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DOC)-张家港市情简介(2012版)

张家港市情简介(2012版)张家港市情简介2012年1月张家港市是长江下游南岸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城市,1962年由常熟、江阴各划出部分地区合并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
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8万。
近年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协调提升各种文明形态,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成为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唯一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首批“国家生态市”的县级市等,累计获得160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2011年,全市紧紧围绕“加大有效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增创特色亮点”三条主线,加压奋进,创新突破,经济社会各方面又发生转折性的可喜变化。
在苏州市科学发展年度综合考评中,考评得分列县市第一,取得了四大类中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民生质量”三个县市第一,胜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1.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4亿元,增长15.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3亿元,增长22.6%;工业产品销售5488.5亿元,增长18%。
有效投入持续扩大。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2.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350.3亿元,分别增长30.7%和27.1%。
规模企业支撑有力。
百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3620.2亿元,增长26.3%,占全市工业的66%。
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
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 130%。
完成进出口总额330.2亿美元、增长32%,其中出口114.3亿美元,增长16.3%。
完成境外投资额2亿美元,继续位居江苏县市之首。
企业上市持续推进。
新增上市企业4家,累计达到19家;募集资金达到137亿元。
2. 产业转型扎实有效。
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30亿元,增长65%;实现产值1500亿元、增长28%,占规上企业的比重33.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张家港市旅游业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张家港市旅游业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环境优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培育优势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高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产业地位,逐步构建起“大景区、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二)发展目标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打响张家港旅游品牌,把张家港建设成为苏州沿江旅游板块中的精品旅游示范区,长三角旅游圈具有重要影响的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1.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到2015年底,力争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5%和18%以上。
2.旅游产业投资力度全面加大。
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政策引导力度,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2013年至2015年,旅游业发展投入超过80亿元。
强化旅游投入的集约度,集中财力打造龙头项目。
3.旅游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培育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和旅游知名品牌。
到2015年底,营业收入超亿元旅游企业(宾馆、旅行社)达到5家,国家4A级以上景区达2~3家,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达9家,三星级以上饭店达15家,省三星级以上旅行社11家。
二、重点工作(一)打造景区精品力作,提升旅游核心产品竞争力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步伐,着力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重点打造张家港旅游龙头产品,全面提升张家港旅游核心竞争力。
1.休闲旅游重点工程(1)打好长江生态牌,发挥长江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挖掘特色,开发滨江生态度假旅游项目,提升张家港休闲度假旅游的竞争力。
c2921塑料薄膜制造行业类别

雨量明显偏少。全年降水分布不均,干湿档明显。2015 年终霜日为 4 月 7 日,初霜日
为 11 月 18 日,无霜期 224 天。全年降雪日数 6 天,最大积雪深度 8cm,出现在 2 月
19 日。年平均风速每秒 2.7m,无 8 级以上大风。全年共有 137 天出现霾天气,其中 1
月中旬和 12 月中旬分别出现持续性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料库。
4
4、产品方案
表 6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工程名称(车间生产装 置或生产线)
产品名称及规格
年设计能力
缠绕膜
150t
生产车间
工业用塑料包装袋(厚度
大于 0.015 毫米)
300t
5、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
年运行时数 7200h
工作制度:本项目实行三班工作制,每班 8 小时,年有效工作日为 300 天。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 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限制和淘汰类项目,不 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及《关于修改<江苏省 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 [2013]183 号);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和规模均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也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 年 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 年本)》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淘汰和限 制的产业,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相符性
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 7 月,为 263.6 小时,占月可照时数的 61%;月日照时数最少
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张家港市制定实施第二轮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十 (
一
) 大 力宣 传活动 。 开展学术活动 的过程 中, 活 动
形成 结果后 , 要 同步进行新 闻报道和 消息宣传 , 这对 于扩大
科协 的社会影 响和转化研 究成果等 方 面 , 均有好 处 。
( 十二 ) 提 高科协工 作 人员的素质 。 任何 工 作都是 人集
体智慧、 努力执行 的结果 , 所 以如果希望举办一 些 有影 响 的
日常 工 作联 系 不 紧 , 所 以有 时政 府采 取 的一 些 行 动 、 措 施 ,
科 协 未必 都 能及 时获 悉 。 在 这 种情 况 下 , 科协 一 旦 选 准 题
目, 经 过科学调研 和 论证 , 形成 结果或建议 后 , 要在第一 时
间 向有关部 门及 时反馈 , 争取 在 时间上 能领 先 。
l墅圈 豳 麴 — — —一
可 能 简单 地 采 取 单 一 措施 。 因 此 , 研 究 时须 有 系 统 的思 想 ,
不仅要 尽可 能地 包 括相 关 的各领域 的科 技工 作者 , 而 且 更 重
要 的是 以期 形 成 一 个 系统 的研 究 结 果 , 并科学地 分 析 出 问题
的主 要 矛盾及 其主要 方 面 , 这应 是科协 的优势 。 关于 这 一 方
学术活动 , 这就需要科协 的工 作人 员, 要有敏锐的眼光 、 广
博 的知 识 、 较 高 的觉悟 、 务 实的方法 、 饱 满 的热情 、 系统 的
思 维 。 只 有 自身 具 备较 好 的科 学 素 养 , 才 可 能在 组 织 开 展 学
术活动 方 面 , 更 能凸显 科学性 , 才 可 能显 出特色 , 才可 能举
性。
( 八 ) 创新贯 穿主线 。 创新是永恒 的主题 , 人类社会发
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

张家港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2014-08-04 13:27:35来源:张家港市教育局目录一、现状与问题(一)发展现状(二)存在问题(三)发展机遇二、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建设目标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一)主要任务(二)重点工程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制度保障(三)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教育全面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省、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有效推进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建设,现制订《张家港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
一、现状与问题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变革。
近年来,张家港市围绕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市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撑。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张家港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2006年,张家港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通过省“校校通”工程验收;2007年,在苏州市率先以双光纤的形式建成覆盖城乡的宽带教育城域网,在江苏省率先达到了“校校通”第二层次建设水平;2008年,建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200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学生网上学习远程教育服务项目;2010年,在苏州市率先启动市民卡与苏州教育E 卡通项目两卡合一的实验项目,2012年在苏州市范围内启动“教育云上班班通”项目。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独立建制中小学、幼儿园100%建有多媒体教室。
张家港市 打造数字基础设施“新城区”

张家港市打造数字基础设施“新城区”作者: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20年第39期提起张家港市,很多人都是通过全国百强县前三名的“常客”去认识的。
“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张家港位列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五项指数全部A+的县级市。
张家港市的前身是沙洲县,始建于1962年,是由江苏省常熟、江阴两地划出的22个乡镇组建而成,1986年9月撤销沙洲县,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命名设立。
8000年前,东山村闪烁文明曙光;1200年前,高僧鉴真在这里起航东渡。
张家港又很年轻。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时期“春潮澎湃”,再到当下新时代“扬帆逐梦”,曾经的“穷沙洲”已经点亮成为崭新靓丽的小康家园。
张家港人有自己的“法宝”,那便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风靡全国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
一个最为典型的体现是市委市政府带头、副科级以上公职人员周六全都在岗。
敢打敢拼、敢为人先,一直是张家港城市的基因和名片。
如今,新基建、数字经济蔚然成风,“张家港精神”在新时代召唤下,乘着数字时代的东风再出发。
驶上数字治理快车道张家港的信息化、数字化治理实践由来已久。
自2011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以来,从电子政务到信息惠民再到当前的智慧城市,张家港城市现代化治理发展路线图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2019年4月,张家港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協议,抢先布局,打响“全国智慧城市县域标杆”拔尖战。
华为通过联合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如国泰新点、云联智慧、捷通华声等,助力张家港打造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样板。
以“五横四纵”作为张家港智慧城市总体框架,“五横”是将基础网络、云计算中心、城市数字平台、城市运行中心、城市若干智慧应用组成张家港智慧城市的主要建设内容;“四纵”是标准体系、运营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体系,构成了智慧张家港稳定发展、持续领先要素。
通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百日会战”行动,张家港促进全市政务信息系统高效协同、数据资源有序汇聚、全局状态实时监控、城市管理统一调度,推动新型智慧城市“4115工程”(4类信息基础设施升级、1个城市数字平台、1个城市运行中心、5类智慧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张家港市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改革创新贡献力量,提升城乡智慧治理能力和水平。
张家港市委召开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张家港市委召开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港城联动、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的进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努力把张家港建设成为“富有独特精神、临港产业发达、长江文化汇聚、生态优美宜居、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全市上下要切实做到“五个务必”:务必把解放思想作为争先率先的根本动力;务必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务必把统筹协调作为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务必把富民惠民作为执政兴业的根本目的;务必把加强党建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报讯(记者李敏)昨天,中共张家港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馨苑度假村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和苏州市委全会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的主要成绩,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群,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继往开来,创新争先,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
市委书记徐美健主持会议,并代表市委常委会作重要讲话。
市领导徐美健、姚林荣、梁一波、彭建平、顾栋才、单玉珍、高建刚、李汉忠、徐仲高、顾月华、万学刚、方培华、王亚方在主席台就座。
在上午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徐美健作了题为《突出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共分四个问题:2010年的主要成绩和“十一五”的工作回顾;“十二五”的发展形势和思路目标;2011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
徐美健在报告中说,即将过去的2010年,市委从我市发展实际出发,在“三大硬仗”、比学赶超、转型升级、城乡一体、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我心目中的现代化

梦想就是理想活力就是动力创新就是革新——我心目中的现代化城管篇根据《关于印发<市城管局关于开展“我心目中的现代化”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现将平时所思所想归纳如下:张家港市未来将在“经济跨越、提增产业竞争力;科技突破、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与速率;打造城市品质、彰显文明城市品位与内涵;提升民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突出现代社会管理服务核心、扩大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等多方面着力全方面发展。
据此,我认为城市管理工作应确定“彰显个性、突出实力、群众满意、全面推进”的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
一、勾勒梦想框架、明确城管工作理想目标、彰显城市管理个性我认为城市管理工作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与要求,在持续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市、镇行政、经济、文化亮点,突出管理重点。
1.总体工作:市镇区综合改造工作;村庄环境卫生达标整治;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扩面;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作;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运作和配套工程;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三期工程;全市建筑垃圾、渣土行业管理;数字化城管系统全面铺开投入运作。
2.亮点工作:城市管理工作急需紧靠市镇行政、经济、文化特色,做好管理、保障工作,方能“突出重点、彰显个性、扩大影响力”。
⑴市区紧抓“一中心四片区”:步行街商业中心、城西社区群与购物公园、城北科教新城、城东生态文化区、城南中央商务新城⑵通洲西沙水道、双山岛和市区三大独立水循环系统。
⑶市镇主要居民社区群、商业中心。
城管工作紧抓废气、废水、废物三大污染源,由民居、社区、商业区、行政区的点面扩展,以巷、街、主干道为勾勒线,根据各中队实际管辖区域特点进行立体式管理,城管局进行目标定位、工作指导和落实监督。
3.长远工作:城市管理工作、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发展要求是三个互相促进或阻碍的关键要素,这三个要素的内涵和外延有重叠也有交叉,其构成的开放循环直指城市的品位和美誉度。
所以城市管理工作要紧扣城市长远发展要求、配合城市规划建设提前预估和假设、提前规划工作目标、出台工作制度与内容,踏着发展的鼓点,合拍得开展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港市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全面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810工程”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着力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力建设更具实力、更显美丽、更加幸福的现代化港城。
确保到2015年末,初步达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做到产业更加先进、生态更加优美、城市更加现代、民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文明,全力争当苏南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六大提升行动
经济实力提升行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生态文明提升行动、城市功能提升行动、民生福祉提升行动、社会管理提升行动
810工程
十大制造业基地——精品钢材产业基地、页岩气新材料综合利用研发生产基地、再制造产业基地、光学膜产业基地、临港装备产业基地、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有机硅产业基地、新能源锂电产业基地、LED 产业基地、新医药产业基地。
十大制造业项目——页岩气新材料项目、康得新光学膜产业集群项目、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临港重型装备项目、华灿光电LED 外延芯片项目、霍尼韦尔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沙钢综合技改项目、沙钢集团1420mm冷轧板项目、永钢集团“十二五”规划转型升级项目、飞翔化工高分子新材料项目。
十大科技载体——沙洲湖科技创业园、保税区科技创业园、张家港市高新技术创业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锦丰科技创业园、东城科技创业园、凤凰科技创业园、南丰科技创业园、大新科技创业园、乐余科技创业园。
十大服务业项目——玖隆物流园、保税区进口整车物流园、暨阳湖世茂房地产、金新城国际中心、软件(动漫)产业园、双山旅游开发综合工程、曼巴特购物广场、东沙物流园、凤凰景区建设工程、江苏进口商品集采分销中心。
十大专业市场——玖隆钢铁市场、进口整车市场、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大宗商品结算中心、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进口消费品市场、东沙新能源交易中心、保税区粮油市场、名贵木材市场、青草巷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十大生态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大气整治工程、生态绿地工程、美丽镇村建设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黄泗浦生态园工程、沙洲湖—一干河生态系统建设工程、香山生态及北侧生态修复工程、常阴沙生态系统建设工程、凤凰湖生态系统建设工程。
十大基础设施——疏港高速公路工程、长江澄通河段通洲沙西水道河道整治工程、长江防洪工程、三大水循环体系建设工程、城市三环线工程、智慧港城建设工程、沙洲电厂二期“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华兴电力二期2×400MW级燃机热电联产扩建工程、沪通铁路和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工程、铁路客运站快速通道建设工程。
十大民生工程——富民增收工程、住房保障扩面工程、老有颐养工程、医卫服务提升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提升工程、平安法治建设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和谐社区建设工程、农副产品保供及安全工程、各镇天然气配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