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弧长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工业管道计算公式(一部分)

工业管道计算公式(一部分)

工业管道计算公式汇总
1、管道长度=水平管段长+垂直管段长
2、方形补偿器加工长度=2πR+2B+A+2C
其中:L—管道加工长度
R—揻弯半径
B—短壁长度
A—长壁长度
C—加工预留,一般取C>3DN
3、除锈、防腐蚀涂料、外露管道刷漆、管道防锈等工程量
S=πDL
式中:D—管道外径
L—管道长度
4、保温层工程量
V=π(D+1.033δ)*1.033δL
式中:D—管道外径
δ—保温层厚度
3.3%—保温材料允许超厚系数
5、绝热层外铝箔工程量
S=π(D+2.1δ+0.0082)*L
式中:D—管道外径
δ—保温层厚度
0.0082—捆扎线系数
6、无损探伤工程量
A=a*π/(x-2*25)
式中:a—管道外径
x—胶片长边
注:此公式是一处的工程量;法兰、阀门、弯头等管件需乘以系数2;三通需乘以3
7、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工程量等同于管道长度,
8、颈状弯管工程量
L=A+B+H/sinα-4I+2L1
L—颈状弯管下料长度
A、B—直管管端至颈状弯与直管中心线交点的长度
H—颈曲的高度
α—弯曲角度
I—弯头弯曲角对应的直角边长度
L1—弯头弯曲角对应的圆弧长度
9、钢管保护层工程量(长度单位为m)
S=π(α+2δ+2δ*5%+2d1+3d2)L
式中:α—管道外径
δ—保护层厚度
d1—用于捆托保温材料的金属线或钢带厚度(一般取定16#线2d1=0.0032)
5%—保温材料允许超厚系数
d2—防潮层厚度(取定350g油毡纸3d2=0.005)
简化后的公式S=π(D+2.05δ+0.0082)L。

弯弧管长度计算公式

弯弧管长度计算公式

弯弧管长度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弯弧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连接方式,它可以将管道在不同方向上连接起来,使得管道系统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在设计和安装弯弧管时,需要计算其长度,以确保管道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几何原理来推导。

一般来说,弯弧管的长度取决于其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和弯曲方式。

根据不同的弯曲方式,弯弧管可以分为弯头和弯管两种类型。

对于弯头来说,其长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L = π R α / 180。

其中,L表示弯头的长度,R表示弯曲半径,α表示弯曲角度。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通过几何原理和圆弧长度的计算来得到。

而对于弯管来说,其长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L = π R (α / 180 + 2 n)。

其中,L表示弯管的长度,R表示弯曲半径,α表示弯曲角度,n表示弯管的数量。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样可以通过几何原理和圆弧长度的计算来得到。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管道长度,从而避免浪费和错误。

此外,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优化管道系统的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除了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外,工程师们在设计和安装弯弧管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的选择应该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并且需要考虑管道系统的整体布局和连接方式。

此外,工程师们还需要注意弯弧管的材质和制造工艺,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

通过合理计算弯弧管的长度,工程师们可以避免浪费材料和人力,并且可以减少工程周期和成本。

因此,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弯弧管长度的计算公式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管道长度,从而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工程师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弯弧管长度计算公式,并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弧长计算公式PPT课件

弧长计算公式PPT课件
已知⊙O的半径为R,⊙O的周长是多少?⊙O的面积是多少?
C=2πR,
S⊙O=πR2
第1页/共17页
(1)圆的周长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 360 °
(2)1°圆心角所对弧长是多少?
1o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2R R
360 180
若设⊙O半径为R, n°的圆心角所对
的弧长为
A
B
l n 2R nR
扇形AOB的面积约为150.7 cm2.
第10页/共17页
扇形所对的弧长 扇形的面积是
L nR
180
S扇形
nR2
360
nR
180
R 2
S扇形
1 2
LR
第11页/共17页
(1)当已知半径和圆心角 扇形面积时,应选用
的度数,求
S扇形
nR2
360
(2)当已知弧长L和半径R, 求扇形面积时,应
选用

360 180
O
变形式:n=
R=
第2页/共17页
想一想
• 观察图3-37,某传送带的一个转动轮的半径为10. • (1)转动轮转动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了多少厘米? • (2)转动轮转动1°,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 (3)转动轮转动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第3页/共17页
第4页/共17页
例1、制造弯形管道时,要先按中心线计算 “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图所示管道
的展直长度L(单位:mm,精确到1mm)
解:由弧长公式,可得弧AB 的长
l 100 900 (50m0m) 1570 180
因此所要求的展直长度
L 2 700 157(0mm)2970

顶管工程常用计算

顶管工程常用计算

四、顶力及后背安全稳定性验算


(1)顶力的计算
例:按井距最长的一段(L=79m),管径为1050mm计算顶力: 砼管每节长3米,重3吨。土质为砂质粉土。 依据顶力经验公式计算顶力:




P=NGL
P为总顶力 N为土质系数,砂质粉土取2 G单位管体自重 L为顶进总长度 P=2×3×9.8÷3×79=1548kN



由上弯矩公式可知,立柱最大间距 =3.07m 取L不大于3.07m,可取2.4m。 5.0米处水平撑工字钢主动土压力荷载q2: q2= Pa*L=36*2.4=86.4 KN/m。 水平撑最大弯矩M2= q2* L2/8=86.4*2.42/8=62.2KN· m。 Mmax> M2,故采用25a工字钢作水平撑可行。
一、顶管工作坑尺寸计算

(2)L-工作坑的底部内径长度(m) L=L1+L2+L3+L4+L5 =3+1.0+1.0+0.5+0.2=5.8

L1-管节长度 L2-顶镐机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长度(m)
L4-后背墙长度(m)
顶管工程常用计算的简要说明
二、顶坑钢木支撑安全系数的核算
假设:基坑深度5m。
取坑壁土的平均重度:γ=18KN/m3; 坑壁土的平均内摩擦角:Φ=30˚; 考虑地面动荷载等因素,取安全系数K=1.2;
(1)在顶坑5.0m深处土的水平主动土压力Pa: (郎肯主动土压力—无粘性土质;若为粘性土则: Pa=γhtan2(45о-Φ/2) -2c*tan(45о- Φ /2)) Pa=Kγhtan2(45о-Φ/2) =1.2*18*5.0* tan2(45о- 30˚/2) =36 KN/m2

(完整版)顶管施工技术参数计算

(完整版)顶管施工技术参数计算

(完整版)顶管施工技术参数计算顶管施工技术参数计算一、顶推力计算(1)推力的理论计算: (CJ2~CJ3段)F=F1+F2其中:F —总推力Fl 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F1=π/4×D 2×P (D —管外径2.64m P —控制土压力) P =Ko ×γ×Ho式中 Ko —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Ho —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6.43m γ—土的湿重量,取1.9t/m 3P =0.55×1.9×6.56=6.8552t/m 2F1=3.14/4×2.642×6.8552=37.5tF2=πD ×f ×L式中f 一管外表面平均综合摩阻力,取0.85t/m 2D —管外径2.64mL —顶距,取最大值204.53mF2=3.14×2.64×0.85×204.53=1441.15t因此,总推力F=37.5+1441.53=1479.04t 。

(2)钢管顶管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按下式计算:F ds =φ1φ3φ4γQdf s A p 式中 F ds —钢管管道允许顶力设计值(KN )φ1—钢材受压强度折减系数,可取1.00φ3—钢材脆性系数,可取1.00φ4—钢管顶管稳定系数,可取0.36:当顶进长度<300 m 时,穿越土层又均匀时,可取0.45,:本式取0.36γQd —顶力分项系数,可取1.3A p —管道的最小有效传力面积(mm 2)计算得181127=3.14*13222-3.14*13002f s —钢材受压强度设计值(N/mm 2)235 N/mm 2由上式可得钢管顶管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11787KN,约1202.75t 经计算得知总推力F=1479.04t ,大于钢管顶管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1202.75t ,顶管时只能用其80%,1202.75×80%=966.2t 。

弧形长度计算公式

弧形长度计算公式

弧形长度计算公式弧长是指圆的弧所对应的长度,而弧形长度计算公式则是用来计算弧长的数学公式。

在几何学中,弧长的计算是很常见的,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弧形长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在圆的几何形状中,弧是圆周上的一段弯曲部分。

弧长是弧的长度,通常用字母L表示。

当我们知道圆的半径r和弧度θ时,可以使用如下的弧形长度计算公式来计算弧长L:L = r * θ其中,r为圆的半径,θ为弧的角度(以弧度为单位)。

这个公式是通过圆的周长与圆的角度之间的关系得到的。

当角度θ为360度时,弧长L就等于圆的周长2πr。

弧形长度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在航海中使用经纬度来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地球被近似地认为是一个球体,而经纬度可以用来描述地球表面上的点。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弧形长度计算公式来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将经纬度转换为弧度,然后使用弧形长度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另一个应用是在工程测量中。

在建筑、道路和管道等工程项目中,需要测量弯曲部分的长度。

使用弧形长度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这些弯曲部分的长度,从而帮助工程师们进行设计和施工。

除了上述应用外,弧形长度计算公式还可以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其他领域中使用。

例如,在力学中,当物体绕一个固定轴旋转时,可以使用弧形长度计算公式来计算物体移动的距离。

在电力工程中,当电流通过一段弯曲的导线时,可以使用弧形长度计算公式来计算电流的路径长度。

弧形长度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弧长的数学公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几何学、航海、工程测量和物理学等领域。

通过应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弧的长度,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熟练掌握弧形长度计算公式是数学和科学学习中的基本技能,也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工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理解弧形长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和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顶管长度计算规则

顶管长度计算规则

顶管长度计算规则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中,井筒是为了提取油气而钻的井孔。

而由于井筒存在不同的深度,因此每个井筒的顶管长度也会存在不同的规则。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顶管长度计算规则。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顶管的作用。

顶管顾名思义就是顶部管道的缩写,由于每口井都需要设有顶管,而顶管就是连接井口与油气储层的通道。

每口井的顶管长度不同,是由井底点到油气储层顶的垂直距离加上井口到井底点之间的斜长所组成的。

其次我们介绍一下如何计算井筒深度。

井筒深度一般是指从地面开始到井口的垂直距离。

而当井筒深度达到一定的值时,一般就需要考虑对井筒进行封闭,以确保井内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一般情况下,封闭深度有国家的规定,井的管理部门会根据国家标准来制定封闭深度。

接着我们来介绍一下计算顶管长度的规则。

顶管长度的计算是为了满足井设计的需要,将井开掘到油层至少100米以上,并能够开采油气。

一般来说,计算顶管长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规则:首先,顶管其实也是井的一部分,在顶管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井的根号和井径和顶管内径;其次,顶管长度需要满足油层的深度,且在小于100米的情况下,还必须满足水平控制的需要,并考虑到井的生产情况来计算顶管长度;最后,顶管长度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地面温度和天然气温度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地面温度和天然气温度对于顶管长度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于地面温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到井口周围的环境温度,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比较恒定,而在不同的季节时,温度的变化是可以预测的。

对于天然气温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在顶管内输送天然气时,气体的压缩膨胀和冷却效应。

由于天然气的物性参数对压缩膨胀和冷却效应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天然气物性参数来计算顶管长度。

综上所述,顶管长度的计算规则主要涉及井筒深度、地面温度、天然气温度等多个方面,需要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的井,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计算规则,以确保井的顶管长度能够满足油气开采的需求。

顶管计算

顶管计算

4.5.3.5顶管施工关键参数计算以下的顶管机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主要是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水文地质资料选取适当参数,并结合顶管机生产厂家设计共同计算完成。

一、顶力计算:顶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它涉及材料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弹塑性力学等诸多学科。

但顶管计算的根本问题是要估计顶管的顶力。

顶管的顶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头正面泥水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一)4#~5#段4#~5#顶管段,长407.2m ,管顶覆土取13mL f F F 00+=式中: F ——总推力(kN )F0——初始推力(kN )f0——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kN/m )(1) 204)0(c B p p F π∆+=式中: Bc ——管外径,取4.14mp0——土水压力(砂分算,粘土合算)δ=r 1h 1tg 2(45-Ф2/2)-2c 2tg(45-Ф2/2)≈350KN/mgh p ρ=0=1000×10×8=80000Pa =80kPa△P ——附加压力(一般取20kPa )式中: ρ——水的密度(kg/m 3)g ——重力加速度(m/s 2)h ——地下水位到挖掘机中心深度,取8m得: F 0=(350+80+20)×3.14×4.14×4.14/4=6055(kN )(2) f 0=RS式中: R ——综合摩擦阻力(kPa ),取8kPaS ——管外周长(m ),得S =c B π=3.14×4.14=13(m )得: f0=8×13=104(kN/m )(3)最后得出:总推力F =6055+104×407.2=48383(kN )›13000(kN ),需加中继间。

(二)5#~6#段5#~6#顶管段,长45.9m ,管顶覆土取13mL f F F 00+=式中: F ——总推力(kN )F0——初始推力(kN )f0——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kN/m )(1) 204)0(c B p p F π∆+=得: F 0=6055(kN )(2) RS f =0式中: R ——综合摩擦阻力(kPa ),取8kPaS ——管外周长(m ),得S =c B π=3.14×4.14=13(m )得: f 0=8×13=104(kN/m )(3)最后得出:总推力F =6055+104×45.9=10839﹤13000(kN ),不需要加中继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