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白
走近你李白作文

走近你李白作文《走近李白》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李白。
李白啊,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你想想,能把诗写得那么牛掰,那得是啥样的脑子呀!他就像咱生活中的一道闪电,亮瞎了无数人的眼。
他的诗,那叫一个绝!有时候豪放得像一阵狂风,能把你的心都吹得澎湃起来;有时候又细腻得像一根丝线,轻轻就缠住了你的情感。
比如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云望庐山瀑布挂前川”,哇,你一读,就好像真能看见那瀑布哗啦啦地往下冲,那气势,啧啧。
李白这人吧,还特别有个性。
他才不管什么规矩呢,想干啥就干啥。
皇帝老儿叫他去写诗,他还不乐意呢,觉得束缚了他的自由。
这要是搁咱普通人身上,那不得赶紧抓住这机会往上爬呀,可李白不,他就爱自由自在地晃荡。
据说他还特别爱喝酒,一喝酒那诗就跟泉水似的往外冒。
我有时候就想啊,是不是那酒里有啥魔法,能让他变得那么厉害。
他喝醉了就写诗,写出来的还都是经典,你说气人不气人。
我觉得吧,李白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神仙,在人间逛了一圈,留下了一堆宝贝,然后又飞走了。
他的存在让我们知道,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活,可以这么潇洒,可以这么有才华。
咱虽然成不了李白,但咱可以学学他的那种洒脱呀。
别老是被一些小事困住,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
遇到困难了,就想想李白,人家那么难都过来了,咱这点事儿算啥。
走近李白,就是走近一种境界,一种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让我们在李白的诗里遨游,感受他的豪情壮志,感受他的浪漫情怀,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诗意,多一些色彩。
别再只是埋头苦干啦,偶尔也抬头看看天,说不定就能看到李白在冲你笑呢!这就是我眼中的李白,一个超级厉害又超级有趣的人。
他的诗,他的人,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去欣赏。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出生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他的出生地点。
让学生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李白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1.2 李白的文化成就讲解李白在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让学生了解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原因,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第二章:李白的诗歌创作2.1 李白的诗歌主题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友情、壮志凌云等。
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
2.2 李白的诗歌形式介绍李白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在诗歌结构、韵律和用词上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3.1 李白的诗歌意境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出宽广的胸怀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2 李白的诗歌语言分析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豪放、奔放、清新、典雅等。
让学生学习李白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李白的诗歌影响4.1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讲解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包括其他诗人的受启、画家、音乐家的创作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2 李白的诗歌在现代的价值探讨李白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和价值,如何从他的诗歌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李白诗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有思想深度的人。
第五章:欣赏李白的名篇5.1 《将进酒》分析《将进酒》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5.2 《庐山谣》分析《庐山谣》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清新典雅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第六章: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6.1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讲解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描绘理想的特点。
走近李白作文(4篇)

走近李白作文(4篇)走近李白作文1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寻觅千年前盛唐的气息。
时势,造就了超然的他,亦可以说,他升华了这个时代。
他的得意与失落,功名与挫折,早已被时光所湮灭,但他的诗,芳香依旧,遗韵犹存。
他,就是李白。
他是诗坛的珠穆朗玛峰。
他的诗,登峰造极。
古往今来,无一人可攀至他的高度。
其笔尖轻点,使人望尘莫及。
他狂放,令贵妃研墨,让力士脱靴,即刻作佳咏《清平调》三首,令人惊叹;他高洁,不忍官场黑暗,一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尽傲岸不羁。
他自信,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足见清新飘逸,豪迈奔放。
他钟情明月。
他寄愁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以月为友,举杯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是他与友人心灵的纽带,思念的信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心中的明月是那样的纯洁,无暇,“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月光皎洁的夜晚,他骑马驰向远方,如霜的明月,一路伴他左右。
他独爱美酒。
他销愁万古,“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他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他山中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他把酒临风,情醉月光下。
李白,以高傲的神态,站在历史的浪花上,俯瞰众生。
那个世道黑暗的时代不适合他,于是,他将自己的灵魂倾注在诗中,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豪迈奔放的粗犷,傲岸不羁的节操,高度自信的豁达。
他是中国唐诗一座永恒的丰碑。
时光可以消磨现实的物质,但带不走精神的永恒。
他,和他的诗,如同瑰宝,流传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间,芳香依旧。
走近李白作文2酒入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半轮婵娟,袅袅檀香。
蜗居书房,手捧太白的诗卷,恍惚之间,一身白衣如谪仙一般的少年踏着月光走来,嘴角挂着放荡不羁的笑,一路高歌,一路豪饮。
这一刻,你走近了我,我也走近了你-—李白。
走近诗人作文

走近诗人作文《走近李白》说起诗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李白。
他呀,那可是个超酷的家伙。
我第一次对李白有深刻印象是在一次旅行中。
我去了庐山,站在瀑布脚下。
那瀑布轰隆隆地从高处砸下来,水珠溅得到处都是,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就在我被这瀑布震撼得说不出话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李白的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当时就想,李白这人得多会想啊。
站在这瀑布跟前,我只能说这水可真多,流得可真猛,可人家李白就想到银河落下来了。
再看看李白的生平,感觉他一生都在闯荡。
他到处游山玩水,喝酒写诗。
他喝酒绝对是海量,而且好像越喝越能写出惊艳的诗。
我平时喝个小酒顶多迷糊着打个盹,他倒好,写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奇特又充满意境的句子。
他一个人喝酒,能和月亮影子玩出花来。
我就想象着他在花丛中,拿着酒杯晃晃悠悠的样子,一会儿对着月亮举杯,一会儿又对着影子聊天,多好玩。
别人喝酒图个醉,他喝酒能创造出一种自己的浪漫世界。
我要是能有他那喝酒的本事就好了,可惜我是喝一点就撑不住了。
李白还特别洒脱不羁呢。
他不想受到官场那些拘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就是那种,要是让他弯腰讨好别人才能当官,他还不愿意干呢。
在他眼里,自由和写诗喝酒才是最快乐的事。
我也希望能像他那样洒脱,可生活中总是有各种顾虑。
不过我想,靠近他一点也好,学着他偶尔豪放一点。
像在庐山看瀑布时那样,把自我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用一种充满诗意的眼光看世界。
《走近李清照》李清照在诗人里可是个独特的存在。
要是把诗人比作一个大花园,那李清照就是一朵清幽又具有独特芬芳的小花。
我跟李清照的“相遇”是在逛旧书店的时候。
我在一个小角落里发现了一本李清照诗词集。
书页都有些泛黄了,带着一股陈旧的书香味。
我本来是随手翻翻的,结果一看就入迷了。
就像突然闯进了一个宋代女子的世界。
我发现李清照年轻的时候啊,就像一个多愁善感又活泼可爱的小姑娘。
她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就仿佛看到她和朋友们划着小船,在荷叶间嬉戏,把水里的鸥鹭都惊飞了。
走近李白 详案

一.了解李白1.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大唐多如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最璀璨的那一颗星,是唯一被称为具有侠肝义胆,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走近李白,重读李白。
2、同学们读过李白的诗歌吗?那么你了解李白吗?3.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天宝元年701年出生在中亚细亚碎叶城,也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盛唐的时候这还是中国的领土,四岁随父亲迁入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绵阳江油青莲乡,李白23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的大半生都在游历,足迹遍布18个省,206个州县,80多座山,60多条江河湖泊,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结识了无数朋友,也因此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二、认识了李白,现在我们来玩游戏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点文字游戏。
2.九宫格:请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26岁过襄阳的时候偶然结识了孟浩然,28岁在江夏与孟浩然相遇分别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3. 九宫格:请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峨眉山月歌》影入平姜江水流(李白初次出蜀中,心中对故土亲人眷恋不舍)4.九宫格:请从以下9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望庐山瀑布》自从李白作了这首诗之后,后来到庐山游玩的人再也不敢作诗,怕献丑,苏东坡对这首诗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谪仙指的就是李白。
李白是谁呢?(出示)说到谪仙,还有一段佳话,说的是41岁时,李白被道士吴筠举荐入宫当翰林学士,当时李白只是一介布衣(老百姓),一下子入宫当这么大的官那是很了不得的,当时李白还做了一首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他进宫后遇到了太子的老师,当时名满天下的贺知章,贺知章见到气度非凡的李白,再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之后,惊异不已说:“你不是普通人,你一定是被贬到人间的仙人。
”对李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即解下身上佩戴的代表官职身份的金龟,命人去换酒,与李白一醉方归。
走近诗人作文

走近诗人作文《走近李白》李白啊,那可真是个超级大名人,打从我们开始学古诗起就天天能见到他。
要真“走近”他,还得从我上次去庐山说起。
我刚爬上庐山,哇塞,那风景简直绝了。
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瀑布像条长长的白绸子从山上直挂下来。
当时我就想,这不就是李白诗里的模样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嘴里嘟囔着这句诗,心里想着李白写得可真太准确了。
他当时看到这瀑布的时候,估计也跟我似的震惊得不行。
说不定他还可能是举着个酒壶,摇摇晃晃地走到瀑布下,那酒水洒出来混着瀑布的水汽,然后灵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顺嘴就把这千古绝句给吟出来了。
我呢,就在瀑布旁边,来来回回地走。
看着那飞落的水,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我就琢磨啊,李白那时候写这诗的时候,一定对这景色观察得可细致了。
就像我现在,看到瀑布周围的石头被水流冲刷得滑溜溜的,有些草就长在石缝里,那水溅到脸上凉飕飕的。
李白看到这种种细节,才能在诗里把瀑布的壮观写得这么让人能够想象得到。
他那种豪爽洒脱的劲儿,八成也是在这山川美景的熏染下变得更浓郁的。
在庐山的这一趟,让我感觉好像离李白没那么遥远了。
他写的那些诗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带着景色、带着他当时的心情。
我呢,好像也能一点点体会到他看到美景的那份激动与豪情了。
感觉这次庐山之行,像是一场与李白跨越千年的相遇。
《走近杜甫》杜甫啊,咱们都知道他整天忧国忧民的,不过要走近他还真有一段有趣的经历呢。
我有一次去了杜甫草堂,那个地方刚开始看着就普普通通的,一进去我还纳闷呢,杜甫就住在这?只见那是几间破破烂烂的屋子,墙都有点歪斜了,屋顶的茅草也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感觉风一吹就能把这屋顶吹没了。
我就站在那儿想啊,杜甫在这屋儿里肯定没少愁眉苦脸。
当年他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那时候的情况应该跟我看到的差不多吧。
我仔细看那屋子周围,有一小片菜地。
我寻思着,杜甫那时候可能还自己种菜呢,一边种一边唉声叹气的,担心着百姓的生活。
走近李白中考作文

走近李白中考作文走近李白中考作文(篇1)太白的诗都如此张狂,怎么的都是唐朝最动人的曲调。
马蹄声声,在太白的香味中醉去。
轻舟总也追不上。
“仁者好山,智者乐水。
”太白一生好入名山,纵情山水,借酒做诗,每臻绝唱。
不爱宁静的山壑、优雅的林泉,独倚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愿与星辰同呼吸与神灵相往来。
太白的叛逆不羁和超现实的浪漫,赢得了谪仙人的美誉。
太白的诗没有读过几首,太白的诗却植入胸中。
“藻思绮合,清丽芋眠。
”说的是太白思如泉涌的豪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花间一壶酒,对饮成三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更多的是太白的伤情。
推之原因,但因他的多舛命运。
太白四十多岁进京,在翰林院作个供奉,却只是皇帝用来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
后因他蔑视权贵,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不到三年被排挤出京。
安禄山造反后,他曾参加永王的抗敌军。
李白因此被放逐至贵州,半路得赦,最后死在当途。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多舛的命运却让李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对大脑的刺激令李白诗才泉涌,拿出理由的是,李白的大多佳作出自酒醉。
也有人说李白不敢面对现实,还举例道,李白借酒醉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鞋,然后才提笔做诗。
不管后人猜测如何,李白与酒是分不开的。
酒可助兴,亦可解忧。
李白如此豪放人士喝起酒来当然海量,恋酒亦是情理之中。
李白好交友,对朋友感情真挚。
李白与杜甫相遇酒店,豪饮畅谈,虽一面之缘,却神交一生。
《赠汪伦》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更道出了李白是个重情义的人。
李白忧国忧民。
在他六十一岁时,还请缨杀敌,行至金陵,因病折回,所以他说:"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如此说来,李白一千年来被人称为"谪仙人",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热爱祖国,不忘现实的伟人。
站在不即不离的地方看李白,看到的就是如此一个诗人。
走近李白中考作文(篇2)一提到李白,大家并不陌生。
他所谓一代文豪,天上谪仙。
《走近李白》

• 译文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 杖,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秀美的庐山挺拔 在南斗旁,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三叠泉如 银河倒挂三石梁。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 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 象,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 雪山奔淌。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 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 玉京。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 同邀游太清。
• 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 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 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 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 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 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 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 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 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 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
目录
1 诗人简介 2 朝代简介
3 诗歌分类 4 代表作品 5 诗人故事 6 诗仙由来
•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中国唐朝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 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 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 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 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 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 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 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寻觅千年前盛唐的气息。
时势,造就了超然的他,亦可以说,他升华了这个时代。
他的得意与失落,功名与挫折,早已被时光所湮灭,但他的诗,芳香依旧,遗韵犹存。
他,就是李白。
他是诗坛的珠穆朗玛峰。
他的诗,登峰造极。
古往今来,无一人可攀至他的高度。
其笔尖轻点,使人望尘莫及。
他狂放,令贵妃研墨,让力士脱靴,即刻作佳咏《清平调》三首,令人惊叹;他高洁,不忍官场黑暗,一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尽傲岸不羁。
他自信,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足见清新飘逸,豪迈奔放。
他钟情明月。
他寄愁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以月为友,举杯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是他与友人心灵的纽带,思念的信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心中的明月是那样的纯洁,无暇,“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月光皎洁的夜晚,他骑马驰向远方,如霜的明月,一路伴他左右。
他独爱美酒。
他销愁万古,“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他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他山中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他把酒临风,情醉月光下。
李白,以高傲的神态,站在历史的浪花上,俯瞰众生。
那个世道黑暗的时代不适合他,于是,他将自己的灵魂倾注在诗中,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豪迈奔放的粗犷,傲岸不羁的节操,高度自信的豁达。
他是中国唐诗一座永恒的丰碑。
时光可以消磨现实的物质,但带不走精神的永恒。
他,和他的诗,如同瑰宝,流传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间,芳香依旧。
文/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