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上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全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二次函数复习知识点总结和题型讲解

二次函数复习知识点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a≠0,而b 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y=ax2+bx+c的结构特征: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多项式。
(①含自变量的代数式是整式,②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③二次项系数不为0.)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y=ax2的性质:2. y=ax2+k的性质:(k上加下减)3. y=a(x-h)2的性质:(h左加右减)4. y =a (x -h)2+k 的性质:5. y =ax2+bx+c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a.(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a ≠0 ①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②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绝对值越小,开口越大。
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2. 一次项系数b (a 和b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是直线abx 2-=,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② (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③ (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3. 常数项c(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四、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x 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五、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七、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1. 关于x 轴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八、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适用条件: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适用条件:已知图像上点两坐标,且其中一点为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交点式(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适用条件:已知图像上三点坐标,其中两点为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1x ,0),(2x ,0),一般选用交点式;九、二次函数的最值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abx 2-=时,a b ac y 442-=最值。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数学第22章《二次函数》知识小结

函数是初中数学知识的主线,而二次函数是这条主线上的高潮.我们通过探索二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让我们领悟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关系.我们能够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 【知识结构】【知识梳理】1、定义:形如 c bx ax y ++=2(a 、b 、c 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 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c bx ax y ++=2(a≠0),还可以用配方法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它可直接看出其顶点坐标为(k h ,),故把k h x a y +-=2)(叫做二次函数的顶点式.2、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它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平行于y 轴. 注意: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形状、大小、开口方向只与a 有关,所以,c bx ax y ++=2的图象可通过2ax y =的 图象平移得到.平移可按照如下口诀进行: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即向上或向左用加,向下或向右用减.例如,将22x y =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212+=x y ,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为()3122-+=x y .3、性质注意:二次函数的性质要结合图象,认真理解,灵活应用,不要死记硬背. 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c bx ax y ++=2(a≠0),当y =0时,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二次函数c bx ax y ++=2(a≠0)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有三种情况: 当ac b 42-﹥0时,有两个交点; 当ac b 42-=0时,有一个交点; 当ac b 42-﹤0时,无交点.当二次函数c bx ax y ++=2(a≠0)的图象与x 轴的有交点时,其交点横坐标就是方程02=++c bx ax 的根. 【易错点剖析】一、忽略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例1已知二次函数263y kx x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 是( )(A )k <3 (B) k <3 且k ≠0 (C) k ≤3 (D) k ≤3 且k ≠0 错解:选C.由题意,得△=()26--4 k ×3≥0,解得k ≤3,故选C.错解分析:当k =0时,二次项系数为0,此时原函数不是二次函数.欲求k 的取值范围,须同时满足:①函数是二次函数;②图象与x 轴有交点,上面的解法只注重了△≥0而忽略了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的条件.正解: 选D.由题意,得△=()26--4 k ×3≥0且k ≠0,即k ≤3 且k ≠0,故应选D. 二、忽略隐含条件例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正半轴交于B,C 两点,且BC =2,ABC S ∆ =3,则b 的值为( )(A )-5 (B)4或-4 (C) 4 (D)-4错解: 选 B.依题意BC =2,ABC S ∆ =3,得点A(0,3),即c =3.又BC =2,得方程20x bx c ++=的两根之差为2,2-=,解得b =±4.故选B.错解分析:上面的解法忽略了“抛物线的对称轴x =-2b在y 轴的右侧”这一隐含条件,正确的解法应是同时考虑-2b>0,得b <0,∴b =4应舍去,故应选D. 正解: 选D.例3 若y 关于x 的函数y =(a -2)x 2-(2a -1)x +a 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则a 可取的值是多少?错解:因为函数y =(a -2)x 2-(2a -1)x +a 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而其中与y 轴有一个交点(0,a ),则与x 轴就只有一个交点,所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y =(a -2)x 2-(2a -1)x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判别式[-(2a-1)]2-4×(a-2)a=0,解得a=-14.错解分析:本题关于函数的描述是“y关于x的函数”,并没有指明是二次函数,所以需要分“y关于x的一次函数”和“y关于x的二次函数”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函数y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时,函数y=(a-2)x2-(2a-1)x+a的图象与y轴有一个交点(0,a),与坐标轴三、忽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例4 求二次函数y=2x+4x+5(-3≤x≤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错解:当x=-3时,y=2; 当x=0时,y=5;所以,-3≤x≤0时,y最小=2,y最大=5.错解分析:上面的解法错在忽略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误以为端点的值就是这段函数的最值.解决此类问题,画出函数图象,借助图象的直观性求解即可.四、求顶点坐标时混淆符号例5 求二次函数y =-x 2+2x -2的顶点坐标. 错解1 用配方法y =-x 2+2x -2=-(x 2-2x )-2=-(x 2-2x +1-1)-2=-(x 2-2x +1) -1=-(x -1) 2-1所以二次函数y =-x 2+2x -2的顶点坐标为(-1,-1).错解2 用公式法 在二次函数y =-x 2+2x -2中,a =-1,b =2,c =-2,则2122(1)b a ==-⨯-,22424(1)(2)142(1)b ac a --⨯-⨯-==⨯- 所以二次函数y =-x 2+2x -2的顶点坐标为(-1,1).错解分析: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顶点坐标为(h ,k ),即横坐标与配方后完全平方式中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而非相等,也就是说不是(-h ,k ).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顶点坐标为(-2b a ,244b ac a-),横坐标前面带“-”,纵坐标的分子为4ac -b 2,不要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 2-4ac 混淆.另外,把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常用配方法,如果二次项系数是1,则常数项为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如果二次项系数不是1,则先提出二次项系数(注意:不能像解方程一样把二次项系数消去),使括号中的二次项系数变为1,再对括号中进行配方.五、忽视根的判别式的作用例6 已知抛物线y=-12x2)x+m-3与x轴有两个交点A,B,且A,B关于y轴对称,求此抛物线解析式.错解:因为A与B关于y轴对称,所以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即直线x=-02ba==.解得m=6或m=-6.当m=6时,方程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2+3.错解分析: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为A,B,等价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b2-4ac>0.如果忽视根的判别式在解题中的作用,就不能排除不符合题意的解,扩大了解的范围,导致错误.。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1,且经过点(−3,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0B.c<0C.a+b+c>0D.3a+c=0答案:D=−1,得b=2a,则b<0,图象经过(−3,0),根据对分析:图象开口向下,得a<0,对称轴为直线x=−b2a称性可知,图象经过点(1,0),故c>0,当x=1时,a+b+c=0,将b=2a代入,可知3a+c=0.解:∵图象开口向下,∴a<0,∵对称轴为直线x=−b=−1,2a∴b=2a,∴b<0,故A不符合题意;根据对称性可知,图象经过(−3,0),∴图象经过点(1,0),当x=1时,a+b+c=0,故C不符合题意;∴c=-a-b,∴c>0,故B不符合题意;将b=2a代入,可知3a+c=0,故D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对称轴及对称性,与坐标轴的交点,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A.y=(x−2)2+1B.y=(x+2)2+1C.y=(x+2)2−1D.y=(x−2)2−1答案:B分析:先求出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进而即可得到答案.解:∵y=x2的顶点坐标为(0,0)∴将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所得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1,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找出平移后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或掌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点A(−2,0),B(6,0),与y轴相交于点C,小红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①b2−4ac>0;②4a+b=0;③当y>0时,−2<x<6;④a+b+c<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B.3C.2D.1答案:B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解:∵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2,0)、B(6,0),∴抛物线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b2−4ac>0,故①正确;对称轴为x=−b2a =6−22,整理得4a+b=0,故②正确;由图像可知,当y>0时,即图像在x轴上方时,x<-2或x>6,故③错误,由图像可知,当x=1时,y=a+b+c<0,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AB=4√3cm,CD⊥AB,垂足为点D,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3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沿射线DC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M停止运动时,点N也随之停止,连接MN,设运动时间为t s,△MND的面积为S cm2,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答案:B分析:分别求出M在AD和在BD上时△MND的面积为S关于t的解析式即可判断.解:∵∠ACB=90°,∠A=30°,AB=4√3,∴∠B=60°,BC=1AB=2√3,AC=√3BC=6,2∵CD⊥AB,∴CD=12AC=3,AD=√3CD=3√3,BD=12BC=√3,∴当M在AD上时,0≤t≤3,MD=AM−AD=3√3−√3t,DN=DC+CN=3+t,∴S=12MD·DN=12(3√3−√3t)(3+t)=−√32t2+9√32,当M在BD上时,3<t≤4,MD=AD−AM=√3t−3√3,∴S=12MD·DN=12(√3t−3√3)(3+t)=√32t2−9√32,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三孔桥横截面的三个孔都呈抛物线形,两小孔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当水面刚好淹没小孔时,大孔水面宽度为10米,孔顶离水面1.5米;当水位下降,大孔水面宽度为14米时,单个小孔的水面宽度为4米,若大孔水面宽度为20米,则单个小孔的水面宽度为()A.4√3米B.5√2米C.2√13米D.7米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抛物线,然后即可得到大孔所在抛物线解析式,再求出顶点为A的小孔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将x=﹣10代入可求解.解:如图,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得MN=4,EF=14,BC=10,DO=32,设大孔所在抛物线解析式为y =ax 2+32, ∵BC =10,∴点B (﹣5,0),∴0=a ×(﹣5)2+32, ∴a =-350, ∴大孔所在抛物线解析式为y =-350x 2+32,设点A (b ,0),则设顶点为A 的小孔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m (x ﹣b )2,∵EF =14,∴点E 的横坐标为-7,∴点E 坐标为(-7,-3625), ∴-3625=m (x ﹣b )2, ∴x 1=65√−1m +b ,x 2=-65√−1m +b ,∴MN =4,∴|65√−1m +b -(-65√−1m +b )|=4 ∴m =-925, ∴顶点为A 的小孔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925(x ﹣b )2, ∵大孔水面宽度为20米,∴当x =-10时,y =-92, ∴-92=-925(x ﹣b )2, ∴x 1=52√2+b ,x 2=-5√22+b , ∴单个小孔的水面宽度=|(52√2+b )-(-52√2+b )|=5√2(米),故选:B .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6、如图,顶点为(−3,−6)的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点(−1,−4),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2−4ac ≥0B .若点(−2,m),(−4,n)都在抛物线上,则m >nC .当x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7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答案:C分析:由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则可对A 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上的点离对称轴的远近,则可对B 进行判断;由抛物线的增减性可直接判断C 选项;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可对D 进行判断.解:A 、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 >0,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B、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因为-2离对称轴的距离等于-4离对称轴的距离,所以m=n,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顶点为(-3,-6),则对称轴为直线x=-3,抛物线开口向上,则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C 选项符合题意;D、由抛物线开口向上及顶点为(-3,-6)可知,此函数的最小值为-6,则ax2+bx+c=-7(a≠0)没有实数根,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且难度适中;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最值与顶点坐标的关系,及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7、已知实数x,y满足x+y=12,则xy−2的最大值为()A.10B.22C.34D.142答案:C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解:∵x+y=12,∴y=12-x,∴xy-2=x(12-x)-2=-x2+12x-2=-(x-6)2+34,∵-1<0,∴当x=6时,xy-2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4,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是解答的关键.8、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a−1的图象只经过三个象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口向下B.顶点在第一象限C.a≥1D.当x>1时,y的最小值为-1答案:C分析:二次函数y=ax2+2ax+a−1的图象只经过三个象限,要满足条件,常数项大于等于0,解不等式即得.∵二次函数y =ax 2+2ax +a −1的图象只经过三个象限,∴a -1≥0,∴a ≥1.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y =ax 2+2ax +a −1的图象只经过三个象限,运用函数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横坐标的积大于等于0,即常数项大于等于0,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抛物线y =ax 2+bx +c 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纵坐标y 的对应值如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B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2C .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2,0)D .函数y =ax 2+bx +c 的最大值为254 答案:C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由此逐一判断各选项即可解:由题意得{4a −2b +c =0a −b +c =4c =6,解得{a =−1b =1c =6,∴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x +6=−(x −12)2+254, ∴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2,该函数的最大值为254,故A 、B 、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令y =0,则−x 2+x +6=0,解得x =3或x =−2,∴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3,0),故C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正确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某公司准备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绿地上建造一个矩形的休闲书吧PMBN ,其中点P 在AC 上,点NM 分别在BC ,AB 上,记PM=x ,PN=y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若NP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则y 与x ,S与x 满足的函数关系分别是( )A .反比例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B .二次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C .一次函数关系,反比例函数关系D .一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答案:D分析:先求出AM =PM ,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出y =﹣x +m ,最后利用S =S △ABC -S 矩形PMBN 得出结论. 设AB =m (m 为常数).在△AMP 中,∠A =45°,AM ⊥PM ,∴△AM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M =PM ,又∵在矩形PMBN 中,PN =BM ,∴x +y =PM +PN =AM +BM =AB =m ,即y =﹣x +m ,∴y 与x 成一次函数关系,∴S =S △ABC -S 矩形PMBN =12m 2-xy =12m 2-x (﹣x +m )=x 2-mx +12m 2, ∴S 与x 成二次函数关系.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及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根据题意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 =mx -2mx +m -2(m >0).(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2)点M(x1,y1)、N(x2,y2)(x1<x2≤3)是拋物线上的两点,若y1<y2,x2-x1=2,则y2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用含m的式子表示)答案:(1,-2)m−2<y2≤4m−2分析:(1)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求解;(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得到当点M,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时,x1+x2=2,结合x2-x1=2,可得x1=0,x2 =2,得到当2<x2≤3时,y1<y2,再将x=2、x=3代入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即可.(1)∵y=mx2-2mx+m-2=m(x−1)2−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当点M,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时,x1+x2=2,结合x2-x1=2,可得x1=0,x2 =2,∴当2<x2≤3时,y1<y2,对于y=m(x-1)2-2,当x =2时,y=m-2;当x=3时,y=4m-2,∴m−2<y2≤4m−2.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12、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1,0)和点(2,0),以下结论:①abc<0;②4a−2b+c<0;③a+b=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结论有2___________.(填写代表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①②##②①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位置和抛物线开口方向确定①③,根据x=-2时判定②,由抛物线图像性质判定④.解:①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ab<0,而c>0,故abc<0,故正确;②x=-2时,函数值小于0,则4a-2b+c<0,故正确;③与x轴交于点(−1,0)和点(2,0),则对称轴x=−b2a =−1+22=−12,故a=b,故③错误;④当x<12时,图像位于对称轴左边,y随x的增大而减大.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为①②.所以答案是:①②.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要求熟悉掌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顶点等点坐标的求法,及这些点代表的意义及函数特征.13、阳光超市里销售的一种水果,每千克的进价为10元,销售过程中发现,每天销量y(kg)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y=−x+50的关系.若不计其他成本(利润=售价-进价),则该超市销售这种水果每天能够获得的最大利润是_________元.答案:400分析:设超市销售这种水果每天能够获得的利润是w元,由题意得w=-(x-30)2+400,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解:设超市销售这种水果每天能够获得的利润是w元,由题意得,w=(x−10)(−x+50)=−x2+60x−500=−(x−30)2+400,∵a=-1<0,∴当x=30时,w最大为400元,所以答案是:400.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得到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解题关键.14、某食品零售店新上架一款冷饮产品,每个成本为8元,在销售过程中,每天的销售量y(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的关系如图所示,当10≤x≤20时,其图象是线段AB,则该食品零售店每天销售这款冷饮产品的最大利润为______________元(利润=总销售额-总成本).答案:121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利润=单价商品利润×销售量”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从而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其最值.解:当10≤x ≤20时,设y =kx +b ,,把(10,20),(20,10)代入可得:{10k +b =2020k +b =10, 解得{k =−1b =30, ∴每天的销售量y (个)与销售价格x (元/个)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30,设该食品零售店每天销售这款冷饮产品的利润为w 元,w =(x −8)y =(x −8)(−x +30)=−x 2+38x −240=−(x −19)2+121,∵−1<0,∴当x =19时,w 有最大值为121,所以答案是:121.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掌握“利润=单价商品利润×销售量”的等量关系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5、已知点(3,a )在抛物线y =-2x 2+2x 上,则a =______.答案:-12分析:把点(3,a )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a 的值.解:∵点(3,a )在抛物线y =-2x 2+2x 上,∴a =-2×32+2×3=-18+6=-12,所以答案是:-1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点的坐标适合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已知y=(k+2)x k2+k−4是二次函数,且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求k的值;(2)直接写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答案:(1)k=-3;(2)顶点坐标是(0,0),对称轴是y轴.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次数是二,可得方程,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k+2<0,可得答案;(2)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得顶点坐标,对称轴.解:(1)由y=(k+2)x k2+k−4是二次函数,且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得{k 2+k−4=2k+2<0,解得k=-3;(2)由(1)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y=-x2的顶点坐标是(0,0),对称轴是y轴.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二次函数的定义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17、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y与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 ,0),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M ,使得MA +MC 的值最小,求此点M 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P 点,使△PCD 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 =−x 2+2x +3(2)点M 坐标(1,2)(3)存在,点P 坐标为(1,6),(1,√10),(1,−√10),(1,53) 分析:(1)把A 、C 两点的坐标代入y =-x 2+bx +c ,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A 与点B 关于对称轴对称,所以BC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为M ,此时MA+MC 最小,即MA+MC 最小值等于线段BC 长,求出直线BC 与抛物线对称轴交点M 坐标即可;(3)分两种情况讨论:i )当△PCD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又可分两种情况讨论:①PC =CD ;②PD =CD .设出点P 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ii )当△PCD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 在CD 的垂直平分线上,PC=PD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解:把A (-1,0),C (0,3)代入y =-x 2+bx +c ,得:{−1−b +c =0c =3 ,解得:{b =2c =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2)解: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A 与点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所以设BC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为M ,此时MA+MC 最小,即MA+MC 最小值=BC ,如图,∵y =-x 2+2x +3=-(x -1)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A (-1,0),点A 与点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B (3,0),设直线BC 解析式为y =kx +m ,则{−k +m =0m =3 ,解得{k =−1m =3, ∴直线BC 解析式为y =-x +3,当x =1时,y =2,∴M (1,2).(3)解:∵y =-x 2+2x +3=-(x -1)2+4,∴对称轴为直线x =1,∴D (1,0).设点P 的坐标为(1,t ),∵C (0,3),∴CD 2=12+32=10. 分两种情况讨论:i )当△PCD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又可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PC =CD ,则12+(t -3)2=10,解得t =0(舍弃)或6,所以点P 的坐标为(1,6);②若PD =CD ,则t 2=10,解得t=±√10,所以点P 的坐标为(1,√10)或(1,-√10); ii )当△PCD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PC =PD ,则1+(t -3)2=t 2,解得:t =53,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53);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有三个,分别是(1,6)或(1,√10))或(1,-√10)或(1,53).小提示: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难度适中,在考虑构建等腰三角形时,采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18、园林部门计划在某公园建一个长方形苗圃ABCD .苗圃的一面靠墙(墙最大可用长度为14米).另三边用木栏围成,中间也用垂直于墙的木栏隔开,分成两个区域,并在如图所示的两处各留2米宽的门(门不用木栏),建成后所用木栏总长32米,设苗圃ABCD 的一边CD 长为x 米.(1)BC 长为________米(包含门宽,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若苗圃ABCD 的面积为96m 2,求x 的值;(3)当x 为何值时,苗圃ABCD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答案:(1)(36-3x )(2)8(3)当x 为223米时,苗圃ABCD 的最大面积为3083平方米分析:(1)根据木栏总长32米,两处各留2米宽的门,设苗圃ABCD 的一边CD 长为x 米,即得BC 的长为(36-3x )米;(2)根据题意得,x ·(36−3x )=96,即可解得x 的值;(3)设苗圃ABCD 的面积为w ,w =x ·(36−3x )=−3(x −6)2+108,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1)∵木栏总长32米,两处各留2米宽的门,设苗圃ABCD 的一边CD 长为x 米,BC 的长为32-3x +4=(36-3x )米,所以答案是:(36-3x );(2)根据题意得,x ·(36−3x )=96,解得,x =4或x =8,∵当x =4时,36-3x =24>14,∴x =4舍去,∴x 的值为8;(3)设苗圃ABCD 的面积为w ,w =x ·(36−3x )=−3(x −6)2+108,∵4<36-3x ≤14,∴223≤x <323,∵-3<0,图象开口向下,∴当x =223时,w 取得最大值,w 最大为3083; 答:当x 为223米时,苗圃ABCD 的最大面积为3083平方米.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已知列方程和函数关系式.。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已知实数a ,b 满足b −a =1,则代数式a 2+2b −6a +7的最小值等于( )A .5B .4C .3D .2答案:A分析:由已知得b =a +1,代入代数式即得a 2-4a +9变形为(a -2)2+5,再根据二次函数性质求解. 解:∵b -a =1,∴b =a +1,∴a 2+2b -6a +7=a 2+2(a +1)-6a +7=a 2-4a +9=(a -2)2+5,∵(a -2)2≥0,∴当a =2时,代数式a 2+2b -6a +7有最小值,最小值为5,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值,通过变形将代数式化成(a -2)2+5是解题的关键.2、点A (m -1,y 1),B (m ,y 2)都在二次函数y =(x -1)2+n 的图象上.若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为()A .m >2B .m >32C .m <1D .32<m <2答案:B分析:根据y 1<y 2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即可解得答案.解:∵点A (m -1,y 1),B (m ,y 2)都在二次函数y =(x -1)2+n 的图象上,∴y 1=(m -1-1)2+n =(m -2)2+n ,y 2=(m -1)2+n ,∵y 1<y 2,∴(m -2)2+n <(m -1)2+n ,∴(m-2)2-(m-1)2<0,即-2m+3<0,∴m>3,2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3、抛物线y=x2−x−1经过点(m,3),则代数式m2−m−1的值为()A.0B.1C.2D.3答案:D分析:将点(m,3)代入代数式中即可得到结果.解:将点(m,3)代入m2−m−1中得,m2−m−1=3,故代数式m2−m−1的值为3,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代数式的值,根据函数图象经过的点求函数解析式,能够掌握属性结合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小明在研究抛物线y=−(x−ℎ)2−ℎ+1(h为常数)时,得到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无论x取何实数,y的值都小于0B.该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直线y=x−1上C.当−1<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ℎ≥2D.该抛物线上有两点A(x1,y1),B(x2,y2),若x1<x2,x1+x2<2ℎ,则y1>y2答案:C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解:A.∵y=−(x−ℎ)2−ℎ+1,∴当x=ℎ时,y max=−ℎ+1,当ℎ<1时,y max=−ℎ+1>0,故错误;B.∵抛物线y=−(x−ℎ)2−ℎ+1的顶点坐标为(ℎ,−ℎ+1),当x=ℎ时,y=−ℎ−1≠−ℎ+1,故错误;C.∵抛物线开口向下,当−1<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ℎ≥2,故正确;D.∵抛物线上有两点A(x1,y1),B(x2,y2),若x1<x2,x1+x2<2ℎ,∴x1+x2<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大2于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y1<y2,故错误.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根据表格中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可以判断方程ax2+bx+c=0的一个解x 的范围是()C.1<x<1.5D.1.5<x<2答案:B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解:观察表格可知:当x=0.5时,y=-0.5;当x=1时,y=1,∴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一个解x的范围是0.5<x<1.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解题的关键是找到y由正变为负时,自变量的取值即可.6、某种产品按质量分为10个档次,生产最低档次产品,每件获利润8元,每提高一个档次,每件产品利润增加2元,用同样工时,最低档次产品每天可生产60件,提高一个档次将减少3件.如果用相同的工时生产,总获利润最大的产品是第k档次(最低档次为第一档次,档次依次随质量增加),那么k等于()A.5B.8C.9D.10答案:C分析:第k档次产品比最低档次产品提高了(k−1)个档次,则数量在60的基础上减少了3(k−1),每件产品利润在8的基础上增加2(k−1),据此可求出总利润关系,求出最值即可.解:设总利润为y元,∵第k档次产品比最低档次产品提高了(k−1)个档次,∴每天利润为y=[60−3(k−1)][8+2(k−1)]=−6(k−9)2+864,∴当k=9时,产品利润最大,每天获利864元,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借助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题的关键.7、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6,对称轴为x=3,则抛物线的顶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A.(3,9)B.(3,−9)C.(−3,9)D.(−3,−9)答案:A分析:根据抛物线y=x2+bx+c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对称轴为直线x=3,可以得到b、c的值,然后即可得到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再将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然后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解:设抛物线y=x2+bx+c与x轴两个交点坐标为(x1,0),(x2,0),∵抛物线y=x2+bx+c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对称轴为直线x=3,∴(x1﹣x2)2=(x1+x2)2﹣4x1x2=36,−b=3,2×1∴(﹣b)2﹣4×c=36,b=﹣6,解得:c=0,∴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6x=(x﹣3)2﹣9,∴顶点P的坐标为(3,﹣9),∴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9),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点P的坐标,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8、已知a是不为0的常数,函数y=ax和函数y=﹣ax2+a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分a>0,a<0两种情况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解.解:A.正比例函数中a<0,二次函数开口向上,−a>0,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则a>0,矛盾,故A 不正确;B.正比例函数中a>0,二次函数开口向上,−a>0,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则a>0,矛盾,故B不正确;C.正比例函数中a>0,二次函数开口向下,−a<0,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则a>0,故C正确;D. .正比例函数中a<0,二次函数开口向下,−a<0,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则a>0,矛盾,故D不正确;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掌握正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C.有两个同号的实数根D.有两个无法确定符号的实数根答案:B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在原点两侧,故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在原点两侧,∴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已知抛物线y=2(x−3)2−5,其对称轴是()A.直线x=−3B.直线x=3C.直线x=−5D.直线x=5答案:B分析:直接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进行解答即可.解:∵y=2(x−3)2−5,∴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3.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填空题11、已知二次函数y=(x−1)2+3,当x=_______时,y取得最小值.答案:1分析: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开口方向即可得出答案.解:∵y=(x−1)2+3,∴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3),且开口方向向上,∴当x=1时,y取得最小值,所以答案是:1.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值,求二次函数最大值或最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可有图象直接得出,第二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12、如图,过点D(1,3)的抛物线y=-x2+k的顶点为A,与x轴交于B、C两点,若点P是y轴上一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____.答案:3√2分析: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D、P、B在同一直线上时就可使PC+PD的值最小,解答即可.解:连接PB,对于抛物线y=-x2+k,对称轴是y轴,∴PC=PB,∴当D、P、B在同一直线上时,PC+PD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D的长,∵抛物线y=-x2+k过点D(1,3),∴把x=1,y=3代入y=-x2+k,解得:k=4,把y=0代入y=-x2+4,解得:x=2或x=-2,所以点B的坐标为(-2,0),所以BD=√(−2−1)2+32=3√2,所以答案是:3√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找到P点是本题的关键.13、已知实数a、b满足a-b2=4,则代数式a2-3b2+a-14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6分析:根据a-b2=4得出b2=a−4,代入代数式a2-3b2+a-14中,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a-b2=4∴b2=a−4将b2=a−4代入a2-3b2+a-14中得:a2-3b2+a-14=a2−3(a−4)+a−14=a2−2a−2a2−2a−2=a2−2a+1−3=(a−1)2−3∵b2=a−4≥0∴a≥4当a=4时,(a−1)2−3取得最小值为6∴a2−2a−2的最小值为6∵a2-3b2+a-14=a2−2a−2∴a2-3b2+a-14的最小值6所以答案是:6.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代数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4、已知二次函数y =−x 2−2x +3,当a ⩽x ⩽12时,函数值y 的最小值为1,则a 的值为_______. 答案:−1−√3##−√3−1分析:先把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可得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若a ≥−1;若a <−1,即可求解.解:y =−x 2−2x +3=−(x +1)2+4,∴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若a ≥−1,当a ⩽x ⩽1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此时当x =12时,函数值y 最小,最小值为74,不合题意,若a <−1,当x =a 时,函数值y 最小,最小值为1,∴−a 2−2a +3=1,解得:a =−1−√3或−1+√3(舍去);综上所述,a 的值为−1−√3.所以答案是:−1−√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a ≠0)的图像的顶点为(2,−2),与x 轴交于点(1,0)、(3,0),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当x 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根是___________.答案: x <2 x 1=1,x 2=3分析:利用开口向上和对称轴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即可得到答案.解(1)∵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1,0)、(3,0),∴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2,∵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1,0)、(3,0),∴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属于常考题型.解答题16、在一条笔直的滑道上有黑、白两个小球同向运动,黑球在A处开始减速,此时白球在黑球前面70cm处.小聪测量黑球减速后的运动速度v(单位:cm/s)、运动距离y(单位:cm)随运动时间t(单位:s)变化的数据,整理得下表.y与运动时间t之间成二次函数关系.(1)直接写出v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和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黑球减速后运动距离为64cm时,求它此时的运动速度;(3)若白球一直..以2cm/s的速度匀速运动,问黑球在运动过程中会不会碰到白球?请说明理由.答案:(1)v=−12t+10,y=−14t2+10t(2)6cm/s(3)黑、白两球的最小距离为6cm,大于0,黑球不会碰到白球分析:(1)根据黑球的运动速度v与运动时间t之间成一次函数关系,设表达式为v=kt+b,代入两组数值求解即可;根据运动距离y与运动时间t之间成二次函数关系,设表达式为y=at2+bt+c,代入三组数值求解即可;(2)当黑球减速后运动距离为64cm时,代入(1)式中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求出时间t,再将t代入v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求得速度v即可;(3)设黑白两球的距离为w cm,得到w=70+2t−y=14t2−8t+70,化简即可求出最小值,于是得到结论.(1)根据黑球的运动速度v与运动时间t之间成一次函数关系,设表达式为v=kt+b,代入(0,10),(1,9.5)得,{10=b 9.5=k+b ,解得{k=−12b=10,∴v=−12t+10,根据运动距离y与运动时间t之间成二次函数关系,设表达式为y=at2+bt+c,代入(0,0),(1,9.75),(2,19)得{0=c9.75=a+b19=4a+2b,解得{a=−14b=10c=0,∴y=−14t2+10t;(2)依题意,得−14t2+10t=64,∴t2−40t+256=0,解得,t1=8,t2=32;当t1=8时,v=6;当t2=32时,v=−6(舍);答:黑球减速后运动64cm时的速度为6cm/s.(3)设黑白两球的距离为w cm,w=70+2t−y=14t2−8t+70=14(t−16)2+6,∵14>0,∴当t=16时,w的值最小为6,∴黑、白两球的最小距离为6cm,大于0,黑球不会碰到白球.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函数表达式.17、已知抛物线y=ax2−4ax+3(a≠0)的图象经过点A(−2,0),过点A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点B(4,m).(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和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向下平移n(n>0)个单位,使顶点落在直线l上,求m,n的值.答案:(1)y=−14x2+x+3;(2,4)(2)3;2分析:(1)把点A(−2,0)代入y=ax2−4ax+3(a≠0),求出a的值即可;再运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坐标即可;(2)把C(4,m)代入y=−14x2+x+3可求出m的值;再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从而可求出平移后押物线的顶点坐标,进一步可得结论.(1)将A(−2,0)代入y=ax2−4ax+3得:0=4a+8a+3,解得a=−14,∴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14x2+x+3,∵−b2a =−12×(−14)=2,4ac−b24a=4×(−14)×3−124×(−14)=4,∴顶点坐标为(2,4);(2)把C(4,m)代入y=−14x2+x+3得,m =−4+4+3=3,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2,0),B (4,3)代入y =kx +b 得{0=−2k +b 3=4k +b, 解得{k =12b =1,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12x +1, ∵顶点的横坐标为2,∴把x =2代入y =12x +1得:y =2,∴n =4−2=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以及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正确理解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某商家对一款成本价为每盒50元的医用口罩进行销售,如果按每盒70元销售,每天可卖出20盒.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每盒口罩售价每降低1元,则日销售量增加2盒(1)若每盒售价降低x 元,则日销量可表示为_______盒,每盒口罩的利润为______元.(2)若日利润保持不变,商家想尽快销售完该款口罩,每盒售价应定为多少元?(3)当每盒售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家可以获得最大日利润?并求出最大日利润.答案:(1)(20+2x )盒,(20-x ) 元(2)每盒售价应定为60元(3)每盒售价应定为65元时,最大日利润是450元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即可;(2)设每盒售价x 元,则每件的销售利润为(x −50)元,日销售量为[20+2(70−x )]件,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 的值,再结合商家想尽快销售完该款商品,即可求解;(3)设日利润为y ,由(2)列出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1)设每盒售价降低x 元,则日销量可表示为(20+2x )盒,每盒口罩的利润为70−50−x =20−x (元)所以答案是:(20+2x);(20−x)(2)设每盒售价x元,则每件的销售利润为(x−50)元,日销售量为[20+2(70−x)]件,根据题意得,(x−50)[20+2(70−x)]=(70−50)×20解得x1=70,x2=60又∵商家想尽快销售完该款商品,∴x=60.答:每件售价应定为60元;(3)设日利润为y,则y=(x−50)[20+2(70−x)]=−2x2+260x−8000=−2(x−65)2+450∴x=65时,y的最大值为450,即每盒售价应定为65元时,最大日利润是450元.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和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二次函数》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1)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2)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a ≠0,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x)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 2y ax bx c =++ 的结构特征:(1)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2)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形式(1)一般式:y=ax 2+bx+c (a ,b ,c 为常数,a ≠0) (2)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 ( h ,k )](3)交点式:y=a(x-x 1)(x-x 2)[仅限于与x 轴有交点A (x 1,0)和 B (x 2,0)的抛物线]其中x 1,x 2是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 =0的两个根,a ≠0. x 1,x 2 = (-b ±ac 4b 2-)/2a在三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 -b / 2a ; k=(4ac-b 2) / 4a ; x 1,x 2 = (-b ±ac 4b 2-) / 2a说明:(1)任何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都可以化为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h,k);(2) 当h=0时,抛物线y=ax2+k的顶点在y轴上;当k=0时,抛物线a(x-h)2的顶点在x轴上;当h=0且k=0时,抛物线y=ax2的顶点在原点;(3) 如果图像经过原点,并且对称轴是y轴,则设y=ax2;如果对称轴是y轴,但不过原点,则设y=ax2+k4.抛物线的性质(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相关典型题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ax y =的性质(1)抛物线2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3)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形式为2ax y =)(0≠a . 3.二次函数 c bx ax y ++=2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 轴的抛物线. 4.二次函数c bx ax y ++=2用配方法可化成:()k h x a y +-=2的形式,其中ab ac k a b h 4422-=-=,.5. 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2axy =;②k ax y +=2;③()2h x a y -=;④()k h x a y +-=2;⑤c bx ax y ++=2.6.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 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 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1)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bx 2-=.(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3)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②0>ab(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③0<a b(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左同右异”.(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的位置.当0=x 时,c y =,∴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0<c ,与y 轴交于负半轴.10.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c bx ax y ++=2.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k h x a y +-=2.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 1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1)y 轴与抛物线c bx ax y ++=2得交点为(0, c ).(2)与y 轴平行的直线h x =与抛物线c bx ax y ++=2有且只有一个交点(h ,c bh ah++2).(3)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1x 、2x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①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交;②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 轴上)⇔0=∆⇔抛物线与x 轴相切; ③没有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离.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同(3)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 ,则横坐标是k c bx ax =++2的两个实数根.(5)一次函数()0≠+=k n kx y 的图像l 与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G 的交点,由方程组cbx ax y n kx y ++=+=2的解的数目来确定: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 与G 有两个交点; 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 与G 只有一个交点;③方程组无解时⇔l 与G 没有交点.(6)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两交点为()()0021,,,x B x A ,由于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故ac x x a b x x =⋅-=+2121,()()a a acb ac a b x x x x x x x x AB ∆=-=-⎪⎭⎫⎝⎛-=--=-=-=444222122122121中考回顾1.(2017天津中考)已知抛物线y=x 2-4x+3与x 轴相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左侧),顶点为M.平移该抛物线,使点M 平移后的对应点M'落在x 轴上,点B 平移后的对应点B'落在y 轴上,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A )A.y=x 2+2x+1B.y=x 2+2x-1C.y=x 2-2x+1D.y=x 2-2x-12.(2017四川成都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abc<0, b 2-4ac>0B. abc>0, b 2-4ac>0C. abc<0, b 2-4ac<0D. abc>0, b 2-4ac<03.(2017内蒙古赤峰中考)如果关于x 的方程x 2-4x+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m<2 .4.(2017内蒙古赤峰中考)如图,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D ,点B 的坐标为(3,0),顶点C 的坐标为(1,4).备用图(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BD 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BD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 ,当点P 在第一象限时,求线段PM 长度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异于B ,D 的点Q ,使△BDQ 中BD 边上的高为2,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 (x-1)2+4.∵点B (3,0)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0=a (3-1)2+4,解得:a=-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2x+3.∵点D 在y 轴上,所以可令x=0,解得:y=3. ∴点D 的坐标为(0,3).设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kx+3,把(3,0)代入得3k+3=0,解得:k=-1. ∴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x+3.(2)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m>0), 则P (m ,-m+3), M (m ,-m 2+2m+3),PM=-m2+2m+3-(-m+3)=-m2+3m=-, PM最大值为(3)如图,过点Q作QG∥y轴交BD于点G,作QH⊥BD于点H,则QH=2设Q(x,-x2+2x+3),则G(x,-x+3),QG=|-x2+2x+3-(-x+3)|=|-x2+3x|.∵△D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45°,∴∠2=∠1=45°.∴sin∠1=,∴QG=4.得|-x2+3x|=4,当-x2+3x=4时,Δ=9-16<0,方程无实数根.当-x2+3x=-4时,解得:x1=-1,x2=4,Q1(4,-5),Q2(-1,0).模拟预测1.已知二次函数y=kx2-6x+3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D)A.k<3B.k<3,且k≠0C.k≤3D.k≤3,且k≠02.若点M(-2,y1),N(-1,y2),P(8,y3)在抛物线y=-x2+2x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y1<y2<y3B.y2<y1<y3C.y3<y1<y2D.y1<y3<y2解:x=-2时,y1=-x2+2x=-(-2)2+2×(-2)=-2-4=-6,x=-1时,y2=-x2+2x=-(-1)2+2×(-1)=--2=-2,x=8时,y3=-x2+2x=-82+2×8=-32+16=-16.∵-16<-6<-2,∴y3<y1<y2.故选C.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4和x1·x2=3,则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有可能是()解析:∵x1+x2=4,∴-=4.∴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2.∵x1·x2=3,=3.当a>0时,c>0,∴二次函数图象交于y轴的正半轴.4.小明在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时,列了如下表格:x…-2 -1 0 1 2 …y…-6-4 -2-2 -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问题:该二次函数y=ax2+bx+c在x=3时,y=-4.5.若关于x的函数y=kx2+2x-1与x轴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k的值为k=0或k=-1.6.抛物线y=-x2+bx+c的图象如图,若将其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解析式为.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对称轴x=1, 所以- =1,即b=2.把点(3,0)代入y=-x2+2x+c,得c=3.故原图象的解析式为y=-x2+2x+3,即y=-(x-1)2+4,然后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y=-(x-1+2)2+4-3,即y=-x2-2x. 答案:y=-x2-2x7.如图①,若抛物线L1的顶点A在抛物线L2上,抛物线L2的顶点B也在抛物线L1上(点A与点B不重合),我们把这样的两抛物线L1,L2互称为“友好”抛物线,可见一条抛物线的“友好”抛物线可以有很多条.(1)如图②,已知抛物线L3:y=2x2-8x+4与y轴交于点C,试求出点C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对称点D的坐标;(2)请求出以点D为顶点的L3的“友好”抛物线L4的解析式,并指出L3与L4中y同时随x增大而增大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y=a1(x-m)2+n的任意一条“友好”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2(x-h)2+k,请写出a1与a2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解:(1)∵抛物线L3:y=2x2-8x+4,∴y=2(x-2)2-4.∴顶点为(2,-4),对称轴为x=2,设x=0,则y=4,∴C(0,4).∴点C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对称点D的坐标为(4,4).(2)∵以点D(4,4)为顶点的L3的友好抛物线L4还过点(2,-4),∴L4的解析式为y=-2(x-4)2+4.∴L3与L4中y同时随x增大而增大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x≤4.(3)a1=-a2,理由如下:∵抛物线L1的顶点A在抛物线L2上,抛物线L2的顶点B也在抛物线L1上,∴可以列出两个方程由①+②,得(a1+a2)(m-h)2=0,∴a1=-a2.。
2024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必背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式定义: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 = ax² + bx + c(a, b, c为常数,a ≠ 0)。
这样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其中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b和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c决定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
三种表达式:1. 一般式:y = ax² + bx + c (a, b, c为常数,a ≠ 0)。
2. 顶点式:y = a(x - h)² + k,其中(h, k)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 交点式:y = a(x - x₁)(x - x₂),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₁, 0)和B(x₂, 0)的抛物线。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开口方向与大小:由二次项系数a决定。
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 < 0时,开口向下。
|a|越大,开口越小;|a|越小,开口越大。
对称轴:1. 一般式:对称轴为直线x = -b/2a。
2. 顶点式:对称轴为直线x = h。
3. 交点式:对称轴为直线x = (x₁ + x₂)/2。
顶点坐标:1. 顶点式直接给出为(h, k)。
2. 一般式可通过公式计算得到(-b/2a, (4ac - b²)/4a)。
最值:1. 当a > 0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ac - b²)/4a,此时x = -b/2a。
2. 当a < 0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ac - b²)/4a,此时x = -b/2a。
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当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中y = 0时,即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
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即为该方程的根。
根据判别式Δ = b² - 4ac的值,可以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1. Δ > 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人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

是x h.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
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 y ax 2 bx c 中, a,b, c 的作用 (1) 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 y ax 2 中的 a 完全一样. (2) b 和 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y ax2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 x b ,故:
2a
① b 0 时,对称轴为 y 轴;② b 0 (即 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左侧;
a
③ b 0 (即 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a Word 完美格式
.
.
(3) 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 y ax 2 bx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当 x 0 时, y c ,∴抛物线 y ax 2 bx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 c ): ① c 0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 c 0 ,与 y 轴交于正半轴;③ c 0 ,与 y 轴交于负半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
()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x 是
自变量,c b a ,,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开口方向:二次函数c bx ax y ++=2图像是一条抛物线,二次项系数()0≠a a 决定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当0>a ,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当0<a ,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下。
在直角坐标
系中画出二次函数2
2
1x y =,2x y =,22x y =的图像,观察图像
可知三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都相同,开口大小逐渐减小。
规律:0>a ,a 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2
2
1x y -=,2x y -=,22x y -=的
图像,观察图像可知三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都相同,开口大小逐渐减小。
规律:0<a ,a 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a 有关,a 越大,开口越小;a 越小,开口越大。
对称轴: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关于对称轴对称。
它的对称轴是a
b x 2-
= 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二次函数图像在对称轴左、右两边单调性是
相反的。
0>a ,当a b 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a b
x 2-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0<a ,当a
b
x 2-<时,y 随x 的增大
而增大,当a
b
x 2-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二次函数的顶点:二次函数对称轴与二次函数图像的交点便是二
次函数的顶点。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a b ac a b 44,22,当
0>a 时,二次函数的顶点是图像的最低点。
0<a 时,二次函数
的顶点是图像的最高点。
二次函数的最值:若二次函数的自变量是全体实数,二次函数在图像的顶点处取得最值。
当0>a 时,二次函数取得最小值
a b ac 442-,无最大值。
当0<a 时,二次函数取得最大值a
b a
c 442
-,无最小值。
若二次函数的自变量在某一区间,如21x x x ≤≤,求二次函数的
最值。
则我们要先看对称轴a
b
x 2-=是否在这个范围内。
○
1对称轴a
b
x 2-=在21x x x ≤≤范围内:当0>a 时,二次函数取得最小值a b ac 442
-,最大值是21,y y 中的较大者。
当0<a 时,二
次函数取得最大值a
b a
c 442
-,最小值是21,y y 中的较小者。
○
2对称轴a
b
x 2-=不在21x x x ≤≤范围内:最大值是21,y y 中的较
大者,最小值是21,y y 中的较小者。
二次函数的设法()0,,≠a c b a 是常数:
○1常规设法(将方程设为二次函数的一般式):c bx ax y ++=2 ○2顶点式设法(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1,y x ,可将方程设
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12
1y x x a y +-=
○3交点式设法(已知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分别是21,x x ):
()()21x x x x a y --=
抛物线的平移变换:抛物线23x y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132+=x y ;抛物线23x y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32-=x y ;抛物线23x y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
13+=x y ;抛物线23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得到抛物线()2
23-=x y 。
规律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抛物线的几何变换:
c bx ax y ++=2关于x 轴对称可得解析式:c bx ax y ---=2
()k h x a y +-=2
关于x 轴对称可得解析式:()k h x a y ---=2
c bx ax y ++=2关于y 轴对称可得解析式:c bx ax y +-=2
()k h x a y +-=2
关于y 轴对称可得解析式:()k h x a y ++=2
c bx ax y ++=2关于原点对称可得解析式:c bx ax y -+-=2
()k h x a y +-=2
关于原点对称可得解析式:()k h x a y -+-=2
c bx ax y ++=2关于顶点对称得解析式:a
b
c bx ax y 222-+--=
()k h x a y +-=2关于顶点对称可得解析式:()k h x a y +--=2
()k h x a y +-=2
关于点()n m ,对称可得解析式:()k n m h x a y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即是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根。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用二次函数表示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