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风俗人情
佛山乡土人情

佛山乡土人情一、地理位置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通肇庆,南连江门、中山,北接清远,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佛山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足,四季如春,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市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共同构建“广佛经济圈”。
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
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广州新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
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动佛山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二、名称由来佛山古称季华乡。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
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
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
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
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
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
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三、人文特色1、佛山新八景: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南国桃源(南海南国桃园)2、康有为故居:康有为故居在南海丹灶镇银河乡苏村,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西樵山人,人称康南海先生。
佛山春节的传统习俗

佛山春节的传统习俗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素有“岭南第一府”之称。
这个美丽的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而闻名。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佛山的春节庆祝活动充满了独特的风味和特色。
本文将介绍佛山春节的传统习俗,展示这座城市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一、年夜饭春节的第一天是中国传统新年的开始,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佛山人将年夜饭看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通常在家中举行。
年夜饭的菜肴丰盛多样,代表着幸福、富裕和吉祥。
经典的佛山年夜饭菜肴包括“鱼跃龙门”和“蚂蚁上树”,寓意着团圆和兴旺。
除了美食,佛山人还喜欢在年夜饭期间进行拜祭祖先的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二、舞狮表演舞狮是佛山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表演之一。
舞狮起源于佛山,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在春节期间,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舞狮表演的身影。
表演者身着狮子服装,扮成狮子的形态,以生动活泼的动作和灵动的音乐,展示狮子勇猛、机智的形象。
人们相信,舞狮可以驱除邪恶,带来好运和吉祥。
三、花市在佛山春节期间,花市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花市是指临时开设的市场,专门售卖各种各样的鲜花和年货。
佛山的花市通常坐落在热闹的市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潮。
除了购买花卉,人们还可以品尝各种传统年货,如糖藕、糖莲子和糖瓜等。
花市上还会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和民间活动,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娱乐。
四、庙会庙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山春节期间的一大亮点。
佛山的庙会通常会持续数天,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摊位,出售各种商品和传统手工艺品。
此外,还有各种表演和比赛,如舞狮、杂技和灯谜等。
人们可以在庙会上享受美食、观赏表演和游玩游乐设施,给春节增添了一份欢乐和热闹。
五、燃放烟花爆竹在佛山的春节庆祝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除夕夜,人们会点燃烟花爆竹,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璀璨多彩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营造出浪漫神秘的氛围。
佛山的风土人情

佛山的风土人情
佛山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
以下是一些关于佛山的风土人情的描述:
1. 美食文化:佛山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
当地的传统烹饪技艺悠久,以烧腊、点心和小吃为特色。
例如,佛山的叉烧、烧鹅和水晶包子等都备受赞誉。
此外,佛山还有许多传统茶楼,人们可以在那里品尝到正宗的广东茶文化。
2. 传统手工艺:佛山自古以来就以制作工艺品而闻名。
陶瓷、瓷器和木雕是佛山的传统手工艺品,代表了当地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
游客可以参观陶瓷和瓷器工坊,了解制作过程并购买精美的艺术品。
3. 南方武术:佛山是南方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以南拳和佛山南少林寺著名。
南拳注重内外兼修,追求技击的柔中带刚和气质的和谐。
在佛山,你可以找到一些武馆和学校,提供南拳的培训和表演。
4. 慢生活态度:佛山人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态度,强调慢节奏、享受当下。
他们注重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喜欢在公园或广场上聚会、唱歌、跳舞,体验休闲的生活方式。
5. 岭南建筑风格:佛山的建筑风格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而著名。
岭南建筑注重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装饰,以及对阳光、空气和自然环境的利用。
游客可以参观一些古老的府邸和宗祠,欣赏岭南建筑的精美细节。
总的来说,佛山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人情味道的城市。
它的美食、手工艺、武术、慢生活态度和建筑风格都体现了佛山独特的风土人情。
如果你有机会到佛山,不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佛山习俗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佛山习俗佛山,位于广东省南部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佛山自然也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习俗。
在这里,人们秉承着传统,尊重习俗,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佛山的一些传统习俗。
首先,我们来说说佛山人的饮食文化。
佛山大部分地区属于岭南地区,因此佛山的饮食习俗与岭南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佛山,人们讲究“食在广州,厨在佛山”的传统。
佛山作为岭南四大名菜之一的“佛山七珍”源远流长,讲究食材的新鲜和色、香、味、形的相得益彰。
佛山人崇尚“素食”的观念,因此在佛山,素斋和荔枝是传统的饮食习俗。
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佛山人都会品尝当地特色的传统食品,如玫瑰酒、桂花莲蓉饼等,以此来弘扬和传承佛山的饮食文化。
其次,佛山人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别具特色。
佛山人喜欢在传统节日服装与选购特色商品并摆设家中,以示节俭。
在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佛山人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舞狮、打龙灯、赛龙舟等。
这些节日活动不仅丰富了佛山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成为佛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再者,佛山人的传统礼仪习俗也颇具特色。
佛山人非常尊重长辈,每到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会给小辈压岁钱以示祝福。
在嫁娶习俗方面,佛山人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婚礼仪式,如行三拜、接新娘等,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佛山人对家庭、婚姻的祝福和期许。
最后,佛山人的传统工艺习俗也是一大特色。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有很多,如陶瓷、广彩和南玻璃工艺等。
佛山的传统工艺不仅流传广泛,而且技艺精湛,在佛山人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其影子。
总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佛山的传统习俗代代传承,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佛山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保护意识,也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佛山传统节日的风俗

佛山传统节日的风俗
佛山,素有“五羊城”之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节日被流传至今,红灯笼、舞狮、烟花等风俗都成为佛山文化的一部分,丰富了佛山的文化氛围,也深植在当地人心中。
元宵节是佛山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一个,按照佛山民间习俗,它要求家家户户在室内悬挂木柴火把灯笼,点亮佛山夜的斑斓,祈求草木安好,丰收平安,传达佛山人的愿望。
跳狮子舞是佛山最具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化风俗,在元宵节,当地的家庭会准备大小不一的“狮子”,跟着锣鼓和火把一起热闹地跳起舞来,此俗还有一个发祥地——佛山禅城,也被誉为”中国舞狮之乡“。
烟花绝不能缺少元宵节的氛围,佛山有一种自创的可爱小烟花叫“狂欢烟花”,它用各式各样的纸弹和天然烟花组成,三连发,四连发,五连发的烟花,总能让大家在开心的欢呼声中度过这个节日。
以上这些传统的佛山节日风俗,都传承了佛山人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一直重视家室团圆、朋友相聚,在新春佳节享受到一份无边的欢乐。
元宵节里,让佛山有更加热闹的春节,使佛山文化更加多彩。
南海千古情景区介绍

南海千古情景区介绍
南海千古情景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以下是该景区的介绍:
1. 自然景观:南海千古情景区拥有大片的山水风光,包括了青山绿水、湖泊等自然景观。
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最高峰百草山、涵碧山庄等。
这里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处很适合休闲度假的地方。
2. 历史文化:南海千古情景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如南海万福寺、古南海城等。
这些古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工艺,给人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3. 民俗风情:南海区是广东省乃至中国南方最具传统民俗风情的地区之一。
在南海千古情景区,游客可以欣赏到广府传统艺术表演、传统民俗游戏等,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广东菜和特色小吃。
4. 旅游设施:该景区设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旅游接待中心、景区交通等。
游客可以通过导游或自助游的方式来参观景区,也可以选择在景区内的酒店或度假村中住宿。
总体来说,南海千古情景区是广东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无论是休闲度假还是文化体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佛山风俗

佛山风俗(旧俗)一、婚嫁佛山的“嫁娶屋”20年代到30年代,佛山镇内的街道上,常见张贴“嫁娶屋租赁”的街头广告。
嫁娶屋,是当时民间婚嫁习俗中一种特殊的出租房屋。
说它特殊,是因为:一,出租期限短,一般为三至四天(叫一个台脚)。
二,租金相当贵,一个“台脚”为白银20-30元,有些还要附送一桌酒菜(或折席为现金)。
三,出租嫁娶屋的屋主,多数是破落的大户人家,拥有较多的宽敞厅房楼宇。
嫁娶屋之所以得到许多婚嫁主家的光顾,其原因是:那时候,婚家的住屋狭小,而来贺的亲友又多,许多至亲、挚友需要婚家为他们安排住宿(那时候,来贺的亲友一般都住三至四天,吃六、七餐饭)。
为了招待这些亲友的食宿,人们不得不预订酒店客栈,但如此一来,花费就非常大,所以嫁娶屋便应运而生。
每到农历冬季婚嫁旺月的时候,嫁娶屋出租“台脚”频繁,生意兴隆。
至于嫁娶屋的地方布置设备,一般都具备有:一、入门头进有个“门官厅”,以便婚家雇请的“八音班”乐手在此迎宾及宴会时奏乐。
二、有较宽敞的大厅及天阶,以便摆放酒席。
三、有大小房间三至四个,作为新房及客房。
四、有较大的厨房,以便婚家约请酒楼的“后镬”师傅烧制菜式。
设备方面,一般是客房用的板床数张、椅桌几张,厨房的炉灶等。
至于开席用的桌椅则一般由婚家到专家俬、碗碟、台围、椅搭出租的商店去租用的。
(朱哲夫)佛山三十年代的新婚礼解放前,大约由清代至民国初年,我省民间婚嫁的礼式及风尚,一般沿袭着老一辈人的做法,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举行“三书六礼”的仪式活动。
20年代中期以后,欧美各国的所谓新式婚礼,逐渐进入我省。
一部分青年男女实行自由恋爱、自由结婚。
有些虽然仍是“父母命”、“媒妁言”的结合,但在结婚仪式上,也同自由恋爱而结婚的人一样,省去了旧日的许多繁文缛节,也就节省了一些经济上的开支。
30年代以后,佛山的一般人家,举行婚礼,不少是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的。
所谓中西合璧,主要是把旧式婚礼主家摆酒招待亲友有三天(即婚前一日的“开厨”、正日,及后一日的“谢酒”)缩减为正日的晚宴一餐。
春节佛山传统风俗展示

春节佛山传统风俗展示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而佛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春节期间也有着独特的传统风俗和庆祝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佛山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让大家对这一独特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佛山春节期间,首先要提到的是灶王爷祭祀活动。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灶王爷是掌管家庭的神灵,他能够了解人们的善行和过失,因此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灶王爷祭祀仪式,以祈求他的保佑。
在佛山的各个街道和社区,都会设立专门的祭坛,在祭坛前供奉上鲜花、水果和美食,人们还会点燃香烛,向灶王爷表达敬意和祝福。
除了灶王爷祭祀,佛山春节期间的另一个重要活动是舞狮表演。
舞狮是佛山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华武术舞蹈之乡”。
舞狮起源于唐代,通过模仿狮子的动作,融入了舞蹈、武术和技巧,形式独特且精彩绝伦。
在春节期间,各个社区和商业区都会举行精彩的舞狮表演,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表演中,舞狮者身着狮子服装,舞动灵活,形成了奇特的舞姿和动作,寓意着祥瑞和吉祥。
同时,人们还会在路边搭建五彩缤纷的舞狮擂台,供人们观赏和参与。
此外,佛山春节期间还有一个特色的传统习俗——花市。
花市是一个集观光、购物和娱乐于一体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花卉和盆景,同时也可以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年货和装饰品。
在佛山的花市,可以看到来自各地的特色花卉和盆景,比如梅花、兰花和各种各样的植物。
此外,花市上还会有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年货摊位,人们可以品味到地道的佛山美食和特色小吃。
在佛山春节期间,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是走春。
走春指的是在春节期间,人们聚集在一起,踏青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佛山,有许多著名的赏花胜地,比如西樵山、南海观音山等,人们可以选择在这里进行登山、赏花和游览。
此外,佛山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老街和庙宇,人们也喜欢选择在这些地方散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综上所述,佛山春节期间展示了许多独特的传统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风俗人情——佛山南海风俗人情08中文非师范班2008114339 招结瑜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佛山简称“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1951年6月26日成立。
这里是黄飞鸿、李小龙的故乡,是珠三角的经济重地,一个荣耀千年的商贸名城,用生生不息的陶都圣火锻造出“敢为人先,崇文务实”的城市。
其能追溯远久的历史,造就了它非同寻常并别具特色的风俗人情。
一、常见的婚嫁习俗(一)婚嫁前的礼仪: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
风俗是要送生鸡(意味着有生气)、一对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回礼: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礼物包括钱包、西裤(大富大贵)、皮带。
3.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男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孩压床(要求父母健在,家庭美满),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上。
4.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一晚,安排姐妹同兄弟把嫁妆送到男家,并在嫁妆上贴上喜字。
5.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6.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7.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二)婚嫁当天的礼仪: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
第一关便是“入门”。
有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3.敬茶: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女方父母。
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4.撑红伞、撒米:由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新娘不能回头望。
5.绕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车必须绕着市区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
如筷子路、福禄路,祖庙路等有好听吉祥之名的路。
6.过门: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迈过男家的火盆,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
7.婚礼:到酒店举行仪式,新人同兄弟姐妹一齐迎宾,有司仪安排开始的仪式。
8.敬客:酒宴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时候,新娘换上传统的龙凤褂给客人敬茶。
一般分开新郎敬酒,新娘敬茶。
9.回门: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
但在如今社会,很多新人在婚嫁当天到达男家并敬茶后便马上回门,婚后第三天也就不回门了。
(三)以前的婚嫁习俗清末民初佛山仍盛行买卖婚姻,婚嫁程序和各种仪式与别处有同也有异。
女子及笈,其父母即出“年生”,用全红帖写明女子出生八字、籍贯、住址,委托媒人征求“如意郎君”。
媒人有些是亲属中的好事者,更多的都是职业性的媒婆,她们鼓其如簧之舌,四处撮合。
当男方家长认为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乃接受女方“年生”,供之祖先神台,并求神问卜。
在这期间如果有打烂东西,煮糊饭或者有人伤风感冒,就是不吉之兆事情也告吹。
经过占卜相命者子午卯酉推算一番,认为八字没有相克后,算是有了“姻缘”基础。
始经由媒婆将男方八字交女方去求神向卜,女方也同意后,男女双方父母约期会面,进行谈判,各提买卖条件:女家要求聘金、礼饼、烧饼,男家要求嫁妆、披帐、奁具。
双方讨价还,媒婆则两边传达,中间说合。
条件讲妥,遂择吉日过“文定”,由男女方互交礼帖及饼果等,即为“赤绳系足”,不得中途反悔。
在“文定”之前,女子本人对谁是自己的终身伴侣绝对不知,家人也秘不使闻,男子方面则有知有不知,极其量也只能偷偷去看看女子相貌而已。
不少人只有在洞房花烛时才认识对方“庐山真面目”。
这时一切都已“姻缘注定”,即使抱恨终生,也只有徒呼奈何!由“文定”至迎娶,通常相隔一年半裁,也有相隔多年的,主要决定于双方年龄和经济情况。
婚期临近先行过大礼。
男家把承允的聘金、礼饼,配上米酒、海味及摈榔。
扶留叶、椰子。
芝麻、枣、粟等担送女家。
以中等人家来说聘金一般约一百元,礼饼约四、五十盒(每盒10斤),米酒两坛,各种海味四、五斤,此外还有金银首饰等,也大都在事先讲妥。
女方在迎娶前夕,也将应允的嫁妆搬来,富者炫富斗侈,有全套厅堂、卧室和厨房的家具、用具,四季衣裳、被褥甚至柴、米都有几担,一般的也备有应用家具、衣被等物。
男方在迎娶前一天晚上,即开始筵请亲友叙饮,名为开厨。
深夜晚新郎休浴更衣,由一名喃巫鸣锣击鼓,参拜神祝、祖先和父母尊长,谓之上头,即左冠礼。
接着煮糯米甜汤丸,供大众共食。
迎娶日,各亲友前来道贺,雇请童子八音一班,在门前迎送宾客。
达一天称为荇酌,早晚宴饮时,鼓乐喧天。
一般都雇佣堂倌或聘请友好协助开席及请客工作,谓之酒使。
佛山规例早晚开筵前,由酒使携主家名帖,逐一到亲友处请酒,否则不到。
中午前后起轿到女家迎娶。
事先雇妥花轿和各项仪仗执事。
花轿队伍的排列次序是:媒人乘坐青衣轿带路,次是大灯笼、马务(大八音)、彩亭、高灯、龙香(香粉公仔纸化装成)、响糖用白糖塑成立体八仙等,殿后为八音一副引导大红花矫。
此外必有大鹅两只(女方受一壁一,是委禽之义)。
临起行时,放炮三响(有行三坐二之此即起轿时三响,坐轿时两响)。
花轿队伍必先运行福禄路、长兴、快子等街道,取其名称吉利,后始辗转巡行到达女家。
将龙香、响糖、大鹅拆出送交女方收受。
迎娶日晚上,新郎例须坐花烛,在大厅正中燃点逾尺长的大红花烛一对,设筵一席,桌上前端陈列三洞旗(用鸡、鹅、鱼等头尾配纸花砌成)。
新朗穿袍褂,戴红缨帽,簪花挂红(金花红布由嫡系等亲属赠给,常有十多份),交加悬在胸际,端坐中间,伴郎两人左右陪伴。
侯至深夜,新娘乘坐花轿临门,由会友参扶新郎至花轿前一揖,名为踢轿帘。
旋即退回厅内,手持白纸扇站立高处,待新娘由大拎姐背负入门时,以纸扇向她头部重击一下,给以下马威。
新郎新娘即入洞房。
洞房后翌晨由大拎为新娘梳妆,穿着凤冠霞披,参扶出堂,先拜天地、祖先后轮次叩拜亲属,由尊及卑,由亲至疏,住往叩拜竟日始完。
这天晚宴称为梅酌,俗称谢酒。
菜肴特别丰盛。
无论贫富男女客都分别坐席,女席菜看比男席逊色,如男席每席价值四元,女原则只二元多。
散笼后,部分会友(新郎的结拜兄弟之类)及至亲留下闹新房,如题四句或作各种手势、姿态要新娘照做,目的在于索取新娘多出香烟、生果、饼食或出钱在次晚请盲妹演唱。
三朝,新娘下厨,洗手作美汤,一班是煮一碗面作为形式。
午后即乘原花轿回门,随行有满盛烧猪、礼酒等食箱多具。
烧猪普通二、三只,富者多至三四十只的。
那时对烧猪十分重视,无烧猪回门,即新娘不是处女的象征,女方认为奇耻大辱甚至为此大打官司。
晚上起更后,新娘乘原轿返夫家。
是夜仍聚集亲友,欢闹到深夜或通宵。
三朝还备筵席,因此男家共需供应筵酌七餐之多。
至于女方在过大礼后,知道自己出嫁日期,即须深居房内,召集一班送嫁姐妹,开始叹情,俗称开声,又名喊嫁歌,直至上花轿为止,历时七、八日之久。
在这期间,凡有女亲友来临,即由出嫁女子喊出歌词,女亲友也以歌词回答,名为止棚。
歌词内容大致为自叹命苦,担忧将来生活表示惜别等。
那些不会叹情的,由姊妹负责教导,当时市上有《嫁歌书》出售,也可资借鉴。
这时唱得声嘶口哑,语不成声,连续十多日,团聚一班姊妹在家,至三朝回门后,才始星散。
婚事虽告一段落,但负累还未终止,在新婚一年内,还有担茶等拖累。
迥例每担茶以煎堆卅二个,松糕四盘为基本。
正月有元宵茶,满月有满月茶;新婚夫妇生日有经明茶,礼品更须加入猪肚、猪肉及裤料等;七月有结绦茶,另加西瓜、椰子各一,蓬藕两枝;八月有月光茶,须加月饼。
这是女家在成亲一年内最低限度的负担,若富户则总计有十八担茶之多。
至于男家则须送节礼给女家,普通是鸡和猪肉,中秋送月饼,年晚送腊鸭、腊肠等。
上面所说的婚嫁仪式是就中下人家而言,就算这样,耗费已经不少,普通举办婚事,非三四百金不可,不少人被迫求助于高利瓦而至债台高筑,终身还不清。
贫苦人民更只有光棍终生,这种面风坏俗至堪浩叹。
“五。
四”运动前底佛山开始有'文明结婚“出现,但也只在少数新式人物中流行。
也有半新半旧,新旧合壁备其封建买卖性质还是一样。
随着时代的进展,封建制度被推翻,封建的婚姻制氏吃人的旧礼教,奢侈浪费,折磨人性的旧仪式终于被彻底摧跨了。
二、佛山人饭桌上的招呼礼三十年代以前,当家庭成员同台吃饭的时候,晚辈(从孩童到尚未成婚的男女青年)举箸进食之前,一定要对长辈,诸如祖父母、父母、兄嫂、姑妈、姑父、姨妈、姨夫等,如有哪一位同席即要对他们逐个说声:“X X(被招呼人的称谓)吃饭!”以表示敬(同辈之中,如兄弟姊妹可以不用作这种饭前的招呼),否则,就被认为失礼,而受到尊辈的批评乃至叱责。
三、佛山民间禁忌佛山民间有许多禁忌,至今犹存,现分述如下。
(一)民间不论开业、开市、建屋、入伙、嫁娶等喜事,多用月中的成、开、建、满、危(俗有危危百事通之称,但很少用)之日,禁用收、闭、破、执、除(丧字和凶事可用)之日,平、定之日,可酌量使用。
在吉日中还须选择吉时才可举行。
每逢杨公忌和三娘煞日,则诸事不宜。
正月初一日祀神后出行,须向喜神、财神、贵神方位而去,忌向鹤神方位行,避免不利。
正月初三日(俗称赤口),忌外出探亲访友。
正月内工商企业开工、启市,忌债趸、上、下日。
正月内外出远行,忌游祸日。
春节元旦祀神时,忌童子口出不吉祥之言。
是日忌扫地向门外扫出和泼水出户外。
清明节,忌妇女扫墓。
七月烧衣节,祭品中忌无设龙眼。
十二月祭灶日,忌妇女祀灶神。
年尾开油镬煮煎堆等食物,是年新丧之家不能举行。
(二)嫁娶禁忌嫁娶的禁忌很多,计有:(1)男女年庚八字,忌有干支相冲(例如子午、丑未等)相克。
(2)双方三代有疯疾遗传。
(3)同姓不婚。
(4)有血缘关系不婚》(5)未婚丧夫少女不婚。
(6)在迎娶日花烛将燃尽而新妇未来或花烛燃尽,及被风吹熄,认为大忌。
(7)忌新娘不贞,贻笑亲友。
(8)迎娶日,忌用孤辰、寡宿、五离、七绝、杨公忌、七娘煞、破日等凶日。
(9)忌新娘是日来月经,有则改期迎娶。
(10)嫁女之家,最忌女儿三朝回门时,男家无烧猪送来,贻笑亲友。
(三)丧假禁忌丧家的禁忌:(1)孝子居丧时期笑不露齿面不现笑容。
(2)守丧三年未满忌娶妻。
(3)限止死后尸骨未寒忌续娶。
(4)父死不久忌兄弟闹分家。
(5)死者尚有尊辈在堂须先入殓封棺迁移在外或停庄候葬,或在迷信风沙以致厝棺于庄而后葬。
(6)死者入殓时所铺的纸被,须分亲属身份,但以单数, 忌用双数,否则不利。
在入殓封棺时不论何人。
如有八字与死者八字相冲,须离开以避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