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暑期实践报告-平遥古城

暑期实践报告-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上下有城墙,呈四方形状,城墙高达12米,用青灰色的夯土砌成。
我们在城墙上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景色,还可以透过城门看到外面的景色。
在城门的左右两侧,有两个城楼,分别是惟字楼和永宁楼。
这两个楼不仅是城门的象征,也体现了平遥古城的军事和商贸特点。
进入古城之后,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历史气息。
古城布局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规模较小,外城规模则更加宏大。
内城的建筑以传统的庭院式结构为主,街巷布局规整,坊间街道错落有致;而外城的建筑则以店铺、会馆、宅院为主,是商业中心和千家万户的生活空间。
其中,有一座叫做“马家大院”的宅院尤其让我印象深刻。
这是一座以壹贰叁四瓷器马家为主的三进四合院,由两个大宅院和十几个小院子组成。
在如此大的院落里,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豪华和繁荣。
在平遥古城内,还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地方:明清街和古城广场。
明清街是古城内最古老、最完好的商业街区之一,也是平遥古城内保存最完整的民居。
古城广场位于古城的中心,是古城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也是游客观赏城市全景的绝佳场所。
在实践中,我们还参观了佛教寺庙——归元寺。
归元寺建于公元1048年,是平遥古城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寺院。
在寺院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礼拜佛、佛塔、大雄宝殿等传统佛教建筑,深入了解了佛教的起源和发展。
除了古城和寺庙,我们还去了平遥县的第一中学进行义务教育活动。
我们向乡村孩子们进行了青少年励志主题演讲,教他们画画、写字、唱歌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文化气息以及劝诫他们重视学习和做人道理。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平遥古城独特的文化魅力。
不仅在建筑、文化、历史上有着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而且还学习到了管理、沟通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技能。
我相信这次实践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
山西平遥古城考察报告doc

山西平遥古城考察报告篇一:山西平遥考察报告山西平遥考察报告专业:美术与艺术设计班级:平面设计2班姓名:陆遥学号:XX40917313指导老师:付兴鹏XX年5月15日,我们踏上了最后一次的毕业行军,当然不是走路,带着一颗对新鲜事物依然新鲜的心情坐上了去山西的大巴,一路随行的5辆车承载着我们的好奇一路前往,之前也有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山西的文化,最早是从余秋雨的小说里听到关于晋商的故事,然后做人,做事是一个怎么样的不同,是凭着一种什么品质使他们那么富有,这是我此行最大的疑问,最想知道的,还有就是山西的煤储量是最多的,最如雷贯耳的就是现在的山西煤老板财大气粗,当然,开个玩笑,回到正题,看着车外的风景,一座座山多了起来,逐渐有了很多的起伏,原来车已经进入山西的地界,感受山西的文化旅途,我来了。
乔家大院摘要:本文通过此次对乔家大院的考察,详细观察了院子里的文化,建筑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商人乔致庸个人的成长经历。
作者:陆遥关键词: 乔致庸建筑装饰明珠 6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让我们到达了第一站,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在外看起来是高高的墙,墙高墙低如同人的身份,整齐的外表凸显出乔家大院的奢华与尊贵,让我等不住地走进了大门了解其中的文化。
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乔家大院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
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
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
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不得不佩服这个乔致庸他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省的一颗文化明珠,被称为“中国明清古城博物馆”。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旅游的平遥古城也蕴藏着丰富的多维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艺术欣赏和城市景观上,还体现在促进文化传承、城市发展、经济繁荣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展开研究。
一、历史文化价值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古城内,可以看到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包括了城墙、古庙、古府、古街等,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这些历史建筑物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明清古城博物馆,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保存了下来,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料。
在平遥古城内,还保存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物。
近年来,随着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对文物保护和文物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对文物的修复、保护和展示,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弥补历史的缺憾,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的传统魅力。
二、艺术欣赏价值平遥古城不仅在历史文化方面有着丰富的价值,同时也在艺术欣赏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古城内,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高超和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
游客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还可以体验到中国古代人文情怀和审美理念,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平遥古城内,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例如京剧、民乐、戏曲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游客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这些活动也可以为当地的文艺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三、城市景观价值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景观。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省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晋南盆地,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最具特色的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古城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产。
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从多维度对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价值进行研究,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魅力。
一、历史文化价值平遥古城作为中国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古城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
其城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今全长6163米,高约10米,最宽处约6米,城内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包括古代宅第、庙宇、祠堂、龙头井、古桥等。
这些历史古迹不仅见证了平遥古城的兴衰起落,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迁。
平遥古城被誉为中国古城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社会风貌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艺术价值平遥古城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木雕、石雕、铜器、铁器等艺术品,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精湛的艺术魅力。
尤其以平遥古城的木雕工艺而言,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成就非凡,被誉为中国木雕艺术的“首善”。
平遥木雕以其细腻的雕刻工艺和精美的造型而驰名于世,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平遥古城的艺术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三、旅游价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还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群和历史文物,包括古代庙宇、祠堂、宅第等,其古建筑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和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在古城内还分布着许多著名景点,如古城墙、文庙、城隍庙、双林寺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平遥古城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表演,如平遥古城灯会、平遥古城炮会、平遥木版年画等,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平遥古城旅游调研报告

平遥古城旅游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
该调研报告旨在对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促进平遥古城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方法1.实地考察:通过走访平遥古城,了解其风貌、人文和历史背景。
2.问卷调查:对部分平遥古城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文献资料:收集有关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
三、平遥古城旅游资源1.历史文化资源:平遥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古城墙、街巷等历史文化遗迹。
2.商业文化资源: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资源,如平遥古代金融机构、商会等。
3.民俗文化资源:平遥还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如皮影戏、坛城花车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现状1.旅游设施:平遥古城游客中心、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2.旅游服务:平遥古城的旅游服务质量较高,游客对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的态度普遍较为满意。
3.旅游产品:平遥古城的旅游产品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观光游览,还有文化体验、主题活动等。
五、游客需求与改进建议1.文化体验需求:游客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平遥的历史文化,提供更加精准的导游服务和丰富的文化展示活动。
2.旅游设施改进建议:增加厕所设施、加强游客中心的宣传和引导、完善停车场的管理等,提升旅游设施便利性。
3.旅游商业环境改进建议:加大商业文化保护力度,提供更多商业文化体验项目,丰富游客的文化消费体验。
六、结论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在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旅游设施的便利性,改善旅游商业环境,促进平遥古城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景区调研报告山西

景区调研报告山西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报告将会介绍山西省的几个著名景区,包括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
以下是对这些景区的详细描述。
平遥古城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景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建立于西周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至今仍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古建筑,如城墙、街道、庙宇、宅院等,这些建筑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
此外,平遥古城还保留了当时的商业和居民生活,使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古代的生活方式。
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
它的创造始于公元493年,历经了1500多年的时间。
云冈石窟以其丰富多样的佛教艺术雕刻而闻名于世。
在石窟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大量的佛像、壁画和石刻,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细致的雕刻技术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华。
此外,云冈石窟还展示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为游客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机会。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五台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川景色,如奇峰、怪石和清澈的溪流。
此外,五台山还拥有众多的佛教寺庙,如佛光寺、普陀寺等,游客可以在这些寺庙中感受到宁静与祥和。
五台山还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游客可以与具有丰富修行经验的僧人交流,了解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综上所述,山西省拥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景区,其中包括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
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深受游客的喜爱。
希望这次调研报告可以为大家提供对山西省景区的全面了解,并为未来的旅行选择提供一些建议。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调研报告》调查人:调查时间:2009-4-25到26调查地点:山西平遥古城调查对象: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调查目的: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性~意义,以及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前言:平遥古城,一座小小的围城,表面破落,内涵丰富!平遥古城承载着的更是其深厚的晋商文化,堪称一座艺术宝库。
正文作为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由于我们这一专业的需要,出外调研考察就是一种必须的活动。
因此平遥成了我们的首选之地。
2009-4-16我们文化产业管理班的学生在学校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乘火车从咸阳出发到平遥。
一路的奔波可以说是让我们筋疲力尽。
在经过一夜的火车上的颠簸,第二天一早,我们终于来到了平遥。
坐上游览车,我们就直奔目的地。
渐渐地,我们能看到古城了,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那是一种在饱经岁月的洗礼后的那种古老却不乏经典。
到古城之前,一直以为“古城”这个称谓只是一般性的修饰词语。
我甚至不相信在中国这样一个经历过战火、经历过文革、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和现代化大规模建设之后的国家,还存在着这么一个完整的古城。
这里简直是现代文明和城市世界里的一个桃花源。
走进平遥我不禁惊讶,周长不过六千余米的古城承载了那么丰厚的内容。
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洞口,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汉民族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氛围中,恍惚时光倒流。
说古城,这里的确名副其实。
整座城池保存着完整的城墙和城楼以及城内的所有中式建筑,绵延周长13公里的厚厚城墙外面是一圈护城河。
东南西北四座巍峨高大的城门,是进出这座城池的唯一道路。
进出城门的人,从长袍马褂到牛仔西装,从古走到今。
在这座城里,没有一栋现代化的建筑,全部是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平房,立柱横梁,画栋雕栏,飞檐斗拱,石礅木扉,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而在城区的结构布局上,整座城的街市、商铺、县衙、文庙、民居、学堂、钟楼、佛寺,应有尽有,前铺后坊,左阁右藏,廊厅厢堂,一切建筑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城风貌,活脱脱一个中国传统建筑的教学版本。
平遥旅游调研报告

平遥旅游调研报告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平遥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和特色,并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游客群体,旨在了解他们选择平遥旅游的原因、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探讨平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调研结果:一、平遥旅游资源与特色1. 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建筑群。
2. 平遥古县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古县衙建筑。
3. 平遥古城墙:构建完整,是中国四大古城墙之一,吸引了很多游客。
二、旅游发展现状1. 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平遥旅游逐渐被国内外游客所熟知,游客数量不断增长。
2.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游客反映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如导游服务、设施维护等问题。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客流高峰时段拥堵:在旅游高峰时段,如节假日,平遥古城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2. 旅游消费单一化:平遥旅游业现阶段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活动。
建议与解决方案:1. 加强交通管理: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建议加强交通管理,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频率和数量。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训和加强导游队伍的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景区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3. 丰富旅游产品和活动: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游、农家乐等,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结论:平遥旅游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景点,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目前仍面临交通拥堵、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旅游产品单一化等问题。
通过加强交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丰富旅游产品和活动,可以实现平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调查人:文化产业管理1002班郑梅,高配辰调查时间:2011年4月22日调查地点:山西平遥调查对象: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调查目的: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前言-------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 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实物标本,是古老东方艺术活的载体。
她独特的架构和寓意,镌刻着中国历史的足迹和华夏文明的印记。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
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
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
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
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
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
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
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
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
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3年(1370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
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
观内20余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稀有之物;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续纷的各种琉璃实物。
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
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
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到过平遥的人说:“走进平遥,就如同走进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
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
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
日升昌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路南。
票号旧址至今保存完好。
坐南朝北,并列两院,南北进深65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
三进院落。
临街面宽5间,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挂店名牌横匾,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东西两边各有柜房2间。
二进东西各建客房3间。
正面为中厅,面阔三间,为汇兑业务室,其上建有楼房,用以存放物品。
紧靠中厅南檐接出半坡顶平房3间,为职员住处。
中间为走道,东西两边为小套间,楼上为仓贮和伙计住处。
后院南向有正厅5间,东西各有客房3间,是贵宾及高级职员住处。
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备确马厩和马倌住处。
整个院落墙高宅深,布局紧凑,设计精巧,上空架设有铁丝天网,网上系有响铃。
临街铺面5扇坚实大门一关,极为安全。
平遥古城的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由于平遥票号创立时间之早,延续年代之长,票号数量之多,网点分布之广,资本实力之雄厚,因而,一度执金融之牛耳,闻名于海内外。
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1910年以后近代银行业兴起,银行的经营方式比票号先进,特别是大银行都是以外国资本为后盾,中国土生土长的票号斗不过外国的洋币外钞,票号很快就衰落了。
更由于山西票号与清朝政府的经济相互依存,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被推翻,票号就逐渐衰落而被时代所淘汰。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古城东北角有一座相对封闭的城中之城,类似于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条街道也就被命名为东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葫芦肚巷等。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
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
”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
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庙位于城东南的的城隍庙街,由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
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
城隍庙的宣传词“皇帝有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不知出自于何处,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职确实高于县令,明太祖诏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庙,与县衙署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清虚观位于东大街东段,创建于唐,鼎盛于元,现存主体建筑是明代遗物,为山西省重点文保单位。
平遥文庙乃中国六最。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科举史展;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
如果我们把平遥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平遥文庙就是她的灵魂;如果我们把平遥文庙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那么,大成殿无疑是她的心脏部位。
明伦堂,又称彝伦堂,在大成殿后,是强化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伦关系的殿堂,是向人们灌输儒教伦理道德的讲堂,是学官中的主要学习场所。
文庙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云路街北侧,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文庙中罕见的宋金时期建筑。
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架题记载: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03年)。
现存建筑大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庙坐北向南。
总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建筑面积3472.3平方米。
现存四进院落,中轴线上排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建筑。
大成殿为文庙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
建在高1米的砖砌台基上,前有宽广的月台,周围施以石栏板。
前檐明次间用隔扇门,稍间置窗。
檐下斗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栱偷心造。
昂为批竹昂,耍头蚂蚱形。
梁架分草栿和明栿两种,草栿隐在天花之下,天花板下露明处用明栿。
梁架结构为十架椽,前后槽用搭牵乳栿联接,内柱之间,以复梁拼成的草栿承重,草栿以上,用四椽栿、平梁、叉手、侏儒柱、驼峰等层层支叠,梁枋断面高宽之比大多为三比二,基本采用了宋金时期作法。
中央置藻井,用小型斗栱叠架而成,形制规整,工艺精巧。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