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传世名帖 [图片]

合集下载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第一帖-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

在一场大雪之後,天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

缩略图局部图《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

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

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

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第二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缩略图局部图第3帖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本帖无款印,纸本25.5×33.6CM,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

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中国十大传世名贴

中国十大传世名贴

中国十大传世名贴
中国十大传世名贴再现中国文字魅力
中国十大传世名帖分别是
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唐•怀素《自叙帖》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北宋•米芾《蜀素帖》
北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元•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书法艺术,演绎古老独特的民族文化,久胜不衰。

书法也是个人修养与时代精神的体现。

让我跟随怀素、米芾、王羲之、苏轼……走进书法世界,嗅着千年前的墨香,领略文字的飘逸俊奇。

承臻典藏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邀您共赏水墨丹青。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中国十大传世名帖”指:《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怀素《自叙帖》、米芾《蜀素帖》、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祝允明《草书古诗帖》。

••名帖之冠:《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

《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

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俯、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

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

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

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俯题跋。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的代表,记录了中国悠久历史中一些杰出的书法家的作品,无论是笔法、用纸、墨迹还是题字,都堪称经典之作。

这些名帖以其出色的艺术价值、独特的字体风格和传世收藏的价值,成为了世人所公认的艺术珍品。

这篇文章旨在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通过对每一张名帖的传世背景及其特点的介绍,展示中国书法的卓越成就和无穷魅力。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名帖,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千年前的文化遗产,更可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本文中,我将依次介绍十张传世名帖,并探讨它们的背景故事、字体特点以及在书法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通过对这些名帖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书法家在不同时期所倡导的书法理念和技法,并从中感受到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韵味。

最后,本文将总结这些传世名帖的共同特点,探讨它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和影响。

这些名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典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名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汲取灵感,传承发展中华书法艺术的瑰宝。

1.2 文章结构一、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1. 引言部分: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本篇文章的目的。

2. 正文部分:依次介绍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每个名帖的介绍包括背景介绍和名帖特点。

2.1 传世名帖1: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2 传世名帖2: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3 传世名帖3: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4 传世名帖4: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行书十大名帖

行书十大名帖

行书十大名帖引言行书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行书以其气势恢宏、书法流畅而著称,被誉为中国书法的顶峰之作。

在众多行书作品中,不乏优秀的名帖,它们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行书十大名帖。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这些名帖,以探讨其独特之处和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1.简介:《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书的一篇序文,它以其雄浑大气的笔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健硕有力:王羲之的行书筆势挺拔有力,展現出良好的力度掌握和篆刻般的线条。

–飘逸自然:在力度之外,王羲之的行书又别有一番风韵,自由而灵动,给人一种飘逸自然之感。

–传世之作:《兰亭集序》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后世模仿学习的对象,对于中国行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1.简介:《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所书的题辞,其独特的风格和气势使其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横冲直撞:欧阳询笔下的行书横冲直撞,豪放不羁,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和决然的品格。

–笔画丰满:他的字体粗壮而丰满,构图疏密有致,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

–影响深远:《九成宫醴泉铭》作为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为后世行书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对行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怀素《战国策》1.简介:怀素的《战国策》是一部以战国时期的著名策略家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怀素以其独特的行书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奔放流畅:怀素的行书作品奔放流畅,独具风采,线条流畅自如,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感觉。

–风格多变:怀素的行书风格多变,既有刚健有力的一面,又有柔中带刚的一面,展现出了他的成熟和卓越。

–传世之作:怀素的《战国策》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影响力为后世行书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

四、赵孟頫《赵子昂七言诗》1.简介:赵孟頫的《赵子昂七言诗》是他根据唐代诗人赵子昂的名句所书写的行书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古代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众多的书法家和名家名帖,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古代书法名帖。

一、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晋代文学家、书法家,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传世名家。

他工古篆、隶书,以及行书最为著名。

他的书法以气势磅礡、气象万千而著称,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巅峰。

1.《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传世作品之一。

它是王羲之在351年三月,临别席上为侄子王献之写的一篇序文,共签名57人,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圣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王羲之刻在醴泉石上的一篇铭文,内容为赞美九成宫的清泉和水质。

这是王羲之仅存下来的隶书作品之一,也是古代书法中的传世名帖。

二、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5年),字元贞,唐代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颜筋”,是唐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他创立了自己的字体风格,被称为“颜体”,以骨力雄浑、神韵磅礴而闻名。

1.《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762年为祭侄子写的墓志铭,被誉为古代书法中的神品。

这是颜真卿最负盛名的隶书作品之一,以其气势恢宏、神采奕奕而著称。

2.《颜勤礼碑》《颜勤礼碑》是颜真卿刻在洛阳寺南门的石碑上的一篇碑文,以赞扬颜真卿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这是颜真卿最有影响力的行书作品之一,被誉为颜真卿行书艺术的代表之作。

三、米芾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北宋文化人、书法家,以其理论独特的“气韵生动”而著名。

他的书法与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截然不同,被誉为北宋“书圣”。

1.《风宪帖》《风宪帖》是米芾所著的一本书法理论专著,其中包括了二十多个字帖作品。

这些字帖作品以其书法风格独特,以及对书法理论的深入探索而被后人广泛研究。

2.《米祥录》《米祥录》是米芾所著的一本书法理论专著,其中收录了他的行书、楷书等作品。

天下十大行书排名,高清长卷大图

天下十大行书排名,高清长卷大图

天下十大行书排名,高清长卷大图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原作纸本,纵28.8厘米。

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

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

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

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

一时形势好转。

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

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

王想冒功,拥兵不救。

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

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

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

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作品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作品

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玩 | 字画 | 品鉴 | 茶道⼀.苏轼《前后⾚壁赋》北宋⼤⽂豪苏轼写过两篇《⾚壁赋》,后⼈称之为《前⾚壁赋》和《后⾚壁赋》,都是中国古代⽂学史上的名篇,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作品。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壁,写下这两篇赋。

他的前后⾚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前后⾚壁赋》⼆.颜真卿《祭侄⽂稿》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夫季明⽂》。

原作纸本,纵28.8厘⽶。

横75.5厘⽶,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的⾃然流露。

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被誉为“天下第⼆草书”,《祭侄⽂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为宝贵。

《祭侄⽂稿》三.⽶芾《蜀素帖》为北宋书法家⽶芾的墨宝。

写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书写成。

今藏于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纵长27.8厘⽶,横长270.8厘⽶。

“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所织造的名贵绢。

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的。

被后⼈誉为中华第⼀美帖,天下⼗⼤⾏书之⼀。

《蜀素帖》四.王珣《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书写的⼀封信,纸本,⾏书,共5⾏47字,纵25.1cm,横17.2cm。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是东晋时⼗分难得的名⼈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家族存世的唯⼀真迹,⼀直被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称为天下第⼗⼤⾏书之⼀,排第四。

《伯远帖》五.祝允明《草书诗帖》被誉为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系中华⼗⼤传世名帖之⼀。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三六点⼀厘⽶,横⼀⼀四七点五厘⽶,书曹植《乐府》四⾸。

是祝允明草书成就的最杰出代表。

作品狂⽽不乱,情浓势⾜,激跃奔发,⽓度不凡。

其将字中妍媸和巧丽的笔画起收动作幅度缩短,增加⾏笔过程中的饱满度和厚实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传世名帖 [图片]
第一名《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第二名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第三名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第四名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第五名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第六名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
第七名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
第八名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第九名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第十名明代奇才草书绝品: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