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课件 (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散步》ppt课件

走进作者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圈画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分析某一人物形象。 人物: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课文通过记叙(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我们”一家(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深厚情感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但是在《散步》发表二十年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去年9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莫怀戚咱们这一节课,就来品读《散步》中的“生命”。
李永强
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谁?为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句式回答。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
母亲给“我”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个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正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圈画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分析某一人物形象。 人物: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课文通过记叙(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我们”一家(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深厚情感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但是在《散步》发表二十年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去年9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莫怀戚咱们这一节课,就来品读《散步》中的“生命”。
李永强
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谁?为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句式回答。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
母亲给“我”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个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正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
终不愿意。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 案。
B.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有序,令人信.服.。 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仅有一小部分 人不是很满意。
D.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1)请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关键信 息。
①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 ②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 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 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示例一: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 文化的和谐之歌。示例二: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中华 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示例三:信——曾子守信杀猪,他诚 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敬仰。
1.面对散步中的分歧,“我”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 “我”的决定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决定委屈儿子,不走小路,走大路。可看出“我”对 母亲的孝顺和尊重,以及对家庭富有责任感。
2.任选一句做批注。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我选( )句,批注:
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课前 自学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人物
地点
总起:交代散步的
、
散步→分述散 田步 野原 春因 色及散步乐趣
分歧
产生
及解决办法
尊老爱幼
2.作者写“散步”一事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为了表达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反映作为承前启后一代应有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PPT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 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 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理解感情
文中哪些具体内容体现了这些思想感情?
衰老的生命
尊敬
幼小的生命
爱护
使责 命任
成熟的生命
(慈爱的) (孝顺的)
(天真可爱的)
(贤惠的)
学习写法:
• 全文只写了散步这件小事,读来却饶有兴味, 为什么?(怎么写)
(1)真情美 (2)语言美 (3)结构美 (4)写法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承担着培养教 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和责 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尊老爱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 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
——培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拓展讨论:
“尊老”和“爱幼”哪一 个更可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 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 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理解感情
文中哪些具体内容体现了这些思想感情?
衰老的生命
尊敬
幼小的生命
爱护
使责 命任
成熟的生命
(慈爱的) (孝顺的)
(天真可爱的)
(贤惠的)
学习写法:
• 全文只写了散步这件小事,读来却饶有兴味, 为什么?(怎么写)
(1)真情美 (2)语言美 (3)结构美 (4)写法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承担着培养教 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和责 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尊老爱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 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
——培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拓展讨论:
“尊老”和“爱幼”哪一 个更可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23 张)-精 品教学 课件ppt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 (共23张PPT)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 和老师莅临指导!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当 代作家,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1980年 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 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 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等。
读一读: 信服 嫩芽 分歧 取决 拆散 委屈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疼爱孙子,满足他 的想法
尊老
母
委走亲
我 屈大改
儿路变
子
主
爱幼
走 小 路
意
一家人:尊老爱幼、 相亲相爱。
5、“我和妻子都是慢慢 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 义?
我会答
我和妻子都意识到中年人 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 ,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 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庭 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又何尝不是这样。
4、散步的结果 如何?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 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 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 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 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师心语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 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 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在此老师想到一副对联送 给大家:
相亲相爱
全 家 四 口 早 春 散 步 互 谦 让
偎祖 孙 三 代 风 雨 人 生 相 依
课后作业 感恩亲情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当 代作家,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1980年 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 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 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等。
读一读: 信服 嫩芽 分歧 取决 拆散 委屈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疼爱孙子,满足他 的想法
尊老
母
委走亲
我 屈大改
儿路变
子
主
爱幼
走 小 路
意
一家人:尊老爱幼、 相亲相爱。
5、“我和妻子都是慢慢 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 义?
我会答
我和妻子都意识到中年人 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 ,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 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庭 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又何尝不是这样。
4、散步的结果 如何?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 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 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 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 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师心语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 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 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在此老师想到一副对联送 给大家:
相亲相爱
全 家 四 口 早 春 散 步 互 谦 让
偎祖 孙 三 代 风 雨 人 生 相 依
课后作业 感恩亲情
第6课《散步》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
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
3、找出文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 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树上的嫩芽也 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 芽”、“冬水”的水泡是春的气息的透露,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 机,暗示熬过严冬的母亲,在春天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说什么?
根据语境,以“亲情”为中心仿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假如我是破旧的航船,亲情就是让我避风的港湾;
假如我是飘零的落叶,亲情就是让我歇息的大地; 假如我是丰硕的果实,亲情就是让我成长的大树。
课堂总结:
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 也不单单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 应该是孩子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应该 是母亲疲惫时孩子递上椅子时的体贴。亲情不能单靠 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 的光阴来感悟。
整个世界
家的全部
母亲
爱 “我”
妻
子
“我”的儿子
幸福
温馨
作业:
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 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靠父母似的殷切期望,它更 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 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 散步……把你的真实感受和父母的真实反映用周记得 形式记录下来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 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哪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 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 (共29张PPT)

小事情 中 见 大主题
教你一招:
“以小见大”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7.1321.7.13Tuesday, July 13,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8:37:0708:37:0708:377/13/2021 8:37:07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7.1308:37:0708:37Jul-2113-Jul- 21
1.说一说:
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 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是怎 样解决的?
听从 背
母亲 和蔼爱幼
平 顺
大路
我
听从
孝顺 敬老
散步
背
儿子 懂事听话
思有 意
妻子 小路
贤惠 温柔
分歧
2.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 路?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7.1321.7.1308:37:0708:37:07J ul y 13,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8时37分7秒08:37:0721.7.13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7月 上午8时37分21.7.1308:37Jul y 13,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8:37:0708:37:0708:377/13/2021 8:37:07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7.1308:37:0708:37Jul-2113-Jul- 21
第6课《散步》课件(共3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景物描写并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也暗示熬过了严 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生命活力。这美好的环境,也很好 地衬托出浓浓的亲情。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 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孩子的话充满了童趣,孩子觉得他得到了一个很 大的新发现。这里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可爱、聪明智 慧,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个世界”。
作者写小事用大词,其用意就在于向读者透露 《散步》一文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 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①宣扬一个伦理原则: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尊老爱
幼的传统美德。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 应该顾老的一头,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好的 家风就会代代相传。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 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 的整体。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 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 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非稳当不可。
边了。
18 卧冰求鲤
王祥, 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 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 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 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 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 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 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 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 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
太尉。
走近作者 莫怀戚
明确: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很会替母亲的健康着想,非 常孝顺母亲。如果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母亲会很孤 独、寂寞。这儿写出了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慢慢地”“稳稳地”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 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又有其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 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品味语言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 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 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主旨思辨
观点三: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责任和担当。中年人对上 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对下肩负着培育子女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 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观点四: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随着时间不断流逝,生命 不断成长与衰老,生命的角色、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强壮的生命 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生命负责,即强壮的生命当对幼小的生命和 衰老的生命负起责任来。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早已习惯”写的是上一代母子关系;“还习惯”写得是下一代 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眼里 是高大的。
品味语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懂得尊重儿子,儿子懂得关心老人。 母子之间的感情亲切、和谐、始终如一。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早已习惯”写的是上一代母子关系;“还习惯”写得是下一代 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眼里 是高大的。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 赖这样的人生哲理。
品味语言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 样。” 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影响着民族的命运。 “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妻子、儿子三者间的 “分歧”,也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想 象成“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品味语言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 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 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主旨思辨
观点三: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责任和担当。中年人对上 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对下肩负着培育子女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 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观点四: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随着时间不断流逝,生命 不断成长与衰老,生命的角色、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强壮的生命 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生命负责,即强壮的生命当对幼小的生命和 衰老的生命负起责任来。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早已习惯”写的是上一代母子关系;“还习惯”写得是下一代 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眼里 是高大的。
品味语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懂得尊重儿子,儿子懂得关心老人。 母子之间的感情亲切、和谐、始终如一。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早已习惯”写的是上一代母子关系;“还习惯”写得是下一代 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眼里 是高大的。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 赖这样的人生哲理。
品味语言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 样。” 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影响着民族的命运。 “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妻子、儿子三者间的 “分歧”,也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想 象成“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理解亲情
• 体会: •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的含义。
答:1、中年人尊老爱幼的人生责任。
2、中年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 任。
散步 和睦相处
我懂了
祖孙三代互敬互爱、
尊 老 爱 幼
你能得到那束鲜花吗?
• 现实生活中的你,是怎样对 待自己的父母和长辈的?
• 你认为家是什么?
• “我”
• 依据:第3段,但是春天总算来 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 天。
我• 会因答为我第伴6同段他,的我时决日定还委长屈。儿子,
• 儿子
• 依据:第5段,小家伙突然叫 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 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妻子
• 依据:第6段,妻子呢,在外面, 她总是听
•
我的。
• 起了儿第子8。段,妻子也蹲下来我能背行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
谢谢观看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4:44:06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62021/3/162021/3/16Mar-21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6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
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
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
父亲。
• 第8段,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
• 好处:
• 1、形式上,显得语言非常的 整齐有条理,增加了散文语 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 2、内容上,相互对比,相互 渗透,使文章极富感染力。
让 住我家
散步 莫怀戚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 4、根据文中语句来分析人物形象。
看你会不会?
信服 分歧
取决 委屈
波光粼粼 熬
嫩芽 拆散 一霎时
信服 (xìn fú) 嫩芽(nèn) 分歧
(fēn qí )
取决 (qǔ jué) 拆散(chāi sàn)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2021/3/162021/3/162021/3/16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62021/3/16March 16, 2021
快速抢答
• 一、景美
• 两处景物描写: • 第一处(第4段):以春的气
息来暗示熬过严冬的母亲将 会获得新的活力。 • 第二处(第7段):展现春天
你会吗?
• 二、对称美
பைடு நூலகம்
• 第4段,有的浓,有的淡。
• 第5段,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 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
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 第6段,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 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委屈 (wěi qū)
波光粼粼 (lín) (shà)
一霎时
熬 ( áo )
快速抢答:
1、散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散步的地点是哪里? 3、散步的人物有哪些? 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5、谁来解决的?结果如何?
一个小故事
•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的 田野上散步的情景,途中发生了 “分歧”,最后又解决分歧,体现 出这是一个相亲相爱、和谐美满的 家庭。
任务接力赛
• 1、分析人物形象。 • 2、体会文中关键词、句的深层
含义。 • 3、在文中发现美。 • 4、掌握文章的主旨。
再读课文 分析人物性格
• 母亲
• 依据:第2段,她现在很听我的 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 一样。
•
第6段,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
第7段,但是母亲摸摸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