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解读
输电线路电气参数的计算、电磁环境、绝缘配合

由工频电压统一爬电比距离要求的线路每串绝 缘子片数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n—每串绝缘子片数; Um—系统运行最高相电压,kV; λ—统一爬电比距,mm/kV,列于下表; L0—每片悬式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cm; Ke—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
3.2、按操作过电压选择绝缘子串片数 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线路绝缘子串正极性操作 冲击电压波50%放电电压U50应符合下式要求:
根据公式计算出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的每相在某一 点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如果有一相无线电干扰场 强值至少比其余两相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大3dB,则高 压交流架空送电线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即为该值,否 则按下式计算: E1、E2为三相导线中最高的两个无线电干扰场强 值。被干扰点为离线路边线20米,高2米
2.3、可听噪声 根据《345kV 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参考手 册》所述方法,可听噪声计算首先需确定大雨条 件下的数值,然后再推出湿导线下的值。由于大 雨出现的概率较低,再加上本体噪声较高,一般 只将湿导线条件下的噪声值作为控制值。
式中:m—每串绝缘子片数; Um—最高运行线电压,kV; Uw—污耐受电压,kV/片。
(2)泄漏比距法 由爬电距离来决定绝缘子的串长,这种方法首 先根据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污秽情况,盐密和灰密 的测量值,以及已有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污 秽等级,再依据国家标准《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 绝缘选择标准》(Q/GDW 152-2006)、《高海拔 污秽地区悬式绝缘子片数选用导则》(DL/T 562— 1995)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 施》(试行)的要求来决定各污区所对应的统一爬 电比距,根据所选绝缘子的爬电距离计算所需绝缘 子的片数。
g max
2.2、无线电干扰 依据GB 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限值》及CISPR,标准情况下0.5MHz 时高压架空线路无线电干扰电平的预估公式为: 其中:E—无线电干扰场强,dB;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 5582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 5582引言: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输电方式,其电气设计规程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5582的要点和内容。
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线路的电气安全,避免发生电弧灾害和其他安全事故。
2. 经济性原则: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考虑线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线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二、设计参数1. 电气参数:包括线路的电压等级、频率、额定电流、短路电流等,这些参数是确定线路设计的基础。
2. 线路结构参数:包括线路的跨越距离、导线间距、杆塔高度等,这些参数决定了线路的电气性能和结构强度。
3. 线路环境参数: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温度等因素,这些参数对线路的绝缘性能和输电能力有重要影响。
三、线路设计要求1. 线路结构设计:根据线路的电气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合适的线路结构,包括杆塔类型、导线规格、绝缘子选择等。
2. 导线选择:选择合适的导线,应考虑导线的导电能力、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耐风振能力等。
3. 绝缘设计:根据环境参数和导线电压等级,选择适当的绝缘子,并保证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满足要求。
4. 接地设计:合理设计接地装置,确保线路的接地电阻符合规定,提高线路的抗雷击和抗干扰能力。
5. 线路保护设计:根据线路的电气参数和故障类型,设计合适的保护装置,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出线设计:合理安排线路的出线点和出线方式,确保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四、设计流程1. 确定设计任务和要求;2. 收集和分析线路的基础数据,包括电气参数、环境参数等;3. 根据设计要求和线路数据,进行线路结构设计和导线选择;4. 进行绝缘、接地和保护等设计;5. 进行线路的出线设计;6. 编制设计报告和施工图纸;7. 审查设计报告和施工图纸;8. 施工和验收。
(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解读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一、提资参数表格式供给的线路参数(Ω/km)导地线线路长№线路名称回路数正序电正序电零序电零序电互感阻型号度(km)备注阻抗阻抗抗1234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 正序电阻:即导线的沟通电阻。
沟通电阻大于直流电阻,一般为直流电阻的 1.3 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2.正序电抗: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X1 =0.0029f lg(d m/r e)Ω/km式中 f -频次( 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 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r -导线的半径,(m )。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 =0.0029f lg(d m /R e )Ω/km式中f -频次( Hz );d m -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 (m );dm = 3√( 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 (m );R e -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 (m );n = 2 R e =( r e )1/2S n =4R e =(r e S 3)1/4 n =6R e =(r e S 5)1/6S -分裂间距,(m )。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 =0.0029f lg (d m/R e)Ω /km式中 f -频次( 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 d ab d ac d a b′d ac′‵ d ba d bc d ba′ 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 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均匀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电力线路参数及计算

电力线路参数及计算1. 介绍电力线路是将电力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终端的系统。
了解电力线路的参数和计算方法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线路的基本参数,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2. 电力线路的基本参数2.1 电阻(Resistance)电力线路中的电阻是由线路导线的材料和长度决定的。
电阻会引起线路的功耗,因此在设计电力线路时,需要考虑电阻的影响。
2.2 电感(Inductance)电力线路中的电感是由线路导线的长度和布置方式决定的。
电感会引起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波动,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电力线路时,需要考虑电感的影响。
2.3 电容(Capacitance)电力线路中的电容是由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绝缘材料决定的。
电容会引起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电力线路时,需要考虑电容的影响。
2.4 导纳(Admittance)电力线路中的导纳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线路对电流的导纳能力。
导纳的倒数称为阻抗,用于衡量线路对电流的阻碍能力。
3. 电力线路的计算方法3.1 线路参数计算3.1.1 电阻计算电阻可以通过线路导线的材料特性和长度来计算。
常用的电阻计算公式如下:R = ρ * (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线路导线的电阻率,L表示线路导线的长度,A表示线路导线的横截面积。
3.1.2 电感计算电感可以通过线路导线的长度和布置方式来计算。
常用的电感计算公式如下:L = μ0 * μr * (N^2 * A) / l其中,L表示电感,μ0表示真空的磁导率,μr表示线路导线的相对磁导率,N表示线路导线的匝数,A表示线路导线的横截面积,l表示线路导线的长度。
3.1.3 电容计算电容可以通过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绝缘材料特性来计算。
常用的电容计算公式如下:C = ε0 * εr * (A/d)其中,C表示电容,ε0表示真空的介电常数,εr表示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A表示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面积,d表示线路导线和线路之间的距离。
(规范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一、提资参数表格式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第二章 电网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

第二章电网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2-1 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2.1.0 概述•电阻:反映线路有功功率损失;•电感:反映载流导线产生磁场效应;•电导:反映泄漏电流及空气游离产生的有功损失;•电容:反映带电导线周围电场效应。
2.1.3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导在一般的电力系统计算中可忽略电晕损耗,即认为。
这是由于在设计时,通常按照避免电晕损耗的条件来选择导线的半径。
0g ≈2-2 架空输电线的等值电路2.2.0 概述电力线路按长度可分为:–短线路——L<100km的架空线或不长的电缆;–中长线路——L<100~300km的架空线或L<100km的电缆;–长线路——L>300km的架空线或L>100km的电缆;2.2.2 中长架空线路的等值电路电压在110~330kV的中长线路,电纳的影响不能忽略,等值电路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П型和T型。
Note:П型和T型相互间不等值,不能用Δ—Y 变换。
2-3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2.3.1 双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将励磁支路移至电源测:由短路试验得到:由空载试验得到:%S S P V ∆短路损耗:短路电压:00%P I ∆空载损耗:空载电流:T T R X ⇒⇒T TG B ⇒⇒2.3.2 双绕组变压器的短路试验短路实验:将变压器的一绕组短路,另一绕组加电压,使短路绕组中的电流达到额定值,测绕组上的有功损耗ΔP S及短路电压ΔV S%。
2.3.2 双绕组变压器的空载试验空载实验:将变压器一绕组开路,另一绕组加上额定电压,测绕组中的空载损耗ΔP0和空载电流ΔI0%。
2.3.3三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将励磁支路移至电源测:由短路试验得到:由空载试验得到:(12)(23)(13)(12)(23)(13)%%%S S S S S S P P P V V V −−−−−−∆∆∆短路损耗:、、短路电压:、、00%P I ∆空载损耗:空载电流:%Si Si P V ⇒∆⇒Ti Ti R X ⇒⇒13i =∼TTG B ⇒⇒2.3.3 三绕组变压器短路试验短路实验:将三绕组变压器任一绕组(如j)短路,在另一绕组) ,使短路绕组j中电流达其额定电(如i)加电压(Ui流(I),测i,j绕组间的短路损耗(∆P S(i-j))和短路jN电压降(ΔV S(i-j)%)。
(实用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全参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文档大全一、提资参数表格式文档大全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文档大全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文档大全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输电线路常用公式计算

输电线路常用公式计算
输电线路的常用计算公式主要包括线路传输功率、电流、电压降、电阻、电抗等。
1.线路传输功率:
线路传输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电功率。
根据欧姆定律,传输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I^2*R=V^2/R
其中,P为传输功率,I为电流,R为电阻,V为电压。
2.电流: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截面的电荷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I=P/V=V/R
其中,I为电流,P为功率,V为电压,R为电阻。
3.电压降:
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线路时产生的电压降。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I*R
其中,V为电压降,I为电流,R为电阻。
4.电阻:
电阻是线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V/I
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5.电抗:
电抗是线路对交流电的阻抗,包括电感抗和电容抗。
电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X=ωL或X=1/(ωC)
其中,X为电抗,L为电感,C为电容,ω为角频率。
除了上述常用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公式用于计算输电线路的参数,例如电线导纳、绕组电流、金具短路力等。
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这些公式是进行功率计算、线路参数设计和电流调节等重要工作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一、提资参数表格式供给的线路参数(Ω/km)导地线线路长№线路名称回路数正序电正序电零序电零序电互感阻型号度(km)备注阻抗阻抗抗1234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 正序电阻:即导线的沟通电阻。
沟通电阻大于直流电阻,一般为直流电阻的 1.3 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2.正序电抗: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X1 =0.0029f lg(d m/r e)Ω/km式中 f -频次( 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 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r -导线的半径,(m )。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 =0.0029f lg(d m /R e )Ω/km式中f -频次( Hz );d m -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 (m );dm = 3√( 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 (m );R e -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 (m );n = 2 R e =( r e )1/2S n =4R e =(r e S 3)1/4 n =6R e =(r e S 5)1/6S -分裂间距,(m )。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 =0.0029f lg (d m/R e)Ω /km式中 f -频次( 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 d ab d ac d a b′d ac′‵ d ba d bc d ba′ 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 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均匀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2)差别计算单回路与双回路的几何均距。
3. 零序电阻:零序电阻即为正序电阻。
4. 零序电抗:一般送电线路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的均匀比值以下表:线路类型X 0/X 、无地线的单回线路12、拥有钢质地线的单回线路、拥有良导体地线的单回线路34、无地线的双回线路5、拥有钢质地线的双回线路、拥有良导体地线的双回线路65.互感阻抗:依据Н.ф马尔高林《地中电流》书中的推导,导线的互感阻抗可按下式计算Z m=0.05+j 0.145 lg(Dg/Dm)Ω/km式中Dg-当大地导电率为有限值时,导线在地中的镜像有效深度,(m);Dg=√γmγ-大地导电率,(1/ Ω.cm);一般计算中,可常用Dg=1000 mDm-导线间的几何均匀距离,(m)。
注意单回路与双回路有别。
Dm=(n(n-1)/2)√D1-2 D1-3D1-n D2-3D2-n D(n-1)nn-导线根数。
6.线路电容:输电线路的电容分:C1a C1b C1c----- 正序电容(等于负序电 B容)Cab Cbc Cca----- 相间电容CabCbc C1bCoa Cob Coc-----零序电容(对地电容)CA C1a C1cCcaCobCoa Coc地面几个电容间的互相关系:C1=3Cab+Co Co=Coa=Cob=Coc7.线路的正序电容:即导线对中性点的电容 C1,等于负序电容 C2。
1.)单回路线路(无地线)C1=0.02413 ×10-6/lg(d m/r d)法拉/km式中d m-三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r d-分裂导线的等效半径,(m)。
2.)双回路线路(无地线)C1=0.02413 ×10-6′〞./Sr d.Rw.S ′〞.R) 法拉 /km式中Hm-三相导线对地间的几何均匀高度,(m);Sw=6√( d12·d23· d31·45·d56· d64)(m); 1 。
6dR′=3√( D14·D25·D36)(m); 2 。
5 d15S〞=6√( d15· d16·d24· d26·d34·d35 )(m); 3 。
4r d-分裂导线的等效半径,(m)。
=6 √(D ·D ·D 1·D45 ·D ·D64)(m);3′ 。
4′Rw 12233 56S ′= 3√( d 14·d 25·d 36 ),(m );2 ′ 。
5′ D 15 R 〞= 6√( D 15·D 16· D 24· D 26· D 34· D 35 ),(m )。
1 ′ 。
6 ′r d =n √rS m n-1 单导线 r d =rS m -相分裂导线的几何间距, (m );Hm =3√H 1H 2H 3 (m )。
3.)地线对正序电容影响很小,可略去不计。
故不再介绍有地线的线路的正序电容。
4.)零序电容:- (法拉 /km )Co(单回路 )Co(双回路 ) 无地线=×10-6/Co(a)=× -6 /Co ′ (a)10=×10-6/=×10-6/ 有一根地线(Co(a)-Co 2(ag)/Co(g)) (Co ′ (a)-2 ×Co 2(ag)/Co(g))=0.008043 ×10-6/= ×10-6/有两根地线(Co(a)-2Co 2(agh)/Co(gh))(Co ′ (a)-2 × 2 (agh)/Co(gh))2Co式中 3 2Co(a)=lg(Di/ √ rd × dm)Co ′(a)=lg(Di/ 3 2√ rd × dm) +lg(D m(I-II) /d m(I-II) )Co(g)=lg(2Hg/ rg)Co(ag)=lg( 3√D 1g D 2g D 3g / 3√d 1g d 2g d 3g )Co(gh)=lg(2Hgh/ rg)+ lg(Dgh/ dgh)Co(agh)=lg( 6√D 1g D 2g D 3g D 1h D 2h D 3h / 6√d 1g d 2g d 3g d 1h d 2h d 3h )---------------------- 单回路Co(agh)=lg( 12√D /1g D 2g D 3g D 4g D 5g D 6g D 1h D 2h D 3h D 4h D 5h D 6h12√d 1g d 2g d 3g d 4g d 5g d 6g d 1h d 2h d 3h d 4h d 5h d 6h )--------------- ----- ―― --双回路 Di -导线组 1、2、3 至其镜像间的几何间距( m );Di =9√122.D 23 2D 132H1、H2、H3-每相导线组对地高度( m );dm -地线到各相导线间的几何间距( m );r d = n √ rS m n-1 单导线 r d = r ;r g -地线半径( m );Dm(I-II) - 第一回路导线 1、2、3 至第二回路导线 4、5、6 的镜像间的几何间距( m ); Dm(I-II) =9√D D 15. D 16. D 24. D 25. D 26. D 34. D 35. D 3614.dm(I-II) - 第一回路导线 1、2、3 至第二回路导线 4、5、6 的几何间距( m ); dm(I-II) = 9√d 14.d 15.d 16.d 24.d 25.d 26.d 34.d 35.d 36d 1g 、 d 2g 、 d 3g 、 d 1h 、 d 2h 、d 3h 、-两地线分别到各导线间的距离( m );. D 1g 、D 2g 、 D 3g 、 D 1h 、 D 2h 、 D 3h 、-各导线分别至两地线镜像间的距离( m ); Hg 、Hh -地线对地均匀高度( m );Dgh -地线 g 至地线 h 镜像间的距离( m );Hgh =√Hg ·Hh8. 电纳:正序电纳b1=2πf ·------------------------------------C1 (1/ 欧姆·km)(容抗的倒数)零序电纳bo=2πf ·------------------------------------Co (1/ 欧姆·km)式中C1 C0-正序电容、零序电容(法拉 /km)9. 电导:g=Δp go/U2--------------------------------------- (1/ 欧姆·km) 式中Δp go-三相线路中泄露有功功率消耗(兆瓦);U-线电压( kV )。
10.波阻抗:正序波阻抗=√((r1+jx 1)/ jb1)=√l1/c1零序波阻抗=√((ro+jxo )/ jbo)=√lo/co式中=μπμo)/2π――――导线电感l 1 o(ln(Dg/rd) + μ/4-7 9μ-真空中的导磁系数; 4π× 10(GH/m G=10 )oμ-导线中的导磁系数;有色金属等于 1 ;Dg-导线的几何间距( m);rd-等效半径( m);其他符号已于前述。
11.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的电容电流估量Ic=(~)×U H×L×10-3------------------------------(安)式中U H-线路额定电压( kV );L -线路长度( km)。
(指接在同一母线上的长度)12.三相沟通线路的功率计算有功功率 P=√3×U×I ×COS------------------Ф(MW kW)无功功率 Q=√3×U×I ×SIN-------------------Ф(MVar kVar)视在功率 S=√3×U×I----------------------------(MV A kVA)2 2S=√P+Q式中U-额定电压( kV );I -线电流( kA );CosФ-功率因数。
13.导(地)线对地均匀高度导(地)线对地均匀高度,可从线路纵断面图用积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