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白》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校本课程《走近李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校本课程《走近李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李白 -----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指导他是诗仙、酒仙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了解李白性情豪放志气宏大的个性。

2.通过诗歌《上李邕》了解李白及其诗歌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及《上李邕》了解李白及其诗歌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从《上李邕》这首诗中感悟作者的志气宏放和写作特点及“不干人,不屈己,”笑傲权贵平交王侯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和同学们对诗,让同学们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奇葩,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唐朝诗歌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这顶峰的最顶端并峙着两大诗人,一位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李白,品读李白,欣赏李白,崇拜李白!二、教学过程先让同学们来说说心目的李白是怎么样的,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老师总结。

老师讲述李白字和名的来历,让学生对李白有初步的了解。

紧接着讲述李白的两个美称“诗仙”和“酒仙”。

让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温馨提示看看书上对李白的介绍。

老师讲解书上《旧唐书.文苑下.李白传》中对李白的介绍那段话的意思。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

师总结:李白在文坛上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凭一支笔、一把剑、一壶酒就可以浪迹天涯、行走江湖、诗酒逍遥!对于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诗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他的这首《上李邕》从思想源头上了解这位“楚狂人”。

师先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诗有初步的了解。

让学生读这首诗,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思。

观看郦波老师和他的团队的太极朗诵视频,让同学门从视频中感受郦波老师和同学们朗读的韵味和气势。

让同学们再次朗诵这首《上李邕》体会年轻李白的豪放的气质和远大的理想。

给同学们讲解这首诗的意思,了解“大鹏”是李白诗歌里惯用的意象,给同学们介绍大鹏的形象,让同学们知道李白写大鹏其实就是为了写自己。

前四句写大鹏就是写自己,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

介绍李邕,李邕当时不但很有才华而且官职还很高,但是李白却还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不干人,不屈己,”笑傲权贵,平交王侯的李太白的本色!师总结:有人说李白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脱口而出吟诵出来的,这就是青莲居士谪仙人,这就是青莲居士李太白!这就是其诗的极度夸张、神奇想象、风格豪迈、气势雄浑!所以说他是继战国屈原以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出示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走近李白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李白的生平,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创作的特点。

2.通过分析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模仿李白的诗风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内容:1.李白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2.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

3.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李白吗?对他有什么了解?2.引导学生回答: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二、学习李白的生平和作品(20分钟)1.老师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

2.学生分组研读李白的几首著名诗歌,并分析诗歌的题材、意境等方面。

三、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30分钟)1.老师选择几首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介绍其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诗歌的特点。

2.学生跟随老师欣赏李白的诗歌,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30分钟)1.老师提供一些李白的诗句或诗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2.学生可以选择李白的诗歌进行模仿,也可以灵活发挥,以自己的方式创作。

五、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李白的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创作诗歌:评价学生创作诗歌的质量和创意。

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扩大对他的了解。

2.学生可以尝试将李白的诗歌改编为歌曲或舞蹈,展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

3.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李白诗歌朗诵会或诗歌创作比赛。

通过走近李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唐代文化和诗歌艺术,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大班走近李白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走近李白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走近李白主题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大班走近李白主题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名家李白。

2. 培养幼儿对李白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李白简介:生平背景、主要作品。

2. 李白诗歌欣赏:选取适合幼儿的李白诗歌,进行朗读和欣赏。

3. 创作李白风格的诗歌:通过模仿李白的写作风格,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准备:1. 李白的简介资料和图片。

2. 李白的诗歌选集。

3. 幼儿绘画、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李白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优美动人,被誉为"诗仙"。

- 展示李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是做什么的?2. 李白简介(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和主要作品,可以借助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讲解。

- 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让他们描述李白的形象特点。

3. 李白诗歌欣赏(15分钟):- 选择一首适合幼儿的李白诗歌,进行朗读。

可以使用韵律明快、内容简单的诗歌。

- 鼓励幼儿聆听并跟随朗读,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 提问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 创作李白风格的诗歌(20分钟):- 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些李白的诗句,解释其中的意思。

- 引导幼儿模仿李白的写作风格,自由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可以进行小组展示或贴在教室墙上。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对李白的了解和感受。

- 引导幼儿总结学到的知识,例如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很美丽,我们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等。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李白诗歌的欣赏和创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

2. 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或书店,引导他们寻找关于李白的绘本或简介,进一步了解李白的作品。

3. 制作李白主题的手工作品,如李白的头像面具、诗歌书签等,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出生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他的出生地点。

让学生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李白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1.2 李白的文化成就讲解李白在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让学生了解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原因,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第二章:李白的诗歌创作2.1 李白的诗歌主题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友情、壮志凌云等。

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

2.2 李白的诗歌形式介绍李白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在诗歌结构、韵律和用词上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3.1 李白的诗歌意境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出宽广的胸怀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2 李白的诗歌语言分析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豪放、奔放、清新、典雅等。

让学生学习李白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李白的诗歌影响4.1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讲解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包括其他诗人的受启、画家、音乐家的创作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2 李白的诗歌在现代的价值探讨李白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和价值,如何从他的诗歌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李白诗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有思想深度的人。

第五章:欣赏李白的名篇5.1 《将进酒》分析《将进酒》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5.2 《庐山谣》分析《庐山谣》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清新典雅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第六章: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6.1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讲解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描绘理想的特点。

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近李白》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近李白》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近李白》教学设计及反思李白,被誉为唐朝文章宗师,是中国古代诗人、思想家,他的诗歌,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走近李白”的一堂新颖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目标:教育学生了解唐朝文章宗师李白的生平及其文章作品、理解其文章内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思想目标:丰富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1)导入部分: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展示、音乐椰子,给学生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大家所爱戴的伟大诗人李白。

(2)文本部分:选取其中的几首诗,带领学生们阅读理解李白诗歌,通过精彩的视频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的作品,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知识。

(3)一本书部分: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坚持自主阅读,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以及培养良好的文学思维能力。

(4)小组研讨部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李白的作品。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分组研讨任务,形成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李白作品的技能。

(5)个人反思部分:通过《走近李白》课堂活动,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李白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语文、数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本次“走近李白”课堂设计及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深度学习了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学生们既有收获又有改变,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对文学的兴趣也比以前更加浓厚,且有较大的提高。

本次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学时间紧迫,课堂活动复杂,活动安排地总体来说还不够完善;其次,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差异性,有的同学还没完全掌握知识点,对知识的掌握也有所限制;另外,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还有待加深,借助练习等活动,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走近李白 详案

走近李白 详案

一.了解李白1.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大唐多如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最璀璨的那一颗星,是唯一被称为具有侠肝义胆,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走近李白,重读李白。

2、同学们读过李白的诗歌吗?那么你了解李白吗?3.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天宝元年701年出生在中亚细亚碎叶城,也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盛唐的时候这还是中国的领土,四岁随父亲迁入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绵阳江油青莲乡,李白23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的大半生都在游历,足迹遍布18个省,206个州县,80多座山,60多条江河湖泊,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结识了无数朋友,也因此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二、认识了李白,现在我们来玩游戏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点文字游戏。

2.九宫格:请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26岁过襄阳的时候偶然结识了孟浩然,28岁在江夏与孟浩然相遇分别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3. 九宫格:请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峨眉山月歌》影入平姜江水流(李白初次出蜀中,心中对故土亲人眷恋不舍)4.九宫格:请从以下9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望庐山瀑布》自从李白作了这首诗之后,后来到庐山游玩的人再也不敢作诗,怕献丑,苏东坡对这首诗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谪仙指的就是李白。

李白是谁呢?(出示)说到谪仙,还有一段佳话,说的是41岁时,李白被道士吴筠举荐入宫当翰林学士,当时李白只是一介布衣(老百姓),一下子入宫当这么大的官那是很了不得的,当时李白还做了一首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他进宫后遇到了太子的老师,当时名满天下的贺知章,贺知章见到气度非凡的李白,再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之后,惊异不已说:“你不是普通人,你一定是被贬到人间的仙人。

”对李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即解下身上佩戴的代表官职身份的金龟,命人去换酒,与李白一醉方归。

最新四年级科学《走近李白》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四年级科学《走近李白》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四年级科学《走近李白》教学设计(精品)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走近李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生平和作品。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李白的生平和作品的基本信息。

2. 学会欣赏李白的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掌握一首李白的诗歌,具备一定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介绍- 生平背景概述- 重要作品简介- 影响和地位的介绍2. 李白的诗歌欣赏- 选择几首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阅读和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研究一首李白的诗歌- 选择一首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诗歌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解读诗歌内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关于李白的视频片段或音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李白的形象和诗歌的朗读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诗歌欣赏和朗读表演活动,自我评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和评价朗读和表演的水平,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走近李白》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课件3. 李白的诗歌音频和视频资源4.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七、教学安排本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科学课程表的具体情况安排,建议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作品,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

2. 第二课时: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进行诗歌解读和表演练。

3. 第三课时: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及对后续研究的指导和建议。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李白的创作背景
总结词
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的交织
详细描述
李白的创作深受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在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白身处 这样的时代,创作出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的诗歌。同时,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如他的游 历、交友、政治态度等。
02
李白的诗歌风格与特点
李白的诗歌风格
豪放不羁
清新自然
李白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豪放不羁的风 格,他善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 手法,展现出恢弘的气势和激昂的情 感。
李白的诗歌也常常表现出清新自然的 特点,他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和自然 的景象,表现出真挚的情感和生活的 情趣。
奔放自由
李白的诗歌语言奔放自由,不受拘束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和景象,通过 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
法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教师反思
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分析教学 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向,以及 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身的教
学效果。
家长反馈
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反馈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 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
进家校合作。
06
《走近李白》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反思
存在问题与不足
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对李白诗歌 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 ,未能深入体会其内 涵。
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 性化指导,满足不同 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时间分配需进一 步优化,避免部分环 节过于仓促。
教学改进
针对学生理解不足的问题
增加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赏析环节,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其内涵。
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加深对 李白及其诗歌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
课前三分钟:被《诗韵悠悠》中的古诗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背的古诗全部来自于咱们的《诗韵悠悠》,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目录,数一数李白的诗共有几首?
生:8 首。

师:是啊,一共有八首,这说明李白的诗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的,李白不仅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唐朝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诗坛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大家对李白了解多少呢?
学生说出通过查阅资料对李白的了解。

(幻灯片出示相应的李白的图片)
师:那今天咱们就通过学习《诗韵悠悠》中的古诗去近距离的了解一下李白,走近李白,去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个人,去读读李白的诗。

二、通过古诗了解李白
(一)学习《静夜思》
出示《静夜思》的古诗配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指名有感情地读古诗)请同学们思考从这首古诗里能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
生:思念家乡的人、喜欢看月亮的人.....
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两句诗,知道李白思念家乡。

结合教师意境的语言渲染“寂静的夜晚,望着那一轮皓月,李白非常
想念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从而得出李白常年漂泊在外,是一位行者。

(二)学习《赠汪伦》
师:请同学们读这首古诗,思考通过这首古诗你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生:能读出他和汪伦的感情非常深,是好朋友。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通过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来的。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很深也不及汪伦对李白的感情深,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岸十里桃花,一叶孤舟,正当李白独自踏上离别的路时,岸上传来汪伦的歌声,此时李白非诚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结:李白喜交友
(三)学习《月下独酌》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读诗《月下独酌》,看看李白还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自由读古诗)
生:李白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
生:通过独酌两字看出李白是独自一人在喝酒,比较孤独
师:那请同学们再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理解李白态度的转变。

有一开始的孤独转变为邀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作伴,以月为伴以影为友,一轮明月,一壶酒,好不自在。

写活了月亮,也写活了
自己,心情也变得开心起来。

小结:乐观、豁达、爱喝酒的人。

(四)学习《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通过分析诗的意境,了
解诗人的行迹得出李白是一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人。

解李白写诗的特点
(一)过渡:同学们,刚才透过《月下独酌》这首古诗,我们知道了李白是一位喜欢饮酒作诗的人。

那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这三幅图片(幻灯片出示三幅带月亮的意境古诗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生:三幅图上都有月亮。

师:是的,都有月亮,看来李白作诗的时候喜欢对着月亮,仿佛只有月亮才能最懂的心思,他也对月亮情有独钟,喜欢对月抒怀。

所以我们又知道了?
生:李白喜欢对着月亮作诗小
结:对月抒怀,月下作诗
(二)对比《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透过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得出李白作诗特点,夸张。

找学生读出夸张的感觉和气势。

(三)对比《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诗人把月光想象成落地的白
霜;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想象成银河,说明其作诗特点为“想象力丰富”
通过把“月光”比喻成“白霜”;把“瀑布”比喻成“银河”得出特点比喻
(三)对比《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通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通过有气势的朗读,诗人的豪言壮语得出李白写诗特点“壮观”。

此处可训练学生有感情的诗歌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