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B卷)【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重庆工商大学考研真题传播史论08年AB卷、09年A卷、11年A卷

重庆工商大学考研真题传播史论08年AB卷、09年A卷、11年A卷
1、“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产生过程
2、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论述(35分)
卡茨曼的知沟理论及其在地区开放中的应用前景
新闻传播史部分(7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申报》
2、《时务报》
3、韬奋精神
4、普利策
二、简述(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2、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重庆工商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传播史论(A卷)(试题共1页)
注意:1.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专用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2.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
传播理论部分(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媒介依存症
2、使用与满足理论
3、文化接近性
二、简述(每题15分,共30分)
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陆侠《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的时评指出,“这场
‘全国直播’的震情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送,不仅没有扩散恐慌,反而抚平了公众
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宁静的力量”,“作为30年改革开放的果实之一,在大灾大难面前实现的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让我们在战胜灾难时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也更加万众一心”。5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曹杰文《这次,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认为,这种平静和理性归功于通畅的信息传播和政府及时的信息公开。5月20日柳斌杰在接受《新华月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媒体这一次真正掌握了在世界公众面前的话语权。6月7日《新京报》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与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对话,史认为,与5年前的SARS疫情对照,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大篇幅、不间断、多角度报道,境外记者第一时间获准赴灾区采访,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灾情、澄清谣言,反映了中国在运用‘软实力’上的巨大进步。周认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为中国化解国际公关危机、重塑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精确新闻报道2.中国新闻奖3.哈瓦斯通讯社4.约翰•弥尔顿5.社会责任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简评《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3.简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与要求。

4.简要评述“知识沟”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简论新兴媒体的发展对政治传播带来的影响。

2.“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是什么?该报是否始终贯彻了这一方针?参考答案: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精确新闻报道答:精确新闻报道又称精确新闻学、精确新闻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的一种报道方式。

精确新闻的概念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中国新闻奖答: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

中国新闻奖共设四大类,29个评选项目,其中报纸、通讯社设消息、言论、通讯、系列报道、新闻摄影、报纸版面、新闻漫画和报纸副刊8项,广播、电视设消息、评论、新闻专题、系列报道、新闻性节目编排和新闻现场直播各5项。

中国新闻奖采取无记名投票评选。

每届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特别情况下还设个别荣誉奖、特别奖。

3.哈瓦斯通讯社答:哈瓦斯通讯社是法国也是世界最早的通讯社,1835年诞生于巴黎,创办人是查·哈瓦斯。

2016新闻传播(MJC)专硕考研真题回顾(21)

2016新闻传播(MJC)专硕考研真题回顾(21)

2016新闻传播(MJC)专硕考研真题回顾(21)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1.新闻编辑实践中,订正事实应从哪几方面入手?2.深度报道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评述性导语?有何长处和写作要点?4.从新闻编辑的角度看,新闻稿件和一般稿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国内报刊上评论员文章和社论的区别何在?6.新闻评论员要做一个杂家,你认为这个“杂家”所指是什么?二策划题(30分)请以某都市报为载体,为下面这一突发事件做一个报道策划。

事件: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一辆向东行驶的陕D-72231大翻斗运煤货车,与一辆向西行驶的榆林子镇幼儿园核载9人,但实际载有64人的校车相撞。

当场致5人死亡,其中校车司机1名,幼儿园学生4名。

其余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及抢救过程中,有15人因伤势过重死亡,其中老师1名,学生14名。

目前,已造成21人死亡,44人受伤。

三分析题(30分)分析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隐形采访利弊的认识。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内部有一条这样的规定:“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

新闻不是欺骗的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的正当为由不择手段。

秘密调查不能用作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新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用。

美国CNN的节目标准中规定:“伏击采访即未经事先安排的采访,适用于拒访对象,或者是对多次采访请求都不给予答复的对象。

这与常规意义上把摄像机架在特定地方,记录某人从家里或工作地点日常出入的声音或画面不同。

伏击采访也要事先通过高层主管、…业务标准部‟和法律部的同意。

CNN雇员要考虑所有涉及到侵害行为的条例。

”四写作题(30分)请就下列材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

90后小伙自称扶摔倒老人被诬肇事律师团替其抗诉据《羊城晚报》《广州日报》《都市快报》报道2010年4月,90后的吴俊东成为汤溪派出所协警,工作是在金西开发区管委会监控室里监控治安探头,月工资1500元。

2016年人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2016年人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人大考研详解与指导专硕史论一.名词解释1.“苏报案”2.约翰•古登堡3.新闻事实4.自我传播5.互联网电视二.简答1.《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及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2.新闻传媒有哪些基本职能。

3.“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前两条(如下),分别提醒公众需要意识到媒介哪两方面的局限?(1)媒介是被构建的,媒介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像,而是对现实的反映。

(2)媒介构建现实,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大多由媒介获得。

4.维基百科全书与纸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生产方式方面有何不同?三.论述题1.“自律的新闻工作者,才是能够自由的新闻工作者。

”试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论传播中的时间控制。

专硕实务一.1.根据以下材料策划一则深度报道,写出报道主题、拟采访对象、拟提出的问题、报道形式以及该报道适合的媒体。

25'2.写出策划报道的标题以及报道的内容提要(200字以内)15'3.为推送该报道写一条微博。

10'材料:7月10日下午5时许,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园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途径湘潭市交界的长沙市岳麓区干子村时,翻入水库。

此事故共致11人遇难,包括8名幼儿和3位成人。

事故发生地位于一山坳中,需经过一段长约2公里的水泥村路,再徒步行走一条小山路方可进入。

11日凌晨1点30分许,中新网记者在通往事发地途中看到,道路两旁停满了警车和其他车辆,每隔几百米的距离都有一名交警。

逾百名警察和特警手持警棍与盾牌,快速徒步前往校车落水所在地。

不少村民亦骑摩托车前往。

记者抵达事故地点时,水库周围挤满了围观的村民,一位潜水员正在水库中搜救,水库旁停着一辆起重机,现场不断传来嚎哭声。

一位伤心欲绝的中年妇女欲进入内场,但被警察拦下。

据当地村民介绍,校车落入的水库面积约10余亩,水深7-8米,平时用来养鱼和灌溉农田。

10日傍晚时分,这辆平时在干子村接送村中幼儿上下学的校车,在送完一个村的孩童后折返到另一个村的途中突发事故。

2016年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二).doc

2016年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二).doc

2016年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二)【华东地区】【复旦大学MJC新闻与传播实务】一、名词解释:校对、双头条、新闻特性、解释性新闻、历史成文法二、简答:1、新闻媒介的编辑方法2、采访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3、客户拥护度和客户忠诚度的区别4、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八项准则三、论述: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并对我国传媒业互联网+转型给出建议四、业务1、消息(长跑取消)2、短评(上海城管招考)【复旦大学714新闻与传播基础】一、名词解释中国互联网攻击报告、新闻生产的场域、沃尔特李普曼、宣传、红旗日报二、简答1、受众的媒介认知内容2、互联网意见领袖3、申报对新闻报的兼并事件三、论述1、媒介对文化的效能与影响,主流媒体如何弘扬传统文化2、媒介文化霸权如何理解。

中国如何增强传播实力3、上海孤岛期间的抗日宣传报刊活动【同济大学新闻传播】一、理论:媒介融合,第三个效果,沉默的螺旋,新媒体对现实世界认知建构作用对现实世界的正负影响二、实务:创新与扩散,金字塔结构,宣传方案,数据新闻【华东师范大学 334】一、名词解释舆论、宣传、媒介融合、软新闻、拟态环境、沉默的螺旋二、简答1、信息的定义和特点2、简述社会责任理论三、论述(二选一)1、微信的传播特点2、如何正确理解“作为权力之源的媒体”这话四、分析题一篇获奖新闻作品评析五、写作题1、消息写作关于一对夫妻在邮币市场被骗的投诉改写2、一篇评论关于雅安地震李克强总理和记者的对话为材料写一篇评论【上海大学专硕】一、名词解释5W模式、把关人、网络传播模式、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美国自律组织发展历程二、论述题公共新闻、舆论领域三、概念辨析1、新闻自由‘说出3个名人的主张’2、劝报论‘三个研究或论断’四、综合论述1、批判学派的三个流派2、提升新闻公信力的四个策略【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一、名词解释小报大办、精选精编、新闻敏感、组办构象、主流媒体、广告是有关商品和服务的新闻二、论述1、非实践性新闻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写法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信息解读与意见协调3、现场直播新闻节目的选题原则与策划事项拟标题,写导语【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影视艺术理论】一、名词解释奥逊威尔斯、影视艺术、蒙太奇、制播分离、声话语言、意大利新现实艺术二、论述1、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广播电视起什么作用2、票房和收视率对影视艺术有什么正负影响3、举例说明主持人如何对引导观众去进行对一件事情的观点看法三、简答1、格里菲斯对电影的作用2、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3、长镜头理论的核心4、电影电视的主要区别【上海外国语大学广告实务642】一、名词解释1.CIS2.PR3.AIDMA4.众筹5.病毒营销6.头脑风暴法二、简答题1.hierarchy-of-effects models in advertising theroy and give examples2.explain ethics in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give issues reading to subject3.整合营销传播的主要内涵4.广义的广告效果5.广告传播中的流程要素6.广告定位的作用三、分析题1.profil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ments Law of China2.试举例分析,消费层次从AIDMA向AISAS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四、案例分析法根据春晚抢红包和微信红包热分析,说明你的看法。

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810传播实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810传播实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810传播实务考研真题传播实务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广告代理2.广告主题3.广告媒体4.网络新闻评论二、广告实务题(共60分)1.重庆工商大学以提升形象,扩大影响为目标,请为此拟定广告策划案。

(20分)2.某手机生产商开发了一款收看卫星电视的手机,欲进行市场推广,请为其广告创意和表现做一个方案,并阐释你的创意思想。

(40分)三、新闻实务题(共70分)1.假定你是都市报记者,采访环境保护方面的新闻(具体内容可虚拟),采访对象为地方环境保护局官员,请拟定采访提纲。

(20分)2.请根据下列材料,写一则新闻评论。

(50分)深圳大学25周年校长辟谣“邪地”说12月9日晚,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深圳大学建校25周年高校改革发展论坛”上,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对深圳大学是“深圳四大邪地”之一的说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高青承认,当初深大的建筑规划考虑了风水的因素。

在部分网站上曾经流传深圳有四大“邪地”的说法。

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对深大是邪地的说法付之一笑。

章必功表示,人有正邪,地有好坏。

从来不知道地有正邪一说。

他认为,不适合人类生活的不毛之地,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不好的地,但深大的土地上,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他个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24年,收获的从来都是幸运。

因此深大是带来幸运的宝地。

据传,深大杜鹃山是阴气最重的地方。

有同学问章校长,有没有上过杜鹃山?章必功表示上过,并且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杜鹃山很美。

章必功否认了杜鹃山是原始山林的说法,他表示,杜鹃山是建设深大的时候用来堆土的地方,后来组织师生人工植树造林,形成了杜鹃山,是典型的人工产物。

杜鹃山原来是封闭的,是因为要建设图书馆。

现在准备设置灯光设备,对师生开放。

章必功颇具文采地说,杜鹃山与文山湖相对,人在山上,看一湖春水,人在湖边,看一山葱荣。

有同学表示,深大的建筑格局是面向南偏东15度,而不是传统的正南,这是为什么呢?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高青风趣地表示,当年规划设计深大的时候,其核心规划思想,用现在很时髦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014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4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4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4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文学理论试题代码:612 (试题共2 页)一、指出下列语句的出处(作者、书名或篇名)(每小题2分,共16分)1.“《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4.“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5.“‘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6.“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7.“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

”()8.“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

()二、填空(每空1分,共14分)1.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______学、______学、______学、______学、______学、______学、______学。

2.按照艾布拉姆斯的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善、美在文学创造的价值结构中,______主要与真相关,______ 主要与善相关,______主要与美相关。

(试题共 2 页,本页为第 1 页)三、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1.艺术构思2、艺术形式3、文学典型4.文学风格5、隐含的读者6、意境四、简要分析下列观点是否正确(10分)所谓典型环境,就是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简析“有意味的形式”。

2015年重庆工商大学考研初试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

2015年重庆工商大学考研初试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

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学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方向:①②③④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A 试题代码:试题代码:613 (试题共 2 页)注意:1.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专用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2.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新闻真实2.舆论引导3.施拉姆4.沉默的螺旋5.议程设置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三题选做两题)1.媒介技术进步对传媒发展的影响2.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意义3.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重要作用三、论述题(两题选做一题,25分)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价值和意义2.新闻媒体从业者如何坚守职业伦理四、分析题(30分)请运用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对下面的材料进行分析。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昨天下午发布《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

总局在通知中表示,近期听众观众反映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刻(试题共 2 页,本页为第 1 页)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总局表示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总局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

五、综合题(35分)谈谈你对坚持依法治国和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关系的认识。

(试题共 2 页,本页为第 2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B卷)
学科专业:新闻传播学
专业方向:①②③④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B
试题代码:613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数据新闻
2.群体传播
3.微博达人
4.社会责任论
5.谣言
二、简述题(每题15分,三题选做两题,共30分)
1.拉斯维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作用和影响
3.我国媒介市场化的过程和表现
三、论述题(两题选做一题,25分)
1.谈谈你对我国危机传播的现状和趋势的认识
2.研究中国新闻史对党的新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四、分析题(30分)
请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以下现象进行分析。

材料来源|中国之声
最近,关于媒体人辞职的消息,层出不穷。

近两周内,郎永淳、张泉灵、李小萌、武卿…这些我们熟悉的面孔,就像是在传递辞职接力棒一般,义无反顾的离开了。

而在他们之前,选择辞职的还有很多人:崔永元、李咏、白燕升、刘建宏… 难道,传说中的“媒体人辞职潮”真的来了吗?辞职的背后是什么问题?
五、综合题(35分)
从媒介融合战略与传媒转型看如何构建传媒新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