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184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拱顶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
隧道监控量测回归分析(拱顶下沉DK31+480)

项目名称:新建玉林至铁山港铁路
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A 时 间
T 下沉值U (mm)
下沉率U/Umax*100
%时 间T 下沉值U (mm)下沉率U/Umax*100
%时 间T 下沉值U (mm)下沉率U/Umax*100
%50.290.45
20-0.09
-0.15
24
-0.09
-0.14
三、量测数据处理结果1、推算出最终位移量:Umax=63.73mm
2、推算出基本稳定时间: 第24围岩收敛值达-0.09mm,收敛率达-0.14%≥90%;位移速度为
0.00
mm/天≤0.2mm/天
故围岩基本稳定。
3、评定:该段围岩稳定性较差初期支护
24
计算:校核:日期:
天后该围岩收敛完成、形成自稳,可进行二次衬砌
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回归分析
合 同 段:YT
监理单位: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新建玉林至铁山港铁路
工程监理部
测点(测线编号):二、根据量测数据和选取的回归方程绘制:位移量(U)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
天以后,开挖面距该量测断面 m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0.00
5.00
10.00 15.00
位移量(U )
时间(T)
收敛变化关系图
实测曲线
回归曲线。
拱顶下沉监控量测

合 同 工 程 名合同段(K7+360-K10+360) 重庆市渝北区草坪至统景二级公路工程项目 K10+053.0~K10+003.0 按JTGT-80/1-2004标准
施工方 现场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施工方 日 质检工程师
年
月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回归值(mm)
回归值(mm)
年
月
日
隧道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回归分析单
编号:SD/LC/XC/FX0009/0709/ 施 工 单 位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监 理 单 位 澳大利亚雪山国际咨询公司 检 验 日 期 2007年9月23日 埋 置 深 度 46米 建立位移(U)随时间(T)发展的时态函数,根据量测数据分别进行下列函数:①对数函数U=a+b/lg(1+T);②指数函数U=a•e-(b/T);③双曲函数U=T/(a+bT)的回归试算。 与开挖 项 累计位 对数函数分析图 指数函数分析图 双曲线函数分析图 量测时间 测量值 面的距 次 移量 14.00 3.50 4.00 离 12.00 3.50 3.00 1 2007-8-25 6.2 323341 3.00 10.00 2.50 2.50 8.00 2.00 2.00 2 2007-8-26 11.8 323337.8 3.2 6.00 1.50 1.50 4.00 1.00 1.00 3 2007-8-27 14.2 323335.1 5.9 2.00 0.50 0.50 0.00 0.00 0.00 4 2007-8-28 20.2 323332.9 8.1 5 2007-8-29 25.6 323331.2 9.8 6 2007-8-30 32.5 323329.7 11.3 时间(d) 时间(d) 时间(d) 7 2007-8-31 39.2 323328.9 12.1 8 2007-9-1 45.5 323328.3 12.7 回归计算及分析: 2.指数函数 U= 2.876 9 2007-9-2 52.3 323328.3 12.7 1. 对数函数U= 11.832 r= -0.3888 r= 1.0119 3. 双曲函数U= 3.5486 r= 0.957 以上三种回归方程,指数函数的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最靠近1,回归精度较高。 10 2007-9-3 59.4 323328.3 12.7 下沉速率与时间曲线图 故选用该回归方程来预测 K10+053.0~K10+003.0 的最终拱顶下沉情况。 11 2007-9-4 65.6 323328.3 12.7 12 2007-9-5 72.3 323328.3 12.7 结论:1、根据双曲线下沉速率与时间曲线图回归分析,Ti=8天,下沉速率趋势接近 6.000 4.000 于零,故围岩基本稳定。 13 2007-9-6 75.6 323328.3 12.7 2.000 2、开挖断面距该量测断面137.3m,围岩拱顶下沉值为12.7mm 0.000 14 2007-9-7 78.5 323328.3 12.7 15 2007-9-8 81.7 323328.3 12.7 时间Ti(d) 16 2007-9-9 86.7 323328.3 12.7 17 2007-9-11 98.7 323328.3 12.7 检查意见: 检查意见: 检查意见: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

隧 道 在 开 挖 过 程 中 围 岩 变 形 随 时 间 的变 化 关 系 , 为 后期 设 计 修 改 与 施 工 指 导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同 时 也 为 以 后 隧 道 的
设计 、 施 工积 累经 验 。
关 键 词 :隧 道 ; 新奥法 ; 拱顶沉降 ; 回归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 U4 5 6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1 0 0 4 — 3 1 5 2 ( 2 0 1 3 ) 0 5 — 0 0 7 0 — 3
( 1 . 丹 江 口市公 路 管 理 局 , 湖北丹江口
城
4 3 0 0 7 2 )
4 4 2 7 0 0 ; 2 . 武 汉 大学 土 木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 武汉
摘
要 :以丹 土 一 级 公 路 0 3 A 标 伍 家 岭 隧 道 拱 顶 沉 降 实测 数 据 为 基 础 , 利用 数学方法 对其进行 回归分析 , 得 到 该
间的相关性 , 并且 反映 了 “ 一 之 间线 形 关 系 较 好 ;
( 2 ) 回归 精度 表 明 , 用指 数 函数预 报该测 点沉 降
第2 7 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o N
土 工 基 础
S o i l En g . a n d F o u n d a t i o n
VO 1 . 2 7 NO. 5
0c t . 2 Ol 3
隧 道 监 控 量 测 数 据 的 回归 分 析
王 元 柱 , 梁
伍 家岭 隧道 右 线 K2 +5 4 6断 面 沉 降 实 测 值 如
表 1 。
3 . 2 函数 模 型 的 对 比 与 选 择
用下 述 3 种 模 型 回归 分 析 K2 +5 4 6断 面 E测 点处 拱顶 沉 降 , 如表 2 。考 虑 了模 型 的相 关 系数 和
【隧道裂纹资料】隧道拱顶沉降监控量测记录表 拱顶沉降曲线

断面里程 测点编号 下沉速率
0.00 -0.26 -0.08 -0.34 2.68 0.00 -0.30 -0.34
IDK41+915.000 A 管理等级
III III III III III III III III
测量时间 年月日 时分
2014/11/9 11:23 2014/11/13 16:18 2014/11/17 16:26 2014/11/22 16:28 2014/11/26 8:24 2014/11/26 8:31 2014/11/28 8:49 2014/11/30 10:56
1/2
隧道拱顶沉降监控量测记录表
项目名称 建立日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白马山隧道出口 2014-11-08 实测温度 时间间隔 距初测时间 (℃)
0 0 0 0 0 0 0 0
施工单位 施工方法 测点标高 (m) 第一次
506.4685 506.4696 506.4699 506.4716 506.4619 506.4619 506.4625 506.4632
(h)
0.0 100.0 96.0 120.0 87.0 0.0 48.0 50.0
(d)
0.0 4.2 8.2 13.2 16.9 16.9 18.9 21.0
(mm)
0 -1.1 -1.4 -3.1 6.6 6.6 6 5.3
距离掌子面 (mm/d) 的距离(m)
1 10 15 20 45 45 45 45
距离掌子面 (mm/d) 的距离(m)
观测时间
测量:
计算:
复核:
监理:
围岩级别 观测方法 平均值(m)
506.4685 506.4696 506.4699 506.4716 506.4619 506.4619 506.4625 506.4632
统计隧道所用表格

隧道工程A洞口工程1:洞口开挖附件:C-2-162平面位置检验记录表C-1-1 土方路基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土方开挖做)C-2-4中线偏位检验记录表C-2-5路基边坡检验记录表(套用表格)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2、洞口边仰坡防护(1)锚杆检验附件:C-1-164锚杆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1锚杆支护检验记录表锚杆拉拔测试报告(2)钢筋网支护附件:C-1-165钢筋网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2钢筋网支护检验记录表(3)喷射混凝土附件:C-1-163喷射混凝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0喷射混凝土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3、洞顶排水沟附件:C-1-15浆砌排水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8浆砌排水沟检验记录表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B明洞工程1、仰拱开挖附件:C-2-162平面位置检验记录表C-1-162洞身开挖质量检验报告单C-2-169洞身开挖检验记录表C-2-181隧道开挖断面检验记录表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2、仰拱衬砌附件:C-1-169衬砌钢筋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6衬砌钢筋检验记录表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59明洞浇筑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66明洞浇筑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3、仰拱填充附件: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66 仰拱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套用表格)C-2-173 仰拱检验记录表(只检测强度、厚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4、明洞防水层附件:C-1-160明洞防水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67明洞防水层检验记录表5、明洞回填(1)片石混凝土回填附件:C-1-166仰拱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3仰拱检验记录表(只检测强度、厚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2)洞顶回填附件:C-1-161明洞回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68明洞回填检验记录表压实度试验报告(灌砂法)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3)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单向土工格栅)附件:C-1-7 加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0加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检查记录表C洞身开挖附件:C-2-162平面位置检验记录表C-1-162洞身开挖质量检验报告单C-2-169洞身开挖检验记录表C-2-181隧道开挖断面检验记录表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D洞身衬砌1、拱部、边墙(1)钢支撑附件:C-1-168钢支撑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5钢支撑检验记录表(2)锚杆支护附件:C-1-164锚杆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1锚杆支护检验记录表锚杆拉拔测试报告(3)钢筋网支护附件:C-1-165钢筋网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2钢筋网检验记录表(4)喷射混凝土附件: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63喷射混凝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0喷射混凝土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2、仰拱(1)仰拱开挖附件:C-2-162平面位置检验记录表C-1-162洞身开挖质量检验报告单C-2-169洞身开挖检验记录表C-2-181隧道开挖断面检验记录表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2)仰拱衬砌附件:C-1-169衬砌钢筋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6衬砌钢筋检验记录表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66仰拱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3仰拱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3)仰拱填充附件: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66 仰拱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套用表格)C-2-173 仰拱检验记录表(只检测强度、厚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3、衬砌钢筋和混凝土衬砌附件:C-1-169衬砌钢筋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6衬砌钢筋检验记录表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67混凝土衬砌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套用表格)C-2-174混凝土衬砌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4、电缆槽附件:C-1-49钢筋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43钢筋安装检验记录表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66仰拱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3仰拱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E防排水工程1、防水层附件:C-1-170防水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7防水层检验记录表2、止水带(止水条)附件:C-1-171止水带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8止水带检验记录表3、中心水沟(1)基坑检验附件:C-2-162平面位置检验记录表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2)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3)管座及管节安装附件:C-1-12管座及管节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5管座及管节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4、检查井(1)基坑检验附件: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2)检查井检验附件:C-1-49钢筋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43钢筋安装检验记录表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66 仰拱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3仰拱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5、电缆槽、检查井盖板附件:C-1-49钢筋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43钢筋安装检验记录表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43小型预制构件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38小型预制构件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G辅助施工措施1、套拱(1)钢支撑附件:C-1-168钢支撑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75钢支撑检验记录表(2)扩大基础附件: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59扩大基础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54扩大基础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C-2-153地基承载力检验记录表地基承载力试验报告(3)成品附件:C-2-182模板安装检验记录表C-2-154混凝土浇筑检验记录表C-1-159明洞浇筑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套用表格、待定)C-2-166明洞浇筑检验记录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4)超前大管棚附件:C-1-173超前钢管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80超前钢管检验记录表2、超前小导管附件:C-1-173超前钢管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80超前钢管检验记录表H隧道总体附件:C-2-162平面位置检验记录表C-1-158隧道总体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C-2-165隧道总体检验记录表C-2-163高程检验记录表I监控量测附件:C-2-183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拱顶下沉测量计算表)C-2-184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拱顶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C-2-185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拱顶下沉测量计录表)C-2-186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周边收敛测试记录表)C-2-187隧道开挖地质与初支监测记录表存在问题:1、缺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缺注浆记录表、没有表格2、导向管安装(预埋件)图纸在哪一块?没有表格3、明洞的仰拱开挖和洞身衬砌的仰拱开挖不需要放样吗?确定一下!4、边仰坡防护没有表格、暂时套用路基边坡的表格。
某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回归分析研究

某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回归分析研究作者:孙爱林陈聪赵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3期摘要:以隧道监控量测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多种函数对隧道的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曲线,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量,判断施工过程中围岩的支护效果,对围岩及隧道支护结构当前的和最终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据之对设计和施工安全进行动态判断。
关键词:围岩;隧道;回归分析;水平收敛;拱顶下沉;中图分类号:T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该隧道隧址区属构造侵蚀中高山峡谷地貌,该段有河流弯曲通过,隧道进口段附近河流流向近于NW向,在山嘴一带河流急剧弯转,山嘴上游总体流向近于EW向。
因河流弯转从而形成突出山嘴地形。
隧道轴线上山脊最高高程为2867m,隧道最低高程2589m,相对高差278m。
隧道沿线地貌大部分基岩裸露,地形陡峭,隧道围岩级别分为Ⅲ、Ⅳ、Ⅴ级,围岩主要为砂板岩、变质砂岩和板岩等,属于不稳定围岩。
工程区内地下水按其赋存形式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对岩体无明显腐蚀性。
2隧道监测设计方案2.1 现场监测技术方案2.1.1量测项目(1)、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隧道净空收敛是指隧道周边相对方向两个固定点连线上的相对位移值,它是隧道开挖所引起围岩变形最直观的表现,采用收敛计进行量测[2]。
隧道开挖爆破后应尽早在隧道两侧边墙、拱腰水平方向埋设测杆或球头测桩,埋设深度20~30mm,钻孔直径40~50mm,用快硬水泥固定,测桩球头必须设保护罩[3]。
监测断面必须尽量靠近开挖工作面,但太近会造成开挖爆破下的碎石砸坏测桩,太远又会漏掉该量测断面开挖后的收敛值,测点应按设在距开挖面1m范围之内,并应在工作面开挖以后12h内和下一次开挖之前测取初读数。
量测净空收敛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并根据收敛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洞周收敛测点的布设见图2-1:图2-1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测点断面布置图(台阶法)(2)、拱顶下沉:根据量测数据确认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效果,指导施工工序预防坍塌,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

第页共页现场施工负责人:
质检员:
现场技术人员:
监理:
日期:
质检员:
现场技术人员:
监理:
日期:
承包单位:
施工日期:
工程名称:
起止桩号:
施工标段:
编 号: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二)
地质和支护观察
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观测
开挖日期
起止桩号地质观察支护日期 Nhomakorabea起止桩号
支护观察
观测断面桩 号
观测日 期
规定值
观测值
承包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标段:
施工日期:
起止桩号: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一)
收 敛 观 测
沉 降 观 测
开挖日期
埋设日期
初读日期
开挖日期
埋设日期
初读日
读数
读数
观测日期
钢尺读数
小表读数(mm)
大表读数(mm)
累计读数
收敛值(mm)
观测日期
观测值(mm)
下沉值(mm)
备注
参照设计与规范要求 做好相应工程现场量测与 记录工作。
第页共页现场施工负责人:
隧道监控测量分析报告

隧道监控测量分析报告
一、周边收敛量测
通过数据分析绘制出上图。
从图中可知,在施工过程中,周边位移变形较小,施工结束时最大周边位移小于5.0mm。
测量结果表明,从7月4日开始,隧道周边位移变形突然增大,而后变形增长率趋于平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以上总结证明,支护参数是合理的,合理的支护严格控制了围岩的变形,在稳定围岩、制止塌方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二、拱顶下沉
通过数据分析绘制出上图。
从下沉差的数据及图中可知道,7月3日~9日的下沉量比较平稳,7月10日下沉量突变达到最大值0.6mm,之后回归正常值。
分析总下沉量可发现,总体来说变化量增长率趋于稳定。
拱顶总下沉量为2.5mm,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综上所述,此隧道施工方法对隧道围岩影响较小,隧道结构稳定。
隧道监控量测对整个隧道施工非常重要,只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运用合理的监测手段,科学分析数据,是能够克服施工难度,安全,稳定,顺利的完成隧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