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合集下载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试题及答案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试题及答案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试题及答案2017年手术室院感考试题科室: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包括: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细菌来源包括:空气、患者皮肤、手术人员、手术器械及植入物。

3、外科手术前洗手范围为: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4、手术前冲洗手消毒方法为取足量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认真揉搓2~6分钟。

5、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0cm的区域。

6、择期手术后一般无须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如使用也不应超过24h。

7、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类: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表皮感染。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1、有明显皮肤破损感染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护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参加手术。

√2、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8℃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3、预防用药不能替代无菌操作。

√4、手术前应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5、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开放负压引流。

×6、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三、问答题(25分):简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目标。

答: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目标包括:1.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风险;2.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的识别和处理能力;3.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并发症,如败血症等;4.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知识和意识,促进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为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加强手术室的管理,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加强手卫生、环境卫生和器械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同时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共同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核心预防控制措施: 无创通气
床头抬高、口腔卫生
每日评估、尽早拨管
14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口腔护理或冲洗,每2~6h一次 2、无禁忌,床头抬高30°~45°; 3、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 者正确排痰; 4、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 8、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 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 尽量使用经口气管插管; 9、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 执行手卫生 10、每周更换螺纹管及湿化器, 每天更换湿化水(无菌水),正确 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
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 专用流水清洗消毒槽、全管道灌流器、压力水枪、气枪、 各种内镜专用刷、超声清洗器、计时器、通风设施等。
应配备清洗剂、润滑剂、消毒剂、干燥剂等
宜配备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符合GB30689的规定)
35
二、设施配备
3 、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 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要求。 目前常用消毒剂: 戌二醛(≥2%) 邻苯二甲醛(0.55%) 酸性氧化电位水
32
一、建筑布局
有条件设储镜间、柜(有消毒设施)
33
二、设施配备
1、按照工作需要配备相应 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内镜及附件配备:其数量与医院规模及接诊病人数相适应
诊疗室:诊疗床、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诊疗车等
应配备手卫生装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34
二、设施配备
2、 清洗消毒室
7
以上为清洗过程的所有步
骤,完成后进入下一步漂洗
将清洗刷清洗干净,
高水平消毒后备用。
47
4、漂 洗
① 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冲洗内镜各管
道至无清洗液残留 ② 用流动水冲洗内镜外表面、按钮和 阀门 ③ 用动力泵或压力气枪向管道充气至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指南(2017)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指南(2017)

摘要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一直是外科技术的重要部分。

2017年版《外科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进行了要点首次更新,主要针对手术中的14个核心领域,根据最全、最广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给出了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最终得出了42条指南建议,这其中包括广泛应用的手术皮肤准备、无菌手术贴膜及预防抗生素使用等。

新指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SSI 预防的最新与最权威的观点,不仅更新了临床操作规范,而且有助于临床一线医生有关手术感染的观念更新,故对新指南的重要观点作一解读。

自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正式颁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指南至今,历经了近20年的临床实践。

一些SSI预防措施得以改进,已有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在多个指南达成共识,但是有些仅为经验,指南仍然存在临床应用悬而未解的问题。

新近Berríos-T o r r es等通过分析了5487项有关SSI相关研究结果,还参考了104项外科感染的专家意见,并对上一版本引用的170项研究进行跟踪报道,主要针对手术中的14个核心领域,根据最全最广泛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给出了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最终得出了42条指南建议,这其中包括广泛应用的手术皮肤准备、无菌手术贴膜及预防抗生素使用等,指南研究成果发表在外科领域顶级杂志《JAMA Surgery》。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美国外科感染协会(SIS)、CDC对指南发布推荐,凸显新指南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为此,现就文献指南更新的重要观点作一解读,以引起外科同行对此重视,改进临床实践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SSI预防治疗策略。

一、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术前沐浴可以不使用抗菌产品研究表明,术前使用杀菌剂沐浴可减少皮肤上细菌数量。

但是,2项随机对照试验对使用含40%氯己定产品沐浴是否可以降低S S I风险并未得出明确的结论。

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卓越研究所(N I C E)的S S I预防指南、英国卫生部门发布的高干预性医疗行为(HII)指南均提出使用香皂沐浴即可。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目标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目标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目标六: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七:手术植入物安全目标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目标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目标十: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一、预防措施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

4、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根据《江苏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

5、按照《手术通知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6、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定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二、工作指引:1、手术前确认A.核对时间:病人离开病房前、进入手术室送入手术间前、手术开始前。

B.核对根据:病人手腕识别带、影像资料、部位标示、病人自述(或病人家属代病历述)、手术通知单。

C.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年龄、姓别、住院号、手术名称、诊断、部位、体位。

D.核对内容人员、时机:病人离开病房前,病房护士要认真核对病人资料,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送入手术间前,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核对;手术开始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同时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并由执行核对的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分别签名。

E.核对方法:以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让病人自己说出姓名,不适的问题或部位、肢体,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腕带记录相符;病重、虚弱、智力不足、意识不清的与腕带记录相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其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

I类切口指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因感染后预后差,涉及心脑肾肝等重要脏器,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

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特别是I类切口感染,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以下措施:一、手术前患者准备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

3、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日。

4、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

5、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①用消毒皂沐浴。

②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

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

④铺无菌巾之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巾。

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

6、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

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1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

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1、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眼内手术等;(3)有植入物的`手术,如骨折固定器植入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7完整版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7完整版

第一篇无菌技术1、概述1。

1目的为手术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者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手术室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范,以规范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操作,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1.2范围1.2。

1本指南包括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置无菌器械台及传递手术器械的相关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

1。

2.2本指南既对手术室护士的日常工作和具体操作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也对手术室管理者加强科室管理及相关的教育培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名词术语2。

1手卫生手卫生(hand hygiene)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2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是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常具有持续抗菌活性.2.3常居菌常居菌(resident skin flora)是指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地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2.4暂居菌暂居菌(transient skin flora)是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2.5皂液皂液(liquid soap)是指不含消毒剂的清洁剂,或仅含有很低浓度的、仅起防腐作用的抗菌剂。

2.6手消毒剂手消毒剂(hand antiseptic agent)是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氧己定、碘伏等。

2.6.1速干手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alcohol-based hand rub)是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2.6.2免冲洗手消毒剂免冲洗手消毒剂(waterless antiseptic agent)是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要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2019年)

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2019年)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是指发生在手术切口、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是中低收入国家最多见、最高发的卫生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HAI),总体发生率达11.8%(1.2%~23.6%);而在高收入国家,SSI发生率在1.2%~5.2%之间。

虽然SSI的发生率在高收入国家明显降低,但依然是第二常见的HAI。

术前、术中和术后一系列措施均可降低SSI风险。

现有影响力较大的SSI预防指南均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如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发布SSI预防指南,其在2017年进行了更新。

2008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NICE)发布了SSI预防与治疗的指南。

2014年,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ocietyforHealthcareEpidemiologyofAmerica,SHEA)更新了2008年其发布的指南。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预防SSI的全球指南。

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在2010年发布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虽然目前SSI预防指南或规范众多,但是不同指南预防SSI的措施尚未达成共识。

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肠瘘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经过反复多次讨论和修改,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制定了《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SSI防控策略,供同道参考。

一、循证医学证据质量等级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深入的论证,最终形成本指南,旨在为SSI的预防提供参考。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4.术中抗生素灌洗
NICE指南不推荐使用灭菌生理盐水对切口及腔体灌洗, 如必须灌洗,推荐使用稀释的聚维碘酮溶液,而非灭 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2017版SSI指南不推荐进行额外 皮肤抗感染预处理。专家认为术中抗生素灌洗,对于 降低SSI感染无益。外科技术仍是关键,手术切口中电 刀的使用,应尽可能减少组织的损伤,另外缝合消除 死腔,可有效防止污染区域的伤口感染。
(2)我国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6%,病死率 高达21%。
神经外科SSI
神经外科手术按照切口污染程度可分为4类:
①感染手术:包括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骨髓炎等 手术,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0%~80%;
②污染手术:包括伴有开放性颅骨骨折、头皮裂伤的 脑外伤或头皮裂伤超过4 h的手术,感染发生率10%~ 25%;
9.闭合切口后持续吸氧预防SSI
既往观点不推荐采取旨在增加伤口氧含量的措施 预防SSI。最新指南提出,在正常肺功能患者,在 术中和拔管后立即予以较高流量氧气,闭合切口 后应持续吸氧至少2小时。
10.在围手术期注意保持深部体温水平可预防SSI
大量研究证实,低体温损害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 免疫机制,使SSI感染发生率增高。在预防SSI方 面,体温过高比体温过低更有益。推荐围手术 期体温下限35.5摄氏度,新指南提出围手术期应 保持深部体温36摄氏度以上,目前医院普遍具 备保温装备,推荐注意细节。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2017
摘要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版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时隔18年进行 首次更新,针对手术中的14个核心领域,总结42 条指南建议,包括手术皮肤准备,无菌手术贴膜 及预防抗生素的使用等。
神经外科SS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B:强有力的建议,低质量的证据表明临床受 益或损害;或是公认的临床实践仅有低到非常 低质量的证据支持。
• IC:国家或联邦法规要求的强有力建议。
• II:薄弱建议,由低质量证据支持临床获益和
危害。
精品课件
WHO最新颁布的指南有如下29条推荐
精品课件
1.围手术期,不应以降低SSI为目标 而停用免疫抑制剂 极低等级证据
•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1.手术者戴无菌手术前需用合适的 抗菌皂或者含酒精的吸收剂(ABHR)
进行手部消毒 »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2.使用含洗必泰的酒精类消毒剂对 术前切口部位备皮消毒
•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3.备皮结束后,不因以减少SSI为 目的而使用抗菌敷贴
» 强烈推荐极低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25.推荐在各类手术中使用含抗菌剂
(三氯生)缝线,以降低手术部位
感染
• 条件推荐中等级
证据
精品课件
26/27.不能因为存在切口引流,就 延长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拔除引流时机尚无证据无法推荐
• 条件推荐低到极 低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28.就预防SSI而言,不必要使用新型 敷料
» 条件推荐低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4.全麻气管插管的手术患者应在术 中给予FiO2 80%,如果可行,术后
立即给予2•-6强小烈推时荐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5.术中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6.加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和管理
• 强烈推荐低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7.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能 够降低SSI减少细菌入侵和抑制细菌繁殖两个方 面来降低SSI风险
精品课件
• (在 2006~2009 年期间,美国 SSI 发生 率为 1.9%。
• 在中低收入国家,SSI是最常见的HAI,且发 生率比发达国家高3-5倍。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2017 版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发布声势 浩大 美国 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据从高到低进行推荐; • 不推荐:25 项,曾被广泛应用,但是已经
证明无效,不值得推荐的方法
精品课件
不仅仅对医生有用的临床指南
• 不仅更新了临床操作规范 • 更需要更新的,是临床一线医生的观念,甚
至整个社会大众有关手术感染的观念更新。
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
精品课件
指南推荐的评价标准
• IA:强烈推荐,高质量至中等质量的证据支持 临床净利益或损害。
精品课件
21/22.关闭切口前,使用聚维酮碘 液冲洗切口,特别是1、2类
• 条件推荐极低等 级证据
精品课件
23.高风险的一期缝合切口建议预防 性使用负压伤口引流
• 条件推荐低等 级证据
精品课件
24.在全髋/膝关节成形术(THA/TKA) 中建议不以SSI为目的的使用层流通

• 条件推荐低 等级证据
WHO(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外科感染协会
• 全文更新刊登于近期的外科顶级杂志 JAMA Surgery 杂志上(IF:7.965,在全球外科
精品课件
• 指南的意义 医院挽救生命 减少费用 遏制超级细菌蔓延
精品课件
• 最全最广泛的临床数据 • 「爱憎分明」的临床态度 • 不仅仅对医生有用的临床指南
精品课件
• 剖腹产手术,在开刀前就可进行预防性抗感 染治疗。
• 推荐在大部分手术时,在手术室内应用以酒 精为主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术中术后应该保持血糖 稳定, 目标血糖小于精品课2件00 mg/dL 即可
那些方法已经证实无效 / 不推荐?
• 额外的肠道准备并不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 • 术中抗生素灌洗不能降低伤口感染率。 • 术后应用抗菌敷料和伤口感染无关。 • 任何手术伤口感染都没有必要使用塑料手术
精品课件
2.低体重病人可通过口服或比营养
液,加强营养支持
极低等级
证据
精品课件
3.推荐术前沐浴或淋浴 中等级证 据
精品课件
4/5.对于鼻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 者应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或不联
合洗必泰沐浴液以预防SSI
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6.对于结直肠手术推荐联合使用口 服抗生素和MBP(机械肠道准备)
贴膜,不管其有没有抗菌成分。 • 在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时,关腹后不需要
精品课件
• 2017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英文版
精品课件
谢谢 Thanks
精品课件
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7.不宜只使用MBP(机械肠道准备) 以降低SSI
•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8.准备接受任何手术的患者,不宜去
除手术部位的毛发,如有明显需要, 只能剃除,而非拔除/刮除
•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9/10.外科手术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 最佳时期是在切皮前120分钟,但同
时需考虑抗生素半衰期
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全球指南
2017 要点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关节外科 赵正明 2017年8月
精品课件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指的是发生在切 口、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精品课件
• 世界卫生组织调研表明,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是患者住院 过程中最常见的医疗卫生相关性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
• 强烈推荐低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18.不管是使用无菌的一次性无纺布 还是可重复利用的洞巾和手术衣都
可以预防•S条SI件推荐中到极低等
级证据
精品课件
19.不应以降低SSI为目的使用抗菌/ 不抗菌切口膜
• 强烈推荐低到极低等级证据
精品课件
20.在2、3、4类的腹部手术时考虑 使用切口保护器械
• 条件推荐极低等 级证据
精品课件
29.手术结束后,不应以预防SSI为 目的继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SAP)
• 强烈推荐中等级证 据
精品课件
小结
• 那些小细节可以降低手术感染? • 那些方法已经证实无效 / 不推荐?
精品课件
那些小细节可以降低手术感染?
• 推荐在手术前夜对患者进行全身沐浴,或者 肥皂(抗菌与否均可)或消毒液擦拭。
最全最广泛的临床数据
• 新指南纳入 170 项相关研究 • 世界知名专家对27篇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 29项建议(术前阶段的13项建议,手术期间、
术后预防感染的16项建议),30段核心章节
精品课件
「爱憎分明」的临床态度
• 不同于其他临床指南,「报喜不报忧」 • 推荐:17 条,按照循证医学IA、IB级别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