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mark+斜井标定

合集下载

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简介-1

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简介-1

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功能简介一、概述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2003)除了对原有模块进行改进,提高一体化、自动化程度外,还推出了很多的新模块,帮助解释员更快更好的识别油气藏,这些技术对勘探开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OpenWorks 是Landmark软件一体化的数据平台,所有应用程序产生的各类数据均存储于OpenWorks数据库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体,使得各个应用程序之间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为了使Landmark软件一体化功能更加完善,OpenWorks 2003提供了统一的时-深转换工具。

在勘探开发应用软件的发展和使用历程中,Landmark公司的应用软件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结构及管理工具,一直是整个勘探开发领域的领头羊。

覆盖整个勘探开发研究过程中各种数据类型的一体化的数据模型,是集中数据管理、多学科数据共享的基础;丰富、全面、灵活的数据加载、输出和管理工具,为数据管理者提供了高效率的、全面的数据加载能力和数据质量控制手段;基于web技术的数据和查询工具,为各层次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数据浏览和查询手段。

二、软件功能简介1.SynTool 2003(合成地震记录制作)SynTool是一体化的层位标定工具,用以将地质分层、岩性与地震数据精确地联结起来,它提供了建立精确的合成地震记录所需的特征参数,并提供了强大的曲线编辑处理功能来帮助用户校正测井曲线和解决井眼问题。

特有的厚度编辑器和层段编辑器可帮助用户预测远离井的地方构造与油藏属性的变化。

还可以从井旁地震道计算地震子波,并对提取的子波在相位和时间延迟上进行处理,最后显示和应用它,推导出准确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储层标定。

2.SeisWorks 2003(2D/3D地震资料解释)SeisWorks是2D/3D地震解释与分析领域的工业技术领导者,拥有强大的层位、断层解释及图分析功能。

它的多测网合并能力允许用户轻松地将三维工区与二维工区结合起来,并可合并多个三维工区,而无需进行数据的重新格式化与数据的重新加载。

landmark(蓝马)应用技术及实例(包含测井曲线处理)

landmark(蓝马)应用技术及实例(包含测井曲线处理)

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中的准确应用与推广
(二)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 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1 属性分析技术的应用对比
纯波
2000ms
成果 瞬时反射强度水平切片对比
2150ms
瞬时反射强度剖面对比
纯波
成果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成果数据和纯波数据提取的反射强度 不仅在横向上分布有所不同,在纵向上的变化也有差别。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5 波形分类技术的应用对比
波形分类和地震相分析对比图
波形分类和地震相分类 结果都有差别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6 相干技术的应用对比
沿层相干切片效果对比图 用成果数据得到的相干切片断点更清楚,断层更连续
纯波

成果
莫西—雁翎三维 t4 层相干切片
沿层波阻抗平面分布图
纯波
成果
结果表明,二者的波阻抗分布特征在细节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尽管二者在横向上的延伸趋势大致相同,但纯波数据的反演结果 更符合该区的实际地质情况,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3 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对比
纯波
成果
由于成果数据和纯波数据的差别,在立体雕刻解释 时将直接影响到对储层形态的认识。
❖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异常值
一条曲线分段记录
自然电位曲线泥岩基线漂移
新老曲线量纲不一致
❖ 曲线校正不准导致的问题
现象一
曲线只做简单编辑就投入使用,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SP曲线拼接简单
100
200
50
40
60
20
-0.8

定向井设计暨compass操作指南

定向井设计暨compass操作指南
2.丛式井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 .井身剖面 在满足油田开发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最简单剖面, 如典型的 “直一增一稳” 这样将减少钻井工序,降低摩阻,减少钻井时复杂情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井身结构
根据地质要求和钻井目的,决定选用何种井身结构。
(3).造斜点 造斜点应选在稳定、均质、可钻性较高的地层。造斜点深度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几点:
(2)定向造斜方法及后续控制方法
(3)测斜与计算
(4)钻柱扭矩及阻力
4、 设计原则
(1)根据油田勘探、开发部署的要求,保证安全钻井
(2)要有利于提高油气产量和采收率
(3)应有利于钻井、采油和修井作业
(4)应尽可能选择比较简单的剖面类型
5、计算参数
基本参数:井深、井斜、方位
计算参数:垂深、N和E坐标、水平投影长度、垂直分量、井眼曲率(狗腿严重度) 、闭
R1+R2
pass软件操作方法
1.创建公司
点击File—>New-->Compa ny出现下面界面:
在公司属性中注意填写以下内容(An ticollisio n)
注意红色箭头指示的地方一定要填上最新的地磁模型(Geodetic Models)
Project Properti"
根据实际情况,填入正确的大地投影系统和测量系统。例如,BZ25-1油田,应 该选择如上参数,并选定合适的区域(Map Zone),该数据由甲方提供。
B.法面距离扫描:可以确定参考点切线的法面与扫描点的交点,同时求出两点间的距离
及相对方位,进而在极坐标平面上画出法面距离扫描图 遇到丛式井防碰问题时,宜使用最近距离扫描法。
了解分离系数(SF)的概 念, 如左图所示。

landmark手册

landmark手册

Landmark中文操作手册目录第一章数据库建立‥‥‥‥‥‥‥‥‥‥‥‥‥‥‥‥‥‥‥2 第二章井数据加载‥‥‥‥‥‥‥‥‥‥‥‥‥‥‥‥‥‥‥4 第三章地震工区建立‥‥‥‥‥‥‥‥‥‥‥‥‥‥‥‥‥‥17 第四章制作合成地震记录‥‥‥‥‥‥‥‥‥‥‥‥‥‥‥‥23 第五章相干体的制作‥‥‥‥‥‥‥‥‥‥‥‥‥‥‥‥‥‥33 第六章层位解释‥‥‥‥‥‥‥‥‥‥‥‥‥‥‥‥‥‥‥‥39 第七章层位与断层数据输出‥‥‥‥‥‥‥‥‥‥‥‥‥‥‥43 第八章属性提取‥‥‥‥‥‥‥‥‥‥‥‥‥‥‥‥‥‥‥‥46 第九章时深转换‥‥‥‥‥‥‥‥‥‥‥‥‥‥‥‥‥‥‥‥50 第十章ZmapPlus 地质绘图模块‥‥‥‥‥‥‥‥‥‥‥‥‥54 补充边缘检测、倾角和层位计算‥‥‥‥‥‥‥‥‥‥‥‥‥‥72第一章建立oracle数据库思路:oracle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在硬盘中开辟空间,为加suvery、断层、井数据提供基础。

1、Openworks2003 Command Menu(以下简称OW)——project create(图1-1)图1-1图1-2project create——Project name(数据库名):shengcai(图1-2)project create——Cartographic Reference——List——Beijing Causs 21Measurement system——SPE Preferred Metric数据空间大小——Medium参数选取完毕,然后Apply,等几分钟就可产生一个数据库(图1-3、4、5)。

图1-3图1-4图1-5第二章数据加载一、加载井数据思路:井数据的加载主要分三个部分:井位的加载、测井曲线的加载,分层数据的加载,其重点在于格式文件的编辑。

1、井位的加载(1)编辑井位文件:well.datwell name x y depth(1)输入井位:Command Menu—Data—Import—ASCII Well Loader①输入文件名:file:home/ow2003/well.dat(图2-1)图2-1(2)编辑格式文件ASCII Loader ——edit—format(图2-1)ASCII format edit——format—new(图2-2)在数据文件处输入井文件的目录及文件名home/ow2003/well.dat,在格式文件中输入格式文件的要存的目录及文件名/aa.wdl,然后OK(图2-3),会出现数据well.dat的窗口(图2-5)。

LandMark合成记录制作与标定

LandMark合成记录制作与标定

在一体化解释过程中,SeisWorks2D/3D软件可以直接调用存入数据库中的时深表和合 成记录,但需要将其激活,用来进行层位标定与钻井地质分层的时深转换,并且在 SeisWorks中,可以直接编辑合成记录,再存入数据库中。
SynTool绘图:SynTool软件可以直接生成CGM绘图文件或PS文件,用于绘制SynTool 面板图形,若机器上安装了ZEH或SDI绘图软件,且配置了绘图仪,如HP或VERSATEC绘 图仪,就可以直接绘图了
SynTool 98.5提供了新功能:可以直接 post 从SeisWorks/3d工区提取的井旁地震剖面, 而不必先提取井旁地震道到磁盘SEGY文件。
在井旁地震剖面上迭放一条合成地震记录 注释:地震剖面上可以 post 六种目标: 1、数据库内的任意曲线 2、数据库存放的制作好的合成记录 3、超级合成记录 4、被连接的合成记录 5、阻抗曲线 6、钻井地质分层
SynTool—Startup菜单
选择密度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密度曲线来源:
1、密度测井曲线 2、由时差曲线经伽德纳方程推导而得 3、常数 4、由其他曲线如时差、感应等曲线经 伽德纳方程、感应福斯特方程变换而得
制作的初始合成地震记录
File—Seis3d to SEGY:由SeisWorks/3d工区提取井旁地震道到磁盘SEGY文件,然后 post到SynTool面板上,用以与合成记录的匹配。
3、正确定义工区范围
经纬度范围 4、正确定义工区的表格空间
设立解释员
注:一个OpenWorks工区可以具有多个解释员,每个解释员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
测井曲线加载器:
1、选择输入文件 2、选择格式文件 3、加载测井曲线
注:测井曲线加载器可 以加载五种格式测井曲 线数据: 1、ASCII 2、BIT 3、DLIS 4、LAS 5、LIS

马丁仪表井深标定

马丁仪表井深标定

马丁仪表的操作文档──井深的标定(十点/二点)井深的标定方法有两种:10点标定(即完整标定)和2点标定。

标定注意事项:10点标定(即完整标定),其操作条件如下:1.游车大绳数改变之后;2.系统初始化安装;3.滑大绳之后,在绞车上的游车零点位置发生层数的变化;4.绞车大绳直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2点标定,其操作条件如下:1.供电电源断电,并且EDMS备用电池耗尽的情况;2.滑大绳之后,在绞车上的游车零点位置没有发生层数的变化。

10点标定(即完整标定)需要以下设备:•标定开关盒(P/N 219255-001)以及标定电缆总成(P/N 219344-003),此部件为可选部件•30米或更长卷尺•标定工作表及记录笔。

•笔记本电脑和标定电缆总成(P/N 220082)。

RigSense/DRILLWATCH系统时,10点标定(即完整标定),未使用开关盒的操作步骤分述如下:A.将卷尺接在吊卡上。

B.将游车上提至换层位置,在 DRILLWATCH 显示面板上使用 96 功能键将EDMS计数清零。

C.下放游车直到吊卡接触到钻台表面,在DRILLWATCH 显示面板上使用95功能键将游车高度清零。

之后,使用 96 功能键查看并记录 EDMS 计数。

注:先按95键,再按ENT键即对游车高度清零,而只按95键,不按ENT键即查看当前游车高度。

96键的功能亦是如此,即先按96键,再按ENT键即对EDMS 计数清零,而只按96键,不按ENT键即查看当前EDMS 计数。

D.上提游车至换层位置,在 DRILLWATCH 显示面板上使用 96 功能键查看并记录EDMS 当前计数,同时,记录下当前使用卷尺测量的游车高度。

E.上提游车使钢丝绳处于滚筒的中间位置, 在 DRILLWATCH 显示面板上使用 96功能键查看并记录 EDMS 当前计数。

同时,记录下当前使用卷尺测量的游车高度。

注:为保证准确标定,应使换层时钢丝绳处于实际换成开始位置的 6 英寸(152.4毫米)之内。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内部使⽤)编写⼈:管晓燕毕俊凤⼆00五年六⽉⽬录⼀、数据加载(⼀)启动LandMark (1)(⼆)建⽴投影系统 (1)(三)建⽴OpenWorks数据库 (1)(四)加载钻井数据 (2)⼆、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准备⼯作 (5)(⼆)启动SynTool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5)(三)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 (7)(四)合成地震记录的输出 (8)三、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启动SeisWoks (9)(⼆)三维地震⼯区中常见的⽂件类型 (9)(三)显⽰⼯区底图 (10)(四)显⽰地震剖⾯ (10)(五)解释层位和断层 (10)(六)制作等值线,⽣成绘图⽂件(*.cgm)并出图 (11)(七)层位管理 (11)四、时深转换(⼀)建⽴速度模型 (13)(⼆)时深(或深时)转换 (15)(三)速度模型的输出及其应⽤ (18)(四)基准⾯ (20)五、构造成图(⼀)作图前的准备⼯作 (22)(⼆)⽤ASCII数据绘制等值线平⾯图 (23)(三)⽤SeisWorks解释数据绘制等值线平⾯图 (24)(四)绘制地理底图 (25)(五)⽣成⽐例绘图⽂件并出图 (28)六、UNIX常⽤命令介绍(⼀)⽬录管理命令 (29)(⼆)⽂件管理命令 (29)(三)打印命令 (31)(四)⽹络操作 (31)(五)其他常⽤命令 (31)(六)vi编辑命令 (32)应⽤LandMark软件进⾏常规地震资料解释OpenWorks是LandMark所有软件模块的⼀体化⼯作平台。

在此环境平台下,地球科学应⽤⼈员可以直接综合应⽤各种软件模块,解决各种地学问题。

在LandMark软件中进⾏地震资料解释的常规流程如下:●数据加载●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时深转换●构造成图⼀、数据加载(⼀)启动LandMark进⼊LandMark⽤户后即刻出现OpenWorks⼯作平台,LandMark软件各种功能的模块(SynTool、SeisWorks、TDQ、ZmapPlus、PostStack/PAL。

2016-2017年伪倾角标定斜井腰线(总结)

2016-2017年伪倾角标定斜井腰线(总结)

A D 伪倾角标定斜井腰线为了指示巷道掘进的坡度而在巷道两帮上给出的平行线,称为腰线。

腰线点尽量以组设置;次要巷道也可每隔30m 或40m 设置一个,但须在巷道两帮上画出腰线。

在标定巷道腰线中,主要水平运输巷道的腰线应用水准仪、经纬仪或连通管水准器来标定,次要巷道的腰线可用悬挂半圆仪等标定。

倾斜巷道的腰线应用经纬仪伪倾角法标定,短距离时,也可用悬挂半圆仪等来标定。

1、公式推导:如图1图中OA 为中线方向;A 点为中线上的腰线点;D 点为巷道帮待定腰线点。

β为设计倾角;α为中线至腰线点之水平角;δ为伪倾角。

如图则:cos α=a/c ;——式1tg δ=h/c ;——式2tgβ=h/a。

——式3cosα×tgβ=a/c×h/a=h/c;则可算出伪倾角δ及arctgδ=cosα×tgβ;——式4。

2、用伪倾角法来标定腰线的原理:如图1由于设计巷道时仅给出了真倾角,而腰线是标定在巷道两帮上的,经纬仪安置在巷道中部,因此,应根据真倾角与伪倾角间的关系,按伪倾角来标定腰线。

tanδ=cosα•tanβ。

根据真倾角δ和两个竖直面间所夹的水平角α,计算出伪倾角δ,从而标定腰线点的位置。

3、实地标设方法:如图1所示根据O点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将经纬仪安置在中线点O下,为避免钢尺量取高差之误差,安置仪器时将仪器高与O点腰线设计高度大致相等,照准中线点A,将水平度盘读数调至0°00′00″,垂直度盘调至设计坡度,转动望远镜至巷道帮(可放腰线处),读取水平角值,根据式4计算出伪倾角δ,将望远镜垂直度盘调至δ即为待定腰线点位置。

每组巷道左右帮各放2个(相距1.5m左右)。

此次腰线标定结束。

给施工队组开出技术交底通知书,告知腰线上下各多少为巷道顶底板即可。

根据我们对多条斜井的贯通施工,此方法精确可靠。

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 xxxx年,我们工会党支部在师直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在工作中较好的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沿井轨迹地震数据体在SynTool和SeisWorks中的应用王璞,兰德马克SynTool中一个比较新的功能是沿井轨迹提取地震振幅。

地震数据在一个给定的线道范围内采样,在时间域进行重组,使得地震道与斜井井轨迹相平行。

这个过程类似于曲线的TVD校正。

图1展示了这个过程,其可以提高斜井分析的质量。

图1:平行于井轨迹的伪垂直地震道的产生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沿井轨迹的地震.3dv文件,使用该数据文件,我们可以在SynTool中产生更好的合成地震记录,其也可以用于更加精确的标定层位。

创建沿井轨迹地震.3dv文件在SynTool中,应用井地震振幅提取功能,Extract➛Wellbore Seismic...,对话框如图2所示:这个例子中,将从输入数据体temp90产生一个新的.3dv文件tm90VB。

其是一个21x21道的数据体(井轨迹所定义的伪垂直地震道周围各10道),中心在井底的位置。

同时也创建一个中心在井口位置的数据体,以便用于后面SeisWorks的部分。

子波估计、产生合成地震记录以前可以使用SynTool的SeisWell模块沿着井轨迹提取子波。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提取沿井轨迹的.3dv文件来进行处理。

使用这种SynTool中的Wiener-Levinson子波提取方法可以作为SeisWell 外的一种方法来处理斜井。

如果在SeisWell中使用的是沿井轨迹的地震文件,需要取消选中Extract Along Deviation,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井轨迹和地震道方向是吻合的。

将合成地震记录重叠在沿井轨迹的.3dv地震数据体上可以方便的进行标定;而且如果斜井是螺旋状或者有方位变化,是无法用别的方式实现的,即使将井投影到任意线也不能很好地刻画实际情况。

下图展示了两条任意线:线A正好经过井10-26,线B和井test plan 2相重合。

井test plan 2的井口和井底都和线B有一段距离;地质和地震特征在空间上的改变都会降低吻合程度。

图 2. The SynTool – Wellbore SeismicSelection 对话框 图 3. 分别经过井10-26和test plan 2的任意线A和B。

注意由于地质或地震特征在空间上的改变,线B无法与test plan 2完全吻合。

即使可以在一个剖面显示中将合成记录完美地叠在地震剖面上(目前SynTool 和SeisWorks 都没有这种功能),或者井并没有方位变化(例如图3中的井10-26),使用伪垂直地震数据使合成记录沿垂直道与地震数据吻合仍然是有好处的。

图4显示了两个地震面板,右边的面板显示了10-26合成记录被倾斜叠加在任意线A 上,数据体就是原始地震数据。

左边的面板是相同的合成记录,其被垂直地叠加在提取的沿井轨迹的地震数据体上。

图 4. 最右侧的红色的是合成记录。

右侧的地震面板中,其被叠加在任意线A上;左侧的地震面板中,其被垂直地叠加在提取的沿井轨迹的地震数据体上。

即使底图上非常吻合不存在投影问题,右侧面板中合成地震道的扭曲也使得对比非常困难,而左侧面板要轻松地多。

图中加入了蓝线以使二者的比较更加清楚。

使用沿井轨迹提取的地震振幅体可以清楚地进行标定,就和直井类似,如图5所示。

图 5. 使用沿井轨迹提取的振幅体显示地震/合成记录使用沿井轨迹的地震数据的最大好处大概就是现在可以使用相关来确认漂移和相位旋转了。

图6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右侧的相关面板需要相加15道来计算井轨迹范围的相关系数,提示-9ms的时差和52%的相关系数;左侧的面板只用了一道来计算相关,其清楚的告诉我们有62度的相位差和-2ms的时间差,最大可以达到73%的相关系数。

这种差异在对精细的地层目标进行处理时是致命的。

图 6. 在左侧相关图中,沿井轨迹的单一地震道显示需要62度的相位旋转和-2ms的时间漂移将使相关系数达到73%;在右侧相关图中,左右各15道的范围显示经过-9ms的漂移只能达到52%的相关系数。

下图显示了处理后的最终结果。

左侧使用沿井轨迹数据体进行的处理显示更好的吻合。

图 7. 经过处理,同样的显示左侧给出了更好的吻合。

提取的子波与源地震道相比没有残余时间或者相位变化。

但是SeisWell中最好的吻合并非来自于正处于井位处的地震道而是有一定的距离。

这种情况下,你需要记住这个合成记录是和一个地震道相关联而非井位。

再次,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沿井轨迹地震数据体,利用相关面板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图8左侧显示了一个提取子波的合成记录在最吻合的位置,右侧显示的是井位处。

在这个例子中无需计算多个道。

图 8. 提取子波的合成记录。

左侧:最吻合的位置;右侧:井位处。

正如所料,最吻合处的相关显示没有偏差,但在井位处有6.26ms的时间偏移和41度的相位偏移。

面对这种差异,你可能会考虑使用从井位旁的地震道来提取子波,即使其与地震的吻合不如最佳吻合子波。

其他SynTool中使用到地震数据的工具也可以从这种方法中获益,例如曲线编辑和校验点checkshot的编辑。

在SeisWorks中使用斜井合成记录进行标定对比使用合成记录进行标定往往比较棘手,需要慎重对待。

前面提到过,在SeisWorks中的线、道或者任意线剖面并不能和井轨迹重合。

不过SeisWorks有两个功能可以帮助显示剖面:首先,Seismic Contents➛Wells➛Parameters中有一个选项叫做 Well Display Mode。

选择Part 将会截短井轨迹,只显示与该线的投影距离小于criterion distance的部分。

其次,在Seismic View中井轨迹和剖面的交点会有一个标记。

然而,断层、尖灭、地层变化或者很差的数据质量都会使显示变得困难。

沿着井轨迹的Seismic View可能不是理想的显示方向,我们经常需要综合走向线和倾斜线来进行对比。

既然其中一条或者两条都和井轨迹相倾斜,只有一小段井轨迹会在criterion distance的范围之内,往往难以确认pick是在更高还是较低的一段轨迹。

使用沿井轨迹的地震数据可以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

既然井孔被一条垂直道所代替,我们可以在任意方向上显示合成记录而且不存在投影问题。

你可以比较不同的地震剖面,将合成记录或者测井曲线重叠在上面来确认标定。

该方法的步骤非常明确:在seismic view选择Seismic➛Parameters...然后选择开始提到的中心点在井口的沿井轨迹提取的地震数据体。

为了便于与合成记录对比,你可能要将显示模式设为Wiggle Variable Area。

选择Seismic➛Select From Map➛Midpoint,然后在map view中点击井口的位置,以显示通过井口的线剖面。

请确认正确的井、曲线、pick和时深表被选中。

然后选择View➛Contents...,确认Wells, Wellbore, Log/Synthetic Track选项均被打开。

在wells区域点击Parameters..., 将Orientation设为Vertical,确认激活Synthetic选项,此外你可能希望将Synthetic 设为Positive,并增加Track Width 以使合成记录更好地显示。

结果如图9所示。

图9可能对于确认标定已经足够了,但是当存在断层或者噪声,你可能需要看看其他的方向。

选择View➛Frame Control...图 10. 应用Frame Control进行旋转图 9. 沿井轨迹的振幅被一条单一的地震道所表示,显示穿过井孔的的剖面将模式设为Rotation Angle,选择Parameters。

将 Seismic Display Type设为Line, Pivot At:选择X/Y, 选中Snap to Seismic Panel,然后单击Select Pivot Point from Display按钮,在Seismic View 中单击井孔的地震道,这将允许你旋转方向但保持合成记录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使用Frame Control的> 和 >>进行旋转直到其方向与走向或断层趋势平行,或者任何其他有助于进行比对的方向。

你可能需要多个方向来进行工作,图11显示与图9同样的视图,但是旋转至走向的方向。

遗憾的是,在这种方式下你无法真正地拾取层位。

时间是正确的,但是线道位置都不对,因为他们都被显示在井口的位置。

最好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注意已经确认的时间、地震和合成记录特征;然后将其放在一个传统的线或者任意线剖面旁,例如在某一时间穿过井眼的剖面,然后再拾取层位。

你还可以使用SynTool中的鼠标跟踪功能来确认层位。

在SynTool中的沿井轨迹的垂直地震面板上方的Scale Area单击,如图12所示。

图 11. 与图9同样的视图,但是旋转至走向的方向。

图 12. 在SynTool中的沿井轨迹的垂直地震面板上方的Scale Area单击,跟踪对比显示合成记录。

在合成记录上拖动鼠标,你将会在SeisWorks中看到沿井轨迹的跟踪效果。

使用沿井轨迹地震数据,显示沿井斜走向的剖面另一个好处是子波估计本身。

如果数据不是很好,叠加可以提高信噪比,但是倾角的存在会破坏叠加的效果。

现在没有了井孔的倾斜和实际地质上的倾角,可以使用PD将SeisWorks的任意线发送到SynTool中:在SynTool中选择Panes➛SeisWorks Seismic...,然后在SeisWorks中的剖面上按Shift-MB2。

在SynTool中,对该沿走向的任意线计算相关,使用多道进行相加。

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子波相位是否准确、相关质量是否可以提高。

总结Wellbore Seismic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一些优点:以前需要沿着井轨迹提取子波,现在可以直接从提取的伪垂直数据体上进行提取。

使用提取的伪垂直地震数据体,可以真实地显示沿井轨迹的地震道,该道与合成记录相关性最好。

将合成记录垂直叠加在数据体上使斜井的处理和直井一样方便。

合成记录和提取的伪垂直地震数据道的相关变得更合理。

该功能类似于TVD校正,因此不适用于水平井或近似水平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