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各章练习题
机械原理习题册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1 能量,物料,信息1.2运动,动力 1.3制造,运动,装配 二、选择题2.1 D 2.2 B 三,简答题第二章 机械的结构分析二、综合题1.n = 7 ,p l = 9 ,p h = 121927323=-⨯-⨯=--=h l P P n F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机构有2个原动件,而由于原动件数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相等,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 (a )D 、E 处分别为复合铰链(2个铰链的复合);B 处滚子的运动为局部自由度;构件F 、G 及其联接用的转动副会带来虚约束。
n = 8 ,p l = 11 ,p h = 1111128323=-⨯-⨯=--=h l P P n F3. (c )n = 6 ,p l = 7 ,p h = 313726323=-⨯-⨯=--=h l P P n F(e )n = 7 ,p l =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 4. (a )n = 5 ,p l = 7 ,p h = 010725323=-⨯-⨯=--=h l P P n FⅡ级组 Ⅱ级组 因为该机构是由最高级别为Ⅱ级组的基本杆组构成的,所以为Ⅱ级机构。
(c )n = 5 ,p l = 7 ,p h = 010725323=-⨯-⨯=--=h l P P n FⅢ级组因为该机构是由最高级别为Ⅲ级组的基本杆组构成的,所以为Ⅲ级机构。
5. n = 7 ,p l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Ⅱ级组 Ⅲ级组当以构件AB 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Ⅲ级机构。
Ⅱ级组 Ⅱ级组 Ⅱ级组当以构件FG 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Ⅱ级机构。
可见同一机构,若所取的原动件不同,则有可能成为不同级别的机构。
6. (a )n = 3 ,p l = 4 ,p h = 101423323=-⨯-⨯=--=h l P P n F因为机构的自由度为0,说明它根本不能运动。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解释下列概念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1.2图题1.3图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1.4图题1.5图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2.1图2.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180mm , l BC=280mm , l BD=450mm ,l CD=250mm ,l AE =120mm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 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30mm , l AC=100mm , l BD=50mm ,l DE=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
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2.2图题2.3图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 =50mm , l BC =200mm , x 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 ,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2.4图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练习题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练习题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基本要求:(1)掌握构件、运动副、约束、自由度及运动链等概念(2)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能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能判断其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指出其中是否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
2-1 2-22-3 2-42-5 2-6 2-72-8)2-9)2-10)2- 11)2-12 2-13 2-14 2-152-16)2-17 2-18 2-19 2-20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利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2)能利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一般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3-1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全部瞬心的位置。
(g)(h)3-2 图示机构的位置,已知原动件AB以等角速度转动,用瞬心法或矢量方程图解法求构件3的角速度要求:(1)利用瞬心法要求在图上标出全部速度瞬心,写出ω3的表达式;(2)利用矢量方程图解法要求以任意比例尺作出机构的速度图,写出作图的矢量方程及ω3的表达式。
(a) (b)(c) (d) (f) (g)3-3如图所示的高副机构中,设已知机构的尺寸及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1试确定机构的全部瞬心位置,并用瞬心法求构件3 的移动速度v。
33-4图示机构,L AB=50mm,L BC=60mm,L CD=60mm,LAD=100mm,ω1=30rad/s,(1)求机构的所有瞬心(2)用瞬心法求杆BC中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基本要求能对几种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总反力进行分析4-1 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设已知机构尺寸,图中虚线圆为摩擦圆,滑块与导路的摩擦角为φ,驱动力为F,阻力矩为M,试在下列各机构位置简图中画出各运动副中反力方向(必须注明力矢量的脚标)(d)4-2 图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1受驱动力偶M d作用,克服滑块3上所受的工作阻力F r,使该机构运转。
机械原理各章练习题

机构的结构分析1.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一种相同的机构 _______组成不同的机器。
A. 可以B. 不能C. 与构件尺寸有关(2)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 , 这些零件间 ________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 可以B. 不能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 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______。
A.0B.1C.2(4)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________。
A.-1B.+1C.0(5)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________。
A.-1B.+1C.0(6)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_______。
A. 相同B. 不相同(7)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 ______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 大于B. 小于(8)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_______。
A. 永远等于0 度B. 等于常数C. 随凸轮转角而变化(9) 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及从动件运动规律V=V(S)不变时,若最大压力角由40 度减小到20 度时,则凸轮尺寸会_______。
A. 增大B. 减小C.不变(10)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 ______冲击。
A . 刚性 B.柔性 C. 无刚性也无柔性2.正误判断题:(1)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零件。
(2)具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3)机构中的虚约束,如果制造、安装精度不够时,会成为真约束。
(4)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中,除机架、原动件及其相连的运动副以外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5)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6)当机构的自由度 F>0 ,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机械原理》练习册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网上选答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判断:(1)大多数的常用机构是空间机构(×)(2)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参数(×)(3)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5个自由度(×)(4)转动副的约束数为2(√)(5)高副的约束数为1(√)(6)由于两构件接触,便限制了构件的某些独立运动。
(√)(7)为了定性的表述个构件间的相互关系,不按比例尺绘制的机构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 (8)采用复合铰链,可以使机构工作起来省力。
(×)(9)机构采用局部自由度会影响机构的输出运动的自由度。
(×)(10)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是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必要条件。
(×)(11)为了定性的表述各构件间的相互关系,不按比例尺绘制的机构图形称为机构简图。
(√) (12)机构自由度数目就是机构杆组的数目。
(×)2填空:(1)2 个以上的构件以运动副联接构成的系统称为运动链。
(2)机构中输入运动的构件称为主动件。
(3)机构是由(主动件)、(从动件)和(机架)三部分组成。
(4)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运动副元素。
(5)移动副保留1个自由度。
(6)两构件组成平面高副时其运动简图中应画出两构件接触处的曲线轮廓。
(7)一个构件具有多个转动副时,则应在两条线交接处涂黑。
(8)机构是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实物组合。
(9)作为平面运动构件的位置,可由三个独立参数来决定。
3名词解释:(1)机构运动简图(2).运动副:两构件接触而形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3).转动副:允许构件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4)移动副:允许构件作相对移动的运动副。
(5)..机构:一个构件固定并使另几个构件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这样的运动链构成机构。
(6).原动件:也称主动件,机构中按外部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的构件。
(7).高副:由两构件点接触或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
(8).自由度:允许外部给与机构独立位置参数的数目。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制造;运动 2)C 3)B 4)B 2.略第二章: 1.1)高副;1;低副;2 2)原动件;机架;基本杆组 3)机架;原动件 4)B 5)A 6)C 7)A2.1)a) b) c) 2)a) 21927323=-⨯-⨯=--=H L P p n Fb) 11524323=-⨯-⨯=--=H L P p n F 3)因原机构0624323=⨯-⨯=--=H L P p n F 机构不动,则不能实现设计意图,设计不合理,修改后方案如上图所示。
4) ①机构由一个Ⅲ级杆组和原动件及机架组成,故为Ⅲ级机构; ②机构由两个Ⅱ级杆组和原动件及机架组成,故为Ⅱ级机构。
第三章: 1.1)15;10;5 2)移;转 3)C 4)输出;输入 5)摩擦角之内;摩擦圆之内;机械效率小于或等于零 6)C 7)A 8)C 2.1)v e =0.33 m/s a e =3.3 m/s 2 ω2=2.4 r/s ε2=14 1/s 2A OB 1 23 4A B CDBA C 1 2 3 4 a)Fb)2)3232B B B B v v v +=kB B rB B B B a a a a 323232++=即kB B r B B t B n B nB a a a a a 3232332+++=(注意:本题中的速度和加速度中的每一项的大小和方向要弄清楚,并能对应式中的每一小项写明白。
)3) 12123A A A A v v v v +==rA A K A A n A A a a a a a 1212123++==4)04323=++F F Q第四章: 1.1)摇杆;90° 2)双摇杆 3)定块4)曲柄摇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5)B 6)A 7)B 2.p a 2(a 3) a 1P’n 1’k’a 2(a 3)’F 32 F 12F 41 F 23F 43 QφDD 4P 34P 14P 12P 23∞13 nB a 2tB a 3rB B a32k B B a 32nB a 33B a 2B v 3B v 32B B v求构件尺寸:由作图量取AD=?AB=?CD=?(答案略)第五章:1.1)等速;等加速和等减速或余弦加速度2)C 3)C 4)C 5)B 6)B 7)B 2.12)1)m1=m2=m α1=α2=α;m n1=m n2=m nαn1=αn2=αnβ1=-β2;大端m1=m2=m α1=α2=α;m x1=m t2=m αx1=αt2=αγ1=β2 2)节;分度3)分度圆上齿厚等于齿槽宽4)相切;相离5)C;A 6)B 7)A 8)32°;58°9)节;基;分度10)C 11)B 12)C 13)A 14)C;A;B2.1)mm 4=m 151=z m m 60'11==d d mm 240'2=d ==αα'20° 4=i因z 1=15<17,会发生根切,致使齿厚减小,故造成轮齿折断。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1-1至4-3)

363'9' '
N1 N 2 2r sin 2tg 2tg 20 0.72794 O1 N1 r cos
n 5, pL 7, F 3 5 2 7 1.
1-4 试绘出偏心回转油泵机构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1-2 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拆杆组, 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以及机构的级别。 机构中的原动件用箭头表示。
1-2a
解: 依次拆下2-3,5-6,4-7,9-8,四个II级组, 故为II级机构。 A为复合铰链。
作出摇杆的一个极限 位置CD,联AC并的它为基 准作出 角,得另一极限 位置 C ' D 及 C ' ' D ,则 AC ' 或 AC ' ' 为摇杆的另 一 极限位置。 答: l AB 50m m lBC 120m m
AC lBC l AB 85 0.002m 70mm AC' l AB lBC 85 0.002m 170mm
另一解:
l AB 21.5m m
0.002m / m m
lBC 48.5m m
l 0.002m / m m
2-7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 lDE 10mm,原 l AD 60mm, 知 l AB 30mm , 动构件和从动构件之间对应的转角关系如图示。 试用图解法设计此机构(即在DE构件上求出铰链C 的位置)。 m
AB
3.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3-1 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l BC 50mm , lCD 35mm , l AD 30mm,AD为机架。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求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 l AB 的最小值;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 l AB 的数值范围。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兰州2017年7月4日于家属院复习资料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4.运动副元素是指。
5.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6.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个自由度。
7.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8.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9.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0.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1.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
12.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铰链,(B)自由度,(C)约束。
14.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约束是指。
15.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16.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试:(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23题16图 题17图17.在图示机构中,若以构件1为主动件,试:(1)计算自由度,说明是否有确定运动。
(2)如要使构件6有确定运动,并作连续转动,则可如何修改说明修改的要点,并用简图表示。
1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将高副用低副代替,并选择原动件。
19.试画出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对图示机构作出仅含低副的替代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的结构分析1.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一种相同的机构_______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B.不能C.与构件尺寸有关(2)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________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B.不能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______。
A. 0B. 1C. 2(4)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________。
A. -1B. +1C. 0(5)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________。
A. -1B. +1C. 0(6)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_______。
A.相同B.不相同(7)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______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B.小于(8)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_______。
A.永远等于0度B.等于常数C.随凸轮转角而变化(9)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及从动件运动规律V=V(S)不变时,若最大压力角由40度减小到20度时,则凸轮尺寸会____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10)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______冲击。
A .刚性 B.柔性 C.无刚性也无柔性2.正误判断题:(1)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零件。
(2)具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3)机构中的虚约束,如果制造、安装精度不够时,会成为真约束。
(4)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中,除机架、原动件及其相连的运动副以外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5)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6)当机构的自由度 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7)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8)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9)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相同。
(10)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试题参考答案:平面连杆机构1.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________。
A.为0°B.为90°C.与构件尺寸有关(2)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针对主动件作________而言的。
A.等速转动B. 等速移动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3)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则机构中________。
A.一定有曲柄存在B. 一定无曲柄存在C.是否有曲柄存在还要看机架是哪一个构件(4)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长度之和________大于其它两构件长度之和。
A .一定 B.不一定 C. 一定不(5)如果铰链四杆运动链中有两个构件长度相等且均为最短,若另外两个构件长度也相等,则当两最短构件相邻时,有________整转副。
A.两个B.三个C. 四个(6)对于I型曲柄摇杆机构,摇杆慢行程摆动方向与曲柄转向________。
A.相同B.相反(7)对于II 型曲柄摇杆机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机架________共线位置。
A. 重叠B.拉直(8)曲柄摇杆机构________存在急回特性。
A .一定 B.不一定 C. 一定不(9)平面四杆机构所含移动副的个数最多为________。
A.一个B. 两个C.基圆半径太小(10)平行四杆机构工作时,其传动角______。
A . 是变化值 B. 始终保持90度 C.始终是0度2.正误判断题:(1)双摇杆机构一定存在整转副。
(2)曲柄摇杆机构的极位夹角一定大于零。
(3)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大小不仅与机构中主、从动件的选取有关,而且还随构尺寸及机构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4)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长度之和一定大于其余两构件长度之和。
(5)摆动导杆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6)如果铰链四杆机构运动链中有两个构件长度相等且均为最短,若另外两个构件长度也相等,则当两最短构件相对时,有三个整转副。
(7)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杆机构只有曲柄摇杆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和摆动导杆机构。
(8)II型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慢行程摆动方向一定与曲柄转向相反。
(9)I型曲柄摇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一定出现在曲柄与机架重叠共线位置。
(10)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传动角一定为零。
试题参考答案:凸轮机构1.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设计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推程和回程位移线图对称,则合理设计的凸轮轮廓曲线中,推程廓线比回程廓线______。
A.较长B.较短C.两者对称相等(2)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速度是原来的______倍。
A. 1B. 2C. 4(3)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______倍。
A. 1B. 2C. 4(4)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_______运动规律。
A.等速B.等加速等减速C.正弦加速度(5)当凸轮基圆半径相同时,采用适当的偏置式从动件可以_______凸轮机构推程的压力角A.减小B.增加C.保持原来(6)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_______。
A.相同B.不相同(7)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______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B.小于(8)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_______。
A.永远等于0度B.等于常数C.随凸轮转角而变化(9)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及从动件运动规律V=V(S)不变时,若最大压力角由40度减小到20度时,则凸轮尺寸会____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10)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______冲击。
A .刚性 B.柔性 C.无刚性也无柔性2.正误判断题:(1)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其推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推程廓线所对中心角;其回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回程廓线所对中心角。
(2)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行合理的偏置,是为了同时减小推程压力角和回程压力角。
(3)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工作中,其压力角始终不变。
(4)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的最大值超过许用值时,就必然出现自琐现象。
(5)凸轮机构中,滚子从动件使用最多,因为它是三种从动件中的最基本形式。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凸轮的实际廓线上来度量。
(7)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因此,只要将理论廓线上各点的向径减去滚子半径,便可得到实际轮廓曲线上相应点的向径。
(8)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的始点、中点及终点存在柔性冲击。
因此,这种运动规律只适用于中速重载的凸轮机构中。
(9)在凸轮理论廓线一定的条件下,从动件上的滚子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小。
(10)为实现从动件的某种运动规律而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
当该凸轮制造完后,若改为直动滚子从动件代替原来的直动尖顶从动件,仍能实现原来的运动规律。
试题参考答案:齿轮机构1.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已知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25,齿顶高系数为1,顶圆直径135 mm,则其模数大小应为_____。
A.2 mmB.4 mmC.5 mm(2)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必须满足________。
A.齿形相同B.模数相等,齿厚等于齿槽宽C.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3)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顶圆压力角__________分度圆压力角。
A.大于B.小于C.等于(4)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是指________的齿轮。
A.分度圆上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B.节圆等于分度圆C.分度圆上齿厚等于齿槽宽,而且模数、压力角以及齿顶高与模数之比、齿根高与模数之比均为标准值。
(5)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切于________。
A.两分度圆B.两节圆C.两基圆(6)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_______。
A.相同B.不相同(7)渐开线齿轮的齿廓离基圆越远,渐开线压力角就______。
A.越大B.越小(8)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定传动比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_________基节。
A.大于B.等于C.小于(9)一对渐开线标准齿轮在标准安装情况下,两齿轮分度圆的相对位置应该是_______。
A.相交的B.相切的C.分离的(10)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其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时,其啮合角_______。
A .加大 B.不变 C.减小2.正误判断题:(1)一对外啮合的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小轮的齿根厚度比大轮的齿根厚度大。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基圆齿距相等。
(3)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啮合角一定为20度。
(4)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5)一对相互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安装中心距加大时,其分度圆压力角也随之加大。
(6)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实际中心距恒等于标准中心距。
(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同一基圆的两同向渐开线为等距线。
(8)一个渐开线圆柱外齿轮,当基圆大于齿根圆时,基圆以内部分的齿廓曲线,都不是渐开线。
(9)对于单个齿轮来说,节圆半径就等于分度圆半径。
(10)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之内没有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些。
试题参考答案:机械速度波动调节及平衡.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有三个机械系统,它们主轴的最大角速度和最小角速度分别是:(1)1025转/秒,975转/秒;(2)512.5转/秒,487.5转/秒;(3)525转/秒 475转/秒;其中运转最不均匀的是______。
A.(1)B.(2)C.(3)(2)在最大盈亏和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不变前提下,将飞轮安装轴的转速提高一倍,则飞轮的转动惯量将等于原飞轮转动惯量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