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

合集下载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Marie Curie)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唯一一个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以下是关于她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简朴生活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一个贫苦家庭,尽管她后来成为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但她的生活一直非常简朴。

她经常用推车推着两个孩子过河,以节省一点车费。

即使在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她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将大部分奖金用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用于个人享受。

故事二:勤奋好学
居里夫人在年轻时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她的姐姐上音乐课的时候,她总是偷偷地听,并且尝试用纸片和炭笔在纸上写下音乐。

当她的父亲发现她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他感到非常高兴,并鼓励她继续努力。

居里夫人后来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她的成就证明了勤奋好学的价值。

故事三:献身科学
居里夫人是一个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元素,这些元素对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发现这些元素的过程中,居里夫人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这对她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最终,她因患白血病而去世,享年67岁。

尽管她的健康状况很糟糕,但她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故事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故事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法国波兰裔的科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那么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其实早在1898年的时候,居里夫妇就已经向法国的科学院提交了报告,说明他们在钋之后又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化学元素。

但是法国科学院认为,居里夫妇只是理论上能够说明镭的存在,但是并不是实际证明,所以没有拨款给居里夫妇研究使用。

所以居里夫妇当时的研究只能在一个破旧的大棚中进行。

而且当时沥青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矿物,没有资助的居里夫妇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这样的实验。

于是他们倾其所有,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的,买了十几袋沥青油矿的渣滓。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他们伟大的实验。

夫妇二人,日以继夜的做实验,工作,花了真正四十五个月终于在经历了几万次的提炼之后获得了十克纯镭。

除此之外,居里夫妇还发现了镭元素在医疗上的用途,对于治疗癌症镭有着特别的效果。

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知道了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对于我们了解这个人有着积极的作用。

小时候的居里夫人家庭条件并不好,出生在波兰的她,由于沙俄的进犯,早早的就体会到了没有失去祖国的滋味。

而动乱也让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最主要的是虽然居里夫人与姐姐的成绩都是优异的,却不能上大学,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不让女孩子上大学。

到巴黎上学,又受到经济的限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后来的居里夫人通过自己做家教,让姐姐完成了大学学业,然后再由姐姐来供她,而且她也在努力的赚钱,在1891年她如愿进入了巴黎大学理学院。

可见玛丽的性格中有着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一面。

玛丽为了节省时间,她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小阁楼,没电没水没取暖设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还在努力的学习,一天就用几片面包充饥,可是她还常常忘记,由于营养不良,她的身体更加的瘦弱了,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影响她的学习。

在1893年居里夫人从巴黎大学毕业了,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而居里夫人对科学的追求从来就没有满足过,她在1903年不仅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还成为了博士学位,那可是历史上的第一个。

科学家故事:发明家居里夫人的故事

科学家故事:发明家居里夫人的故事

科学家故事:发明家居里夫人的故事导读:本文科学家故事:发明家居里夫人的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癌,这个吞食人们生命的怪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几何时奔荡不羁,象战争的罪犯,给人们留下痛苦和死亡。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同它斗争的武器。

可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过去了,直到二十世纪初,波兰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斯克洛道夫斯卡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

它可以破坏被病毒侵蚀了的细胞,然后构成新的、健康的细胞组织。

这样,镭就成了治癌的有力武器。

朋友,如果你被病魔久缠不愈,甚至面临死亡危险的时候,由于得到镭的放射性治疗而康复,要感谢居里夫人的话,那么,你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她那忘我的精神和不屈的斗志;如果你是一位白衣战士,有志攻克癌症这个顽固的堡垒,那么,追溯居里夫人一生走过的道路,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益;如果你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下决心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你从居里夫人的身上,将会看到:志在攀登科学顶峰的人该怎样战斗和生活……原则一八七七年的波兰,还是一个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国家。

它被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侵占着。

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对世间发生的这一切疑惑不解: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看波兰书?为什么波兰的孩子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放学回家的路上,玛丽问她的小伙伴:“沙皇要我们波兰干什么?他难道还不够富有吗?他的国土是那么大。

”老师最了解孩子们的心里。

当沙俄监察员不在的时候,秘密地讲授着波兰民族反抗侵略者的历史;秘密地传授着波兰的文化和语言;秘密地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小玛丽回到家里,父亲和哥哥秘密地给她讲:“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

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法国波兰裔的科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一生中得到的奖不计其数,可是名利对于她来说,只不过像一个玩具一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将英国皇家学会的金质奖章送给六岁的女儿当玩具,那可是在一般人眼中相当珍贵的东西,对于英国的科学家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是非常渴望的,这只是居里夫人的故事中的一个。

作为母亲的居里夫人,在教育女儿方面,那真的是天下母亲的楷模,居里夫人一家四代都是科学家,而且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与她的教育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孩子的教育,她从小就开始了,而且她去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将自己的实验室向孩子们开放,以此来提升孩子们的好奇心,而她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有十多位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居里夫人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来搞科研,她们新婚的房间里,只有两把椅子,都没有为客人准备椅子,原因就是怕客人坐着不走,耽误了她与丈夫搞研究的时间。

而且对于赴宴之后的菜单,她总是带回到家里,只因为那些菜单的纸张非常好,写字方便。

居里夫人的绯闻故事居里夫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欧洲重男轻女思想最为严重的时候,生活在男权主义下的人们,认为女人是丈夫的附属品,要全心全意为丈夫服务,不能有怨言,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居里夫人第一次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虽然想法是她提出的,实验部分基本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她的名字仍然写在最后,她甚至无法在科学院读自己的论文,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晚年的居里夫人做了一件“天理难容”的事情,这也导致她深陷舆论泥潭,社会的评价差点击倒这个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曾绯闻缠身,就是因为在丈夫去世后,她爱上了丈夫的学生,一个物理学家——保罗·郎之万,这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原谅的。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居里夫人是寡妇,就应该恪守妇道,而不是在丈夫去世后还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居里夫人名人故事1艰苦求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中学数理教师,母亲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在她不满10岁的时候,母亲和大姐就相继病逝了。

生活的艰难和厄运磨炼出小玛丽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父亲对科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贫寒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玛丽开始做家庭教师。

一直到24岁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时,她才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学好每一门功课。

入学两年后,她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得了第一名。

淡泊名利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她对个人的荣誉看得很清楚,她说:“荣誉使我变得越来越愚蠢。

当然,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与别人认为他是怎样很不相称。

比如我,每每小声咕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一天,一位朋友来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大为惊讶:“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有方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她开发孩子智力的诀窍是“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女儿不足周岁时,她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让她们在庭园里栽花、种菜等。

她还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

她的教育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篇1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

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

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

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

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

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

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

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

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

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

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

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篇1)她的身材很瘦弱,仿佛就只剩下一具骨骼和满受辐射轻视的肌肤,她的面容是那么憔悴,憔悴到让人可怜。

自从学完居里夫人这篇*后,居里夫人的形象就刻在我脑海深处。

居里夫人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在化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并且多次获得诺贝尔学奖。

距离夫人和丈夫始终坚持初心,日以继夜地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他们的实验室早已破旧不堪,下雨天还会漏水。

他们把实验器材搬到干燥的地方,冬天实验室里寒冷刺骨,他们就在炉子旁边进行研究。

我能想到他们在不懈的研究下,后来发现镭这种物质的存在时,心情是有多么高兴。

居里夫人说:镭的颜色是神秘的,它散发着七彩颜色的光。

那是我见过世界上最好看的颜色。

这颜色仿佛是居里夫人内心的希望。

这颜色也照亮了他无尽的黑暗。

随后居里夫人发表了她的*并证实了镭这种新物质的存在。

这引起了各界化学家的夸赞,居里夫人还在会堂进行了演讲,成为第一个走入会堂演讲的女人。

玛丽居里在当时被所有人认识,在18世纪。

居里夫人的头像也出现在意大利和美国的钞票上。

居里夫人出生在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中,她父亲是一个中学的数学老师,母亲是一所女子寄宿学校的校长。

居里夫人从小就学习勤奋,长大后去巴黎求学,考入了巴黎大学,后来在一所学校担任物理老师,并认识了她的丈夫。

两人在闲余时间进行研究,他们还发现了x射线,在学习上名列前茅。

不幸的是,最迷人的东西都有着最危险的一面,距离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也被辐射所侵蚀,日益憔悴,镭的辐射性能很强。

是少数具有强腐蚀性的物质,居里夫人最终还是没能抵抗雷的辐射,居里夫人的伟大形象我们会永远铭记。

我曾经也看到过居里夫人的雕像,透过雕像,我仍能看到居里夫人的受到侵蚀而变形的脸,她那稀疏的金黄色卷发,要是没有研究镭的话,没有受到镭的辐射。

那她一定比现在还要美丽吧,居里夫人,她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半途而废不是一个圣者应该有的样子。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篇2)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过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科学家的故事

居里夫人-科学家的故事

居⾥夫⼈-科学家的故事 居⾥夫⼈是世界上伟⼤的发明家,历来科学家的故事有很多,⼩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科学家的故事,欢迎⼤家阅读! 居⾥夫⼈ 玛丽·居⾥(居⾥夫⼈)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6年,彼埃尔·居⾥遭车祸去世。

这⼀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

她在巴黎⼤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位⼥教授。

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书出版。

同牟,她与别⼈合作分析纯⾦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

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

鉴于上述重⼤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因多年艰苦奋⽃积劳成疾,患恶性贫⾎症(⽩⾎病)于1934年7⽉4⽇不幸与世长辞,她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 ⼩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故事,欢迎⼤家阅读! 魏坤琳,“男神”科学家 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谓“男神”当道。

进⼊2014年,这股“男神”的风潮有增⽆减,在《最强⼤脑》的舞台上,被公众亲切地称为Dr魏的北京⼤学⼼理系副教授魏坤琳被打造成了科学明星。

他总是在观众惊呼选⼿的特异功能之后,冷静地⽤科学理论给出分析。

这名新晋的“男神”,不再仅仅只有华丽的外表,智慧、理性成了他的代名词。

从⼩就是学霸 魏坤琳,现年35岁,湖南湘潭⼈,从⼩就是学霸级的⼈物。

“我初、⾼中的时候,不是第⼀就是第⼆。

”魏坤琳说。

学习成绩这么好,其实也没有特别的诀窍,全因为魏坤琳从⼩就爱学习。

这么说,很多⼈可能会觉得太矫情,但这却是事实。

魏坤琳说,他的爱学习不是死读课本、⾮要⼀⼼想着读书拿⾼分那种,⽽是觉得有很多知识想要了解,充满了好奇⼼。

魏坤琳的好奇涉猎领域很⼴,“包括⼋竿⼦打不着的历史,因为想从历史的⾓度,来看科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魏坤琳⽗母都是普通⼯薪阶层,从⼩对他也没太多管束,平时交流多是⽇常琐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
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不过,客人坐
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5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
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
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
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
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
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
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
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
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
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
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

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
就引导孩子实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
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
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一些,就让孩子实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
等等,还教她们骑车、骑马。

继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获诺贝尔奖之后,由居里夫人培养成才的
两对后辈也相继获得诺贝尔奖: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她与丈夫
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物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次女艾芙,音
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荣获1956年诺贝尔和平奖。

(2)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的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

她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俄国沙皇侵略者统治下的波兰首都
华沙。

父亲是华沙高等学校的物理学教授,使她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发
生了兴趣。

1891年,她到巴黎继续深造,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

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人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
学家皮埃尔·居里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

1895年,她与皮埃尔结婚,1897年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研究工作。

自从伦琴发
现X射线之后,贝克勒尔在检查一种稀有矿物质“铀盐”时,又发现
了一种“铀射线”,朋友们都叫它贝克勒尔射线。

贝克勒尔发现的射线,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兴趣,射线放射出来
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居里夫人看到当时欧洲所有的实验室还没有人对
铀射线实行过深刻研究,于是决心闯进这个领域。

理化学校校长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
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

在摄氏6度的室温里,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
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受过严格的高等化学教育,她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
没有什么理由能够证明铀是惟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

她根据门捷
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实行测定,结果很快发现另外一
种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像。

居里夫人理解到,这种现象绝不但仅铀的特性,必须给它起一个新名称。

居里夫人提议叫它“放射性”,铀、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
能的物质,叫作“放射性元素”。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协助下,她
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

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
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经过仔细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认,用这些沥青铀矿中铀和
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察到的放射性的强度。

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强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
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

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当时所有已知的元素了。

居里夫人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起向未知元素
进军。

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
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

为了纪念
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又根据实验事实宣布,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

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
名为“镭”。

不过,当时谁也不能确认他们的发现,因为按化学界的
传统,一个科学家在宣布他发现新元素的时候,必须拿到实物,并精
确地测定出它的原子量。

而居里夫人的报告中却没有针和镭的原子量,手头也没有镭的样品。

居里夫妇决定拿出实物来证明。

当时,藏有钋和镭的沥青铀矿,
是一种很昂贵的矿物,主要产在波希米亚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矿,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