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县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2010年经济运行数据

2010年经济运行数据2010年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1月20日发布2010年全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
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o 1.1 GDP: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o 1.2 CPI、PPI:12月CPI同比上涨4.6% PPI上涨5.9% o 1.3 农业:全年粮食总产量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o 1.4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o 1.5 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o 1.6 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增长18.4% o 1.7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o 1.8 进出口: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4.7% o 1.9 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增长11.5% o 1.10 货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2 2010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1]∙ 3 2010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4 媒体评论[编辑]主要经济运行数据[1]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编辑]GDP: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运行分析汇报材料

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运行分析汇报材料2010年上半年,预计一产增加值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4.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22()元,同比增长8.0%()。
一、农业生产情况: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夏粮产量:2010年夏粮面积65.8万亩,同比增长0.3%;总产26万吨,同比增长1.2%;平均亩产395.6公斤,同比增长0.9%。
(农业局:今年夏粮总产33.92万吨,秋粮总产32.82万吨。
统计局秋粮产量未出来)油料:2010年种植面积4.8450亩,同比增长1.3%;总产5828吨,同比下降1.0%;亩产120.3公斤,同比下降2.2%。
蔬菜:2010年种植面积6.5万亩,同比下降1.7%;总产12.77万吨,同比增长2.2%;亩产1967.9公斤,同比不增长3.9%。
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上半年,全市存栏猪70.8万头、牛7.2万头、羊35.7万只、家禽446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3%、1.4%、1.5%、1%;出栏生猪53.4万头、牛1.8万头、羊25.2万只、家禽492.4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29.3%、15.5%、4.5%、7.7%;肉类总产4.8万吨、禽蛋产量2.7万吨、牛奶产量1.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5%、39.3%、15.4%。
畜牧业:猪出栏量38.9万头,同比增长7.2%;牛出栏量1.8万头,同比增长15.5%;羊出栏量25.2万头,同比增长4.5%;家禽出栏量482.4万只,同比增长7.7%;肉类总产量4.32万吨,同比增长7.1%;禽蛋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8.8%;牛奶产量1.35万吨,同比增长15.4%。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工程22.56万亩,其中完成大面积造林15.93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6.63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由34.3%增长至36.7%。
全市完成林业总产值4.218亿元,占许昌市下达全年任务量的51.3%,其中第一产业2.623亿元,第二产业1.14亿元,第三产业0.455亿元。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复印件)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昭通市商务招商局二O一O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10年上半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商务厅、省招商合作局的指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创先争优、促进发展的主题,积极应对复杂的金融危机,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加快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外贸进出口管理、加强内贸流通监管、成品油管理、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中心工作任务,商务招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商务招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一)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上半年,全市新签约的国内招商引资项目38个,协议投资总额为275.83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1.8亿元,完成了市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49.8%,其中省外资金到位37.7亿元,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年度计划的54.7%。
(二)外资、外贸工作稳步发展。
1、1-5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82万美元,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美元的38.2%。
新增备案登记自营进出口企业昭通葡泉酒业有限公司、绥江县世通农副特产开发有限公司、昭通市吉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3户,壮大了我市外贸进出口队伍。
2、召开了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参加的联合年检工作会议,在相关部分及参检企业的通力配合下,通过参检企业积极努力,实际参检企业5户,全部年检合格,提前全面完成我市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联合年检工作。
(三)市场流通监督有力。
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
按照省商务厅《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做好2010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的通知》(云商市【2010】73号)分配给我市2010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省级建设指标为:农家店300个、配送中心4个,结合各县区的实际情况,已将指标分配给各县区,并提出相关的工作要求。
对已建农家店开展了后续指导、服务工作36人次,完成2005-2009年万村千乡农家店、配送中心一户一档建档工作,向省商务厅上报了2005-2009年万村千乡农家店、配送中心汇总统计表及2010年万村千乡农家店、配送中心摸底调查规划情况。
2010年云南省统计公报

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带来的重重困难,大力推进“两强一堡”建设,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巩固回升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72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05.8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223.93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2890.4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3:41.9:40.8调整为15.3:44.7:40.0。
全省人均GDP达到15749元(按年末汇率折合2378美元),比上年增长11. 6%。
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2931.3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1 2006-201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8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7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其中增值税完成112.78亿元,增长 15.6%;营业税237.26亿元,增长35.0%;企业所得税82.28亿元,增长26.0 %。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8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22.4%、21.6%、21.4%、63.6%和16.3%。
图2 2006-2010年云南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7%。
2010年上半年各科经济运行情况(精)

目
录
一 各科2010上半年各项指标排名 二 各科2010上半年收入同期、目标任务完成 情况排名
•
各科2010年上半年各项指标排名
科
室
2010年1-6月业务总收入
8893989 7877454 7529179 6383128 5977173 5614588 5151382 4769357 4577720
456
400 388 210 187 176 174 169 102 21 972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0年1-6月住院人次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心 内 科 妇 产 科 普 外 科 大 骨 外 神 经 内 科 眼 科 呼 吸 科 消 化 内 科 耳 鼻 喉 科 肾 内 科 血 液 肿 瘤 内 分 泌 皮 肤 脑 外 心 、 胸 外 科 泌 外 曾 泉 组 口 腔 泌 外 宋 秋 元 组 肛 肠 I C U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10年1-6月业务总收入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万
心 普 骨 神 内 外 外 经 科 科 内 科
消 皮 呼 妇 肾 血 内 耳 眼 急 心 脑 口 泌 泌 I 化 肤 吸 产 内 液 分 鼻 科 诊 、 外 腔 外 外 C 内 科 科 科 肿 泌 喉 胸 曾 宋 U 科 瘤 科 外 泉 秋 科 组 元 组
2010年各科住院人次排名
科 室
心内科 妇产科 普外科 大骨外 神经内科 眼科 呼吸科 消化内科 耳鼻喉科 肾内科
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一、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61.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 7.1%,高出上年同期2.7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22.0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76.14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增加值353.84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163.70亿元,增长11.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8亿元,同比增长4.0%;全部工业总产值1260.87亿元,同比增长3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1.97亿元,同比增长3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06亿元,同比增长4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04亿元,同比增长19.32%;财政收入88.61亿元,同比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72元,同比增长10.5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 866元,同比增长11.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
二、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一)工农业生产平稳快速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持续高位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31.97亿元,增长36.7%,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8个百分点,其中3月、4月、5月、6月连续4个月月度总产值超过190亿元。
6月份更是突破200亿元,达到209.05亿元,创下月度总产值历史新高。
前6个月月度总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71.6%、32.7%、37.9%、39.1%、37.7%、24.1%。
完成销售产值1103.03亿元,增长40.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出3.5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产销率97.44%,同比提高2.44个百分点。
三大支柱行业生产高位增长。
规模以上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5.17亿元,增长40.48%,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20%,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3.9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80个百分点。
2010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数据解读

7 3. 9 56
3 3 88 5 .
2.9 5 8
1 4 3 9
就增速而 言 , 0 0 上班年全 国 3 个省 (自治区、 21 年 1 直辖 市 )中海南 省 G P同 比增长 l. % D 9 4 ,增速 继续居全 国首位 ; 重庆市 以 1 .%的增速 位居第 二 ;山西省上半 76
D 7 5 ,名列全 国第三 。3 个 省区市 中,除 1 2 1 上半 年 全 国 3 个 省 ( 辖市 、 自治 区 ) 0 0年 1 直 经 年 G P增长 1 . % D 济数据 日前 陆续公布 。从 GP绝对值来看 , D 两东两江 ( 广 贵 州 、新 疆 和 宁夏 外 ,其 余 各地 G P增速 均 高于 全 国
1 8
10 9 00
1 6 5 4 9 8
1 . 4 5
1. 3 6
1 8 1 9 2 0 2 1
41 3. 4 4
41 8 06 4
19 0 10
14 . 0 61 25
1 3
1 . 3 5
4 01 1 0 .9
3 3 8 3 21
东 部地 区
1 1 0 2 1 44 .
中部地 区
西 部 地 区
49 6 . 9 8 29
2 0 1 5 05 2
2.1 6 8
1 41 3
21 年第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统计表 0O
东 部 地 区 中部 地 区 西部 地 区
0 3 1 2 . 4
6 6 0 2
39 .
0 7 .
6 7 . 326
56.7 7 1 8
{ 2
1 5 5.
海 南
宁 夏
2010年普洱市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数据

2010年普洱市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数据2010年普洱市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数据一、2010年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普洱市全市生产总值247.3亿元,人口254.29万人,人均生产总值9725.12元1、思茅区生产总值53.67亿元,人口29.6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8101.18元2、景谷县生产总值40.9亿元,人口29.1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4021.25元3、宁洱县生产总值22.42亿元,人口18.5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2073.24元4、江城县生产总值11.85亿元,人口12.1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9753.09元5、镇沅县生产总值17.12亿元,人口20.86万人,人均生产总值8207.09元6、景东县生产总值28.82亿元,人口35.9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8016.69元7、孟连县生产总值10.08万元,人口13.5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7439.11元8、墨江县生产总值24.81亿元,人口36.0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6882.11元9、澜沧县生产总值26.40亿元,人口49.19万人,人均生产总值5366.94元10、西盟县生产总值4.49万元,人口9.13万人,人均生产总值4917.85元二、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9元1、宁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5元2、景谷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3、思茅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9元4、景东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6元5、澜沧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0元6、镇沅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0元7、孟连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2元8、江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5元9、西盟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7元(注:无墨江县数据)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普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56元1、思茅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983元2、景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03元3、景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91元4、宁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元5、镇沅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8元6、孟连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7、墨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47元8、澜沧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6元9、西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9元10、江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12元四、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思茅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2、景谷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668亿元(未剔除糯扎渡水电站耕地占用税7700万元)3、景东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4、澜沧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5、宁洱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6、墨江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亿元7、镇沅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8、江城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44万元9、孟连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91万元10、西盟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699万元五、2010年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排名1、思茅区2、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3、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4、景东彝族自治县5、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6、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7、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8、墨江哈尼族自治县9、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0、西盟佤族自治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6月江川县经济运行分析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江川经济发展困难最大、情况最复杂的一年。
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举“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县”大旗,奋起旅游第二次创业,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确保增长。
据统计测算结果表明:上半年GDP实现了自 2009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增速达到7.9%。
农业小春生产减产不减收、工业回升、第三产业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1%、国税收入增长80.0%、人均储蓄增长17.8%、人均工资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2%、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0%,1-6月全县经济保持了逐月回升、平稳增长的总体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GDP首次正增长今年1-6月份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46297万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14809万元,增长7.9%,实现了2009年来的首次正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9181万元,增加155万元,下降7.8%;第二产业38891万元,增加6338万元,增长18.6%;第三产业68225万元,增加8316万元,增长12.4%。
(二)农业减产不减收1-6月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6025万元,比2009年1-6月份增加510万元,增长0.9%。
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分别完成29512万元、1200万元、21079万元、2112万元和2122万元,分别增加-266万元、25万元、447万元、12万元和292万元,分别增长-0.9%、2.1%、2.2%、0.6%和16.0%。
以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开展各种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确定了水稻、包谷、蔬菜等重点作物的推广品种。
全年小春粮食种植30764亩,总产量526.6万公斤;油料种植39778亩,产量433.83万公斤;蔬菜种植68558亩,产量11421.76万公斤,蔬菜总产值17133万元,增加1225万元,增长7.7%。
大春粮食种植45247亩,蔬菜种植36860亩,花卉种植2860亩。
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抓育苗场地建设、抗旱救灾专项育苗,核心示范烟水、烟路配套工种、基本烟田和卧式密集烤房的建设,共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01929亩,其中田烟51983亩,上下联动,切实抓好烤烟中耕管理和抗病虫灾害工作。
加快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进程,上半年累计出栏肥猪10626头,猪的饲养产值12915万元;猪肉产量8608吨;生产营销仔猪584951头,增加3394头。
生猪存栏262367头,其中能繁殖母猪71556头。
(三)工业生产逐月回升1-6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7073万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15789万元,增长19.43%;工业增加值32233万元,增加4612万元,增长15.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741万元,增加9214万元,增长17.5%;增加值21419万元,增加2394万元,增长11.6%。
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和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表:2010年1-6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2010年1-6月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四)第三产业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41633万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6524万元,增长18.6%。
其中:批发业2208万元,增加287万元,增长15.0%;零售业29522万元,增加4613万元,增长18.5%;住宿业1851万元,增加373万元,增长25.2%;餐饮业8052万元,增加1250万元,增长18.4%。
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14631万元, 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1600万元,增长12.3%,占GDP的10.0%。
上半年旅游业总收入19218万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1651万元,增长9.4%;接待旅游人数65.02万人次,增加5.74万人次,增长9.7%。
(五)财政增收,储蓄增加今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792万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收1653万元,增长18.1%。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4681万元,增收1713万元,增长57.7%。
其中:增值税4643万元,增收1703万元,增长57.9%;消费税累计完成38万元,增收10万元,增长35.7%。
财政支出完成25795万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支3175万元,增长14.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89万元,增支257万元,增长10.6%;农林水事务支出3128万元,增支1314万元,增长72.4%。
6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3637万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108860万元,增长28.3%。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6935万元,增加46614万元,增长18.6%。
人均储蓄10868元,增加1642元,增长17.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40894万元,增加11395万元,增长5.0%。
(六)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增加今年上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990元,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1371元,增长12.9%。
农民人均纯收入1755元, 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102元,增长6.2%。
在农民收入中,从企业中打工得到的劳动收入471元, 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86元,增长22.3%;农业收入927元,减少42元,下降4.3%。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05元,增加292元,增长13.8%。
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9.62元, 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836.2元,增长12.0%;县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49元,减少7元,下降0.1%。
(七)市场物价稳定与上年1-6月份对比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32个百分点(指数为104.32%),其中:粮食类指数124.51%,肉类97.02%(下降2.98个百分点),禽蛋类111.26%,菜类114.2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3.89个百分点(指数为103.8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5个百分点(指数为100.55%)。
(八)投资较快增长1-6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624万元,比2009年1-6月增加15399万元,增长35.6%。
增长最快的: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128万元,增加14870万元,增长11.8倍,占上半年总投资的27.5%;二是农村私人建房投资完成14617万元,增长45.2 %,占24.9%。
下降较快的是工业投资完成11442万元,下降29.3%,占上半年总投资的19.5%。
(九)节能降耗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国家环保政策要求,2009年江川关闭了高耗能、对两湖污染严重的云南天湖化工江川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实效。
1-6月全县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67151.84吨标准煤,比2009年1-6月减少5280.14吨标准煤,下降7.29%。
万元GDP能耗下降5.3%。
二、困难和问题1、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农业不确定因素增多。
2009年入秋以来,江川县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遭遇了罕见的去年秋冬到今年春夏连旱。
一是造成小春农作物严重减产;二是严重阻碍了大春作物栽种和后期作物长势,特别是今年烤烟受灾严重。
2、工业发展困难,经济运行宏观形势严峻,增长不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渗透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今年欧盟债务危机影响又相继出现,直接影响了黄磷的出口, 1-6月黄磷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下降到13000-15000元/吨,江达、实龙两家黄磷企业上半年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江磷集团处于半停产状态。
优势特色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较弱,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不快。
3、投资增速还不理想,结构也不尽合理。
重大项目投资推进相对缓慢,上半年总投资虽然增长35.6%,但时间过半,只完成58624元,仅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20.8亿元的28.0%。
上半年投资增长主体是房地产和私人建房投资增长,均属非生产性投资增长,工业投资不足(上半年全县工业投资仅完成11442万元,比2008年减少4743万元,下降29.3%)。
4、GDP增幅与财税收入增幅差距大。
GDP增幅不如财税收入增幅,今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1%,国税收入8309万元,增收3699万元,增长80%,其中:化工产品税收入库1895万元,增收1212万元,增长177.0%, GDP增长7.9%(现价增长11.3%)。
三、建议1、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坚定信心,促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坚持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畜牧业补和农业损失非农业补的方针,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信心,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积极、稳妥地搞好结构调整,坚持农业稳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变,农业稳、农村稳、江川稳,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九溪云南省科技园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以高科技、高产、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协调,努力做到烟草公司、烟农、政府三满意,力保农业完成年初确定增长4%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2、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加快工业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切实加强对工业的领导,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巩固提升磷化工、建筑建材、纸制品、农产品加工、青铜器、烟花爆竹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扶持生物制药、光学原件制造、服装加工、五金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特色产业。
做好在建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加快工业投资项目进度。
加快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准备做好土地储备工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力争意向性入园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投产,形成工业投资新高潮。
利用招商平台,在做好吸引内资的同时,加强与外商的接洽,扩大出口,确保全年完成28亿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经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四项指标增长20.0%以上的预期目标。
3、发挥本县存款资源优势,引导金融机构广泛开展贷款业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江川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企业贷款难,银行发放贷款也难”的两难境地。
今年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大于贷款,存款增长28.3%、贷款增长5.0%,存贷差252743万元。
各经济管理协作部门应加强联系与协调,破解难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广泛开展贷款业务,促进经济发展。
4、加紧年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落实。
对推进和完成任务不力的部门、乡镇进行督促和检查,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加强经济管理部门的监测、分析、信息工作,找准存在问题,制订有效措施,确保江川经济平稳、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