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图书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

借阅管理模块
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和 续借功能,记录借阅历史 和当前借阅状态。
系统管理模块
实现用户管理、权限管理 、日志管理等功能,保障 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4
系统实现
开发环境搭建
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 Code、MySQL Workbench
运行环境
Windows 10、MySQL 5.7
息。
借阅数据
包括借阅编号、读者 编号、图书编号、借 阅日期、归还日期等
信息。
系统用户数据
包括用户编号、用户 名、密码、角色和权
限等信息。
性能需求
响应时间
01
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2秒。
并发用户数
02
系统应支持至少100个并发用户。
数据备份与恢复
03
系统应具备定期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功能,同时能够在需要时
数据库课程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系统需求分析 • 系统设计 • 系统实现 • 系统测试与优化 •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设计目的
01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流程, 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等阶段,并掌握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模块实现
图书管理模块
实现图书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 ,提供对图书信息的全面管理。
借阅管理模块
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等功能,记录 借阅历史,方便管理员和读者查看。
读者管理模块
实现读者的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 理等功能,提供对读者信息的全面管 理。
系统管理模块
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查看等 功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DOC)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学院工商学院学科门类工科专业软件工程学号2012484156姓名文鹏指导教师王思乐2014年12月7日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用表)指导教师签字: 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工商学院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大纲1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当今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对于学校的图书馆仍采用管理员管理书籍基本信息、书籍借还信息的形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手续繁琐.为了满足其学生自行对图书馆书籍,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查询使用,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此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力求提高其图书馆使用效率。
1.1 编写目的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创建、备份与恢复、函数与存储过程的应用、数据导入导出、作业的调度等)、表的设计(表的创建、修改、删除,字段的默认值、约束及关系等)、数据的查询处理(insert、update、delete、select语句的应用)等技术;完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
以求在最短的时间高效的开发图书管理系统。
预期读者是“软件工程”教师,及从事“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的相关人.1.2 背景待开发的数据库的名称: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LMS)使用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随着图书馆图书种类、数量的不断扩大,图书检索速度慢、统计工作量大,难以满足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因此,建立一套图书馆管理软件,科学的对图书馆数据进行管理,方便图书的检索和读者借阅工作。
本项目的提出者及开发者是软件工程专业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高彦昭、甄朝霞、李茹枫、孙华芬、陆叶倩、秦薇),用户是学校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软件LMS V1。
0是一套功能比较完善的数据管理软件,具有数据操作方便高效迅速等优点。
该软件采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在应用范围较广的DOS、WINDOWS系列等操作系统上使用。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A》实验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2010 专业班级网络B10—3班学生姓名安志欣学号200907024320 任课教师郭红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数据库系统B》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借阅执行后的读者信息状态:图书归还后的读者信息状态:创建存储过程后,对dm为1003的读者的借阅信息进行查询后的结果: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数据库创建后,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对图书借阅表进行更改,执行语句后,触发器t2首先工作,看读者是否还具有借阅权限,当有借阅权限时对读者信息进行更改,将读者的借阅次数加1,以此来实现对读者以后借书数量的限制。
;t3工作,对图书基本信息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当读者归还图书时,t1工作,删除图书借阅表中的图书信息,图书的库存量相应增加,t4工作,使读者的借书次数减1,使读者可以以后继续借书.用存储过程p1,实现读者对借书信息的查询。
输入语句,并对语句执行后,显示出所输入编号对应读者的借阅信息;p2用于查询每本图书的借阅情况.相对来说,这个数据库的功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读者不能对自己的登录密码进行更改,当有人知道某个读者的编号后,就可以对读者的信息查询,这些都使这个数据库不够完美。
但,这个数据库可以使读者对自己的借书信息,归还信息,个人信息进行查询,在对图书借阅的时候,自动对读者,图书馆藏信息进行更改,在归还图书时,可以对读者和馆藏信息更改,从而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操作内容,避免了由于人员输入出错导致数据不能操作的现象.用存储过程减少了临时对语句输入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操作效率.体会:对于这次综合实验的设计,最开始没有担心太多事情,因为时间给的很多,而且对于图书馆的一些管理内容的东西有比较多的经历,所以最开始就只是先对图书管理的需求进行了下简单的分析,同时进入学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体会已经设计好的数据库系统所应包含的功能与信息。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1.需求分析图书信息、借阅证件信息及图书借阅管理是一件非常繁琐但又及其重要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管理这些信息。
这篇课程设计介绍的就是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1)图书信息的录入:要求能够将图书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
(2)图书信息的修改:根据需要,修改、删除图书信息。
(3)用户登陆:根据用户权限登陆此系统。
(4)系统用户管理:要求可以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
(5)借阅证件信息录入:可以输入不同类型的借阅者信息,并根据需要修改、删除借阅证件信息。
(6)借阅证管理:包括借阅证丢失、过期等管理。
(7)借阅管理:包括借书、还书、过期还书与书籍丢失处罚等管理。
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在SQL Server服务器端建立数据库和数据表,并实现数据处理功能。
本文所设计的数据库中要记录读者的借书情况、图书被借阅的情况以及读者、图书的基本情况。
下面对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并创建数据库。
2.1 概念结构设计现在对所设计系统的需求作进一步的分析,产生概念结构设计的E-R模型。
由于这个系统并不复杂,因此可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设计的关键是确定系统的核心活动。
所谓核心活动就是系统中的其他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活动展开,或与此活动密切相关。
确定了核心活动之后,系统就有了可扩展的余地。
对于这个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其核心活动是借阅,读者与图书之间是通过借阅发生联系的。
因此,此系统包含的实体有:(1) 读者:用于描述一名读者的基本信息,用借书卡编号来标识。
(2) 图书:用于描述一本图书的基本信息,用图书编号来标识。
经过初步分析,可以得到此系统中各实体所包含的基本属性如下:读者:借阅证编号、读者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借阅证类型、办证日期、证件状态。
图书: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分类、作者、出版社、图书价格、图书封面由于一名读者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而一本图书一次只能借给一名读者,因此读者和图书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

目录1 前言 (1)2 需求分析 (1)2.1 课程设计目的 (1)2.2 课程设计任务 (1)2.3 设计环境 (2)2.4 开发语言 (2)3 分析和设计 (2)3.1 系统E-R模型 (5)3.2 表空间及表的设计 (6)3.3 视图设计 (14)3.4 存储过程、函数、包的设计 (15)3.5 触发器设计 (22)3.6 角色、用户、权限设计 (24)3.7 备份方案设计 (25)4 课程设计总结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8)1 前言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包括图书馆内书籍的信息、学校在校师生的信息以及师生的借阅信息。
此系统功能面向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读者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制定借阅规则,以及对读者借阅、续借、归还、预约的确认。
2 需求分析2.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专业课程设计Ⅱ,即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据库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需求分析,提炼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建立关系模型,并在大型数据库中得以实现。
同时要求对数据库的运营、管理及使用上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实现。
2.2 课程设计任务(1)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名称、所属类别等;(2)读者信息:包括读者编码、姓名、性别、专业等;(3)借还书信息:包括图书当前状态、被借还次数、借阅时间等。
基本要求:(1)根据需求,补充必要的数据库实体,建立ER模型,通过ER图表示。
(2)在Oracle中创建该系统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实现各表,写入一定的数据。
(3)从实际查询应用出发,为一些主要的应用模块设计至少3个参数化视图。
(4)从数据检验的角度出发,为相关的表建立至少1个触发器。
(5)从数据更新或修改的角度出发,设计至少1个存储过程。
(6)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规划系统的角色、用户、权限,并通过相关的SQL实现。
(7)预计每个表的大致容量和增长速度,指定备份的方案,写出相关的备份命令。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
(1)读者信息类别实体E-R图
读者类别实体
读者编号
种类名称
借书期限
借书数量
(2)书籍信息类别实体E-R图 书籍类别实体
图书编号
书籍名称
书籍类别
出版社
(3)图书借阅实体E-R图: 图书借阅实体
借阅编号
读者)投诉管理实体E-R图:
投诉管理实体
投诉日期 受诉日期
图 书 管 理
功能管理模块
图书管理系统
图
投
系
书
诉
统
资
管
管
料
理
理
图图 图 书书 书 登借 赔 记阅 偿
用密
退
户码
出
管管
系
理理
统
数据流程 作为学生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有: 1. 能按各种方针对一般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通过对图书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和
数据流程分析,设计如下面所示的数据项:
读者信息
书籍页数,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2) 办理借书卡模块。 1.新生办理借书证。 2.丢失办理借书证。 (3) 实现借书功能。 1.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书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
备注信息等。 2.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
3. 能够查询自己的基本资料、借阅图书情况。
4. 能够熟悉图书管理系统的使用。
:
读者进入系统工作的流程图为:
注册
查询
修改密码
归还
借阅续借 归还
作为图书管理员,他们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 求有:
1. 能方便的对图书进行录入登记,注销陈 旧的书籍。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报告

摘要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数据库的设计遵循一定的规则方法。
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性步骤。
应用前台作为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是数据库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数据库开发作为一项完整性工程在当代社会方兴未艾!关键词:数据库设计方法 物理设计 逻辑设计,概念设计 E-R图 数据库定义 Delphi应用程序开发第一章 绪论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今天信息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资源和财富。
建立一个满足各部门的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了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的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1数据库技术的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现状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的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
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
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
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1.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2.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3.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4.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言。
第二代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关系操作、数据完整性)。
关系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连系用关系来表示;2.以关系数学为基础;3.数据的物理存储和存取路径对用户不透明;4.关系数据库语言是非过程化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报告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报告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报告「篇一」一、课程设计目的掌握虚拟仪器的概念和系统组成,虚拟仪器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认识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工具LabVIEW及图形化编程语言;掌握虚拟仪器软件的设计方法,能够运用LabVIEW进行数据操作、结构控制、文件读写、信号处理、数学分析、波形分析等。
二、第一阶段设计1、第一题第一题要求建立一个二维数组,由于没有指定数组的具体数值,所以设计为让用户自行输入数组的元素,并生成一个新的'数组,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数组长度是使用数组大小函数来获得,经过数组大小函数后,通过索引数组来的到二维数组的行数与列数,想乘后的到数组的长度,查找元素和替换元素则是直接用已有的函数即可实现。
2、第二题任意创建一个二维数组常量,并定义数组元素后用第一题的方法得到数组的长度,把数组和数组长度输入到重排数组维数函数中,即可得到重新排列后的一维数组。
而后让用户自己设计把最后多少个元素放置到数组前面,经过一维数组循环移位后即可实现功能。
3、第三题首先是创建了个数组输入控件,让用户自己输入一维数组的元素,利用一维数组排序函数即可实现升序排列,然后把升序排列的结果利用反转一维数组函数进行反转,即可得到降序排列的数组。
4、第四题首先建立了一个二维的数组常量,定义数组的元素后显示出来。
利用数组的最大值最小值函数得到数组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位置,由于位置是以数组形式表示的,则用数组索引把行数列数提取出来并显示。
但这个方法的问题在于,数组的最大值最小值函数并不能把数组中所有的最值的位置都输出出来,它只输出第一个找到的最值的位置。
5、第五题建立一个簇然后在簇里添加题目要求的内容后,把顺序设置好,接着按顺序把相应的输入控件捆绑到簇中。
6、第六题首先求阶乘要分为3种情况,一是等于零,而是大于零,还有就是小于零。
让用户输入n的值后,马上进行判断,如果等于零,则直接输出1,如果小于零则输出0(表示出错),如果大于零则进入循环进行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图书管理系统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实验报告
教师
评语
1.数据库建模,即将由作业13、14、16得到的优化后的Library数据库关系模型在SQL SERVER中实现
(1) 创建Library数据库;
2.按照中“C/S图书馆管理员模块功能需求”的描述,利用你所在组选定的开发工具分工协作完成要求的程序功能
(1) 实现“编目管理”功能;
(2)实现“典藏管理”功能;
(3)实现“读者管理”功能;
(4)实现“借书手续”功能;
(5)实现“还书手续”功能;
(6)实现“续借手续”功能;
(7)实现“书目查询”功能;
(8) 实现“罚款处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