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2016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word
2018 WHO全球指南: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第2版)

2018 WHO全球指南: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第2版)导读2018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全球指南第2版,指南的主要目标人群为手术团队人员包括外科医生,护士,技术支持人员,麻醉医师以及任何提供外科护理的人员。
现将指南重要内容翻译整理如下,可根据文末来源查看英文原文。
2016年11月3日,全球首个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发布,随后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并于2018年12月发布新版(第2版)。
新版指南修订了在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手术患者,使用80%浓度吸入氧气(FiO2)的建议,以及实施部分的更新。
根据最新的证据,指南小组决定将建议强度从强烈推荐改为有条件的推荐。
术前淋浴手术前淋浴是良好的临床实践。
专家组建议使用普通肥皂或抗菌肥皂。
(有条件的建议,中等质量证据)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1.对于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心胸外科和骨科手术患者,应在围手术期使用2%的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或不联合洗必泰沐浴液。
(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2.对于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其它手术类型患者,也可在围手术期使用2%的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或不联合洗必泰沐浴液。
(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术前抗菌预防的最佳时机1.必要时,在手术切口前根据手术类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2.考虑到抗生素的半衰期,专家组建议在切口前120分钟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机械肠道准备和口服抗生素1.术前口服抗生素联合机械肠道准备(MBP)应用于降低成人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SSI(手术部位感染)发生风险。
(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2.仅使用MBP(不使用口服抗生素)不应用于减少成人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SSI发生风险。
(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手术部位消毒推荐基于CHG(葡萄糖酸氯己定)的酒精类抗菌溶液,用于患者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强烈推荐,低至中等质量证据)术者手部准备戴无菌手套前,应使用抗菌肥皂和水擦洗,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准备(附外科洗手步骤,见图1)。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世界卫生组织指南解读

危害严重
感染会导致手术部位愈合延迟、 疤痕形成、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 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经济负担重
感染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 加医疗费用,还给患者及其家庭 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目的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总结和分析全球范围内的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预防控制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科学依 据和技术支持。
06
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开展
培训对象和内容设计
培训对象
包括外科医生、护士、手术室工作人 员等所有参与手术过程的人员。
内容设计
涵盖手术部位感染的基本知识、危险 因素、预防措施、感染控制标准操作 规程等方面。
宣传材料制作和发布渠道选择
宣传材料制作
制作形式多样、内容简洁明了的宣传材料,如海报、折页、动画视频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 技术指南世界卫生组织指南
解:读
2023-12-30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预防控制措施与建议 • 诊断与治疗策略 •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 • 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开展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危害
感染率高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后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感染率较高,给 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术前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营养状况、免疫状态、并存疾病等,以识别潜在的风 险因素。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术前皮肤清洁,降低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对于需要肠道准备的患者,应遵循 相关指南进行肠道清洁和抗生素使用。
术前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部位感染的信息,包括预防措施、症状识别和报告等,以提 高他们的意识和参与度。
WHO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

2016 WHO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一、术前措施1.1术前沐浴使用普通肥皂或抗菌肥皂可预防SSI(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由于证据有限且质量极低,专家小组不建议术前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以减少SSI提出建议1.2需要手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鼻部携带者,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可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行心胸外科或骨科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行其它类型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3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定植的筛查及其对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影响(由于缺乏证据,专家对此不提出建议)1.4术前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时机必要时(取决于手术类型)应在手术切皮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应在手术切皮前120分钟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考虑抗生素的半衰期。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5 机械性肠道准备(MBP)与口服抗生素的应用术前联合使用口服抗生素和MBP,可以降低接受择期结肠直肠手术成年患者SSI风险。
(条件推荐,中等证据质量)单用MBP(不联合口服抗生素)不应以降低SSI为目的用于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成年患者。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6 清除毛发接受任何外科手术的患者不应去除毛发,如果有绝对必要,应该只使用剪刀去除毛发,不管是术前还是手术室内,任何时候都强烈劝阻刮剃毛发。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7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推荐含酒精和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消毒液用于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8抗菌皮肤密封剂抗菌皮肤密封剂不应以降低SSI为目的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1.9 外科手准备戴无菌手套前,需要用合适的抗菌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刷洗或者使用合适的含酒精的速干消毒剂进行外科手准备。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最新指南营养支持及相关措施解读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最新指南营养支持及相关措施解读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即手术后发生在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医院感染。
也是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之一。
其一旦发生将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一直以来重视SSI预防指南的制定与更新,但随着指南的提出,SSI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并无明显变化。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性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的更新版完成出版,旨在通过文本制定,推广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基于该指南,结合同年出版的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和外科感染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and Surgical Infection Society,ACS/SIS)更新的SSI预防指南,本文就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营养支持措施及相关内容做一分析解读和比较。
1、SSI相关风险因素分类SSI发生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内在风险因素(病人相关的)及外在风险因素。
其中内在风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如高龄、近期放疗等因素和可改变的如肥胖、糖尿病、术前白蛋白<35.0 g/L等因素。
也可依据风险因素发生或存在时点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时段风险因素。
本文解读SSI风险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和血糖控制,及有关的术前肠道准备、术中循环血量和液体量及术前超重-肥胖等几方面。
结合已有共识更新版及最新WHO指南,强调从多个不同角度落实SSI预防策略,遵循循证医学指南和实践以降低SSI的发生率并改善病人转归。
2、术前、术中或术后相关SSI预防措施的评估2.1 加强营养支持 WHO全球SSI预防指南指出,对接受大型手术的低体重病人,为预防SSI考虑通过口服或肠内给予富含多种营养素的营养制剂。
推荐级别为条件推荐,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
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解读(2016版)

“美国拯救10万生命运动(2006) ”将体温和血糖控制作 为主要干预措施之一。
4.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WHO推荐:术中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能够降
低SSI的风险
推荐等级:条件推荐 证据等级:低等
5&6. 关于洞巾/切口贴膜使用
5、术中不管是使用
无菌的一次性无纺布 还是可重复利用的洞 巾和手术衣都可以预 防SSI 6、不应以降低SSI为目的, 使用抗菌/不抗菌切口膜
11. 术者手部准备
WHO推荐:戴无菌手套之前,须用合适的抗菌肥皂和 流动水进行刷洗或者使用合适的含乙醇的速干消毒剂进 行外科手消毒
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证据等级:中等
11. 术者手部准备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
12. 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WHO推荐: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可以用于 手术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
4 & 5. 鼻内应用莫匹罗星
4、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 5、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
色葡萄球菌患者进行心胸
外科或骨科手术时,应在 围手术期间鼻内使用2%莫 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 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液。
推荐等级: 强烈推荐 证据等级: 中等
葡萄球菌患者进行其他类
型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
间鼻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
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 酸氯己定沐浴液。
推荐等级: 条件推荐 证据等级: 中等
为什么要去除鼻部金葡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世界各地医院中最 重要的卫生保健相关病原体,可引起 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导 管相关性菌血症,多为患者之间的交 叉传递。 • 多项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 感染的致病菌(术后感染约为80%) 大多来自患者滋生的菌群。
WHO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

2016 WHO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一、术前措施1.1术前沐浴使用普通肥皂或抗菌肥皂可预防ssi (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由于证据有限且质量极低,专家小组不建议术前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以减少ssi 提出建议1.2需要手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鼻部携带者,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可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行心胸外科或骨科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行其它类型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3对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细菌定植的筛查及其对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影响(由于缺乏证据,专家对此不提出建议)1.4术前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时机必要时(取决于手术类型)应在手术切皮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应在手术切皮前120 分钟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考虑抗生素的半衰期。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5机械性肠道准备(MBP与口服抗生素的应用术前联合使用口服抗生素和MBP可以降低接受择期结肠直肠手术成年患者SSI 风险。
(条件推荐,中等证据质量)单用MBP(不联合口服抗生素)不应以降低SSI为目的用于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成年患者。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1.6 清除毛发接受任何外科手术的患者不应去除毛发,如果有绝对必要,应该只使用剪刀去除毛发,不管是术前还是手术室内,任何时候都强烈劝阻刮剃毛发。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 . 7 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推荐含酒精和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消毒液用于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1 . 8 抗菌皮肤密封剂抗菌皮肤密封剂不应以降低SSI 为目的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1.9 外科手准备戴无菌手套前,需要用合适的抗菌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刷洗或者使用合适的含酒精的速干消毒剂进行外科手准备。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思考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思考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最常见的卫生保健相关感染之一,易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天数,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于SSI预防指南,国内外相关机构先后参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及更新,但不同指南之间预防SSI的措施尚未达成共识。
一、手术部位感染概述(一)概念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中心发布SSI预防指南。
2010年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预防SSI的全球指南。
2019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肠瘘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制定《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二)手术部位感染(SSI)指发生在手术切口、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三)SSI带来的危害在美国,SSI是最常见的HAI类型(20%)。
在英国,SSI在所有HAI中排第三(15.7%)。
SSI会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平均9.7天)。
急诊次数及再入院次数增加,每年超过9万次再入院归因于SSI。
相对于未发生SSI的患者,SSI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11倍。
尽管大部位感染者可恢复,但SSI死亡患者中77%都直接归因于SSI本身。
(四)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将手术切口分为以下四类:a.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b.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c.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d.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二、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一)手术部位感染(SSI)诊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将SSI分为以下感染: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感染。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全球指南

11月3日WHO在其网站正式发布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全球指南》。
WHO调研显示,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患者住院过程中最常见的医源性感染(HAI)(美国占HAI的67%,欧洲占33%);外科脓毒血症患者大约占所有脓毒血症患者的30%;在中低收入国家,SSI是最常见的HAI,且发生率远高于发达国家。
本次更新的《WHO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全球指南》将所有29条推荐等级分为:
“强烈推荐”:专家团确信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病人应该接受这一干预。
“条件推荐”:专家团认为干预措施应该利大于弊,认为应该结合利益相关方参与共同决策。
至此,全新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正式面向全球医疗工作者。
文章来源:iSurger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
刘思娣1叶锡勇2牛晨3邓菲4杨潞苹5 译吴安华校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七二医院
4.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云南保山市人民医院
该指南包括29条推荐,内容涉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SSI预防干预措施。
证据质量等级分类
一、术前措施
1.1 术前沐浴
对患者而言,术前沐浴或淋浴是良好的临床实践。
使用普通肥皂或抗菌皂可预防SSI。
(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由于证据有限且质量极低,专家小组不对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以减少SSI提出建议。
1.2 需要行手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鼻部携带患者,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液可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行心胸外科或骨科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间鼻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液。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行其他类型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间鼻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液。
(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1.3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定植的筛查及其对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影响
由于缺乏证据,专家小组决定不对此提出建议。
1.4 术前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最佳时机
必要时(取决于手术类型)应在手术切皮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强烈推荐,低等级证据质量)
应在手术切皮前120分钟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需要考虑抗生素的半衰期。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1.5 机械性肠道准备(MBP)与口服抗生素的应用
术前联合使用口服抗生素和MBP,可以降低接受择期结直肠手术成年患者的SSI风险。
(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单用MBP(不联合口服抗生素)不应以降低SSI为目的用于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成年患者。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1.6 清除毛发
接受任何外科手术的患者不应去除毛发,如果有绝对必要,应该只使用剪刀去除毛发,不管是术前还是手术室内,任何时候都强烈劝阻刮剃毛发。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1.7 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推荐含酒精和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消毒液用于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强烈推荐,低等级到中等级证据质量)
1.8 抗菌皮肤密封剂
抗菌皮肤密封剂不应以降低SSI为目的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
1.9 外科手准备
戴无菌手套之前,需要用合适的抗菌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刷洗或者使用合适的含酒精的速干消毒剂进行外科手准备。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二、术前和/或术中措施
2.1 加强营养支持
对接受大型手术的低体重患者,为预防SSI考虑通过口服或肠内给予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配方。
(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
2.2 围手术期停用免疫抑制剂
不因以预防SSI为目的在术前停用免疫抑制剂。
(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
2.3 围术期氧疗
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成年外科手术患者,应在术中给予FiO2 80%,如果可行,术后立即给予2~6小时氧疗以降低SSI风险。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2.4 维持正常体温
在手术室和手术中使用保温设备来维持患者正常体温以降低SSI。
(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2.5 加强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成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都应加强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以降低SSI风险。
(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
2.6 维持充足的循环容量
术中使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以降低SSI风险。
(条件推荐,低等级证据质量)
2.7 铺巾及手术衣
外科手术中不管是使用一次性无菌无纺布还是可复用性无菌棉布的铺巾和手术衣都可以预防SSI。
(条件推荐,中到极低等级证据质量)
有无抗菌性的塑料手术贴膜都不能预防SSI。
(条件推荐,低到极低等级
证据质量)
2.8 切口保护套
对清洁-污染、污染和感染的腹部手术切口可考虑使用切口保护套以降低SSI的发生率。
(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
2.9 切口冲洗
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手术切口关闭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可预防SSI。
可以考虑在切口关闭前使用聚维酮碘水溶液冲洗以预防SSI,特别是对于清洁和清洁-污染切口。
(条件推荐,低等级证据质量)
不因以预防SSI为目的,在切口关闭前使用抗生素冲洗。
(条件推荐,低等级证据质量)
2.10 预防性切口负压治疗
预防性切口负压治疗可以用于高危切口一期缝合前以预防SSI。
(条件推荐,低等级证据质量)
2.11 外科手套的使用
由于目前缺乏证据说明在手术中使用双层手套、更换手套或使用特定类型的手套会更有效减少SSI风险,故专家小组决定不提出此建议。
2.12 更换手术器械
由于缺乏相关证据,专家小组决定不提出此建议。
2.13 抗菌涂层缝线
不受手术类型的影响,都可以使用三氯生涂层手术缝线以降低SSI风险。
(条件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2.14 手术室的层流通风系统
不应使用层流通风系统来降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发生SSI的风险。
(条件推荐,低到极低等级证据质量)
三、术后措施
3.1 延长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反对以预防SSI为目的在术后延长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质量)
3.2 高级敷料
对于一期缝合的切口,没有任何一种高级敷料预防SSI的效果优于标准敷料。
(条件推荐,低等级证据质量)
3.3 引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拔出伤口引流管的最佳时机
不能因存在伤口引流,而延长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预防SSI为目的。
(条件推荐,低等级证据质量)
建议应根据临床指征,拔除伤口引流管。
目前尚无证据发现为预防SSI拔除切口引流的最佳时机。
(条件推荐,极低等级证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