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中关村发展报告

中关村发展报告

中关村发展报告一、介绍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集聚地,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始建于1988年,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园区,聚集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

中关村的发展对于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中关村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二、中关村的历史与背景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毗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顶级高校。

中关村的发展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198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此创建了中关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关村以其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便利的政策环境迅速崛起,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和创新机构的入驻。

三、中关村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中关村以其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热点。

在发展模式方面,中关村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鼓励科技创业等方式,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精神。

同时,中关村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科技和经验,与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科技创新的国际化。

中关村的产业布局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能源等领域。

信息技术是中关村的支柱产业之一,许多知名的IT企业如联想、百度、华为等都在中关村设立研发中心。

生物医药产业也在中关村得到迅猛发展,吸引了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和研究机构。

此外,中关村还致力于推进新材料和环保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中关村的创新环境和支持政策中关村具备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关村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中关村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支持和优惠政策。

中关村创业孵化器是中关村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办公场地、资金支持、技术咨询等各种资源,帮助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此外,中关村还设立了风险投资基金,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中关村核心区发展问题剖析

中关村核心区发展问题剖析

中关村核心区发展问题剖析【摘要〕尽管中关村号称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然而调查发现,中关村核心区高科技形象远未确立,其创新软硬件环境尚待进一步建设。

中关村核心区要真正成为国家科技示范区的核动力源,带动中国知识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

【关键词]中关村;核心区;创新战略;区域品牌一、中关村及其中关村核心区中关村地处北京的西北部,周边有著名的风景旅游资源如颐和园、圆明园、香山、慕田峪和八达岭长城等。

中关村国家科技示范区包括三大开发区:中心区、发展区、辐射区。

中心区范围南起西外大街,北至规划公路一环,西起京密引水渠,东至八达岭高速公路,总面积75km2。

中心区包括一个核心区和两条主要轴线。

核心区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关村西区,用地约10km2。

白颐路是中心区的主要轴线,连接中科院、北大、清华、中关村西区和农科院、人民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馆、紫竹院公园等文体设施。

学院路为中心区的另一条轴线。

发展区大体范围是规划公路一环以北,海淀区山后地区、清河地区以及昌平县的西三旗地区、回龙观地区,地域范围约280km2。

发展区是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起点,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向北呈组团伸展。

辐射区主要是“一环两线”,“一环”是指环绕市区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包括电子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台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区等;“两线”即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向沙河、昌平、南口方向辐射和沿京密路向顺义、怀柔、密云方向辐射。

中关村核心区是中关村中心区的核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大力扶持的中关村西区,背靠雄厚的科研实力的中科院中关村信息广场,分别以具有世界闻名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后盾的北大科学园、清华科技园。

二、核心区发展问题剖析1999年11月12日一12月1日北京易难广告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就中关村核心区发展条件组织实施了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

调查地点主要在中关村核心区主要大厦、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清华科技园、丰台科学城、北大资源楼、北京大学、国际展览中心1999年冬季人才招聘会、中关村人力资源招聘会等,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

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管理对策思考

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管理对策思考
微软相关 的工作 ; 微软的信息化创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 活的品质 , 甚至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 。以微软软件平 台为核心 的生态系统对 中国以及世界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为此 , 国家科 技部部长万钢在 2 0 0 7年国际生物经济
大会上强调 , 要贯彻落实《 国家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0 6— 0 0 提 出的“ 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 2 0 2 2 )》 把 技术产业迎头赶上 的重点” 的要求 , 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 、 业、 口和健康 领域 的应 用 , 工 人 提升相关产 业创新能力 和发展水平 , 加速使 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 国和生物产业大 国。他 特别强调进 一步加 强生物技术 和生物经济领域
的国际科技合作 , 推进新 的科技革命 , 加速生物技术 的创新 ,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③ ‘
中关村 成 为全 球创 新 中心 的管理 对 策思考
曩 戴 湘 李宝山
[ 内容提 要] 20 0 8年正值 北京 中关村科技 园区成 立 2 O周年 , 园区管委会提 出了未 来 2 O年建设“ 全球新兴创 新 中心” 的 发展规划 。从世界范围来看 , 生物经 济正 以前所 未有 的脚 步向前 发展 , 并成为 可预 见的 未来数 十年经济发展 的主流 。在 此背 景下 园区正呼唤新的管理模式。以 国际化为主导 , 坚持 市场化 、 制化原 则,- ̄合一 聚合 全球创 新资 源的平 台式管理成 为 法 54 - 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 出了平台管理的“ 中关村” 解, 新 即通过集成 园区丰富创新资源 , 以生物经 济加信 息和数 字经
什么是未来世纪最 突出的特征 ?美 国未来学家 阿尔文 ・ 托夫勒继 2 0世纪 8 0年代提 出著 名的第三次浪潮 理

中关村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模式剖析及启示

中关村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模式剖析及启示

jitn oai , &D Id pn etn oai , rset e a vnei oa o,nrd c-mit ninvt n T epprpit ot on invt n R —ne ed n invt n popci -d ac n vt n i ou e i t i oai . h ae o s u o o v n i t ao n o n
1 标 准化 模 式 综 述
通 过文 献调研 及现 场 调研 . 我们 发现 , 目前 国 内 外技 术标 准化 模式 主要 有 2 3种 类型 . 研 究的 主要 其 视 角分别 为标 准 的地 域性 、市 场化 及主 导 因素 3个 方 面 , 成 了 8种 主要 的观 点 : 形


式 、 国 的事 实标 准 化 模式 、 美 日本 法 定 标 准化 模 式 : 武汉 高新 区总 结 出了示 范 区技 术标 准化 模 式的 四种 类型 : 标准 引导 模式 、 准国投 模式 、 准跟 随模 式 、 标 标 成果转 化模 式 [ 2 ] 二是 从标 准产 生及标 准 市场化 过程 来看 .刘振 刚 等 (0 5 研 究 了先 进 技 术 标 准 的 形 成模 式 . 20 ) 提
Te h oo y S a d r ia i n M o e o 0 g u n u t r rs s c n l g t n a d z t0 d fZh n g a c n En e p ie
G oMigu , agD c e u njn K n ah n
( s tt o o c n n g m n, hn s c d m f c n e, e ig 1 0 8 , hn ) I t ue f l ya dMa a e e t C ieeA a e yo i c s B in 0 0 0 C ia n i P i S e j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已成 为 首 都 经 济 发 展 的 龙 头 。 从 电 子 一 条 街 的 兴 起 和 北 京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试 验 区 的
科技 创新模 式 的典范 , 目前 其 创新 产 出
已名 列全 国5 个 国 家级 高新 技 术 园 区之 3 首 。中 关村 高 科技 园 区 的迅速 崛起 和蓬 勃 发展 得 益于 其独 特 的创 新 环 境 ,而 这 个 创 新环 境 是建 立在 新 型 的管 理体 制 和
被 是我改开背中 村 在国革放景发 称 “国谷的京关 ,中硅 ”北 下 为
展 壮 大 起 来 的 高 新 技 术 园 区 。 它 是 我 国
增 长 的 贡献 率 始 终保 持 在 6 %以上 ,高 0 新 技 术 产 业 增 加 值 占 G P 比 重 由 D的 1 9 年 的 1 . %提 高 到 1 . % 。 中关 村 98 12 62
成及 发展 特点
中 关 村 经 济 萌 发 于 2 世 纪 8 年 代 0 O 初 , 以陈 先春 创 办第 一 个 民营 高新 技 术 企 业— — “ 北京 等 离子 体 学会 先进 发展
技 术 服 务部 ”为起 点 ,之 后在 各 主 管部
根 本 性 转 变 的 综 合 改 革 试 验
19 年 6 5 , 国 务 院 正 式 批 复 并 99 月 日
新 认定 高新 技术 企业 ( 家)
增 加值
技 工 贸 总 收 入
2 1 . 042
1 3 . 447
4 . 04
同意 科技 部 和 北京 市政 府 《 于实施 科 关
工业总 产 值 ( 价) 现
下 表 1 。 2 0 年 与 1 8 年 相 比 , 技 工 贸 ) 01 98 总收 入 、工 业 增加 值 分别 翻 一番 多 ,上

中关村观后感心得感悟

中关村观后感心得感悟

中关村观后感心得感悟中关村是中国最著名的科技园区之一,是一片汇聚了各种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的地区。

我最近有幸到访了中关村,并参观了其中的一些企业和机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与科技密切相关的园区,中关村的大环境很先进,非常具有未来感。

整个园区的建筑设计很简洁、大气,处处体现出高科技的气息。

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如今科技不断推进的强劲动力。

除了环境外,我也对中关村所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印象深刻。

我们参观了一些具体的科研机构,领略到了他们的实验室、生产线等,看到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我记得最令我难以忘怀的科技成果是人工智能。

在中关村,我们参观了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看到了他们正在研发的智能机器人。

这些智能机器人能够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这打破了我对机器人的固有印象。

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更加智能化的世界。

除了环境和科技成果,中关村中的企业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关村中的企业家们思维开阔、富有创造力,他们努力地追求着创新和发展。

在中关村的企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致力于研究和应用技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创造新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次去参观了中关村让我受益匪浅。

在中关村,我看到了未来和现在的科技发展趋势,看到了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科学家。

中关村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示,在我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也将会对我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影响。

除了前面提到的环境、科技和企业文化外,中关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创新和合作。

中关村作为一个科技创新的聚集地,创新和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

这里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他们在不断尝试新的创意,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中关村,我看到了创新精神的发扬。

各个企业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产和应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关村众多企业正在研发和推广各种智能化产品,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在新能源领域,中关村的企业们正在努力研发和生产更加高效和有益环保的生产设备和产品。

中关村在线(ZOL)电子商务模式分析报告

中关村在线(ZOL)电子商务模式分析报告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商务课程设计专业:工商管理报告题目:中关村在线(ZOL)电子商务模式分析报告学号:12457161-22、27、29、31、31;12457162-21 姓名:姓名分工曹颜浩资源配置、合作伙伴网络康慎涛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荣志崴企业内涵、目前面临的发展障碍和发展机遇、总结与展望袁建祥核心能力、ZOL优劣势分析朱旭ZOL简介、收益来源鲍威垂直式B2C电商模式介绍、分销渠道目录1、中关村在线(ZOL)简介 (1)2、垂直式B2C电商模式概述 (1)3、ZOL电商模式分析(8要点分析) (1)(1)价值主张 (1)(2)消费者目标群体 (1)(3)分销渠道 (1)(4)收益来源 (2)(5)资源配置 (2)(6)核心能力 (2)(7)合作伙伴网络 (2)(8)企业内涵 (3)4、ZOL优劣势分析 (3)(1)优势 (3)(2)劣势 (4)5、目前面临的发展障碍和发展机遇 (4)(1)障碍 (4)(2)机遇 (4)6、总结与展望 (4)中关村在线(ZOL)电子商务模式分析报告1、中关村在线(ZOL)简介中关村在线(ZOL)是中国第一科技门户,是一家资讯覆盖全国并定位于营销促进型的IT互动用户,被认为是大中华区最具有商业价值的IT专业门户。

中关村在线是集产品数据、专业资讯、科技视频、互动行销为一体的复合型媒体,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集团互动媒体公司CBS Interactive在中国区的旗舰媒体。

2、垂直式B2C电商模式概述中关村在线(ZOL)属于典型的垂直式B2C平台。

B2C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针对个人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的总称,而垂直式B2C则是其中在核心领域内继续挖掘新亮点的一种,通过积极与知名品牌生产商沟通与合作,化解与线下渠道商的利益冲突,扩大产品线与产品系列,完善售前、售后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手段。

3、ZOL电商模式分析(8要点分析)(1)价值主张中关村在线(ZOL)作为一个国内领先的资讯平台,其专业且新颖的资讯可以使客户更快更准确的了解IT界的最新动态。

《2024年新兴产业园发展模式及建筑设计优化策略——以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科研设计项目为例》范文

《2024年新兴产业园发展模式及建筑设计优化策略——以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科研设计项目为例》范文

《新兴产业园发展模式及建筑设计优化策略——以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科研设计项目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新兴产业园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军地区,其新兴产业园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科研设计项目为例,探讨新兴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及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

二、新兴产业园发展模式1. 产业定位与特色发展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在产业定位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明确产业定位,园区形成了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

2. 创新驱动与产学研一体化园区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通过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3.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园区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建筑设计优化策略1. 建筑规划与空间布局在建筑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园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空间。

同时,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绿色建筑与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绿色建筑和节能设计的理念,如使用节能材料、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

3. 灵活多变的建筑空间考虑到园区内企业和研发机构的需求多样性,建筑空间设计应具备灵活多变的特性,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使用需求。

同时,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未来的拓展和变更需求。

4. 智能化的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智能化元素,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安防等系统,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为园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案例分析——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科研设计项目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科研设计项目在发展模式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学研一体化为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3-09-09
8月22日,我应邀参加海淀区委主办的“中关村发展模式”座谈会,会上我谈了我对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一是中关村与硅谷的区域个性,二是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三是中关村次一级政府的作用,四是中关村成功发展的三模式。

一、中关村与硅谷的区域个性
中关村和硅谷的区域个性中差异最明显地方就在于:基于美国实用主义的精神,硅谷的法律环境非常适合创业者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去尝试、去创新,但是硅谷却不重视对区域整体的研究,缺乏对硅谷区域创新的理论总结;对于中国而言,所缺乏的是允许试错的法律环境,但中关村的优势恰恰是硅谷的劣势,即非常强调和重视从整体来研究一个区域,中关村善于学习成功地区的经验,更加善于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炼,例如区域创新理论。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关村作为后发展地区,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赶先进地区,就必须首先在理论上要超前,在思想上要领先。

硅谷和中关村之间的差异还在对待原创想法的态度上。

从每年的创业数来看,海淀是2.6万家,多年来一直比硅谷高,但是去年硅谷创业企业达到了4.6万家,是过去的3倍。

出现这种变化最大的原因是硅谷对新想法很重视,对更伟大的想法更重视,并且有大量的天使投资支持从想法到创业这一环节,因此催生出大量的创业企业。

这就是中关村和硅谷的最大差别,比如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这种想法在硅谷很常见,但是在中关村对颠覆性的想法支持很不够。

同一个想法,在中国评价就是可行与不可行,但是在硅谷的评价就是太妙了或是没新意。

二、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
现在全世界都想学习硅谷,建成一个新的硅谷,他们做法就是建大学城,比如纽约在罗斯福岛上设立应用型大学,想打造自己的硅谷;俄罗斯在斯科尔科沃打造莫斯科的硅谷,但我认为这都不会成功,因为他们都不懂硅谷成功的真正原因。

最近一些美国很多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来到中关村之后就很震惊,比如MIT教授史蒂夫·伯兰克,他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看过很多创业集聚的地方,但北京最让我吃惊,这里的创业环境已经达到了硅谷的水平;北京已经成为硅谷在全球唯一的竞争对手。

”这些说明中关村的成功正在逐渐被世界所接受。

我认为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创业开始发展。

因为中关村本来就没有什么基础,只能从创业起步,如陈春先,并且中关村附近优质的大学资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业原动力,这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形成了以创业为核心的硅谷——中关村人脉关系网络。

硅谷的成功在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而其他地方只学硅谷的一方面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硅谷的生态环境。

中关村学习硅谷不仅仅学习硅谷的核心做法——创业,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与硅谷广泛而活跃的人脉网络,通过人员的流动,将硅谷的生态环境一点一滴地成功移植到中关村。

三、中关村次一级政府的作用
我认为硅谷与中关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次一级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上。

在中关村的发展历史中,有几个里程碑不能不提,即海淀提出倾全区之力打造中关村、正式打出中关村品牌、中关村推出一站式服务等。

目前中关村次一级政府发挥作用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先行先试”的政策现在仍然需要,中关村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中关村怎么发展,怎么创新,需要次一级政府拿出勇气来继续先行先试,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例如,相比硅谷而言,中关村关于创业的法律环境还不是很好,这里的改革的空间还很大,就需要次一级政府起作用。

因为在中国创办一个企业需要注册资本、法人代码申报、进行税务登记等等程序,这些对创业者来说都是巨大的障碍,这种注册方法就是认为一个创业企业都能成功创业,然而现在应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试错的机制,在试错阶段就不应该有注册资本金、税务登记、法人代码申报等等,而仅仅缴纳一个注册费,这样注册一个公司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办到。

现在中关村最紧要的是要改变创业环境,简化创业程序,因为只有创业多了,才能有大公司。

现在广州、深圳已经走在了前面,中关村要做这个尝试。

四、中关村成功发展的三模式
我在《中关村硅谷人脉网络》一书中总结了几点硅谷发展的模
式,即:1、创新是硅谷的灵魂;2、一流高校和科技园的支持;3、发达的天使投资网络;4、崇尚系列创业者;5、独到的商业模式;6、全球人脉网络的辐射;7、从创业到创新的经济循环。

我认为中关村的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总结:第一、创业是中关村崛起的核心;第二、充分的市场生态环境是中关村不断壮大的条件;第三、次一级政府是中关村顺利前行的助力。

第一、创业是中关村崛起的核心。

在新经济时代,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关村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并且充分进行全球人脉链接,发展至今,已使得中关村成为全球仅次于硅谷的最优创业栖息地;
第二、充分的市场生态环境是中关村不断壮大的条件。

中关村在发展中形成了以创业为中心,以充分的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生态环境,大量的创业者、天使和风险资本、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在其中自由地流动和发展,诞生出新公司和新业态,这些新元素再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和锤炼后,不断补充成为中关村壮大的新鲜血液。

第三、次一级政府是中关村顺利前行的助力。

这里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承认市场的作用,顺应市场的潮流和趋势,不能凭自己的好恶进行选择和判断。

在中关村次一级政府不仅仅是政策的制定者,更是中关村创新和前行的参与者,它直接参与到中关村的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这就是中关村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