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周环反应练习及答案
有机化学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

第十二章羧酸(P32-33) 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1) 3-甲基丁酸 (2) 3-对氯苯基丁酸(3) 间苯二甲酸 (4) 9,12-十八碳二烯酸(5) 4-甲基己酸 CH3CH2CH(CH3)CH2CH2COOH(6) 2-羟基丁二酸 HOOCCH(OH)CH2COOH(7) 2-氯-4-甲基苯甲酸(8) 3,3,5-三甲基辛酸2.试以反应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4.指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第四版保留)(1)C6H5CH2Cl 干醚MgC6H5CH2MgCl(1) CO2(2) H2OC6H5CH2COOH SOCl2C6H5CH2COCl 4.完成下列转变: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6、解: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按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1)按酸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①酸性: 水>乙炔>氨;②酸性: 乙酸>环戊二烯>乙醇>乙炔(2)按碱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离子:①碱性:CH3HC C CH3O>>②碱性:(CH3)3CO>(CH3)2CHO>CH3O9. 解:化合物A有一个不饱和度,而其氧化产物B含有两个不饱和度。
产物DC5H10有一个不饱和度。
从题意可知:D的结构式可能为环戊烷;C的结构为环戊酮;B的结构为己二酸;A的结构式为环己醇。
10.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n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
故二元酸为CH3CH(CH2COOH)COOH11.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 的IR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键的伸缩振动。
1680为共扼羧酸的>C=O的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 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 -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 C-H 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周环反应

-
-
-
-
+
-
顺旋
+ +
+
-
结论:加热下,顺旋成键。 结论:加热下,顺旋成键。 成键
光照下
分子处于激发态, 分子处于激发态,其HOMO为ψ3 为
hν 对旋
+ +
hν
+
顺旋
-
-
-
-
+
-
hν 对旋
+ +
不成键
结论:光照下,对旋成键 结论:光照下,对旋成键
CH3 H H CH3
(E,E)-2,4-hexadiene
加热条件
+ ll
165℃ 90MPa
HOMO
LUMO
LUMO [ 4+2 ] 环加成反应(热 应) 热反
HOMO
HOMO*
LUMO
LUMO [ 4+2 ] 环加成光反应禁阻
HOMO*
• 参与加成的是一个分子的 参与加成的是一个分子的HOMO和另一个分子的 和另一个分子的LUMO, 电子 和另一个分子的 由一个分子的HOMO流向另一个分子的 流向另一个分子的LUMO; 由一个分子的 流向另一个分子的 ; 正常的D 反应由双烯体提供HOMO, LUMO。 正常的D-A反应由双烯体提供HOMO, 亲双烯体提供 LUMO。 吸电子基可降低亲双烯体LUMO能量 给电子基可升高双烯体 能量; 吸电子基可降低亲双烯体 能量 HOMO能量 两者均使反应容易进行。 能量, 两者均使反应容易进行。 能量
第十七章
周 环 反 应
Pericyclic reaction
自由基反应:反应中间体为自由基( 1、自由基反应:反应中间体为自由基(R· ) 离子型反应: 2、离子型反应:反应中间体为离子 周环反应:反应过程中,无中间体生成, 3、周环反应:反应过程中,无中间体生成,反应中 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同步进行。过渡态是环状的协 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同步进行。 同反应。 同反应。
李景宁《有机化学》(第5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周环反应)
](https://img.taocdn.com/s3/m/206211b9e009581b6bd9eb7c.png)
第17章周环反应一、选择题1.下述周环反应类型为()。
[上海大学2004研]A.电环化反应B.分子内的D-A反应C.[1,3]σ迁移反应D.螯环反应【答案】B【解析】本题为环内共轭双烯与环外单烯的分子内的Diels—Alder反应,属于环加成反应。
2.[上海大学2003研]【答案】(A)【解析】本题发生的是顺旋的电环化反应,其参与反应的π电子数为6,根据电环化反应的选择性规则,反应条件应为光照。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最易起Diels-Alder反应的是()。
[武汉大学2004研]【答案】(B)【解析】Diels-Aider反应属于环加成反应.一般来说,连有给电子基的双烯体与连有吸电子基的亲双烯体反应速率较快。
4.下列反应的正确途径是()。
[华中科技大学2001研]A.加热对旋B.光照对旋C.加热顺旋D.光照顺旋【答案】A【解析】本题发生的是对旋的电环化反应,其π电子数为6,根据电环化反应的选择性规则,反应条件应为加热。
二、填空题1.完成反应式。
[北京大学2000研]【答案】【解析】由于硝基和溴原子的吸电子作用,使对硝基溴苯中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减小,尤其是2位和3位碳缺电子,在加热条件下,可与双烯体发生Diels—Alder反应。
2.完成反应式。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研]【答案】【解析】环加成反应,当参与反应的π电子数为4n+2时,加热条件下为同面-同面加成。
3.完成反应式。
[复旦大学2004研]【答案】【解析】连有给电子基的双烯体与连有吸电子基的亲双烯体一般较易发生Diels—Alder反应。
4.完成反应式。
[南京大学2002研]【答案】【解析】先发生[3,3]σ迁移反应生成,后者和维蒂希试剂反应,转变成。
5.完成反应式。
[南京大学2003研]【答案】【解析】本题发生的是[3,3]σ迁移反应。
三、解答题1.完成合成[南开大学2000研]答:先用呋喃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反应,再将所得产物用氢化铝锂还原,即得目标产物。
周环反应

关于2,4-己二烯的电环化反应总结如下:
CH3 H H CH3 CH3
顺旋
CH3 H H CH3
hν
对旋
CH3
顺旋
H CH3 H
H CH3 H
hν
对旋
总:若开链共轭烯有4个或4m个Π电子,加热顺旋关环, 加热顺旋开环。光照对旋关环,光照对旋开环。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Ph
Ph
Ph H H
[1,5] H迁移
H D CH 3 C2H5 (2)
D CH3 H (3) CH3
H H 3C
CH3 D C2H5 (1)
H3C
CH3 D C2H5 H
CH3
[1,5] H迁移
C2H5
2. [ 3,3 ]迁移 结论: 在加热时[ 3,3 ]迁移是轨道对称性允许的 。
以1, 5--己二烯为例:在加热时发生[ 3,3 ]迁移 2 3 1 2 3 1 CH2 CH CH2 CH2 CH CH2
i= 1 Z C 5
注:[ i, j]表示迁移后σ键所连接的两个原子的位置。 i, j 的编号分别从反应物中以σ键连接的两个原子开始编号。
1 H CD2 5 CH 4 CH 3 CH 2 CH2 1 H CD2 CH CH CH CH2
[1, 5] H 迁移
C--H键σ迁移
CH3 3 2 CH CH CH2 3 CH 2
9
℃
40 ℃
CH3
Br
(3)
Br
RMgX
R
R
(
)
R R
Br
(4)
Br
2C6H5S-
Sφ Sφ
二. 环加成 在光或热的作用下在两个 Π电子共轭体系的两端同 时生成两个σ键而闭合成环的反应叫环加成反应。 分类:由两个Π电子体系中参与反应的Π电子的数 目分类。
有机化学协同反应

四 前线轨道理论对电环化反应选择规则的解释
前线轨道理论认为: 一个共轭多烯分子在发生电环合反应时,必须掌握二项原则: (1)电环化反应中,起决定作用的分子轨道是共轭多烯的
HOMO,反应的立体选择主要取决于HOMO的对称 性。 (2)当共轭多烯两端的碳原子的p轨道旋转关环生成σ键 时,必须发生同位相的重叠(因为发生同位相重叠使 能量降低)。
光照条件下,到处于激发态的乙烯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跃迁π*轨道 上去,因此,乙烯的HOMO是π*,另一乙烯分子基态的LUMO也 是π*,两者的对称性匹配是允许的,故环加成允许。
24
[4+2] 环加成 以乙烯与丁二烯为例
从前线轨道来看,乙烯与丁二烯HOMO和LUMO如下图:
LUM Oπ* HOM π O 乙 烯 的 前 线 轨 道 图
+
a b - c
a + = b - c
例如:
+
-C N -C
+
-CN -O
+
N N -C
+
-C = N -C (腈叶利德) -C += N -O(氧化腈)
N += N -C(重氮烷)
31
1,3-偶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这类化合物都具有“在三个原子范围内包括4个电子的体系”
O3
-OO-O CH2N2
2C-H N-N RN3
1,3-偶极化合物的分子轨道的特点:
-N-RN-N
LUMO HOMO
与烯丙基负离
子具有类似的分
子轨道的特点。
32
2.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定义:1,3-偶极化合物和烯烃、炔烃或相应衍生物生成五元 环状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称为1,3-偶极环加成反应。
曾昭琼第四版有机化学下册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羧酸 (答案)1.解:(1)3-甲基丁酸(2)3-对氯苯基丁酸(3)间苯二甲酸(4)9,12-十八二烯酸3.解:4.解:6.解:7.按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解:9.解:9.解:C n H2n+1COOH=46。
所以n=0。
所以一元酸为甲酸(液体物质)。
若为二元酸,则M分子量=45*2=90, C n H2n(COOH)2=90。
所以n=0,故二元酸为乙二酸(固体物质)。
10.解:根据题意,B为二元酸,C可与苯肼作用,为羰基化合物,D为烃。
故A可能为环醇或环酮。
依分子式只能为环醇。
所以11.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 n 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
故二元酸为。
12.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的IR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 键的伸缩振动。
1680为共扼羧酸的>C=O 的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 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 –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再由化学性质知D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121±1,故D的分子量为122,因此,。
又由题意:E为氨基酸,分子量为75,所以E的结构为H2NCH2COOH。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答案)1. 说明下列名词:(答案)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 酯:由酸和醇脱水后形成的化合物;• 油脂:有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总称。
• 皂化值:工业上把1g 油脂完全皂化所需要的KOH 的毫克数叫做这种油脂的皂化值。
• 干性油:干结成膜快;• 碘值:100g 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为碘值(又称碘价)。
经典:有机化学-第17章-协同反应

CH3
基态 激发态
相同
15
例:
CH3 H H CH3
hv
CH3
CH3
CH3 H CH3 H
H 3C H H
CH3
H 3C H H
CH3
LUM O
LUMO HOMOLeabharlann H 3C H HCH3
hv 顺旋
H 3C H H
CH3
HOM O
对旋
H 3C H H
CH3
1
H 3C H H
CH3
基态 激发态
外消旋体
H H 3C
8
四 直链共轭多烯的分子轨道的一些特点
1. π分子轨道的数目与参与共轭体系的碳原子数是一致 的。
2. 对镜面(δv)按对称--反对称--对称交替变化。对二 重对称轴(C2)按反对称--对称--反对称交替变化。
3. 结(节)面数由0→1→2…逐渐增多。 4 轨道数目n为偶数时,n /2为成键轨道,n /2为反键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协同反应)
1
第一节 周环反应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一 周环反应概况简介 二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简介 三 前线轨道理论的概念和中心思想 四 直链共轭多烯π分子轨道的一些特点
2
一 周环反应概况简介
1. 定义
周环反应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形成环状过渡态的协同反应。
协同反应 协同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 键破裂和形成时,它们都相互协调地在同一步骤中完成。
4n+2电子体系?
HH
18
第三节 环加成反应
一 环加成反应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 二 环加成反应的选择规则 三 前线轨道理论对环加成反应选择规则的
2021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周练17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周练17 含答案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每小题1分,共5分)1、氮气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氯化铵(NH4Cl)与亚硝酸钠(NaNO2)反应,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O2气体通入足量BaCl2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4、明矾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5、等浓度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铵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①②③B.③④C.③④⑤D.④2. 已知700C时纯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00C时,向纯水中加人H3PO4后,水的Kw减小B.700C的Na2CO3溶液中C.700C的H2S04溶液中D.将室温下0.1 mol/L的NaOH溶液加热至700C时,随之增大3.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
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B.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变小C.K SP(AgCl) > K SP(AgI) ,由此可以判断AgCl(s) +I-(aq)= AgI(s)+Cl-(aq)能够发生D.K a(HCN) < K a(CH3COOH)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4.常温下,取0.3 mol/LHY溶液与0.3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 = 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9 mol/LB.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Y-)> c(Na+) > c(OH-)>c(H+)C.c(OH-)-c(HY)=c(H+)=1×10-9mol/LD.c(Na+)=c(Y¯)+c(HY) =0.3 mol/L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工作,阴离子移向正极B.铁片表面镀锌,铁片接电源负极C.用Cu作电极电解H2O,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D.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c(Cl-)增大,K sp增大6.已知在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NO2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1. 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电环时产物的方法。
(1)
(2)
H
H
H 3C CH
3
H H
H 3C CH 3
(3)
(4)
(5)
C 3H
H
C
3H H
答案:
(2)
H
H
CH 3CH
3
(3)
H
H
CH 3CH 3
对旋
hv
(4)
(5)
CH 3
H
CH
3H
3
3
3
2.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环加成时产物的结构:
(1)
+
O O
(2)
R
+
X
(3)
+O
(4)
N
C +
N -Pb
Ph
+
C
C
Ph
Ph
H
H
答案:
+
O
O
(1)
O
O
(2)
R
+
X
R
X
+
(3)
+
O
(主)( 次)
O
(4)
N
C +
N -Ph
Ph
+
Ph
Ph
N
N
Ph
Ph
Ph
Ph
3.马来酸酐和环庚三烯反应的产物如下,请说明这个产物的合理性。
+
O
O
O
O
O
O
H
H
H
H
答案:
O
O
O
H
H
4.说明下列反应过程所需的条件:
(1)
H
H
H
(2)
答案:
H H H
H
(2)
5.说明下列反应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过程:
R
H
D
D
?
D H
D
R
答案:
D
H
D
R
1,3
H
D
D
R
1,3
6.自选原料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下列化合物。
O
(1)
O
CHO
(2)
答案:
O
O
(1)
O
CHO
(2)
+
O
O
O
+
O
7.加热下列化合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R
(2)
答案:
R
(2)
8.下面的反应按光化学进行时,反应产物可得到哪一种(Ⅰ或Ⅱ)?
(1)
hv
或
(2)
hv
或
II
I
I I
答案:
(1)
hv
(2)
hv
I
I I
对旋
9.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条件,下列反应能得到给出的结果。
Ph
Ph
答案:
Ph
Ph
Ph
Ph
10.通过什么办法把反-9,10-二氢萘转化为-9,-10-二氢萘。
反-9,10-二氢萘
顺-9,10-二氢萘
答案:
反-9,10-二氢萘
顺-9,10-二氢萘
hv
11.确定下列反应在加热反应时所涉及的电子数:
(1)
H
-
H
-(2)3
CH 3
CH 3
+
(3)
N
CH
2N
+
_H 3C
CH 3
+HC
H 2C
CH CH
H C
CH 3CH 3
(4)
+
NC
CN
CN
CN CN
CN
NC
答案:
(1). 涉及的π电子数为6个 (2). 涉及的π电子数为4个
(3). 涉及的π电子数为6个 (4). 涉及的π电子数为16个
12.解释下列现象:
(1).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2-丁叔基-,1,3-丁二烯反应速率比1,3-丁二烯快许多。
答案:
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1,3-丁烯为双烯体。
研究表明,双烯体上连接给电子取代基时,可以提高其HOMO轨道的能量。
从而使HOMO轨道与亲双烯体的LUMO能量更加接近,反应速递加快。
(2).在此-78℃时,下面反应中(b)的反应速率比(a)的快1022倍。
N
N
N
N
+N
2
+N2
(a)
(b)
答案:
反应(a)属于环加成[2+2]的逆反应,而反应(b)属于[2+4]环加成的逆反应。
根据前线轨道理论,[2+2]环加成的热反应是禁阻的,而[4+2]环加成的热反应是允许的。
因此,在-78℃下反应(b)反应速递要比反应(a)的快很多。
(3).化合物CH2
重排成甲笨放出大量的热,但它本身却相当稳定。
答案:
化合物CH2
为线性共轭多烯,不具有芳香性,分子的能量水平要远比芳香分子甲苯的高,
因此它重排成甲苯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另一方面,该烯烃重排成甲苯时,主要通过分子内[1,3]或[1,7]σ迁移反应来实现的。
根据σ迁移反应的轨道对称性原理,1,3]和[1,7]同面迁移属于禁不住阴反应,异面迁移则会受到分子的环状结构的限制,因此,该重排反应的活化能很高,所以
化合物CH2
本身相当稳定。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