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案例分析
平遥古城案例分析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平衡保护与发展 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旅游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平遥古城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和就业,提高了知名度,同
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02
旅游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古城的环境、文化和社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跨国合作项目
与国外古城开展合作项目,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动古城保护和 文化旅游的发展。
05 平遥古城案例的启示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保护历史建筑
平遥古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应得到有效保护。
传承民俗文化
平遥古城不仅是建筑博物馆,还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当地的手工艺、 戏曲、节庆等民俗活动应得到传承和推广,以弘扬中华文化。
文化旅游
将平遥古城打造成文化旅游胜地,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游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传统工艺传承
鼓励传承和发展古城内的传统工艺,如剪纸、刺绣等, 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特色商品开发
开发具有古城特色的商品,如传统服饰、工艺品等, 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成功经验
政府主导
平遥县政府在古城保护和开发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确保了 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保护古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通过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可以实现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的
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平遥古城的长期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国内古城案例研究

丽江古镇
项目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 在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
丽江模式
“丽江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框架体系,它由四个相 互关联的部分组成。 1、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财政管理模式。其核心 内容是遗产地所在的市一级政府如何筹集遗产保护的 资金,如何管理、分配和使用这笔资金。 2、旅游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兼容和投资模式。 其核心内容是旅游业如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3、对社会团体进行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模式。其 核心内容是让当地居民、游客、旅游从业者进行宣传、 教育和培训,从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遗产的价值,从 而自觉地保护遗产。同时应通过教育和培训,使社区 居民掌握与文化遗产旅游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传 统的工艺等,从而有新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让遗产 造福于当地居民。 4、遗产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解决模式。其核心 内容是与遗产相关的利益各方加强交流、沟通和合作, 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协调、沟通利益各方关系,主 管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权威部门至关重要,并要设置利 益各方能平等参与、各抒己见的论坛,让各方都能参 与到遗产保护之中。
湖南凤凰
吸引点
1、湘西风情及悠久的历史 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享有“北平遥,
南凤凰”的美誉 。是以苗族及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 ,拥
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凤凰古城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自此凤凰古城又带上了浓墨重 彩的文学情调。 2、交通便利 航空:铜仁凤凰机场 铁路:枝柳铁路或吉首火车站作为中转站 公路:东南有凤麻公路直抵怀化地区,西有凤铜公路直达贵 州铜仁,209国道和湘黔省道从县境穿叉过。 3、景点众多 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城 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 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等。 人文景点有沈从文故居及墓地、熊希龄故居、北门城楼、东 门城楼、连接两城楼的城墙、虹桥、万名塔、文昌阁等。 不仅自然景观景观丰富,同时人文景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 民族风情浓郁,是凤凰吸引游客的关键。 凤凰
历史城镇发展的文化经济分析_以平遥古城为例

历史城镇发展的文化经济分析———以平遥古城为例吴承照 摘 要:针对历史城镇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了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策略。
历史城镇是一种文化资源,是人类生活环境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于平遥古城,要从7个方面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文化经济产业:全面保护文化要素、严格控制文化氛围、合理组织构建文化通道、接待服务设施融合多元文化、再现重要历史场景、开发地方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整合区域文化等。
关键词:历史城镇;平遥古城;文化经济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A Cultural E conomic Analysis about the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Cities———A C ase Study of Ancient Pingyao City in Shanxi ProvinceWu Chengzhao(Depart ment of L andscape Science and Tourism,Tongji U niversity,S 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Facing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cities,this paper has an explo2 ration of the cultural economic tactic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ose cities.Those historical cities as cultural resources,as we know,are th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of our versatile life.As to the case of the ancient Pingyao City,there are seven tactic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o upgrade the cultural level and develop the cultural economic industry there:an all2round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elements,cultural atmosphere under strict control,proper orga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hannels,reception infrastructures with multiple cultural factors,the rebirth of ancient sites with historical significance,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handicrafts and native produc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K ey Words:Historical Cities;Ancient Pingyao City;Cultural Economy 与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相比,历史城镇是一种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对人类的主要价值是精神生产和精神源地,是人类生活环境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严格保护;同时历史城镇也是现代人聚居的场所,现代经济与现代生活方式对古城历史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文化经济。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案例_刘家明

*此项工作曾得到郭来喜研究员的指导。
参加工作的还有崔凤军博士、刘锋博士和李山硕士。
收稿日期:1999-05-21;修订日期:2000-03-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31030) 作者简介:刘家明(1967-),男,河南光山人,博士,1999年10月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文章编号:1000-0585(2000)03-0264-07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刘家明1,陶 伟2,郭英之2(1.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为典型个案探讨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建设问题。
在分析平遥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之后,根据其建筑特点及其共生的文化环境评价了它们的旅游价值,并在强调“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给出了开发原则及开发方式。
最后,对平遥传统民居进行旅游功能分区,配置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并提出旅游开发的融资和组织管理措施。
关 键 词:传统民居;旅游开发;功能分区;平遥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传统民居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创造,积淀了数千年古老的文化艺术,表达着农业社会的乡情语言,标志着一定历史条件下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影响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民居水平,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传统民居旅游资源,不仅能开发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场所,而且还可以开发成旅游者膳宿和游憩的地方[1]。
平遥古城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城的原型。
高大的古城墙、纵横的街巷、古老的民居、宏丽的寺庙,展示着中国封建王朝晚期的历史文脉。
在1997年12月3日,平遥以一座完整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古城类型的空白。
文化遗产旅游风险认知分析_以平遥古城为例_冯珍

言,游客更加关注绩效风险; 同时导游的解说服务这一风险技术特征的认知值最高。表明作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价值的开
发和文化知识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旅游风险认知 ; 风险叠加 ; 平遥古城 ; QFD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972X( 2015) 08 - 0125 - 05
文献研究发现,已有的旅游风险认知分析基本 上是从整个旅游者消费市场出发,考虑旅游者在出 行前所面临的风险认知状况。但不同的旅游目的 地,由于其自身的区域位置不同、自然人文状况不同 以及经济文化不同,对它的风险认知应当是不同的。 特别是文化遗产地,更要依据其自身特征,单独分析 游客对它的风险认知来提高景区的旅游管理水平。 鉴于此,本文以平遥古城为例,着重分析了游客对它 的旅游风险认知状况。区别于其他风险认知模型,
( 二) 平遥古城旅游风险认知属性权重的测定 本文采用 QFD 方法,将用户需求定义为三种风 险,即人身风险、财务风险和绩效风险。分别用 R1 到 R3 表示,风险认知维度的相关属性用 E1 到 E13 表 示。为了更好地得到认知维度与相关属性之间的关 联度,我们通过专家评定的结果确定。专家评定采 用德尔菲法,涉及专家共 9 名,其中景区管理人员 2 名,平遥旅游局专家 2 名,旅游学专家 2 名,平遥古 城常年接待游客的居民代表 2 名,心理学专家 1 名。 对于各个风险维度的重要度、现有满意度以及 满意度目标值的确定,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要 求被调查者必须是已经去过平遥古城的游客,可参 考李克特量表的五点尺度加以衡量。分为五个等 级,1 代表很弱的值,2 代表较弱值,3 代表中等程度 的值,4 代表较强值,5 代表很强的值。根据设计的 调查问卷,进行问卷的投放,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来 考察游客对平遥古城的风险认知。 对专家评定以及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汇总 得到数据如表 2。 在表 2 中,改善率 = 满意度目标值 / 现有满意 度。用户需求项权重 = 重要度 × 改善率,用户需求 相对权重是由需求项权重归一化所得。如果将风险 认知属性权重用 yj 表示,关联度系数用 rij 表示,用 户需求相对权重用 Pi表示,利用公式: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于 博(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摘要:城市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承载者,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抒写了人文的情怀、承载了精神的依托,对于后人是不可缺少的历史印刻。
本文分析城市遗产的现状,并以世界遗产城市——平遥古城为例,从平遥古城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并提出对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意见。
关键词:平遥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城市,既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
历史上形成的城市,每个地域都由其历史文化、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古人常谈到的“因天材,就地利”,也如同今人所提出的因地制宜。
在古时候,帝王统治阶级的意愿体现的更为明显,堪舆即风水的重要性也是今人望尘莫及。
不论是在基址的选择还是整个古镇的排兵布阵上都有不可小觑的实力。
“重建时代”的席卷,城市遗产的未来何去何从也是今人应当沉思的问题。
1城市遗产保护面临问题1.1消极静态的保护。
随着近些年的建设热潮,传统民居、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障碍。
一方面,在建设时对地形地貌、风土特征、地域个性熟视无睹。
“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人情味和历史感都消失殆尽。
另一方面,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政策保护下都选择了以一种静态的、消极的方式进行保护。
例如限制保护区内建造建筑以及周围建筑体量高度等方面进行被动式保护政策。
以一种不作为的保护状态是大众以及部分官员普遍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态度。
没有将保护城市遗产以一种发展的、规划的、长远的方式进行重新规划。
1.2城市遗产记忆危机。
《建筑的七盏明灯》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人类的遗忘有两个强大的征服者——诗歌和建筑,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前者,在现实中更强大。
”人一生的记忆是短暂的而建筑的记忆却是永恒的,“物是人非”一词正是对建筑记忆的最好诠释。
遗产建筑经历了时间的磨炼,在岁月的冲刷中更显珍贵。
快速的生活节奏不仅体现在生活中,也逐渐体现在遗产保护的思想之中,领导者与新闻媒体更多的关注于形象工程、献礼工程,将城市遗产视为发展城镇化的阻力,这样下去,中国将面临着千城一面的城市危机,空间的文化性、独特性与地域性将逐渐缺失。
平遥古城案例分析

城墙、古街巷、古建筑、古文物,将其称为中国汉
民族地区极为珍贵的建筑群是恰如其分的。
平遥古城鸟瞰图
鸟瞰平遥古城
南大街
古 城 平 面 图
北大街
古城内细部景观
古城墙
古 城 现 状 图
平 遥 古 城 规 划 的 指 导 思 想
平 遥 古 城 规 划 的 指 导 思 想
古城城市性质和规模 古城发展战略
居齐名,但代表的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一种具有
普遍意义的传统方式,建筑精良,保护完好,以“
凿土为窑”的理念贯彻其中,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
源头——窑洞式结构,又成为乡土文化的“标志符 ”——砖砌窑洞外加木廊外檐,饰以精美的木雕、
砖雕、石雕及彩画,特色显明,吸引力强。平遥以
如此众多的传统民居为基础,再配以保存完好的古
术宝库”,镇国寺、万佛殿——建于五代北汉
年间的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清虚
观龙虎殿——“悬梁吊柱”,20尊木雕、26箱
“纱阁戏人”位列其中……充分展现出平遥古城
作为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载体的地位和人文生
态环境特征。
• 4 最城内的民居是山西民居的典型代表,并
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晋中民居风貌;它同皖南民
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古城在
票号发展兴衰的百余年过程中,集中了当时
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经济基础雄厚,带动
了整个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建筑质量也领骚
多年,在县治城市中实为罕见。
• .3 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遗存最丰富 的文物大县
•
平遥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县级以上文物
保护单位近百处,其中双林寺——“东方彩塑艺
存价值较高, 古街巷有如“龟背”上的寿
古城旅游融资方案:以平遥古城为例

古城旅游融资方案:以平遥古城为例第一篇:古城旅游融资方案:以平遥古城为例历史文化村镇研究之一:古城融资方案——以平遥古城为例《平遥古城目的地规划》项目组注:本专题内容完全摘自《平遥古城目的地规划》项目,本人为项目组成员。
项目顾问:魏小安先生,项目组组长:石培华先生,编制单位:中科景苑城乡规划研究院;委托单位:平遥县政府。
石培华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提供本专题仅供参考。
平遥历史上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有“汇通天下”之称,目前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资金不足已经成为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中直接面临的重大瓶颈。
如何谋求多元化的融资格局,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已经成为平遥面临的首要问题。
按照“多渠汇流”的原则,根据旅游业投融资的趋势和规律,结合平遥的实际和特点,本次规划提出“九龙治水”的融资综合解决方案。
即:“跑钱”方案、“借钱”方案、“引钱”方案、“融钱”方案、“兑钱”方案、“汇钱”方案、“转钱”方案、“募钱”方案、“挤钱”方案。
一、争取国家和省市加大扶持(“跑钱”方案)抓住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高度重视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山西省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等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政府的资金扶持。
(一)争取理由鉴于以下三个理由,申请上级政府加大扶持:1、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中央和省市县政府共同的责任。
世界遗产保护所需投资巨大,平遥县不能独立承担。
近年来,上级政府对平遥给予了不断的支持,但规模比较小,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实际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
从1996年至2001年,平遥县用于文物保护、维修和景点开发的资金共有4450多万元,其中中央、省市补助的资金只有450多万元,仅占10.1%,比例明显偏小。
2、平遥目前经济实力比较薄弱,遗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平遥2000年财政总收入才刚刚上亿,尽管县委县政府竭尽全力,仍然杯水车薪,没有能力更多地对遗产保护进行投入。
3、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使平遥传统优势产业受到很大限制,财政收入因此缩减,据统计,2004年,因调整结构,地方财政收入缩减上千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遗存最丰富 的文物大县 • 平遥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县级以上文物 保护单位近百处,其中双林寺——“东方彩塑艺 术宝库”,镇国寺、万佛殿——建于五代北汉 年间的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清虚 观龙虎殿——“悬梁吊柱”,20尊木雕、26箱 “纱阁戏人”位列其中……充分展现出平遥古 城作为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载体的地位和人文 生态环境特征。
• 4 最大的汉民族古民居建筑群 • 平遥古城内的民居是山西民居的典型代表,并 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晋中民居风貌;它同皖南民 居齐名,但代表的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一种具有 普遍意义的传统方式,建筑精良,保护完好,以 “凿土为窑”的理念贯彻其中,既体现了中华文明 的源头——窑洞式结构,又成为乡土文化的“标志 符”——砖砌窑洞外加木廊外檐,饰以精美的木雕、 砖雕、石雕及彩画,特色显明,吸引力强。平遥以 如此众多的传统民居为基础,再配以保存完好的古 城墙、古街巷、古建筑、古文物,将其称为中国汉 民族地区极为珍贵的建筑群是恰如其分的。
古 城 绿 化 景 观 规 划
绿 地 系 统
古城保护
古城的用地结构和环境整治
平遥古城旅游规划
• 2 明清时期最繁荣的商业金融中心 •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现代金融 的发展是从平遥开始的[3],“日升昌”是中 国票号第一家,平遥一度是全国金融中心; 平遥为“晋商”的重要发源地,票号是中国 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古城在票 号发展兴衰的百余年过程中,集中了当时全 国最大的票号富商,经济基础雄厚,带动了 整个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建筑质量也领骚多 年,在县治城市中实为罕见。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以平遥古城为例
城规091
• 1 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 •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实物标本,已 有2700余年的建成史[2],明洪武三年(公 元1370 年)成现今规模,基本城市格局 600余年未作改动,古城墙完整, 古建筑排 列有序,近4000处民居中有400余处保存价 值较高, 古街巷有如“龟背”上的寿纹, 主要街道两侧基本保留了17—19世纪建造 的商业店铺,是我国古城中能够体现明清 时期历史风貌的实物活标本。
平遥古城鸟瞰图
鸟瞰平遥古城
古 城 平 面 图
南大街
北大街
古城内细部景观
古城墙
古 城 现 状 图
平 遥 古 城 规 划 的 指 导 思 想
平 遥 古 城 规 划 的 指 导 思 想
古城城市性质和规模
古城发展战略
城镇பைடு நூலகம்构及空间布局
规划原则
平遥古城总图
古城功能组织
平 遥 古 城 交 通 组 织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