分析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市场需求波动、产品质量问题、技术更新等风险。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技术上也具备可行性。

同时,该项目符合环保要求,有利于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

然而,项目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电炉炼钢是一种以废钢为主要原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冶炼的环保技术。

与传统的高炉冶炼不同,绿色电炉炼钢不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影响较小。

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建设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本文将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具有潜力。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正面临着环境压力的增大和资源短缺的挑战。

绿色电炉炼钢技术正是用废钢资源替代传统的铁矿石冶炼,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侵蚀。

同时,废钢资源具有丰富、廉价的特点,可以降低原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相关配套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为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其次,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有良好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对钢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高炉冶炼的钢铁企业面临着淘汰和整合的压力。

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技术正好满足了市场对环保和高效生产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再次,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建设具备可行性。

首先,废钢资源的充足性可以为炼钢厂提供足够的原料供应。

其次,配套设备的进口和自主研发技术成熟可靠,可以保证炼钢车间的高效运行。

此外,绿色电炉炼钢技术相对于传统高炉冶炼具有更低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可以降低厂方的财务风险。

最后,年产50万吨的绿色电炉炼钢厂规模适中,不但能满足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还能够在整个地区和全国范围内具备竞争力。

然而,在建设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针对电炉炼钢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仍然相对较晚,一些相关政策和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确保项目在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其次,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技术对电能需求较大,因此要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解决钢渣处理和排放物治理等环保问题,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

50万吨钢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0万吨钢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0万吨钢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钢材作为基础材料在各个领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50万吨的钢材深加工项目,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钢材的需求。

本报告将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二、市场分析钢材深加工是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

随着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对高品质、高强度、耐腐蚀性好的钢材的需求呈现出增长趋势。

同时,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对钢材深加工的需求也在增加。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未来几年内,钢材深加工市场的年增长率预计能够保持在10%以上。

三、技术分析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包括钢材的切割、焊接、冷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

钢材切割工艺包括火焰切割和等离子切割,能够满足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钢材切割需求。

焊接工艺主要采用电弧焊接、气体保护焊接和激光焊接等技术,确保焊接质量。

冷加工技术包括弯曲、拉伸、压制和折弯等操作,用于加工钢材成型。

热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淬火和回火,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四、经济分析本项目的投资规模约为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设备采购、场地建设和人员培训等费用。

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为3亿元人民币,年净利润为5000万元人民币。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和竞争情况,预计项目建设后能够在5年内收回投资。

五、环保分析钢材深加工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

废水通过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净化后排放。

废气通过除尘设备进行净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废渣经过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项目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环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项目风险分析本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价格波动。

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技术难题的解决和新技术的引入。

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周转和管理问题。

项目方将积极应对这些风险,降低项目的风险等级。

七、项目可行性评价根据市场分析和经济分析,本项目呈现出明显的可行性。

电炉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

电炉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

电炉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电炉炼钢是一种利用电力能源进行钢铁生产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高炉炼钢方法,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本项目旨在探索电炉炼钢技术在我国钢铁行业的应用和推广,以期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项目内容和范围本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建设一座中小型电炉炼钢厂,以实现钢铁的生产和销售。

项目的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初期计划建设一座炼钢厂,生产能力为每年10万吨钢材,后续根据市场反馈和需求逐步扩大规模。

项目还包括电炉设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采购、安装和调试,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等。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型钢铁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电炉炼钢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技术方面:电炉炼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一些炼钢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引进相关设备和技术,以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本项目有能力实现电炉炼钢工艺的稳定运行。

3.资源条件:本项目所需的电力资源和原料资源都具备。

我国电力产能充足,能够保障电炉炼钢工艺的运行。

钢铁原料也得到了有效保障,且价格较为稳定。

4.经济效益:电炉炼钢相较于传统高炉炼钢,其能耗、排放和运营成本都较低。

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策略,本项目有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社会效益:电炉炼钢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钢铁生产技术,其运营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同时,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将带动就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四、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按照以下步骤实施:1.前期准备阶段:进行项目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成立项目组,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并进行立项申请。

2.设备采购和建设阶段:根据项目需求,确定设备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和相关工程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电炉安装和调试等。

3.运营和推广阶段:项目建设完成后,进行试生产和调试,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运行。

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绿色发展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共同目标。

钢铁行业因其高能耗、高污染的特性,一直被社会所关注。

为了应对环保压力,推动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本报告旨在对一家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方法目标:评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

方法: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经济数据和环境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

三、技术可行性评估1.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是目前主流的绿色钢铁生产技术之一,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技术可行性高。

2.通过电炉炼钢可以有效地控制钢水含氧量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提高钢的质量。

3.电炉炼钢可以根据不同的炼钢需求进行材料的快速调整,灵活性高。

4.电炉炼钢采用矿渣微粉替代部分矿石,降低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四、经济可行性评估1.厂区的选址、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用地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2.电炉炼钢的建设投资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和初期运营费用等。

3.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通过利润率分析和现金流量评估,可以评估投资回报周期和盈利能力。

五、环境可行性评估1.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采用电能作为主要能源,相比于传统高炉炼钢技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降低。

2.通过建立高效的废气处理系统和废渣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电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可以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

六、结论本报告通过对一家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的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经济可行性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评估投资回报周期和盈利能力。

3.环境可行性方面,通过建立高效的废气处理系统和废渣处理系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炼钢电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炼钢电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炼钢电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钢铁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炼钢电炉作为一种新型的炼钢设备,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因此,对炼钢电炉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分析1.钢铁产品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2.炼钢电炉市场:炼钢电炉相较于传统的炼钢设备,具有低能耗、低排放、操作灵活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需求。

3.竞争分析:目前炼钢电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需要与其他炼钢设备进行竞争。

三、技术可行性1.炼钢电炉技术:炼钢电炉技术相对成熟,具备较高的应用前景。

2.设备需求:炼钢电炉项目需要购置相应的设备,包括炼钢电炉本身、电力设备等,具备一定的投入。

四、经济可行性1.投资估算: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初步估算投资额为XXX万元。

2.成本估算:根据项目规模和设备价格,初步估算设备购置费用为XXX万元。

3.收益估算:根据市场需求和炼钢电炉的高效率等优势,初步估算年收益为XXX万元。

五、环境可行性1.炼钢电炉相较于传统的炼钢设备,具有低排放的优势,对环境污染较小。

2.在项目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六、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炼钢电炉项目需要的技术相对成熟,风险较低。

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与其他炼钢设备进行竞争,需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降低风险。

3.政策风险: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可能对项目运营产生影响,需要关注政策的变化。

七、经营策略1.技术创新:积极推动炼钢电炉技术的创新,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2.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市场,与潜在客户进行合作,提高销售额。

3.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成本等方式,控制生产成本。

八、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前期准备:对市场进行调研,制定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设备购置:根据项目需求,购置相应的炼钢电炉设备。

3.厂房建设:根据项目规模,进行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电炉炼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节能炼钢工艺 (1)二、供电 (10)三、自动化控制系统 (10)四、给排水设施 (11)五、通风除尘设施 (12)六、燃气设施 (13)七、热力设施 (15)八、检验设施............................................ .16九、土建............................................... .16十、投资估算........................................... .16十一、公司简介.......................................... .18一、节能炼钢工艺1、概述年产50万吨短流程绿色炼钢厂配置60t超高功率交流电弧炉一座,电炉配置一套DP60型废钢预热成套设备,利用电炉四孔高温烟气加热炉料,以提高电炉产量和节省电能,经过预热通道后的尾气仍有650℃的温度需进入余热锅炉再次利用,并将尾气温度降低至204℃以下,最后与电炉的二次烟气混合经布袋除尘器净化外排。

电炉节能炼钢工艺流程如下:四孔炉气→废钢预热通道→重力沉降与余热锅炉→一次烟气混合→布袋除尘器→排气筒。

电炉节能炼钢废钢预热输送成套设备是当今最先进、清洁、节能和利于环保的炼钢技术、设备,已被河南舞钢、冀南特钢、湖北华鑫特钢、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越南DANA-Y钢铁公司、世界顶尖钢铁企业韩国浦项制铁POSCO张家港不锈钢公司等企业广泛采用。

其工艺过程,能预热输送槽内的废钢,能够节约电能和化学能,同时也改善了工作环境,没有料篮加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次烟尘,同时一次烟气预热废钢后仍以高温离开预热段,保证了烟尘中污染物的完全燃烧,避免了有味气体的产生。

连续式加料预热系统冶炼熔池平稳,和料蓝加料的电炉相比显著降低了对电网产生的冲击。

和其它炉型相比,连续式加料技术可降低车间内噪音和粉尘明显改善工作环境,由于这是一种高效的技术,可以减小和降低电炉、变电所、布袋除尘及冶炼设备的投资,提高了整个车间生产效率。

2、连续式加料工艺连续式加料先进工艺是一种电炉炼钢工艺,通过特殊的在线输送设备达到连续加料,预热炉料而进行冶炼,而烟尘排放量少和噪音较小,改善环境。

特殊的输送设备连续把废钢送到炉内,进入预热段的炉料和电炉烟气逆向相遇,烟气的余热和CO的燃烧热共同连续预热了废钢,预热后的废钢加入电弧炉内冶炼。

连续式加料电弧炉工艺的特点为留在炉内钢水直接熔化废钢。

电能用来加热钢液而不像传统式的顶装料工艺用电弧直接熔化废钢。

由于这独特的冶炼特点,连续式加料电炉冶炼溶池平稳,极大减小了顶装料工艺存在的电压波动和闪烁,交流电炉配连续式加料系统比直流电炉采用顶装料工艺的电压波动小,维护费用也低。

3、冶炼周期缩短10—15分钟;4、年产量提高10%以上;5、每吨钢可节电80-100kw.h。

6、电炉采用连续操作,供电曲线平稳,与传统电炉相比所需要的装机容量小20%左右,一般可以降低5%的增容电费。

7、电极消耗减少0.5-0.8%;耐火材料消耗减少5%;8、电炉熔池连续处于精炼状态,降低了渣中的FeO含量以及扒渣的金属损失,一般提高金属收得率1.5-2%,预计可达到94%的收得率。

9、吨钢烟尘产生量由17kg~20kg降低到11kg;10、吨钢释放的CO2量减少20—30%;11、生产现场含尘量小于10mg/M3;12、二恶英和CO的排放量达到发达国家排放标准。

13、风机功率相应减少30%。

14、充分进行了余热利用:在输送段上可将废钢预热至450℃以上,后部余热可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来发电或采暖,锅炉出来的烟气基本上可以直接进入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

而传统电炉系统烟气则需要经过水冷管道、机力冷却器等设备,要消耗大量能源来进行降温后方可将烟气通到除尘器,而烟气所携带的能量则被完全浪费掉。

15、节省闪烁控制系统(SVC)仅需安装一套控制谐波的电容系统(FC)。

16、电炉连续精炼周期内,噪声低于80分贝以下。

17、电炉以连续熔化、精炼的方式操作,也可得到低的磷、硫含量。

18、炼钢系统主体工艺设备配置整条短流程生产线中的炼钢部分采用:废钢预热加料装置—超高功率电炉—钢水炉外精炼—方坯连铸短流程生产工艺,配置了一座60t超高功率交流电弧炉、一座60tLF钢包精炼炉和一台R9米5机5流方坯连铸机。

19、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生产规模炼钢厂每年生产钢水52.08万吨,连铸坯50万吨。

2)铸坯规格铸坯断面120×120、150×150、220×220mm定尺长度3、6m3)生产钢种生产钢种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20、主要工艺设备设计选型1)电炉容量的选择根据生产规模,设计选择公称容量60t,平均出钢量65t,变压器容量45MVA+20%的交流电弧炉。

2)炉外精炼装置型式的选择设计选用LF钢包精炼炉。

钢包精炼炉的主要功能为:电弧加热、造渣精炼、合金添加及底吹气体搅拌,同时配备喂丝机,必要时对钢水成分进行微调。

3)连铸机机型选择根据棒线材轧机对坯料规格的要求,设计决定采用一台R9米5机5流全弧形方坯连铸机,铸坯直接热送至轧钢厂。

4)电炉除尘方式选择电炉烟尘的捕集方式采用屋顶烟罩与半密闭罩结合的型式,即导流式屋顶罩。

配备DP型废钢预热输送成套设备、余热锅炉及布袋除尘器。

5)电炉出渣工艺的选择出渣方式选择炉前热泼渣工艺,该工艺无需中间翻渣场及设备,基建投资低;无需渣罐及渣罐的维修,生产管理费用低;操作人员少。

6) 电炉修炉工艺的选择为提高生产率,减少修炉对电炉作业率的影响,采用吊换炉壳的修炉方式。

21、电炉车间生产能力计算1)电炉(60t)主要技术参数2)连铸机年产量钢水年产量52.08×104t 钢水至铸坯收得率96%连铸机年有效作业率74.2%连铸机年产量52.08×104×96%=50×10422、主要原材料供应及质量要求1)炼钢年需要废钢39.55万吨、需要生铁16.95万吨。

2)炼钢年需要各类铁合金约1.03万吨。

3)炼钢生产年需要冶金石灰约2.5万吨,由市场采购供应。

4)炼钢生产年需要电极1750吨,其中电炉用φ500超高功率电极1500吨;钢包炉用φ350电极250吨。

5)炼钢生产年需要耐火材料0.5万吨。

23、主要工艺设备配置技术参数1)钢包炉主要技术参数3)炼钢车间主厂房各跨间主要参数及起重机配置24、工艺流程1)电炉炼钢工艺流程2)二、供电1、供电方案新建炼钢以后,全厂用电绝大部分为二级电负荷,仅有电炉、精炼炉和连铸以及吊车等设备用电为一级用电负荷,因此,220KV总降变电所安装一台220/35KV,60MVA主变压器负责向电炉和精炼炉供电,一台35/10KV,10MVA 主变压器负责向炼钢和连铸及辅助设施动力用电负荷供电。

炼钢车间电炉和精炼炉35KV由220KV总降变电所35KV直接配电,炼钢车间其它高压用电设备和低压用电设备由车间内10KV配电室供电。

低压配电采取分区域设置马达控制中心进行分区配电。

2、无功补偿与滤波采用传统的加料方式时,由于电炉冶炼过程无功冲击大,功率因数低,同时产生大量低次谐波电流,需在35KV 电炉供电母线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SVC装置使电压波动、电压畸变和流入系统谐波电流限制在电网充许水平以内将冶炼用电功率因数提高到0.92以上。

本方按采用了废钢预热连续加料装置后,SVC装机容量可适当减小。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建炼钢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按电炉——精炼炉——连铸机这一生产流程的三电一体化设计原则,包括计算机控制、检验仪表和电气传动等。

该系统拟按一级PLC配置,即基础自动化级。

基础自动化级主要面对生产实际工艺过程的顺序控制、逻辑控制、回路控制和各种工艺参量的监视和报警。

各个工艺环节的主要检测控制信号均送入基础自动化级,显示、报表、控制和报警等均由基础自动化级完成。

原则上不再设置现场仪表盘(个别除外),各个相关控制室均设置MMI操作站。

四、给排水设施1、用水量及水量平衡根据各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经水量平衡后生产总用水量为3200m3/h,其中:净环水量2800m3/h浊环水量300m3/h车间洒水20m3/h补充生产新水150m3/h生产用水循环率为95.0%生活用水20m3/h 2、设计的给排水系统1)电炉、连铸净环水系统主要供电炉、DP、钢包炉、连铸设备等净环水用户,供水量为2800m3/h。

该部分冷却水用后仅水温升高,水质未受污染,由泵加压后循环使用。

为保证循环水水质,该系统设500m3/h快速过滤器进行旁滤。

2)制氧站净环水系统主要供氧压机、空压机等冷却用水,供水量为500m3/h。

使用后的水仅水温升高,水质未受污染,加压再循环使用。

为保证循环水水质,该系统设100m3/h无阀滤罐进行旁滤。

3)浊环水系统该系统主要供连铸二冷水及冲氧化铁皮用水,供水量为300m3/h。

用后的水含有油、氧化铁皮等杂质,经一次铁皮沉淀池沉淀后的水一部分经泵加压送至车间冲氧化铁皮;一部分送至化学除油沉淀器中进行除油、二次沉淀处理。

处理后的上清液送至冷却塔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回水加压并通过控制杂质粒径的管道过滤器处理后,供用户循环使用。

化学除油沉淀器底部定期排出的污泥由泥浆泵加压送至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经脱水处理后的泥饼外运,综合利用。

4)生产—消防给水系统本系统供全厂生产及消防用水。

室内消防水量为10L/s,室外消防水量为20L/s。

5)排水系统排水采用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雨水合流制排水系统。

雨水汇同少量的生产废水和经过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排水管道。

6)安全供水为满足电炉、钢包炉及连铸结晶器、连铸设备及二冷水安全供水的需要,本设计设一座V=500m3,H=32m的安全水塔。

五、通风除尘设施1、设计内容●电炉除尘系统(担负炉内的排烟和屋顶罩收集的烟尘)●钢包精炼炉及散状料除尘系统。

●连铸二冷室排汽。

●炼钢车间采暖通风降温设施。

●辅助生产车间及公用设施采暖通风。

2、电炉、钢包炉及散状料除尘系统设置3、电炉烟气除尘系统本电炉烟气净化系统设计采用屋顶罩与半密闭罩结合使用,即导流式屋顶罩。

导流罩由固定导流罩和移动导流罩组成。

固定导流罩设置于加料侧及炉后,移动导流罩设置于炉前变压器室上方。

加料时,移动导流罩移至变压器室顶部,冶炼时移至炉体区域,移动导流罩与固定导流罩将电炉围在其中,迫使烟气在导流罩范围内上升,烟气上升至导流罩罩口时,与屋顶罩罩面仅有5m距离大大地减弱了车间横向气流的影响。

屋顶罩为内外双层结构。

内罩捕集从导流罩按扩散角排出的烟气,外罩则捕集溢出的烟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