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教学篇誗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陆玲(广西钦州市实验幼儿园)一、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教学中的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辅助老师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这是一直以来大家都在不断完善的一件事情。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到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也是以后教学方式的一大趋势。

1.信息技术能够使得传统的幼儿教学方式多样化相比传统的幼儿学前教育模式,老师和家长都是教学的中心,而幼儿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家长和老师教学的被动接收者。

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幼儿只能像瓶子一样不断接受老师和家长灌进来的知识,却很少有机会自己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原本知识的传递者,变成现在教学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能够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能够做出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幼儿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并不断进行知识的探讨,加上老师适当的补充说明,让幼儿的学习更加多元与轻松。

2.信息技术能够让幼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丰富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能够使课堂内容不那么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和表演,这样很多幼儿听一会儿就会感到疲倦。

在多媒体教学下,老师可以轻松地观察到幼儿的上课状态,以便进行提示。

同时,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视频、多媒体动画和音乐能够紧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多媒体传授的知识更能够让幼儿内化吸收。

在外在的感觉上,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也能够让课堂更加充实而不单调,更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3.信息技术能够让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更加美好一方面,传统的黑板与粉笔教学,在老师擦黑板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末,这对老师和幼儿的身体都有影响;以及老师在制作教具、学具过程中工作量的巨大。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35[2014.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应用的普及,以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它以生动、直观、形象、趣味等优势深受人们的欢迎。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有利于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有利于为家园互动建立起便捷的桥梁。

本文拟就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1)激发兴趣,调动感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投影、电影、录像等媒体,集光、形、色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如美术活动“海洋中的鱼”中,我利用《海底总动员》中的一段视频,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海洋世界,让他们领略到海洋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通过视觉、听觉等直观的方式感受鱼的样式及身上的花纹,并结合课件讲解花纹的画法。

孩子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快乐地学画鱼身和为鱼身画上有规律的花纹。

(2)提高效率,突破难点。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使幼儿轻松易懂、印象深刻。

但有些内容讲授时仅用语言和教具,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即便达到,也费时累赘。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还有助于幼儿把握知识实质,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例如在大班语言活动“仓颉造字”中,为了让幼儿了解汉字的形成,我们将汉字由实物———象形字———汉字的演变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给幼儿。

这种动态的教学方式既形象又生动,且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掌握,还简化了教学程度、加快了教学节奏、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从而成功代替了教师“满堂灌”的枯燥方式,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抓住细节,突显亮点。

精美的课堂来自精美的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武威市实验幼儿园李敏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里逐渐被重视和运用。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既新颖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手段,为什么要运用、怎样运用、又如何将它运用的恰到好处,使这门技术真正发挥它的有效性呢?在我的教学常规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实践,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

有些老师在公开课等示范性教学活动中总觉得不使用多媒体手段就会使课堂效果逊色不少,而非要生搬硬套地制作、使用课件。

其实不然,一堂教学活动的优劣取决于教学目标达到与否,取决于幼儿是否乐于接受,取决于环节设计是否合理,达到以上要求的方法手段很多,不见得多媒体就是最佳选择。

那么,哪些活动更适合使用多媒体手段呢?我们最常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活动有:音乐活动、美术活动、语言活动。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1.在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唱歌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最为合适。

可以利用课件为音乐游戏做示范,这样幼儿理解起来会更直接、清楚。

如我在开展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活动时,借助课件让幼儿了解小老鼠为什么要上灯台、上了灯台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结果是怎样的整个音乐过程。

2.多媒体课件在打击乐和节奏练习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五线谱基本知识、节奏练习等内容借助多媒体图、声、像更加生动的优势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传统的节奏符号“?住笨梢匝荼湮髦侄铩⑺⑼夹卫幢硎荆庋谋浠岢中⒆拥难靶巳ぃ⒆痈桌斫庖哺钟诮邮埽诖蚧骼纸萄е屑瞧追绞降亩嘌浠鲎杂诙嗝教迨侄巍?3.律动、舞蹈活动也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相对于游戏、欣赏和唱歌活动,幼儿园律动、舞蹈教学时老师的示范和幼儿的反复练习相对更为重要,但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完整的律动、舞蹈表演,使之获得艺术美的体验和熏陶,激发幼儿模仿和表现的欲望,也往往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以及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精选五篇)

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精选五篇)

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精选五篇)第一篇: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一、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优势1.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弥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在形式上的不足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和录像机,这些设备可以帮助语言教学更形象化,更生动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原有的电教设备已显得比较陈旧,生命力已在悄然减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创造更多形式、更新颖的事物形象。

不仅强烈的吸引幼儿,同时还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另外,使幼儿活动的形式发生变化,幼儿不仅可以看见电脑技术合成的情景形象,而且可以实现语音图画同步。

一方面开阔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幼儿再学习的愿望。

2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就以看图说话为例,教师首先要选材,而且选材不仅要健康,而且要符合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考虑画面重现故事内容的可操作性;其次,教师要用很长的时间描述这幅图画,以求吸引幼儿的兴趣;最后,图画一旦完成,教师将不能再进行更改,也不便于重复使用,造成劳动的浪费。

同时,保存也比较困难。

而信息技术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既节约老师的时间,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幼儿很小就形成比较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很多教育者都考虑让孩子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而在幼儿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幼儿的求知问题,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应用1、加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幼儿教师,无论是中等幼儿师范毕业还是高等幼儿师范毕业,只强调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学习,从目前对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人在幼儿教师群体中,只占很少的比重。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活动效果-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活动效果-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和活动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在如今的教学中曾经非常普遍,它能把声响、图文无机的结合在一同,为幼儿创设各种情境,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味,让他们更好的参与进教学活动中,在更贴近实践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在言语活动中可以创设情境,利用艳丽的颜色,风趣的人物抽象,舒缓动听的音乐来激发幼儿学习言语的兴味。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更有益于幼儿构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愿望和学习热情。

为幼儿创设最好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味和积极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信息技术还可以进行直观演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些自然景象常常平时不易看到,没法令幼儿领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常常不易打破。

教师让孩子根据本人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打破时空限制的特点,向幼儿展现平时不易看到的有些自然景象,打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量,从而促进了幼儿自动学习、探求世界愿望的达成。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也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幼儿园教育也不能例外。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开展适龄儿童身心发展工作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视觉、听觉、触觉刺激,也有利于幼儿的认知、交流、创新、探索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数字学习数字学习是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最直观、最便捷的应用。

数字学习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字母、单词等基础知识。

例如,儿童可以通过操纵数字和符号来掌握简单的算术概念。

通过数字学习,幼儿可以玩乐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感知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孩子提供更直观、生动、多样的信息输入,并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幼儿园中,可以使幼儿们更加容易接受信息和知识,从而更加好奇和愉悦地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电视来播放精心制作的教学片或动画,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兴趣爱好。

三、电子教具电子教具是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其应用让幼儿园教育走出了传统的黑板、书本、笔纸教学的范畴。

幼儿园中常用的电子教具有音响设备、投影仪、计算器、电子白板、智能机器人等,这些教学工具可以为幼儿带来更具趣味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体验,使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互联网资源互联网资源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类网站可以提供众多针对幼儿园教育的有趣、实用和儿童友好的课程和活动资讯,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资源。

例如,幼教网、五彩果果网等学习平台,可以长时间持续的提供匹配幼儿成长需求的内容,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而更重要的在于教育工作者从中获得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成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在2023年,幼儿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呢?一、利用数字化设备丰富教学数字化设备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设备为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例如,利用电脑或平板电脑播放动画片、歌曲、学习视频等,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的方式学习知识。

同时,利用数字化设备可以设计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互联网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能够承载海量的信息资源。

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教学资源,比如网上的教学视频、教学软件、图片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最新的教学资讯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教会孩子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需要利用信息技术。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教会孩子们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并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

比如,教会孩子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如何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视频和听歌等,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四、注重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信息安全教育,向孩子们传递保护自己的信息和隐私的意识,以防掉进网络陷阱。

教师还应该注重保护孩子们的信息安全,不泄露孩子们的敏感信息,并选择安全可靠的教学资源。

总之,幼儿园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应该注重方法的正确性和效果的实用性。

通过合理利用数字化设备、获取教学资源、教会孩子使用信息技术以及注重信息安全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享受信息化时代的教育。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传统教学媒体无与伦比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更加灵活有效,将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关心的问题。

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谈一谈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的粗浅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多媒体能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组合,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因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秋日私语》轻轻地响起,雨滴嗒滴嗒地从天空中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的秋天告诉大家,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剖析,不仅能把以往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而且还能较好地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规律、理解关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在进行美术活动《可爱的乌龟》教学中,画面布局是幼儿比较难掌握的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制作了课件,将布局的难点利用课件来帮忙,同时运用了幼儿较易接受的拟人化的手法及音效,让幼儿感受乌龟住在海水里的不同地方画面的感觉及乌龟的感受,让乌龟开口说话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布局的重要性,这样容易让幼儿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本文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起,较详细地讲解了课件的选择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并运用案例生动具体的展示了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正文: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快速增长与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使人们的认知方式发生本质的变化。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也正多数以辅助教育的形式走进幼儿园,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鲜明的教学内容,以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为教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将是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关心的问题。

现在就我个人的经验谈谈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关键是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幼儿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首先是在课件的选择与制作上下功夫:这个活动适合用课件吗?怎样用呢?应该制作什么样的课件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事先考虑好。

因此,教师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几点:1、课件内容应体现教学思想,为其教学目的服务课件中的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安排,要将各知识点合理地编排进画面内容中去,并且教学内容要丰富、灵活,寓教于乐。

2、课件制作应注意辅助性使用多媒体其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整合中应服从于教学目标,顺应、追随幼儿的需要。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它无法取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实践、创造,有的教师将应该让幼儿讨论、体验的内容也设计到软件上展示,虽然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幼儿并未做主动的思索和创作,反而使得幼儿对观看屏幕形成依赖。

因此,必须坚持以教师引导、幼儿操作为主,多媒体辅助为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课件制作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制作、选择课件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制作小班的课件,界面要精美有趣、鲜艳活泼、图像大而清晰,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利用软件中设计的作图功能,色彩变化及闪烁等,编制出一些“动画式”的教学软件。

而大班的课件则要求动手操作强,知识性强,多一点想象的空间。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集体活动传输的信息量,让幼儿多重感官同时感知,使幼儿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大班因为要注重知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幼儿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苦学”为“乐学”,积极参与学习,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4、课件制作应重视交互性设计在教学活动中,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一部分功能,在整个课件的学习和娱乐过程中,要始终让幼儿参与,给予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使幼儿较好地发挥主动性。

运用电脑媒体的交互功能,使教学活动过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5、课件制作应讲究科学性多媒体在选用、设计软件及穿插都要讲究科学性,不要为了画面的动画效果而滥用软件,如在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其制作要注意清晰、准确,不要为了吸引注意,制作成画面闪烁不定,反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很难为其建立起有序的表象,尤其是需要幼儿参与设计的线条造型,更要注意直观、明了。

考虑好了以上几点,制作出的课件才能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就利用了人机交互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

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有游戏情节教学软件,让幼儿动手操作。

通过故事导入,然后联系实际来统计一下全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况。

这时屏幕上出现三种小动物,幼儿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电脑会将全班幼儿的选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那么该怎么样来统计呢?幼儿学过简单的分类,于是马上会想到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来看结果。

这时幼儿就可以将屏幕上面的小动物用鼠标进行拖动来完成分类排列的工作。

也可以用符号来把它们统计下来,电脑也准备了这样一张表格,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来统计各种小动物的个数。

这样通过人机互动让幼儿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学习欲望。

有时为不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枯燥无趣,我们也可以借助课件,利用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特点,为幼儿营造如临其境的情感氛围,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

如,在教学“认图形”时,老师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出来几位图形朋友,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个个都跟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

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地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在乡村的小屋上烟囱里正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

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

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大量的利用多媒体来帮助教学。

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作业能力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美术欣赏大都以教师出示范例、讲解,幼儿作画、讲评为模式,由于形式缺乏审美感知,幼儿作品以模仿居多。

在采用多媒体之后,动态的画面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可以根据提供的画面,按兴趣和意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他们在欣赏、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如活动贴贴画画《样样东西都爱吃》,在讲到因为小象样样东西都爱吃,所以长得越来越大时,我制作了可操作的软件,让幼儿将画面上的食品(蔬菜、水果)一样样地用鼠标拖过来喂小象,小象便渐渐地长大了。

如此直观的画面成功地感染了幼儿,收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在此后的操作活动中,幼儿依然保持很高的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知和领悟是需要教师去引导的,视觉和听觉是感受美的第一渠道,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欣赏优美的散文诗加上动感画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可以使幼儿情不自禁地步入美的境界。

比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利用VCD,展示了花的生长、开放过程,然后引导幼儿想象:春雨、春风是怎样唤醒花蕾的,优美的语句配以生动的画面,引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幼儿的回答也如同画面展示那样斑斓多姿,很快在他们笔下展现出一副副多彩的春天画卷。

利用多媒体,还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美术创造力。

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仅供教师演示和幼儿欣赏之用,而是为幼儿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以达到启迪思维为目的。

如活动《画太阳》通过轻移鼠标,给太阳装扮成不同的角色,一会儿带上博士帽,一会儿又成了可爱的太阳宝宝,幼儿在画面的变化中,不断地体验着新奇与快乐,也拓展了幼儿作画的思维定势,他们就不会将太阳画作一成不变的“太阳公公”了。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

传统教学中,我们多半会用一些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解来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无法让幼儿理解。

而利用(FLANSH)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些难以看到的或者是微观的现象,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本质属性,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比如“毛毛虫怎样变成蝴蝶”,如果没有课件的展示,很难把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讲述清楚,光凭老师借助图片来讲解很单一,幼儿也不感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制作毛毛虫转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课件,从卵——虫——结茧——咬破茧飞出变成蛾子——蝴蝶,并配上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就会牢牢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会很清楚的了解这一过程。

在这里多媒体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除了以上讲的与数学、科学、美术整合外,与幼儿园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同样可以整合。

如音乐领域不再局限于钢琴、录音机和教师的一张嘴,应利用多媒体让幼儿主动参与、体验、创造音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社会领域,多媒体的魅力更是无穷的,它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愉悦、感官的享受、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帮助,幼儿学会了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

在语言领域,幼儿欣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儿歌、故事、散文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幼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美、意境美,自然而然地产生遐想,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只要适时、适地、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将会更好地被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