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生命哲学

合集下载

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的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却认为,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有著内在的统一,忽视 永恒轮回,就不能正确把握“强力意志”形而上学的内容。
尼采自己对於永恒轮回说异常重视,把他称为“最深刻的思 想”、“沈思的颠峰”。
1881年8月,这一思想孕育之际,他写信给朋友说:
“一种思想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未曾见过与它相同的东 西……”。
跳跃、活泼、和乐的心情去走完它。
狄俄尼索斯(Dionysus,罗马人称为巴克斯Bacchus), 他是古代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他不仅握有 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 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 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此外,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 剧文化。在奥林匹亚圣山的传说中他是宙斯与塞墨勒之 子,又有说是宙斯与普赛芬妮。
尼采的主要哲学思想
四、重估一切价值
“重估一切价值”就是要把被颠倒的评价重新颠倒过来,否 定一切被肯定者,肯定一切被否定者,这就是所谓的“价值 翻转”。
重估一切价值,重点在於重估道德价值。因为尼采发现: “在大地上找不出比善和恶更大的势力了。”
道德对於人的心灵是一种无形的支配,它支配著个体愤怒、 恨和爱。在哲学所有的阶段上,道德始终被看作最高的价值。 尼采认为基督教实质上是一种伦理,一种与生命相敌对的理 论。然而这种伦理长期以来,却作为最高行为规范支配著人 类,颠倒了善与恶是非,把人类引向颓废。因此,尼采提出 了“价值翻转”重估一切道德价值。
事实上, “超人”只是一个“形象”不存在於任何地方。 虽然是一个形象,但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不断的超越,因 此“超人哲学”有其正面的意义。
尼采的主要哲学思想
田焱 二零一四年九月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
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德国著 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 学的开创者。主要著作 有《悲剧的诞生》、 《快乐的知识》、《查 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偶像的黄昏》等。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1.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2.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3. 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

今天的你离顶点还遥遥无期。

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4.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5. 在极端痛苦中,一个灵魂为了承受这份痛苦,将会发出崭新的生命光辉。

就是这股潜力在新生命里的发挥,使人们远离在极端痛苦时燃起的自杀念头,让他得以继续活下去。

他的心境将别于健康的人,他鄙视世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从而发挥昔日所未曾有过的最高贵的爱与情操,这种心境是曾体验过地狱烈火般痛苦的人所独有的。

——尼采《曙光》6.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7.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8. 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

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9.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10.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11.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

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12.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13.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尼采最经典的哲理名言16句

尼采最经典的哲理名言16句

尼采最经典的哲理名言16句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哲学之父”。

他的思想深邃独特,影响深远。

以下是尼采一些最经典的哲理名言,展现了他对人生、道德、权力、存在等问题的独到见解:
1. 生而为人,我拒绝做羊。

2. 没有巨人的支持,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注定要失败。

3. 越长进的人,越能独立。

4. 人生的价值不在乎你活了多少岁,而在于你如何度过这段时间。

5. 人们所需要的不是幸福,而是意义。

6. 不要相信你的朋友,也不要怀疑你的敌人。

7. 拥有使命感是一种奢侈品。

8. 懂得爱自己的人,也一定能爱别人。

9. 有人在荒漠中看见了佛陀,有人在孤独中看见了自己。

10.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11. 道德的真理是假的。

12. 那些深爱生命的人,终会有力量从痛苦中重生。

13. 逆来顺受,顺其自然。

14. 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15. 生活本不公平,何况世界?
16. 非索求使人免受痛苦。

尼采的哲思精辟而深刻,反映了他对人性、道德、文化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这些名言不仅启示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更提供了独特的哲学视角,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在当代社会,尼采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追求自我完善、理解人生意义、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尼采最经典的哲理名言16句

尼采最经典的哲理名言16句

尼采最经典的哲理名言16句尼采(Nietzsche)是19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作品影响了后世对文化、艺术、政治和宗教的看法。

他的思想也在许多方面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宗教和哲学思想。

尼采的哲理名言16句,概括如下:1.“你必须活得更好,而不是活得更久。

”——尼采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活的像机器一样,要活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要活得更精彩。

2.“从一个人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的真正价值。

”——尼采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相信别人的空谈,要看看他们的行动。

因为行动胜于言语,行动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最好方式。

3.“成功往往来自勇敢地采取行动,而不是把机会留给懦夫。

”——尼采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犹豫不决,应该大胆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让机会溜走。

4.“无论你多么渴望成功,都不可以忘记你的坚定的信念。

”——尼采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理想信念,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前进。

5.“如果你的生活没有目标,那么你的生活就是一个失败的旅程。

”——尼采这句话提醒我们,一个人的生活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目标,也要努力实现。

6.“只有勇气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变,而不是畏惧。

”——尼采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勇气才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勇气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7.“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带来改变,只要你有勇气。

”——尼采这句话说明,只要我们有勇气,任何事情都可以发生变化,任何境遇也可以被改变。

8.“改变一定会发生,只是你无法控制它。

”——尼采这句话说明,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法控制变化,只能让自己适应变化。

9.“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然后有勇气去做它。

”——尼采这句话强调,认识自己是最重要的,一旦认识到自己,就应该有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10.“不要去追求荣誉,而是要追求真正的价值。

”——尼采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去追求虚无缥缈的荣耀,要追求真正的价值。

11.“成功不是衡量你的标准,而是你追求的动力。

尼采生存哲学

尼采生存哲学

四、善恶的彼岸
19.选择有益的孤独吧,选择自由的、不受拘束的、轻松愉快的孤独吧,它亦将使你有权保持善,不管是什么意义上的善!每一声长期斗争都使人变得多么恶毒、多么狡猾、多么坏啊!
要让别人理解自己是很难的。尤其是,如果自己像恒河那样急速地思想和生活,而别人却以其他方式思想和生活---即乌龟般地,或至多“青蛙般地”思想和生活。
8.想在善和恶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须首先是个破坏者,并砸烂一切价值。
也就是说,最大的恶属于最高的善。不过,后者是创造性的善。
9.查拉图斯特拉: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
我钟爱那些只知为完成而活的人,因为他们正是一人过程的跨越者。
我钟爱那些人,他们像一颗颗自天顶乌云中降落的沉重雨点,预报着雷电之即将到来,并如预言者般地逝去。
10.避免愤恨并了解愤恨---要了解这个问题,一个人必须经验过他的力量和衰弱。
11.要满足你最好或最坏的欲念,最好是去经历一场大难,不管是什么样的历练,都可能使你在某方面成为人类的高瞻远瞩者与施舍者,人们可能赞颂你,相反的,也许会嘲弄你(不过你将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有资格嘲弄你的人)。
15.尼采:一个人必须在生命之外有一个立足点,用不同的方式,如同已经活过的一个人、许多人、一切人那样去了解生命,方能充满自信和坦率(血统“高贵”强调“真诚”,或许还有“天真”,而怀恨的人既不真诚也不天真,甚至对自己都不诚实和直率,他的心灵是斜的,他的精神喜欢隐蔽的角落、秘密的路径和后门;任何隐晦的事都能引起他的兴趣,成为他的世界、他的保障、他的安慰,他擅长沉默、记忆、等待,擅长暂时地卑躬屈膝、低声下气。)
我钟爱那些非凡的轻蔑者,因为他们正是非凡的崇拜者,以及渴望彼岸的羽箭。

生命的悲剧意识【生命是一场悲剧】

生命的悲剧意识【生命是一场悲剧】

生命的悲剧意识【生命是一场悲剧】尼采的悲剧哲学,是其生命哲学的核心,也是其将人生审美化的哲学核心。

在尼采看来,生命是一场悲剧,而置于悲剧中的生命个体,应当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去对待悲剧人生,要感受痛苦,并在生命的悲剧中产生行而上的美来。

这种将生命悲剧升华为艺术审美的力量,就是人的强力意志,是超人所应当具有的品质和性格,是基于肉体并融合了生命个体精神的一种意愿,它遵从于内心的渴求。

这种个体生命意愿实现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悲剧实现的过程,悲剧美呈现的过程。

尼采的悲剧观是感性的,是基于对生命意愿的一种肯定态度而审视生命悲剧的。

由此来看剧作家曹禺作品《雷雨》中繁漪这一人物,其悲剧人生的展现,恰与尼采的悲剧观契合。

一感性对理性的抗争尼采的悲剧观与传统的悲剧观有截然的不同。

在传统的悲剧观来看,悲剧应当是悲观的,悲剧美是生命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下而产生的心灵的净化。

尼采虽然继承了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认同生命悲剧的同时,对于悲剧的认识,却是乐观主义的。

在他看来,悲剧是日神与酒神的结合,前者基于的是梦幻的世相,是一种梦幻精神,具有非理性的性质,他把人带入幻想世界,使人沉浸在美的外观中,忘却痛苦,从而将生命审美化;而后者则是真理的本质,是对世界本原的呈现和生命本原的表达,他让人们穿越世相而看到生命的本质――悲苦人生,并在这种悲苦中获得形而上的慰藉,获得生存的永恒乐趣。

在尼采的悲剧哲学中,酒神世界的生命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力量,而这一本质是基于生命的自然性,生物性,是基于生命的本源――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是盲目的,非理性的。

而科学与理性,只能对日神世界――幻化的世界――加以认识。

尼采悲剧哲学的实质,是对生命意志的追捧和张扬,是对理性的批判和对感性的推崇。

而繁漪用自身感性对理性的抗争,可以说是对尼采生命哲学的最好诠释。

繁漪出生于大家庭,她受过新思想的影响,不仅端庄,典雅,聪明,漂亮,而且精力旺盛,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然后她却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被资本家周朴园用欺骗手段结了婚。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1000字尼采是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文学家,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尼采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超人哲学、永恒回归、意志至上、神的死亡等。

超人哲学是尼采最为著名的哲学思想。

尼采认为,人类应该追求超越人类的存在形态,寻求更高尚的境界,这种更高的境界被尼采称之为超人。

超人是一种完美的存在形态,也被称之为“别样的人”,与普通人不同,超人能够超越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限制,拥有更加自由和高尚的存在状态。

尼采认为,人类在生活中应该努力追求超人的境界,追求更加高尚的生命价值。

永恒回归是尼采哲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尼采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永恒回归之中,所有的存在形态都在一个无限往返的循环中运行。

尼采通过永恒回归的概念来表达他对生命和文化价值的看法,认为生命和文化价值应该在永恒回归中得到重视,只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意志至上是尼采哲学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尼采认为,意志是人类最基本的驱动力,所有的思考和行为都源于意志。

尼采强调,意志的力量和决心至关重要,人类只有通过强大的意志,才能追求超越常规的生命价值。

神的死亡是尼采哲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

尼采认为,随着科学和理性的进步,传统的宗教信仰逐渐丧失其影响力,人们不再依赖于神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情况被尼采称之为“神的死亡”。

尼采认为,人类只能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创造力,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尼采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特,他通过超人哲学、永恒回归、意志至上和神的死亡等概念,表达了对生命和文化价值的看法,并试图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生命哲学。

论尼采“悲剧人生”的幸福意蕴

论尼采“悲剧人生”的幸福意蕴

论尼采“悲剧人生”的幸福意蕴尼采创立了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生命哲学,他用实践权利意志的超人肯定和超越“悲剧人生”,引导和启发现代人与拒斥感性、惧怕变化无常生命的独断理性主义、颓废基督教信仰、悲观主义不断抗争,用昂扬生命斗志去塑造完整、幸福的意义人生。

标签:悲剧人生;超人;权力意志;抗争;超越弗里德利希·威尔海姆·尼采是一位带有转折色彩的生命哲学家,其权利意志思想和超人哲学影响深远,而又备受争议。

他确立“悲剧人生”生存意义范式,主张新人生观,强调非理性因素,抨击传统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等,试图为丧失精神家园的人们奠定一个超越“悲剧人生”,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基础。

一、悲剧人生的肯定叔本华开启了关切人生的生命哲学大门。

他断言,世界是意志和表象,意志属于操控人生的意欲力量,有限生命经常因无限意欲无法满足而痛苦不堪,而稍纵即逝的意欲暂时实现又让生命倍添无聊,“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1]405。

他认为只有消灭意志和生命,才能从无尽的痛苦和无聊中获得解脱。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吸引了尼采的注意力。

尼采也认同人生易逝多变、痛苦无奈,但他深信人生的意义来源于肯定而不是否定生命意志,痛苦是幸福人生的兴奋剂。

尼采借助希腊文明的“悲剧精神”,扬弃和深化叔本华悲观主义。

他认为古希腊悲剧文化是唯一能表达真正生命意志的审美文化。

尼采强调,悲剧不是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戏剧表现,而是人艺术地审视人生的途径。

它体现了生命本能意志魅力,是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相结合的产物。

它内蕴的“悲剧精神”,真切揭示人生痛苦的悲剧本性,展现人战胜痛苦的悲剧态度和超越历程,充分张扬人性的美和尊严。

日神是理性式自我肯定的代表,他在梦境中追求美好人生,不惧怕任何悲苦;酒神是非理性式自我否定的写照,他通过醉态尽情释放受压抑的自然本性和生命意志,消融所有不幸,征服无法抗拒的悲剧命运。

尼采对酒神推崇备至,他说“我不知道还有比这希腊的酒神象征更高的象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采的死亡哲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讨论稿
有言称“哲学是对死亡的联系”。

的确,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永恒的谜,人类对于死亡的思索也是永无止境的,生与死更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们苦思冥想、孜孜不倦探索的哲学话题。

死亡哲学的内容固然千头万绪,且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都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或轴心的问题。

而所谓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说透了就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

1.珍爱、敬仰生命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第一卷中对死亡的说教者一节中,死亡的说教者说到“世上充满了多余的人,生命被这些过多的多数人糟蹋了,但愿用‘永生’之说把他们从此生中骗走。

”尼采将死亡的永生论者、厌世者、看破红尘者、多愁善感者、禁欲者、虚无主义者都是死亡说教者的别称。

“在死亡的说教者中间,有些是灵魂的痨病患者:他们刚刚诞生,就已经开始死亡,渴望倦怠和断念的教义”。

死亡的说教者有这么7种类型——内藏淫乐或自加撕裂的猛兽的可怕者,灵魂的痨瘵者,认为“人生只是苦恼”者,认为“肉欲是罪恶”者,认为“生育是苦事”者,认为“同情是需要”者,爱劳苦、紧急、新鲜、陌生者。

从查拉图斯特拉对于死亡说教者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得知尼采是一个重视生命者,他抨击基督徒宣扬的将全部希望寄予“来世的生活”。

尼采认为虽然死亡不可避免,但是对于生命决不能怀有轻视的态度,相反,我们要尊重、珍爱和敬仰生命。

2自由的死和成就之死
什么是“自由的死”或死的自由呢?尼采回答说,这就是“当我愿意死,死就来到”。

那么,究竟我在什么时候愿意死呢?自然是“在适当的时候死去”。

在《查》中,查拉图斯特拉教导人们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死亡。

然而究竟在什么时候死才死得其时呢?于是尼采提出了“成就之死”的问题。

成就之死就是一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赋予自己、人类和大地以新的意义之后死去。

这样的死是光荣的,是美丽的,值得庆祝的。

尼采认为人生的轨迹是先上升后下降的,死得其时也就是在我们人生轨迹的巅峰时刻死去,这样的死亡才死而无憾,这样的死亡才是死亡的真正意义所在。

查拉图斯特拉呼喊着:“我希望有宣传速死的说教者来临”,尼采认为最卑劣的人就是在没有创造能力时苟延残喘的人。

因此,人们应该不惜任何代价追求个体价值之实现,而不能如蝼蚁苟且偷生。

这与尼采对于生命的珍视并不矛盾,虽然尼采认为不能苟活于世,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需珍视生命,只是生命之美在于生命的创造力,在于生命的内在力量,当我们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价值时,我们的生命便会绽放出绚烂之花;但如果我们如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生命便黯淡无华,甚至走向腐朽。

因此我们在敬仰生命的同时,更应在创造中生成和超越,使生命价值走向更高更完美的境界。

人类虽然不能“战胜”死亡,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劳作、游戏和创造,获得自足的幸福。

尼采憧憬着自由的死去,他以查拉斯图拉的口吻说道:“当你们死,你们的精神和道德当辉灿着如落霞之环照耀着世界”。

因而,所谓“成就之死”实际上讲的是“成就之生”,所谓“失败之死”,实际上讲的是“失败之生”。

尼采认为,许多人的生和死都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毫无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结果,少年斑白,精神先老,虽生犹死。

这些人是死得太晚了。

“生者何其多, 悬挂在枝头何其久长。

但愿来一次风基, 将一切腐物和被虫蛀之物从枝头抖落。

”而强者的死是荣誉—“颇有建树的人死了, 他胜果系早, 被心怀希望和期许的人们包围着。

如此死去也罢, 乃是
至善第二种死是在斗争中死, 献出一个伟大的灵魂。

”尼采不懈地呼吁人们避免“失败之死”,追求“成就之死”,因为唯有这样的死才能给人类和大地以意义。

“我示你们以成就之死,那对于生者是一个刺激和一个期许。

我如是愿意着死,使你们朋友们为我之故而更爱大地;我愿意复返于地,使我于诞生我者之地中得享安息。

3.尼采与叔本华的意志主义死亡哲学
尼采的死亡哲学是建立于意志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称为意志主义的死亡哲学,尼采和叔本华、柏格森为此学派的代表人物。

叔本华是该学派的创始人,尼采和柏格森则是它在其后期的著名代表。

而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志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是所谓意志,即一种超验的本体,亦即一种无意识的生活欲望,叔本华称之曰“生命意志”或“生活意志”,尼采称之曰“力量意志”,柏格森称之曰“生命冲动”。

他们的哲学之被称作意志主义,盖源于此。

叔本华是现代西方第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死亡问题的哲学家。

他的整个死亡哲学都是建立在他的意志主义哲学体系上的。

叔本华的死亡哲学,概括地说,就是:一方面我们必有一死,另一方面,“我们的真正本性是不可毁灭的”。

换言之,就是:我们虽然有死,但我们的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

叔本华虽然坚持我们作为个体必然有生有灭,但生命意志是永不毁灭的。

生命意志是一种驱动着个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力量,因而并不具有终极本体的意义和永远不可毁灭的性质这也就是他所谓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的基本内涵。

他虽然直接师承叔本华的学说,但他却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改造成为“力量意志”,赋予人生和死亡以明显的个体性,尼采一方面继承了叔本华“个体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的思想,提出了“永恒重现”的学说,但尼采坚决反对叔本华死亡哲学的悲观主义格调在另一方面他又使他的“永恒重现”学说同“做一个创造者的人”的概念紧密相关,同人生的意义在于永恒价值的创造这样的观念紧密相关,从而赋予“永恒重现”一种较为现实、较为积极的和属人的意义。

尼采同叔本华在死亡哲学方面的另一个重大分歧表现在人及其生死的个体性问题上。

叔本华死亡哲学的根本目标是消灭人的个体性,把个体提升到族类(本质)的高度,尼采则强调人及其生死的个体性,把“成为你自己”看做一条基本的哲学原理,呼吁人们不断超越自己的同类,提出了他的著名的“超人”学说。

尼采旗帜鲜明地宣布:“目标不是人,而是超人!”在他看来,只有超人才是人类生存的目标和价值之所系。

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道:“我将以生存的意义教给人们:那便是超人,从人类的暗云里射出来的闪电。

”他还写道:“人是伸展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子,——横过深渊的一根绳子。

……人之所以伟大乃是他是一个桥梁,而不是一个目标。

人之所以可爱乃是他是一种过渡和一种毁灭。


尼采对于自身死亡学说的发展还在于,尼采在他的永恒重现学说的基础上还进而提出并讨论了前文中提到的“自由的死”和“成就之死”的问题。

尼采和叔本华虽然同属于传统西方哲学的叛逆者,但他比叔本华向前走得更远。

他作为人生的辩护者,作为个体的人的辩护者,作为赤子精神和成就之死的辩护者,给西方哲学带来了巨大震颤,成了20世纪存在主义的一位先知。

在他之后,意志主义便跨出德国国界,走向法国和西方世界,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哲学思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