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练习题二

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练习题二[单选题]1.“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这一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江南博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由此可知,题千的观点应属于唯心主义,故排除C、D两项。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题干中,“上帝意志”不属于人的主观精神,而是一种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本题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2.以下名句中揭示的哲学道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B.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B、C三项揭示的都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而D项揭示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单选题]3.下列与“滴水穿石”蕴含相同的哲学寓意的是()。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C.吐故纳新D.望梅止渴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滴水穿石”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A项也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B项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项体现了变化发展的哲学原理;D项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测验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测验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A)。
A.资本积累B.资本集中C.剩余劳动D.资本积聚2.(C)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A.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D)实现的。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长度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长度C.工作日长度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D.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的比率。
A.可变资本B.不变资本C.预付总资本D.流动资本5.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的资本是(B)。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D.固定资本6.(C)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A.资本积累B.货币流通C.劳动力成为商品D.扩大再生产7.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D)。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8.(C)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
A.阶级革命过程B.产业革命过程C.资本原始积累过程D.民主法治过程9.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条件的是(C)。
A.商业的发展B.资本原始积累C.大机器工业的出现D.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10.(C)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A.剩余价值规律B.货币流通规律C.价值规律D.经济危机规律1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D)。
A.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B.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C.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2.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矛盾13.货币的本质是(D)。
自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验试题汇总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的口号。
A.民主科学B.建立共和国C.民族独立D.自由发展【正确答案】:B2、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哲学的贫困》B.《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C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哲学的贫困》B.《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D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A.《国家与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我国革命》D.《论我国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答案】:B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A.《论欧洲联邦口号》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D.以上均错【正确答案】:C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B.公然申明了自己的阶级性C.坚决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D.整个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正确答案】:A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正确答案】:B8、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正确答案】:C9、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
A.长期理想、近期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B.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长期理想、近期理想C.生活理想、长期理想、近期理想、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正确答案】:D10、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为根本方向。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3答卷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3答卷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
A.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是:B.政治经济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辩证法范畴的是()。
A.世界是普遍的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是: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础的是()。
A.历史唯物主义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是: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的是()。
A.无产阶级革命理论B.无产阶级政党理论C.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正确答案是: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点的是()。
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非意识形态性正确答案是:D.非意识形态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的是()。
A.社会形态B.社会矛盾C.社会生产力D.社会思潮正确答案是:D.社会思潮。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特征的是()。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统一D.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正确答案是:C.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统一。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1答卷东财作业马克思主义概论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政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回答一些关键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二、作业内容及解答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它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演进过程B. 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社会形态更替过程C. 由人的意志和选择决定的D. 由少数人控制的答案:B3.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哲学的贫困》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仅相当于其劳动力的价值,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它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同时,它也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测验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29分35秒测验时间: 2018-09-01 12:15:39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
A、生活B、职业C、道德D、社会【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答案选A。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2、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这是()理想。
A、长期B、职业C、近期D、社会【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答案选D。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自由垄断资本主义D、区域垄断资本主义【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
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
参见教材P197。
4、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
A、毛泽东B、列宁C、马克思D、恩格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
参见教材P200。
5、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始于()。
A、 19世纪中期B、 19世纪后期C、 20世纪初期D、 20世纪30年代【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
参见教材P220。
6、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C。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参见教材P40。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德国古典哲学【答案解析】:答案选C。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参见教材P40。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答案解析】:答案选D。
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参见教材P44。
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国家与革命》【答案解析】:答案选A。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论我国革命》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5。
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答案解析】:答案选C。
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参见教材P45。
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答案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参见教材P48。
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B.实践性【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8、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
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D。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最新精选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测试题库310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表明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C)A.具有客观可能性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C.具有客观必然性D.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DA.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B.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C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5.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BA.道德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6.社会意识DA.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高B.在经济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低C.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7.道德CA.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B.是永恒不变的C.具有历史性D.是靠国家强制力潜在保证其实施8.生产力要素中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只能通过渗透其他要素来发挥作用的要素是D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9.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C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10.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A.哲学B.逻辑C.数学D.语言学11.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AA.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个组成部分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D.私有制国家和公有制国家两类12.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B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13.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C。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参见教材P40。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德国古典哲学【答案解析】:答案选C。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参见教材P40。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答案解析】:答案选D。
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参见教材P44。
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国家与革命》【答案解析】:答案选A。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论我国革命》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5。
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答案解析】:答案选C。
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参见教材P45。
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答案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参见教材P48。
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B.实践性【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8、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
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D。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参见教材P51。
9、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A.共产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A。
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参见教材P51。
10、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解析】:答案选C。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
参见教材P54。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C.实践的观点【答案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参见教材P69。
12、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劳动实践【答案解析】: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参见教材P70。
13、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B.物质生产实践【答案解析】: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参见教材P70。
14、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叫做()。
A.矛盾【答案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参见教材P75。
15、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
A.唯物主义决定论【答案解析】: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
参见教材P85。
16、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A.意识【答案解析】: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参见教材P91。
17、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指的是()。
A.求真务实【答案解析】: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参见教材P95。
18、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指的是()。
A.解放思想【答案解析】: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参见教材P96。
19、实事求是是()的目的。
A.解放思想【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参见教材P96。
20、1836年,在()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走上了独立政治运动的舞台。
B.英国【答案解析】: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走上了独立政治运动的舞台。
参见教材P38。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在内的统一整体。
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参见教材P39。
2、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解析】:答案选C。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参见教材P44。
5、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参见教材P46。
8、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C.十六大【答案解析】:答案选C。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参见教材P49。
9、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参见教材P51。
10、马克思主义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突出地表现为()。
C.实践功能【答案解析】:答案选C。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认识功能,而且具有实践功能,并且突出地表现为实践功能。
参见教材P55。
11、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答案解析】:答案选A。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参见教材P55。
1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D.存在方式【答案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参见教材P65。
13、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劳动实践【答案解析】: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参见教材P70。
14、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B.物质生产实践【答案解析】: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参见教材P70。
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参见教材P74。
17、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B.必然性【答案解析】: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参见教材P85。
18、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
A.客观性、普遍性【答案解析】: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
第二,普遍性。
参见教材P90。
19、实事求是是()的目的。
A.解放思想【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参见教材P96。
一、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在内的统一整体。
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参见教材P39。
8、通常说,()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B.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参见教材P51。
12、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
B.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B。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参见教材P56。
13、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C.实践活动【答案解析】: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参见教材P70。
14、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D.实践【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参见教材P70。
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参见教材P74。
17、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叫矛盾的()。
D.普遍性【答案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参见教材P78。
19、劳动产生了语言,为()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A.意识【答案解析】: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参见教材P91。
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答案解析】:答案选B。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参见教材P45。
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独自创立的【答案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所以A项错误。
参见教材P46。
7、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这是()理想。
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D。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8、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
B.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参见教材P51。
9、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