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

糖代谢1、糖酵解: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步骤转变成丙酮酸的过程。
2、发酵: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酶促降解糖分子产生能量的过程。
3、巴斯德效应:巴斯德发现的有氧氧化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作用。
是有氧氧化产生了较多的A TP抑制了糖酵解的一些酶所致,有利于能源物质的经济利用。
4、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5、糖原分解:从糖原解聚生成葡萄糖的细胞内分解过程,由糖原磷酸化酶等催化完成。
6、糖原合成:体内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7、磷酸解作用:通过在分子内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脂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
实际上引入了一个磷酰基。
8、糖异生作用: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
9、丙酮酸脱氢酶系:又称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一种催化丙酮酸脱羧反应的多酶复合体,由三种酶(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和六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硫辛酸、FAD、NAD、CoA和Mg离子)组成,在它们的协同作用下,使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 和CO2。
10、柠檬酸循环:体内物质糖类、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
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三羧酸)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
由克雷布斯(Krebs)最先提出。
11、回补反应:补充生成某些成分以利于重要代谢通路的进行。
如三羧酸循环中通过多种方式生成草酰乙酸,以利于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降解。
12、乙醛酸循环: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异柠檬酸被直接分解为乙醛酸,乙醛酸又在乙酰辅酶A参与下,由苹果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再氧化脱氢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2.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3.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4.磷氧比P/O(P/O)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6.能荷(energy charge)(二) 填空题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_______。
4,△G0'为负值是_________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
5.△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当Keq=1时,△G0'为_________。
'值小,则电负性____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_____。
6.生物分子的E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
8.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____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____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_________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_____和_____。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举出两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氧化是__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的过程。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结合水: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之一,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主要是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基(羧基和氨基)相结合形成的水胶体。
自由水:不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
无机盐:无机化合物中盐类的统称。
大量元素:生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的元素。
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
超微量元素:生物体里含量低于十万分之几的元素。
新陈代谢:生物体从环境摄取营养物转变为自身物质,同时将自身原有组成转变为废物排出到环境中的不断更新的过程。
异化: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叫做异化。
同化:是生物体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
底物:酶所作用和催化的化合物。
代谢途径:多种代谢反应相互连接起来,完成物质的分解或合成。
蛋白质系数:指蛋白质含量为氮含量的6.25倍。
必须氨基酸:体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蛋白质一级结构:指多肽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单体蛋白质:寡聚蛋白质:由两个以上、十个以下亚基或单体通过非共价连接缔合而成的蛋白质。
简单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
结构域:蛋白质或核酸分子中含有的、与特定功能相关的一些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氨基酸或核苷酸残基。
蛋白原: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激活:核酸熔点Tm值:就是DNA熔解温度,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
不同序列的DNA,Tm值不同。
DNA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成正比关系。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
核酸内切酶: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英文解释

氨基酸的等电点: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氨基酸分子中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相同,即争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以PI表示。
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在260NM处紫外吸收值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生物氧化:有机的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经过酶的催化氧化分解生成CO2,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糖原异生作用:指非糖物质(如丙酮酸,甘油,乳酸等)在肝脏中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转录: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为模板,按照其碱基顺序合成与其碱基互补的RNA过程。
蛋白质二级结构:指肽链中的主链借助氢键,有规则地卷曲折叠成沿一维方向具周期性的结构酶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同工酶: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背身分子结构组成去有所不同的一种酶转氨基作用:一种α-氨基酸的氨基可以转移到α-酮酸上,从而生成相应的新的一分子α-酮酸和α-氨基酸半保留复制:当DNA复制时,秦代分子的两条链必须分开,每条多核苷链都作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互作用而生成互补链的模板从而使互补的子链能在每条亲链表面由酶促合成,结果产生两个相同的双螺旋DNA分子,每个都含有一天来自亲化分子的多核苷酸连,以及一条新合成的互补链,这种复制模式就叫半保留复制糖酵解:糖酵解又被称为EMP途径,其反生在细胞液中,因葡萄糖在机体内经过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与酵母发酵的过程基本相同,被称为~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分子杂交:不同来源或不同种类生物分子间相互特异识别而发生的结合。
如核酸(DNA、RNA)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核酸与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自组装单分子膜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全酶:由蛋白质组分(即酶蛋白)和非蛋白质组分(一般为辅酶或激活物)组成的一种结合酶。
β-氧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酶系催化下进行氧化分解,由于氧化是在脂酰基的β-碳原子上的发生的,故称β-氧化米氏常数:在酶促反应中,某一给定底物的动力学常数,是由反应中每一步反应的速度常数所合成的。
(完整版)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2.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3.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4.磷氧比P/O(P/O)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6.能荷(energy charge)(二) 填空题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_______。
4,△G0'为负值是_________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
5.△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当Keq=1时,△G0'为_________。
'值小,则电负性____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_____。
6.生物分子的E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
8.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____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____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_________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_____和_____。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举出两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氧化是__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的过程。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增色效应(2): 当双螺旋DNA熔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减色效应:DNA 在260nm 处的光密度比在DNA 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 处吸收的光密度减小,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分子筛层析 : 分子筛层析又称为凝胶层析或凝胶过滤。
分子筛层析是利用有一定孔径范围的多孔凝胶作为固定相,. 对混合物中各组分按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别构酶:活性受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的酶。
联合脱氨(4):联合脱氨基作用是肝、肾、脑等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的脱氨基方式,这种脱氨基作用由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与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进行。
细胞色素(4): 一种以铁-卟啉复合体为辅基的血红素蛋白。
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而不必成对传递,其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
主要有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d四类。
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广泛存在于需氧生物细胞的线粒体中,是一种含血红素辅基的单链蛋白,由124个残基构成,在生物氧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固定化酶: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一种酶的衍生物。
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
外显子: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
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外显子的DNA中的区域。
呼吸链(4):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化学渗透偶联学说:核酶(2):也称为催化性RNA,一些RNA具有催化能力,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分子叫做核酶。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增色效应(2): 当双螺旋DNA熔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减色效应:DNA 在260nm 处的光密度比在DNA 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 处吸收的光密度减小,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分子筛层析 : 分子筛层析又称为凝胶层析或凝胶过滤。
分子筛层析是利用有一定孔径范围的多孔凝胶作为固定相,. 对混合物中各组分按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别构酶:活性受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的酶。
联合脱氨(4):联合脱氨基作用是肝、肾、脑等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的脱氨基方式,这种脱氨基作用由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与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进行。
细胞色素(4):一种以铁-卟啉复合体为辅基的血红素蛋白。
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而不必成对传递,其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
主要有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d四类。
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广泛存在于需氧生物细胞的线粒体中,是一种含血红素辅基的单链蛋白,由124个残基构成,在生物氧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固定化酶: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一种酶的衍生物。
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
外显子: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
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外显子的DNA中的区域。
呼吸链(4):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化学渗透偶联学说:核酶(2):也称为催化性RNA,一些RNA具有催化能力,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分子叫做核酶。
生物化学__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2.呼吸链3.底物水平磷酸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
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TP。
2.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的主要方式。
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 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二) 填空题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脱氢_____、_脱电子__________和_____与氧结合_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酶;______、______辅酶;___和_____电子传递体___ 参与。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焦磷酸化合物;;;______、___酰基磷酸化合物______、____烯醇磷酸化合物;_____、__胍基磷酸化合物;_______、____硫酯化合物_____、______甲硫键化合物___等类。
8.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____血红素A;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非共价____键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氧化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氧化反应。
它是生物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生物体内氧化反应的机制、调控及其在生物体代谢中的作用。
在生物体内,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过程,通过氧化反应,生物体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
氧化反应常涉及到氧气、水和有机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生能量和废物。
生物氧化反应是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来实现的,这些酶可以催化不同的氧化反应。
例如,呼吸链中的酶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
此外,还有一些酶可以催化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和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
生物氧化在生物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生物氧化反应的机制和调控,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代谢过程的基本原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生物氧化还与环境污染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密切相关,对于理解大气污染、生物能源的利用等问题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