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谈班主任工作中偶发事件的处理

谈班主任工作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偶发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纠纷、意外事故、违纪行为等。
对于班主任来说,处理这些偶发事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处理偶发事件的建议:1. 保持冷静:无论面对怎样的偶发事件,班主任都应保持冷静和理性。
情绪激动和冲动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因此,在处理事件之前,先冷静下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2. 收集证据:在处理事件之前,班主任应该收集相关证据。
这可以包括目击证人的陈述、照片、录像等物证。
收集足够的证据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事情的真相,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3. 跟进调查:对于严重的偶发事件,班主任可能需要进行调查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可能包括与当事人、目击证人、家长等进行面谈,以便全面了解事件。
在调查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保持公正和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4. 公正处理:根据调查的结果,班主任应该公正地处理偶发事件。
如果某个学生有违纪行为,相应的纪律处分应该依据学校规章制度来进行。
如果是学生之间的纠纷,班主任应该积极协调,寻找公正的解决办法,以促进和谐的班级氛围。
5. 与家长沟通:对于严重的偶发事件,班主任应该及时与相关家长进行沟通,告知他们事件的经过和处理结果。
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可以增加家长的参与感,让他们了解学校对事件的处理态度,并做好家庭教育的衔接工作。
6. 预防措施:处理偶发事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未来类似事件的发生。
班主任可以与其他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合作,制定一些预防措施,如提供更好的学生指导和管理,加强安全教育等,以降低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保持冷静、公正和客观的态度,采取适当的措施,与家长和学校合作,预防未来类似事件的发生。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在日常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常常碰到一些棘手的偶发事件。
对各违纪偶发事件,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或得不到及时处理,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教育都不利。
如何处理偶发事件,笔者提出十忌,供商讨。
一忌偏见学生中相当数量的违纪偶发事件发生在后进学生身上。
有的是无意识地开玩笑所致;有的是有意识地搬弄是非、扩大矛盾,产生纠纷。
面对这些老面孔,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下结论,乱加批评,要努力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
二忌庇护在处理过程中,要克服对某些同学的庇护。
比如对表现一贯较好的好学生,成绩优良的尖子生,班、团干部及教师、亲朋好友的子女,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克服对他们的庇护,努力做到事实面前人人平等。
三忌主观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必须重调查研究,克服主观片面性。
班主任教师切不可根据某些学生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主观想象处理问题,以致作出错误的处理意见。
四忌急躁学生中的偶发事件,有时是十分复杂的。
尤其是在高年级学生中,参与的人多,拖延的时间长,涉及面广(兄弟学校或工厂青工)。
有的学生思想复杂,个性特殊,觉悟较低,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冷处理,或集中多方力量进行综合处理。
急躁是无济于事的。
五忌简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已经发生的偶发事件是班主任的职责,务必克服粗暴、简单、敷衍了事的态度。
要借助处理过程,寻找最佳教育机会。
一边帮助他们妥善处理。
一边引导他们从中吸取教训,让事件的处理过程成为对后进生帮助教育的过程。
六忌冷淡班级出现了违纪偶发事件,是班主任感到头疼的事。
有时,处理某一事件需耗费大量精力,但不论什么情况,对学生中的偶发事件,班主任切不可持冷淡态度,更不可漠不关心,听之任之。
这是一种失责行为,是师德规范所不容许的。
要爱护关心学生,帮助教育他们克服违纪的现象,杜绝偶发事件发生。
七忌侮辱有的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重大偶发事件、很不冷静,甚至大发雷霆,出现侮辱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这是十分错误的。
有的甚至面对学生家长出言不逊。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4.以退为进法 5.幽默化解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4.以退为进法 5.幽默化解法 6.其他方法
第一节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班级偶发事件(班级突发事件): 指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 出现频率不高,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 特殊处理的事件。
班主任——考验、积累经验、塑形 学生 ——成长契机(积极性) 班级 ——秩序、舆论导向、班风
1.及时平息,防止பைடு நூலகம்态扩大
1.及时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2.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
1.及时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2.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 3.正确处理,尽量挽回影响
1.控制情绪,沉着冷静 2.实事求是,公平民主 3.即兴发挥,机敏幽默 4.机智巧妙,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抓住教育契机
教育性原则: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教育全班
1.及时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2.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 3.正确处理,尽量挽回影响 4.协调善后,巩固处理效果
1.趁热打铁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4.以退为进法
一位老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突然提
问了他。可这个同学站起来嬉皮笑脸地说:“这个问 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全班哄堂大笑。 这时老师沉着地说:“好啊!正好教学计划中有个专 题讨论,下周进行,你来做中心发言。”那个学生一 下子泄了气。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 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老师表扬了 他,他也公开向老师道了歉。
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浅谈处理班级偶发事件我们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级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然出现的事情,对于这些有可能影响到正常教学秩序的偶发事情,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去处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处理得当呢?我觉得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克制、冷静马卡连柯说得好:“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
”不用说,损坏了的机器无异于废物,它不能正常工作,也得不到好的效果。
同样,我们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如果不能采取克制的态度,而是采取简单、粗暴、冲动的办法,虽然一时压住了学生,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却失去了无法弥补的师生情谊和无可挽回的不良影响。
因此,遇事要克制,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这既不是无能,也不是懦弱,而是理智的表现。
这样做,失去的只是一个人的“体面”,然而得到的却是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例如,上课提问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偶尔也会有个别同学拒不站起来回答问题,还傲慢地把头扭向一边,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他这种公然对抗,很容易激怒老师,使我们大动肝火,或训斥或体罚,甚至把他拖出教室去,这样做的后果其实是不堪设想的。
这种做法有害无益。
教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置全班同学于不顾,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去训斥一个学生。
你可以对学生说:“一个学生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和老师闹对立,他一定有什么原因,我希望我们课下能互相谈谈。
现在请XXX来回答。
”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上课。
课后应主动找他谈,经过推心置腹的谈话,定会消除师生的隔阂,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因势利导小学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但由于自制力差,往往偏离正常轨道,不分时间、不顾场合地迷恋自己所爱好的活动,尤其是现在网络游戏对学生的诱惑力是无与伦比的,这些没有节制的爱好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例如,当上课的铃声响了,你捧着课本,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却一眼看见黑板上画着你的画像(虽有些夸张,却也很像,透着作画者的几分才气)。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方法和步骤一、调查分析,掌握突发事件的全过程。
突发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往往不为班主任所了解,因此班主任对事件发生不可能做到事先心中有数,认真进行调查分析,弄清事件真相,这对处理好突发事件非常重要。
要掌握事件的全过程、弄清事件真相要注意以下二点:1、对突发事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突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要对已掌握的一些基本事实和有关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弄清事件的性质,如是打架现象要弄清是属于一般性的纠纷,还是团伙斗殴;如是违犯纪律现象,要弄清是出于学生爱动、调皮的天性,还是对老师有成见故意捣乱,然后结合平时的表现,对突发事件有一个清醒的思路和判断。
2、调查分析必须深入细致。
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不能浮在表面上,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全面的、细致地进行调查分析,要通过对当事者、知情者的全面了解分析,真正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事件性质,切实把握当事者的思想动机。
要搞好调查分析。
首先要搞好对当事者的询问及调查,多次实践表明,学生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了“心事”或“心里话”,不愿意轻意向家长、老师及同学吐露,因此,要弄清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班主任必须切实做好当事者的思想工作,启发、引导学生讲明情况,道出缘由。
其次,要对当事者交往密切的同学、朋友进行调查研究。
二、分析原因,弄清实质通过分析调查,掌握了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后,就要分析事发原因,弄清实质。
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分析原因要坚持实事求是。
有的班主任凭借自己的教育经验来分析事件原因,有时是有局限性的。
2、分析事件原因不能脱离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逻辑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特点,不能以成人化的模式去评价,以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产生逆反心理,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处于被动。
三、慎重处理,以理服人。
掌握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了解了事件实质后,处理问题不要草率从事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切实细致的做工作,切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
处理事件不能“一板一眼”、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情绪低落而又犯了非原则性的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正面疏导,要进行个别谈话,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脾气暴躁,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要心平气和、推心置腹,防止出现顶牛局面和抵触情绪,更不能用粗鲁的语言讽刺挖苦。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在学校里与学生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最辛苦的莫过于班主任.班主任每天清晨走进班级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着许多需要你去处理解决的事情。
而在日常班级发生的事情中有许多是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的处理,更能体现一名班主任的工作技巧。
在我十几年班主任生涯中,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深有感触。
因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见解与同行们共勉。
一、处理好偶发事件的意义。
偶发事件是指班级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或矛盾冲突的爆发.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课堂纠纷等。
1、偶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
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是一个发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
(2) 冲击性。
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往往给全班学生带来一定的震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聚焦于事件的发展,会对多数人的思想产生冲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用。
(3)紧迫性。
这类事件发生必须要求班主任马上作出判断,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使事件的影响得到及时控制。
2、意义.偶发事件往往都是些棘手的事件。
如果班主任对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感情。
又是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契机.而一旦处理不当,则极易使事态激化,导致师生矛盾冲突,甚至发展到难以挽救的恶性事件,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偶发事件看似偶然,其实在偶然中也蕴藏着必然发生的原因。
所以,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处理偶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多总结偶发事件处理的经验,多探索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1、处理好偶发事件的原则。
班主任必须本着教育学生、促进班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处理偶发事件。
要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机智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要是全班出现的问题,当时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私下处理;课上的问题,课下处理。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流程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保持冷静:当班级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基本要求

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基本要求何丽芝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工作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
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往往都是一此棘手的事件。
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我不断的在成长,我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我发现偶发事件如果处理的好,可以迅速有效地平息事端,变坏事为好事,而处理的不当,则容易使事态激发,导致矛盾更深,甚至更严重的后果都可能会发生,受伤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每个班的班级工作中总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有“偶发事件”发生,在这几年的工作当中我努力学习和探索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也时时具备处理偶发事件的心理准备。
以下是我通过学习处理班级偶发事件及经验的一点小看法:1、必须对偶发事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在处理偶发事件时一定沉着冷静,先是要讲问,要缓解矛盾,缓和情绪。
再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事实和有关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以大致弄清偶发事件属于什么类别的事件,掌握问题的要害所在,把握问题的性质。
一定不能一遇到偶发事件就“怒火中烧”,失去理智,必须要采取最佳的处理措施2、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对偶发事件的调查研究,不能走马观花,浮在表面上,而必须深入,从各个方面(同学、老师、家长等)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地认真了解事件的一般过程,同时,还必须十分认真细致地调查偶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细微环节和学生思想的微妙变化。
要机智果断的处理事件,只有这样,才能把时间及问题搞清楚。
3、以理服人,做到公平民主“公平民主”主要体现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老师要以事实为依据,秉公处理,不偏袒干部和优生,更不能歧视“差生”,尽可能不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我觉得在事件的处理方法上,不要盲目主观武断下决定,多征求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员比如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等人的意见。
我们既要从教育者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出发,又要根据时间的性质,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等,采取不同的妥善的处理方法,绝不能马虎从事,千篇一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6-11-17T14:06:36.9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7期作者:刘圆圆
[导读] 偶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对班级工作、对教学、对学校正常秩序产生较大影响。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第七小学137100
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学生,他们的个性不同,气质多异,身心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在一个班集体里很容易引发一桩一桩的突发事件。
所谓的突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突然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的特殊的遭遇、特殊的事件,比如个别学生上课突然捣乱,学生之间突然打架,班级学生的东西突然丢失,学生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离家出走等等。
要正确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班主任必须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炽烈的爱心、闪光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从而使突发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一、对偶发事件的认识
偶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对班级工作、对教学、对学校正常秩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班主任要防微杜渐,尽量不使偶发事件发生;同时还要处理好已经发生的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有的是发生在人际间的,有的是因为一些始料不及的因素,或是某种已有矛盾的爆发,或是本以缓和的矛盾的突然激化。
偶发事件的矛盾起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引起的,也可能是学生在被动中引发的,甚至是某些恶作剧和学生性格异常所造成的。
总之,偶发事件的特点是成因的不定性、出现的突发性、后果的严重性、教育处理的紧迫性。
一般在比较正常的班集体中,偶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较低,却不可忽视。
为此,班主任必须较为深入地了解学生,这样既有利于防微杜渐,也有利于偶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班主任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努力使师生之间形成较为融洽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使偶发事件更容易处理。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偶发事件虽然有其内容和形式的各种差别,却有些共同特点,班主任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处理。
1.了解情况,把握分寸
偶发事件发生后,学生一般都处于不冷静的状态,从而会形成一种紧张的气氛。
这种气氛常常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心理,使班主任容易冲动和急于解决矛盾,从而忽视了对偶发事件成因和来龙去脉的认真了解,也就难以把握处理偶发事件的分寸,造成处理不当或处理失误。
所以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要即刻了解情况,认真分析,把握分寸,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判定是非,要把矛盾暂时平息,再进一步了解,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 冷静沉着的原则
偶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出现极端情况,令学生十分激动,同学们非常关注班主任的态度和情绪。
面对偶发事件,班主任要遵循冷静沉着的原则,尽量做到态度积极,憎爱不形于色。
班主任要迅速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化解矛盾,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3. 以诚恳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
处理偶发事件,比较常见的麻烦是学生与班主任不协调,甚至存有戒心或敌意。
因此,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要以诚恳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并以此作为处理偶发事件的一个原则。
4. 教育大多数的原则
偶发事件多半是比较孤立的事件,也多半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处理偶发事件却要着眼于大多数,着眼于教育的效能。
除了某种隐私不宜在学生中公开外,多数偶发事件都是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
三、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1. 做到心中有数,坚持有的放矢
心中有数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班主任要充分掌握情况,做到是非明晰、判断准确、责任清楚,并能够把握处理的分寸。
这样才能做到解决矛盾和教育学生时有的放矢,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达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
2. 做到感情沟通,坚持以理服人
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的过程中要与学生情感上沟通,以爱护和关心作为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基础。
处理偶发事件,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因此班主任要坚持以理服人,要用道理去教育学生,意在让学生明白道理、明辨是非,从而提高认识,而不是让学生服从“裁决”、服从班主任。
要坚持以理服人,把偶发事件变成教育的实例。
3. 淡化负面影响,坚持冷处理
偶发事件不仅有突发性,还常常有爆发性,可以引出许多负面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有心理的、认识上的,还可能对正常秩序形成干扰和破坏。
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首先应知道这种事件会引起什么反应、会波及哪些学生,然后处理偶发事件时要顾及对这些学生的教育。
其次,班主任要对可能产生某种较大负面影响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形式:在情绪上平稳,处理方式上从容,处理结论上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