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论进阶——阶轴(界轴)

合集下载

轴概念的理解

轴概念的理解

轴概念的理解轴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概念,包括数学、物理、工程、生物学等等。

它可以用来描述旋转、平移、变形等现象,是研究和描述各种运动和变化的基本工具。

在数学中,轴通常被用来描述几何图形的旋转轴、坐标轴等。

在物理学中,轴被用来描述刚体的旋转运动。

在工程中,轴被用来描述机械装置的旋转部分。

在生物学中,轴被用来描述生物体的旋转、平移和变形。

在数学中,轴是描述旋转的基本工具。

一个几何图形绕着某个轴旋转时,它的每个点都绕着轴旋转,轴上的每个点都是旋转的中心。

这样,轴就成了这个旋转运动的基准线或基准点。

比如在几何图形中,我们常常用x轴、y轴、z轴来描述坐标系的方向和位置。

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可以利用x轴、y轴、z轴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也可以利用x轴、y轴、z轴来描述一个向量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轴被用来描述刚体的旋转运动。

一个刚体绕着某个轴旋转时,每个点都绕着轴旋转,轴上的每个点都是旋转的中心。

这样,轴就成了这个旋转运动的基准线或基准点。

比如在刚体的旋转运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角速度、角加速度来描述其旋转运动,也可以利用转动惯量、角动量来描述其旋转运动。

在工程中,轴被用来描述机械装置的旋转部分。

一个机械装置的旋转部分绕着某个轴旋转时,每个部件都绕着轴旋转,轴上的每个部件都是旋转的中心。

这样,轴就成了这个旋转部分的基准线或基准点。

比如在机械装置的旋转部分中,我们可以利用转速、扭矩来描述其旋转运动,也可以利用轴承、联轴器来支撑和传递其旋转运动。

在生物学中,轴被用来描述生物体的旋转、平移和变形。

一个生物体的旋转、平移和变形都可以视为绕着某个轴进行的。

比如在生物体的旋转、平移和变形中,我们可以利用关节、肌肉来描述其旋转、平移和变形,也可以利用骨骼、软组织来支撑和传递其旋转、平移和变形。

综上所述,轴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旋转、平移、变形等现象,是研究和描述各种运动和变化的基本工具。

在数学中,轴被用来描述几何图形的旋转轴、坐标轴等。

绕某一直线旋转的旋转体体积的求法

绕某一直线旋转的旋转体体积的求法

一、概述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旋转体积的问题。

绕某一直线旋转的旋转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在工程设计、建筑学和动力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了解如何求解绕某一直线旋转的旋转体体积是非常重要的。

二、旋转体积的基本概念旋转体积指的是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条直线旋转而成的立体。

常见的旋转体包括圆锥体、圆柱体和旋转抛物面等。

在求解旋转体积时,我们通常需要根据给定的图形和旋转轴来确定积分的区间,并使用定积分的方法来求解。

三、圆柱体体积的求法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旋转体,其体积的求法非常简单。

设半径为r的圆绕与半径平行且与圆心距为h的直线旋转,即可得到一个圆柱体。

根据圆柱体的定义,其体积可以表示为V=πr²h。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该公式来求解圆柱体的体积。

四、圆锥体体积的求法与圆柱体类似,圆锥体的体积求解也可以通过积分的方法来进行。

设半径为r的圆绕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为h的直线旋转,即可得到一个圆锥体。

根据圆锥体的定义,其体积可以表示为V=1/3πr²h。

我们可以通过积分来求解圆锥体的体积,即∫πr²dy,其中y的区间为0到h。

五、旋转曲面体积的求法对于其他类型的旋转体,如旋转抛物面或旋转曲线体,其体积的求法也是类似的。

我们需要先确定旋转轴以及图形的方程,然后使用定积分的方法来求解体积。

由于旋转曲面的形状多样化,其体积的求解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积分的区间和方程。

六、典型问题求解1. 求半径为r的圆的绕x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解:根据圆绕x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为圆柱体,其体积为V=πr²h,其中h为圆心到x轴的距离。

可以通过积分∫πr²dy来求解。

2. 求y=x²在x轴和直线x=2所围成的区域绕x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解:首先需要确定积分的区间为x=0到x=2,然后根据给定的函数y=x²来求解面积。

然后再通过积分的方法来求解旋转体的体积。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数学复习一本通第九章简单几何体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数学复习一本通第九章简单几何体
(3)正棱锥的体积:V正棱锥=13S底h,其中h为正棱锥的高.
知识清单
知识点二 棱锥
5. (1)棱柱的体积:V棱柱= S底h. (2)棱锥的体积:V棱锥=13 S底h.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圆柱
2.圆柱的性质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面,且互相平行. (2)圆柱的母线平行且相等,并且等于圆柱的高. (3)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半径相等的圆面. (4)轴截面是宽为底面的直径、长为圆柱的母线的矩形.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圆柱
3.圆柱的侧面积、全面积(表面积)及体积公式 如图9-8所 (1)S圆柱侧=2πrh. (2)S圆柱全=2πrh+2πr2=2πr(h+r). (3)V圆柱=πr2h. 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
第九章 简单几何体
复习指南
(1)理解棱柱、棱锥的概念.掌握棱柱、棱锥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2)理解圆柱、圆锥及球的概念.掌握圆柱、圆锥、球及简单组合体的 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命题探究
这部分内容出题较少,并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以常见的简单几何体为载体,考查棱柱、棱锥、圆柱、圆锥 和球的表(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要重点关注棱柱、棱 锥、圆柱、圆锥、球及简单的组合立体的侧面积、表(全) 面积、体积的计算.
知识清单 知识点五 球
3. (1)S球=4πR2,其中R为球的半径. (2)V球=43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
典例精析

轴的分类形式

轴的分类形式

轴的分类形式1. 什么是轴?轴是指一个大致垂直于某个平面的线段或线段的延伸。

轴在几何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数学等。

轴的分类形式主要是根据其特点和用途来进行划分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轴的分类形式。

2. 长度轴和角度轴2.1 长度轴长度轴是指以线段的长度为基础进行分类的轴。

根据长度轴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短轴:长度较短的轴•长轴:长度较长的轴•等长轴:长度相等的轴2.2 角度轴角度轴是指以线段的夹角为基础进行分类的轴。

根据角度轴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直角轴:与另一条线段垂直的轴•锐角轴:与另一条线段夹角小于90度的轴•钝角轴:与另一条线段夹角大于90度的轴•水平轴:与地平面平行的轴•垂直轴:与地平面垂直的轴3. 材质轴和功能轴3.1 材质轴材质轴是指以轴材质的特性进行分类的轴。

根据材质轴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金属轴:以金属为主要材质的轴•木质轴:以木材为主要材质的轴•塑料轴:以塑料为主要材质的轴•纤维轴:以纤维材料(如碳纤维)为主要材质的轴3.2 功能轴功能轴是指以轴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分类的轴。

根据功能轴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转动轴:用于支撑物体并实现旋转运动的轴•支撑轴:用于支撑物体并保持其稳定的轴•传动轴:用于传递力量和运动的轴•驱动轴:用于驱动机械设备运动的轴4. 空间轴和时间轴4.1 空间轴空间轴是指以轴所处空间位置进行分类的轴。

根据空间轴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水平轴:与地平面平行的轴•垂直轴:与地平面垂直的轴•重力轴:与重力方向平行的轴•斜轴:与地平面或重力方向之间存在一定夹角的轴4.2 时间轴时间轴是指以轴的运动时间进行分类的轴。

根据时间轴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静态轴:不发生运动的轴•动态轴:具有运动性质的轴•持续轴:持续运动的轴•非持续轴:间断运动的轴总结轴的分类形式主要包括长度轴和角度轴、材质轴和功能轴、空间轴和时间轴等多个方面。

蜗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有CAD图)

蜗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有CAD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设计电动机卷扬机传动装置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级1班学号08102080128学生姓名边朋博指导教师周毓明何斌锋西西西西安安安安理理理理工工工工大大大大学学学学2010201020102010年年年年12121212月月月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安理工动化1班学号08102080128指导教师职称教研室题目设计电动卷扬机传动装置编号w10传动系统图
学生姓名 边朋博 班级 0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 指导教师 题目 传动系统图: 职 称 教研室
编号 W-10

号 08102080128
设计电动卷扬机传动装置
原始数据:
钢绳拉力 F / kN 17 钢绳速度 v /( m ⋅ min ) 8
−1
卷筒直径 D / mm 330
工作条件:
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小批量生产,单班制工作,使用期限 8 年,运输带速度允 许误差为±5%
要求完成: 1.减速器装配图 1 张(A2) 。 2.零件工作图 2 张(箱体和轴) 。 3.设计说明书 1 份,6000-8000 字。 开始日期 2010 年 12 月 6 日 完成日期 2010 年 12 月 31 日 2010 年
西安理工大学
12

1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1.电机选择................................................................................................................................................... 1 2.选择传动比.......................

PPT时间轴模板大全

PPT时间轴模板大全
详细描述
04
时间轴模板应用场景
使用时间轴模板,可以清晰地展示工作进展和成果,帮助汇报者有条理地阐述工作内容。
总结工作成果
时间轴模板可以突出重要的工作节点和关键时间点,使汇报内容更加聚焦。
突出关键节点
通过时间轴上的亮点标注,汇报者可以突出工作亮点和成功案例,提升汇报效果。
强调工作亮点
工作汇报
PPT时间轴模板大全
时间轴模板介绍 基础时间轴模板 进阶时间轴模板 时间轴模板应用场景 时间轴模板制作技巧 时间轴模板资源推荐
目录
01
时间轴模板介绍
时间轴是一种展示时间顺序和事件发展的可视化工具,常用于展示历史事件、项目流程或个人经历等。
定义
时间轴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突出重点和关键节点,使信息更易于记忆和理解。
详细描述
可以通过改变字体大小、颜色、加粗等方式来突出关键节点与事件。对于特别重要的信息,可以使用醒目的图标或图片进行强调,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总结词
使用图标与图片可以增强时间轴的视觉效果,使信息更加直观易懂。
详细描述
在选择图标与图片时,应考虑其与时间轴内容的关联性和清晰度。使用简洁明了的图标可以更好地突出时间轴上的信息,而适当的图片可以使时间轴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图标与图片,以免干扰观众的注意力。
详细描述
保持时间轴的简洁明了
06
时间轴模板资源推荐
Office官网
01
微软Office的官网通常会提供一些高质量的PPT模板,其中包括时间轴模板。这些模板通常设计精美,且具有专业水准,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稻壳儿PPT模板
02
稻壳儿是WPS Office旗下的PPT模板平台,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时间轴模板。这些模板主题多样,风格各异,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

【最新】机械键盘轴的区别图解

【最新】机械键盘轴的区别图解

【最新】机械键盘轴的区别图解机械键盘轴的区别(详细)注意:以下机械键盘轴的区别为公认说法,但实际因个人习惯不同,使用起来感受也不一。

比如黑轴被认为是游戏首选机械键盘轴,但是有人喜欢拿来打字。

黑轴:游戏首选黑轴——cherry的夏天玩游戏?选黑轴!黑轴直上直下,被公认为游戏机械键盘的不二之选。

黑轴机械键盘将给游戏过程带来酣畅淋漓的感觉。

当然黑轴也可以用来打字,但是黑轴触发键程短,压力克数较大,手指劲道偏小的人用它打字久了可能稍累。

_ 黑轴机械键盘的单轴使用寿命长达5000万次(其它机械键盘轴是____万次)。

青轴:打字神器青轴——Cherry的春天青轴无论段落感、Click声音、机械感,都是cherry轴里面最强的。

青轴是机械键盘的代表轴。

青轴的段落感强,作为游戏来说是阻碍,比较适用于打字。

其声音较大,打字时候的清脆爽快,像春天一样舒畅。

_ PC万岁正使用cherry青轴敲下这些文字。

_ 据说劲乐团、劲舞团玩家中意青轴,游戏玩得好不好,听声音就能知道……茶轴:全面兼顾茶轴——Cherry的秋天茶轴被认为是介于打字和游戏的中间地带。

茶轴对于青轴,段落感弱很多;对于黑轴,又不是直上直下。

这样的手感很容易被用户接受。

茶轴可谓办公游戏两相宜。

称茶轴为“万用轴”和恰当。

红轴:长时间文字输入红轴可看作一个轻量级的黑轴:和黑轴一样的直上直下,但是压克力数更小。

红轴的手感轻盈,同样能照顾游戏和打字需求。

白轴:曾经的辉煌白轴——Cherry的冬天有些用户把白轴称为“绷紧的茶轴”,因为使用它可以感受到比茶轴更大的触感。

白轴的压力克数较大,按起来比较费力。

白轴目前已经停产,在市场上也比较难找到。

(红轴是在白轴停产之后推出的)黄轴:国产新轴黄轴是雷柏自主开发的键盘轴,寿命达到5000万次。

雷柏称黄轴一触即发,手感更接近黑轴,但比黑轴轻。

黄轴的优势是打破cherry的垄断,价格更低。

电子竞技在全球的风靡带动了外设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机械键盘了,尽管现如今的游戏玩家选择最多的还是薄膜游戏键盘,但是机械键盘在玩家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凡是有多一些资金的玩家都会去选择购买机械键盘作为自己的游戏装备。

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0 -新代科技参数设定说明手册by : 新代科技date : 2006/11/20ver : 9.5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 -版本更新记录项次更改内容纪录更改日期作者更改后版本01 初版定稿2005/05/25 吴达钦V9.002 增加Embedded参数设定,Pr221~P226轴型态修正2005/09/22 赖春亿V9.103 增加伺服轴设定及加减速设定参数说明2005/09/22 赖春亿V9.204 增加六轴卡(servo6)指拨开关说明2006/07/21 赖春亿V9.305 修正内容编排格式2006/09/05 赖春亿V9.406 增加参数总表2006/11/20 赖春亿V9.5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2 -目录1.参数总表............................................................................................................................................ (7)2.参数设定说明............................................................................................................................................ .. (36)2.1系统基本参数设定............................................................................................................................................ (36)2.1.1硬体环境设定............................................................................................................................................ .. (36)2.1.1.1轴卡基本参数设定............................................................................................................................................ . (36)2.1.1.1.1 Pr01 轴板基址............................................................................................................................................ .. (36)2.1.1.1.2 Pr09 轴板型态............................................................................................................................................ .. (37)2.1.1.1.3 Pr10 伺服警报接点型态............................................................................................................................................ . (37)2.1.1.1.4 Pr11 轴卡时脉来源............................................................................................................................................ (38)2.1.1.1.5 Pr12 SERVO6轴卡最高时脉............................................................................................................................................ (38)2.1.1.1.6 Pr13 轴卡数目............................................................................................................................................ .. (38)2.1.1.2 I/O卡基本参数设定............................................................................................................................................ . (39)2.1.1.2.1 Pr03 I/O板基址............................................................................................................................................ . (39)2.1.1.2.2 Pr05 I/O板组态............................................................................................................................................ . (39)2.1.1.2.3 Pr15 I/O卡数位滤波程度............................................................................................................................................ (42)2.1.1.3 控制精度设定............................................................................................................................................ .. (43)2.1.1.3.1 Pr17控制精度............................................................................................................................................ (43)2.1.1.4 萤幕功能键型态设定............................................................................................................................................ .. 432.1.1.4.1 Pr3205功能键型态............................................................................................................................................ .. (43)2.1.1.5 萤幕型别............................................................................................................................................ . (44)2.1.1.5.1 Pr3211 萤幕型别............................................................................................................................................ .. (44)2.1.1.6预设外部存取资料磁碟机代号 (44)2.1.1.6.1 Pr3213 磁碟机代号............................................................................................................................................ .. (44)2.1.1.7 选择控制面板键盘型态..........................................................................................................................................442.1.1.7.1 Pr3217 选择控制面板键盘型别............................................................................................................................................442.1.1.8系统扫瞄时间设定............................................................................................................................................ . (45)2.1.1.8.1 Pr3202 I/O扫描时间............................................................................................................................................ (45)2.1.1.8.2 Pr3203 运动补间时间............................................................................................................................................ . (45)2.1.1.8.3 Pr3204 PLC扫描时间............................................................................................................................................ .. (45)2.1.2软体介面环境参数设定............................................................................................................................................ . (46)2.1.2.1应用功能参数设定............................................................................................................................................ . (46)2.1.2.1.1 Pr411 G00运动方式............................................................................................................................................ . (46)2.1.2.1.2 Pr413 G92(G92.1)座标保留模式设定 (46)2.1.2.1.3 Pr414 工件座标系统保留模式............................................................................................................................................46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3 -2.1.2.1.4 Pr415 重置或关机时保留目前刀长资料 (47)2.1.2.1.5 Pr3207 C/S界面版本编号............................................................................................................................................ . (47)2.1.2.1.6 Pr3215选刀时呼叫副程式............................................................................................................................................ (47)2.1.2.1.7 Pr3241 工件程式小数点型态............................................................................................................................................2.1.2.1.8 Pr3243 键盘重置键由PLC处理...........................................................................................................................................482.1.2.1.9 Pr3245刀长磨耗补偿输入增量最大值 (48)2.1.2.1.10 Pr3801 G95时进给量与主轴位置紧密偶合 (48)2.1.2.1.11 Pr3807圆弧终点不在圆弧上检查视窗 (49)2.1.2.1.12 Pr3809 UVW为XYZ轴增量指令 (49)2.1.2.1.13 Pr3815 刀具半径补偿预看模式..........................................................................................................................................492.1.2.1.14 Pr3816 刀长补偿模式............................................................................................................................................ (49)2.1.2.1.15 Pr3819过切检查型态............................................................................................................................................ (50)2.1.2.1.16 Pr3851断刀处理程式号码............................................................................................................................................ . (50)2.1.2.2 系统人机介面设定............................................................................................................................................ (51)2.1.2.2.1 Pr3201 设定启动车床规则............................................................................................................................................ .. (51)2.1.2.2.2 Pr3209 语言设定............................................................................................................................................ .. (51)2.1.2.2.3 Pr3219 系统安装组态............................................................................................................................................ . (52)2.1.2.2.4 Pr3221 除错模式............................................................................................................................................ .. (52)2.1.2.2.5 Pr3223启动系统管理功能............................................................................................................................................ (53)2.1.2.2.6 Pr3225 萤幕保护功能延迟时间............................................................................................................................................2.1.2.2.7 Pr3227 萤幕解析度............................................................................................................................................ .. (53)2.1.2.2.8 Pr3229 关闭工件座标系统功能...........................................................................................................................................532.1.2.2.9 Pr3247 速率显示方法............................................................................................................................................ . (54)2.2.伺服轴向参数设定............................................................................................................................................ .. (55)2.2.1各轴对应机械轴设定............................................................................................................................................ .. (55)2.2.1.1 Pr21~Pr40 伺服对应的机械轴 (55)2.2.2 轴向马达运动方向的设定............................................................................................................................................552.2.2.1 Pr41~Pr60 马达运动方向设定 (55)2.2.3 轴向命令与回授解析度设定........................................................................................................................................562.2.3.1 Pr61~Pr80 位置感测器解析度 (56)Pr81~Pr100 轴卡回授倍频............................................................................................................................................ . (56)Pr121~Pr160 螺杆侧齿轮齿数,马达侧齿轮齿数 (56)Pr161~Pr180 螺杆宽度(Pitch)..................................................................................................................................... (56)Pr181~Pr200 伺服系统的位置回路增益 (56)Pr201~Pr220 位置感测器型态.............................................................................................................................................56Pr341~Pr360 位置命令倍率分子.........................................................................................................................................56Pr361~Pr380 位置命令倍率分母.........................................................................................................................................562.2.4 各轴向应用型态设定............................................................................................................................................ .. (58)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4 -2.2.4.1 Pr221~Pr226轴型态............................................................................................................................................ . (58)2.2.4.2 Pr281~Pr300选择半径轴或直径轴 (59)2.2.5 各轴向显示名称设定............................................................................................................................................ .. (59)2.2.5.1 Pr321~Pr340设定轴的名称 (59)2.2.6 轴向控制模式设定............................................................................................................................................ (60)2.2.6.1 Pr381~Pr400位置伺服控制模式 (60)2.2.7 定位检查功能设定............................................................................................................................................ (60)2.2.7.1 Pr421~Pr440切削时位置检查的视窗范围 (60)2.2.7.2 Pr481~Pr500 快速移动(Rapid Travel, G00)时位置检查的视窗范围 (61)2.2.7.3 Pr561~Pr580 遗失位置检查视窗 (61)2.2.7.4 Pr901~Pr920 零速检查视窗 (61)2.2.8 各轴向左右软体行程极限保护 (61)2.2.8.1 Pr2401~Pr2440 软体第一行程保护的范围 (61)2.2.8.2 Pr2441~Pr2480 软体第二行程保护的范围 (62)2.3.主轴参数设定............................................................................................................................................ . (63)2.3.1主轴对应命令输出埠设定.............................................................................................................................................632.3.1.1 Pr1621~Pr1630 主轴对应的机械轴或逻辑轴 (63)2.3.2 主轴命令参数设定............................................................................................................................................ (63)2.3.2.1 Pr.1631~Pr.1636 主轴零速offset速度 (63)2.3.2.2 Pr.1641~Pr.1646 主轴编码器极性 (63)2.3.2.3 Pr.1651~Pr.1656 主轴马达编码器一转的Pulse 数 (63)2.3.2.4 Pr.1661~Pr.1666 主轴回授倍频 (64)2.3.2.5 Pr.1671~Pr.1676 主轴马达增益 (64)2.3.2.6 Pr.1681~Pr.1692 主轴第一档齿数比 (64)Pr.1901~Pr.1952 主轴第四档齿数比 (64)2.3.2.7 Pr.1711~Pr.1716 主轴是否安装编码器 (65)2.3.3 主轴运动转速设定参数............................................................................................................................................ . (65)2.3.3.1 Pr.1721~Pr.1726 主轴寸动速度 (65)2.3.3.2 Pr.1731~Pr.1736 主轴最低转速 (65)2.3.3.3 Pr.1801~Pr.1806 主轴最高转速 (65)2.3.3.4 Pr.1821~Pr.1826 主轴伺服微分增益 (65)2.3.3.5 Pr.1831~Pr.1836 主轴加减速时间 (66)2.3.3.6 Pr.1851~Pr.1856 主轴重力加速度加减速时间 (66)2.3.4主轴定位设定参数............................................................................................................................................ (66)2.3.4.1 Pr.1741~Pr.1746 主轴定位速度 (66)2.3.4.2 Pr.1741~Pr.1746 主轴定位偏移量 (66)2.3.4.3 Pr.1771~Pr.1776 主轴原点偏移量 (66)2.3.4.4 Pr.1781~Pr.1786 主轴定位最低速度 (67)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5 -2.3.4.5 Pr.1791~Pr.1796 主轴马达型态 (67)2.3.4.6 Pr.1811~Pr.1816 主轴编码器安装位置 (67)2.3.4.7 Pr.1841~Pr.1846 主轴Y-Delta切换速度 (67)2.4.轴向运动特性设定参数............................................................................................................................................ (69)2.4.1 切削时前加减速运动规划............................................................................................................................................692.4.1.1 Pr401 切削加减速时间........................................................................................................................................69Pr402 重力加速度加减速时间...........................................................................................................................................69Pr405 切削的最高进给速度............................................................................................................................................ (69)Pr541~Pr560 各轴切削的加减速时间 (69)Pr621~Pr640 各轴切削的最高进给速度 (69)Pr641~Pr660 各轴重力加速度加减速时间 (69)2.4.2 切削时后加减速运动规划............................................................................................................................................712.4.2.1 Pr404后加减速切削钟型加减速时间 (71)2.4.3 切削时直线转角自动减速功能 (73)2.4.3.1 Pr406转角参考速度............................................................................................................................................ . (73)2.4.4 切削时圆弧切削运动最高进给速度设定 (74)2.4.4.1 Pr408 半径5mm圆弧切削参考速度 (74)2.4.5 快速移动及JOG时的加减速规划 (75)2.4.5.1 Pr441~Pr460 各轴快速移动(G00)的加减速时间 (75)Pr461~Pr480 各轴快速移动(G00)的最高进给速度 (75)Pr501~Pr520 各轴快速移动(G00)的F0速度 (75)Pr521~Pr540 各轴JOG速度.............................................................................................................................................752.5.寻原点动作设定参数............................................................................................................................................ . (76)2.5.1寻原点方式设定参数............................................................................................................................................ .. (76)2.5.1.1 Pr961~Pr980 各轴寻原点方法 (76)2.5.2 寻原点动作规格与参数设定........................................................................................................................................762.5.2.1 Pr821~Pr840 各轴第一段寻原点速度 (76)Pr841~Pr860 各轴第二段寻原点速度 (76)Pr861~Pr880 各轴寻原点为负方向 (76)2.5.3 原点偏移功能设定参数............................................................................................................................................ . (77)2.5.3.1 Pr881~Pr900 原点的偏移量设定 (77)2.5.4 原点栅格量功能设定参数............................................................................................................................................782.5.4.1 Pr941~Pr960启动寻原点栅格功能 (78)2.6.手轮功能设定参数............................................................................................................................................ (80)2.6.1手轮讯号输入设定参数............................................................................................................................................ . (80)2.6.1.1 Pr2031~Pr2034 手轮对应的机械轴 (80)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6 -2.6.2手轮讯号解析度设定参数.............................................................................................................................................802.6.2.1 Pr2041~Pr2044 手轮Encoder一转的Pulse 数 (80)Pr2051~Pr2054 手轮回授倍频...........................................................................................................................................802.6.3手轮段数设定参数............................................................................................................................................ (80)2.6.3.1 Pr2001手轮第四段倍率设定 (80)2.6.4手轮模拟功能设定参数............................................................................................................................................ . (81)2.6.4.1 Pr2003手轮模拟对应手轮号码 (81)2.6.5手轮驱动轴向功能设定参数.........................................................................................................................................812.6.5.1 Pr2031~Pr2033手轮对应的座标轴 (81)2.6.5手轮设定参数............................................................................................................................................ .. (81)2.6.5.1 Pr2031~Pr2033手轮对应的座标轴 (81)2.7.机构补偿功能设定参数............................................................................................................................................ (82)2.7.1尖角误差补偿设定参数............................................................................................................................................ . (82)2.7.1.1 Pr1361~Pr1380圆弧尖角正向误差补偿量 (82)Pr1381~Pr1400圆弧尖角误差补偿时间常数 (82)Pr1361~Pr1400圆弧尖角负向误差补偿量 (82)2.8.轴耦合功能设定参数............................................................................................................................................ . (85)2.8.1轴耦合功能设定参数............................................................................................................................................ .. (85)2.8.1.1 Pr1361~Pr1380圆弧尖角正向误差补偿量 (85)Pr1381~Pr1400圆弧尖角误差补偿时间常数 (85)Pr1361~Pr1400圆弧尖角负向误差补偿量 (85)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7 -1.参数总表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1 *第一轴轴板基址[0,65535] SERVO 4:ㄧ片或两片轴卡,第一片轴卡位置请设定800(320H).三片或四片轴卡,第一片轴卡位置请设定768(300H)SERVO6:请设定768(300H).ㄧ体机(Embedded):请设定512(200H).内定值800 (320H)3 *第一片IO板基址[0,65535] 第一片I/O卡位置设定,内定值512(200H)5 *IO板组态[0,9] 0:2PIO4+1PIO3(R1+HK)1: HK + 3R12: HK + R2 + 2R13: 2R2 + 4R14: HK2 + R2 + 2R15: HK + R2 + 4PIO46:PIO5 (不启动点矩阵扫描功能)7:PIO5(启动点矩阵扫描控制操作面板)9:虚拟IO卡9 *轴板型态[0,9] 0:EMP21:SERVO4+不检查伺服警报2:SVO4+伺服警报接点为常开接点Normal Open ( A 接点)3:SERVO4+伺服警报接点为常闭接点Normal Close ( B 接点)4:EMP45:SERVO69:虚拟轴卡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8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10 *伺服警报接点型态[0,1] 0:常开接点Normal Open (A接点) 1:常闭接点Normal Close(B接点)注:此参数仅对SERVO 6轴卡有效11 *轴板时脉来源[0,2] 设定轴板时脉来源:0时使用轴板自已时脉.1时共用IPC Bus时脉(486).2时共用IPC Bus时脉(586+).13 *轴板数目[0,6] 设定轴板个数15 设定I/O板数位滤波程度[0,3] 数值越大滤波效果越大,但反应灵敏度变弱.数值越小滤波效果越小,但反应灵敏度变快.17 *控制精度(1:条;2:微米;3:次微米)[1,3] 设定控制精度,基本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BLU, 此单位不会受公英制输入模式影响.1: 0.01 mm,0.01 deg,0.001 inch;2: 0.001 mm,0.001 deg,0.0001 inch;3: 0.0001 mm,0.0001 deg0.00001 inch;当此值改变时,所有有关BLU的长度单位参数必需重设,同时,刀具资料也必须重设.21~40 *对应的机械轴[0,20] 依配机规划,可指定各轴相对轴卡上的伺服机械轴输出埠编号41~60 马达运动方向反向[0,1] 设定各轴机台实际运动方向, 0:不反向,1:反向61~80 位置感测器解析度(编码器:Pulse/转;光学尺:Pulse/mm)[100,2500000]pulse/revpulse/mm各轴马达ENCODER每转PULSE 数81~100 轴卡回授倍频[1,4] 轴卡ENCODER倍频数设定, 全部设定4101~120 马达的增益[1,8000] RPM/V 马达指令增益亦即1V 的速度指令,相对马达转速是几转(rpm)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9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注:电压控制模式时有效121~160 螺杆侧齿轮齿数马达侧齿轮齿数[1,999999999]齿轮比设定,输入实际马达端的齿数,与螺杆端齿数161~180 螺牙宽度(Pitch) [1,1000000] BLU 螺杆的导程,螺杆每一转前进的牙距181~200 伺服系统的位置回路增益(Loop Gain)[1,3000] 1/sec 系统的刚性设定,增益值设定越大,系统刚性越好,加工精度越佳,但是设定太大,容易引起机台抖动,通常CNC 系统, 编码器场合设定30 ,光学尺场合,设定20201~220 位置感测器型别(0:编码器;1:光学尺;2:无回授)[0,2] 位置检测元件的类别设定(光学尺,编码器或无回授)221~240 轴的型态[0,5] 设定轴的型态(0:线性轴;1-5:旋转轴型态A-E)241~260 *双回授第二位置感测器对应的机械轴[0,20] 设定双回授中第二位置感测器(光学尺)对应轴卡上的机械轴261~280 双回授第二位置感测器解析度(Pulse/mm)[100,2500000]pulse/mm 双回授第二位置感测器解析度.直线轴:每毫米,mm,的脉波数,即A/B相的频率.旋转轴:一圈,360度,的脉波数,即A/B相的频率.281~300 选择半径轴或直径轴[0,1] 设定该轴为直径轴或半径轴:0:为半径轴;1为直径轴,当此参数变动后,该轴的下列参数也必须是直径量:1.原点偏移量2.参考点3.软体行程极限301~320 双回授第二位置感测器回授倍频[1,4] 双回授第二位置感测器卡ENCODER或光学尺倍频数设定,全部设定4321~340 设定轴的名称[00100,10999] 设定轴的名称,前两位数字决定是否显示轴向代号.00=>显示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0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10=>不显示第三码为英文字母代号的选择;其编码如下:X轴=>1;Y轴=>2;Z轴=>3;A轴=>4;B轴=>5;C轴=>6;U轴=>7V轴=>8W轴=>9后两位为下标号码.例如:X2设定值为102,W23设定值为923X设定为100341~360 位置命令倍率分子[1,999999999] 输出位置命令倍率的分子值361~380 位置命令倍率分母[1,999999999] 输出位置命令倍率的分母值381~400 位置伺服控制模式[0,2] 0: CW/CCW位置伺服控制模式.1: 电压位置伺服控制模式.2: A/B Phase位置伺服控制模式.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1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401 切削的加减速时间[0,60000] ms 8.00版(含之前)使用说明:G01,G02,G03,G33的加减速时间设定,此时间设定越大,加减速时间越长,运动越平顺9.00,10.00版使用说明:设定切削的加减速时间(G01/G02/G03/G31).此参数会与参数405切削的最高进给速度,一起用来计算切削时的合成最高加速度,以供切削时加减速依据.建议设定:每1 m/min的切削速度加减速时间10ms,例参数405设定为6000 (6 m/min) 时,此参数就设60(60ms).402 重力加速度加减速时间[0,60000] ms 设定重力加速度加减速时间.这个参数用来限制动程的冲量(Jerk)最大值.(建议Jmax=65333 mm/sec3)9.00版使用说明:Jmax=Pr405*1000000/(Pr401*Pr402*60)(mm/sec3)10.00版使用说明:Jmax=1G*1000/Pr402(mm/sec3)1G=9800 m/sec2404 后加减速时间[0,60000] ms 切削后加减速时间.提供线性后加减速的方式,平滑马达输出指令,以达到加减速的效果,建议值15ms~25ms405 切削的最高进给速度[0,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加工(G01/G02/G03/G31/G33)最高速度设定406 设定转角参考速度[6,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设定转角参考速度,此参考速度为转角90度时,允许的角隅最高速度值.此速度越大时加工越快,但角隅精度差,此速度越大加工越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2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慢,但角隅精度好.建议值500mm/min.408 设定半径5mm圆弧切削参考速度[6,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由於圆弧切削时,伺服落后会造成圆半径内缩,其中,T为伺服系统时间常数;V为切线速度;R为圆半径.因此,我们利用此关系式,在内缩量保持固定与伺服特性固定的条件下,找出任何圆半径的最高允许速度.此参数即在设定此参考半径Rref,参数408用来设定参考速度Vref.建议值Rref = 5000 (5mm), Vref=500 (mm/min).409 螺纹切削加减速时间[0,60000] ms G33螺纹切削加减速时间410 手轮加减速时间[10,60000] ms 设定手轮加减速时间,内定值200 411 G00运动方式[0,1] 0:线性同动;1:各轴独立以各轴最高速移动.413 G92(G92.1)座标保留模式设定[0.,2] 0:重置时(Reset)不保留由G92(G92.1)设定的工作座标偏移量1:重置时(Reset) 保留由G92(G92.1)设定的工作座标偏移量,开关机不保留2: 重置时(Reset)与开关机保留由G92(G92.1)设定的工作座标偏移量414 工作座标系统座标保留模式设定[0,2] 0:重置时(Reset)回归内定工件座标系统(G54)1:重置时(Reset)保留当时工件座标系统2:重置时(Reset)与开关机保留当时工件座标系统415 *在重置(Reset)或关[0,1] 0: 在重置(Reset)或关机(Power 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3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机(Power OFF)时目前刀子的刀长资料是否保留OFF)时不保留目前刀子的刀长资料1:在重置(Reset)或关机(PowerOFF)时保留目前刀子的刀长资料417 刚性攻牙速度回路增益[0,4000] 用来调整Z轴追随主轴在等速段的强度,此值越小Z 轴落后主轴越多,此值越大,Z轴落后越小,当此值太大,会造成超前,或摆动现象.418 刚性攻牙加速度回路增益[0,4000] 用来调整Z轴追随主轴在加速段的强度,此值越小Z 轴落后主轴越多,此值越大,Z轴落后越小,当此值太大,会造成超前,或摆动现象419 刚性攻牙主轴减速时间[0,60000] ms 刚性攻牙主轴减速时间,用来调整攻牙过切深度.421~440 切削时位置检查(In-Position)的视窗范围[0,300000] BLU BLOCK 的执行,以确定加工精度,但是设定太小,可能会影响加工速度441~460 快速移动(RapidTravel, G00)加减速时间[0,60000] ms G00,Home 与JOG 的加减速时间设定,建议值: G01 加减速速度一倍以上461~480 快速移动(RapidTravel, G00)进给速度[0,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G00 的速度设定,此速度接受面板RAPID OVERRIDE 设定(F0,25,50,100)481~500 快速移动(RapidTravel, G00)时位置检查(In-Position)的视窗范围[0,300000] BLU G00 IN POSITION CHECK 的范围501~520 快速移动(RapidTravel, G00) F0速度值[0,15000] mm/mindeg/min0.1 in/minG00 RAPID OVERRIDE 设定为F0 时,机台运动速度521~540 JOG速度[0,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各轴JOG 速度设定,接受面板旋钮的OVERIRDE541~560 各轴切削加减速时[0,60000] ms 8.00版(含之前)使用说明: 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4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间PLC轴G01, G02, G03, G33 的加减速时间设定,此时间设定越大,加减速时间越长,运动越平顺,但是太大会影响到加工精度.9.00,10.00版使用说明:设定切削的加减速时间(G01/G02/G03/G31).此参数会与参数621~640各轴切削的最高进给速度,一起用来计算切削时的合成最高加速度,以供切削时加减速依据.建议设定每1 m/min的切削速度加减速时间10ms,例参数621设定为6000 (6 m/min) 时,此参数541就设60(60ms).561~580 遗失位置检查视窗[50,300000] BLU 控制器在马达静止的情况下,会自动检查马达回授位置与命令差是否超过此参数设定的范围,如果是就会发出遗失位置命令警报581~600 速度前馈补偿百分比[0,200]601~620 各轴转角参考速度[6,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设定各轴转角参考速度,此参考速度为转角90度时,允许的角隅最高速度值.此速度越大时加工越快,但角隅精度差,此速度越大加工越慢,但角隅精度好.建议值500 mm/min.621~640 各轴切削的最高进给速度[0,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加工(G01,G02,G03)最高速度设定641~660 各轴重力加速度加减速时间[0,60000] ms 设定各轴重力加速度加减速时间.这个参数用来限制动程的冲量(Jerk)最大值.Jmax=1G*1000/T1G=9.8 m/sec2T为此参数所设定的值PS:此参数对G00,G01,JOG,Home的轴向移动均有效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5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701~720 所属轴群代号[1,15] 本轴附属轴群.有关轴群的PLC 控制介面,请参考R520~R559.Bit 0 此轴属第一轴群Bit 1 此轴属第二轴群Bit 2 此轴属第三轴群Bit 3 此轴属第四轴群例如:设定1此轴属第一轴群;设定2此轴属第二轴群;设定3此轴属第一轴群,也属於第二轴群;设定15此轴属第一至四轴群.721~724 轴群对应的MST通道[1,4] 设定轴群使用的MST通道代号.目前系统提供多组独立的MST通道可进行CNC与PLC沟通.不同轴群可共用同一个通道,当使用共用通道,如发生同时来自不同轴群的MST要求时,其要求将依序通知PLC处理,会稍微影响效能,但PLC程式撰写较简单.第一组的PLC介面由C38/S30/S29/S54/S69 R1~R3构成第二~四组的PLC介面请参考R615~R626731 CNC主系统轴群[1,4] 指定CNC主系统包含的轴群数目.超过此参数的轴群,可由PLC直接驱动.有关轴群的PLC控制介面,请参考R520~R559.内定值2.例:设为2时:表示第一和第二轴群由CNC主系统控制($1,$2),第三和第四轴群由PLC控制.设为3时:表示第一,二,和第三轴群由CNC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6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主系统控制($1,$2,$3),第四轴群由PLC控制.~800 系统保留区保留803 *Home Dog来源(0:I/O; 1:轴卡)[0,1] HOME DOG 是由I/O 卡来,还是轴卡,建议由I/O 卡来注:此参数仅对EMP4卡有效821~840 寻原点速度[0,3600000] mm/min deg/min0.1 in/min寻原点时,轴向寻找HomeDOG的速度设定,试机时,先设定1mm/min ,没有问题后,再将速度调高到目标值841~860 寻原点的第二段的低速速度[0,3600000] mm/mindeg/min01 in/min轴向在找到HomeDOG后往回寻找马达INDEX的速度设定,试机时,先设定1 mm/min ,没有问题后,再将速度调高到目标值861~880 寻原点方向为负方向[0,1] 寻HOME 方向设定,0 为正, 1为负881~900 寻原点的偏移量[-999999999,+999999999]BLU 系统在找到马达INDEX后,会将机械座标零点从马达INDEX位置偏移到参数指定距离的位置上,这个参数通常用於将机台座标设定为单向范围901~920 零速检查视窗(count)[3,50] count 各轴零速检查视窗,当0.1sec内绝对位置纪录器变化量小於设定值时被视为零速度921~940 Home Dog极性(0:正;1:负)[0,1] HOME DOG 极性设定,正常配线是NORMAL CLOSE ,但是在进接开关使用场合是NORMALOPEN注:此参数仅对EMP4卡有效941~960 启动寻原点栅格功能[0,1] 当Home Dog位置太靠近马达索引讯号时,容易因HomeDog反应异常造成寻原点不准.当装好HomeDog后发现栅格量不为20~80,请打开此功能.此功能打开后,寻原点时会自动忽略离开HomeDog后半圈的索引讯号.SYNTEC参数说明手册- 17 -编号说明输入范围单位使用详细说明961~980 设X 轴寻原点方法[0,2] 0:有DOG开关;1:编码器索引2.有DOG开关,对原点偏移量的处理,采直接设定机械座标方式,而非位移.~1200 系统保留保留1221~1240 启动背隙补偿功能[0,1] 背隙补偿功能起动,关闭,进行背隙量测时,需将此功能先关掉1241~1260 背隙补偿量[0,999999999]BLU 背隙补偿功能起动后,以此设定量,进行背隙补偿1301~1320 启动齿节误差补偿功能[0,2] 节距补偿功能起动/关闭,进行节距补偿量测时,需先起动背隙补偿功能,0 : 不补偿,1: 单向补偿,2: 双向补偿1321~1340 齿节误差补偿间隔[1000,99999999]BLU 节距补偿功能起动后,以此设定量,设定补偿间距,每格的间距是多少1341~1360 原点在补偿表格的位置[1~100] 节距补偿功能起动,机械原点在补偿表的第几号,建议值是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论】进阶——阶轴(界轴)“阶轴”是由资深交易员金立国先生经过长期的交易经验总结,并提出的,根据K线运行方向的规律性变化,寻找并验证的对前后行情具有非常效用的价格节点。

众所周知,在K线的运行过程中,“轴”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甚至有些轴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现在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轴论》当中的三根轴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显而易见,在《轴论》当中,把三根轴即主轴,上边轴和下边轴,特别是主轴作为交易和分析的重中之重。

在判定K线运行量化的问题上起到完美的决定性作用,但是,还不能完全的解决K线运行方向的实质性问题。

虽然之前找到了一些比如从初始轴到终到轴的方向性,但只是阶段性的方向,并没有真正反应K线的“势”。

这就像在舞池里面跳舞,你看到舞者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可能以为找到了规律,然而,当舞者走到舞池边缘的时候,他们会改变原来的步伐基数来适应到达舞池边缘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反向走回舞池中央以获得更大的回旋空间。

这时候,“界”就出现了。

而反应在K线运行上就会看到像阶梯一样的一根根等距的距离,也就是“界轴”或“阶轴”。

在K线运行中,“阶轴”更加形象。

这根轴的出现并非偶然,他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在K 线运行过程中,每一次三轴行程都有它自己的起始点和终到点,然而在这些繁多的价格点位当中,我们惊人的发现了其中一些点位存在着区别于三轴行程关系的更加隐秘的联系。

有时候这些点位是和三轴行程的起始点位或终到点位重合,有时候是独立的。

“阶轴”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是K线运行方向的关键转折,更是“势”的关键节点。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阶轴”出现的位置和首次出现的位置。

“阶轴”的距离,“阶轴”在三轴行程中的位置的变换,“阶轴”是怎样反应K线“势”的变化的,“阶轴”在首次出现后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我们的探寻之旅。

首先“阶轴”出现的位置一般为上涨行情中的回抽位置,下跌行情中的回撤位置。

而首次出现一定是顶或者底的位置。

“阶轴”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空方或者多方掌握主控地位的标志性价格位。

当原主控方力量减弱并呈现强弩之末态势,价格就会出现阶轴位置紊乱,甚至位置反调以示其控制力量之强,一旦“阶轴”再次回抽,就表明原主控方被击败,新的主控方已经控制住市场,操作应转换思路,反向操作。

“阶轴”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它会上下照应成对出现。

也就是说会有上“阶轴”和下“阶轴”。

所谓脚踩大地,头顶蓝天。

在K线运行中,我们不难发现,价格的尾数总是会出现惊人的一致性。

这种现象绝非偶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主控方的规律性步伐的落脚点,亦或者是主控方的“策略应位”。

然而,这种所谓的“策略应位”也存在着它的风险性,不是容易把握的,这就要看主控方的实力强弱。

当然这个关键性的动作也会很明显的反应在K线价格图中。

价格在这个位置出现剧烈波动,主控方就有失控的风险,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一般就会按照主控方原定计划运行,按照《轴论》的操作法则操作亦可。

如果主控方在这个关键节点没有有效把控,那可能会出现幅度较大波动,主控方会退守后方阵地或者放弃。

操作宜轻仓跟进。

这时就充分显示了“阶轴”在K线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阶轴”的另一个关键节点位置是它的“策略限位”。

细心的交易者不难发现,K 线运行中到达某个价格位K线就会莫名的停止向前运行,出现方向紊乱或者叫做“策略会交”现象。

而在这个关键时段,同时也会出现“策略限位”。

这时一种是
主控方的策略回撤,引流入江。

也就是所谓的“策略限位”。

另一种是当“策略限位”出现后,被控方意图借机反扑,这时K线就会呈现紊乱迹象,所谓的“策略会交”现象。

这种时段操作尤为惊险。

稍有不慎就会被交错的策略所吞噬。

此时段操作不宜贸然跟进。

但是当K线运行没有到达新的“阶轴”之前就出现明显反转信号,则我们可以判定,主控方突然失利,被控方为强大力量,以压倒性走势介入市场,其第一目标就是反向穿透近邻“阶轴”,并到达自己的“策略限位”。

同时也会出现迷惑性“策略会交”现象,随后会出现原主控方的“获利平仓”。

“阶轴”概念的提出,解释了强烈反转行情的内在原因,同时也解决了震荡行情的争夺方向问题。

“阶轴”有时候会和三轴行程中的某个轴重合,或者临近,“阶轴”的根本意义在于判定K线运行方向,而三轴行程的根本意义在于根据运行方向找到操作机会,入场获利。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配合使用,一定会获利丰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