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桌面 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 109124166

合集下载

远程访问实验报告

远程访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远程访问技术,实现远程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远程访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两台计算机(主机和远程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 实验软件:远程访问软件(如TeamViewer、AnyDesk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进行网络通信。

(2)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安装远程访问软件。

2. 主机配置(1)在主机上打开远程访问软件,选择“启动远程控制”。

(2)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主机ID,并记录下来。

3. 远程计算机配置(1)在远程计算机上打开远程访问软件,选择“启动远程访问”。

(2)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主机ID,点击“连接”。

4. 远程访问(1)在远程计算机上,通过远程访问软件成功连接到主机后,可以看到主机的桌面。

(2)在远程计算机上,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控制主机,实现远程操作。

5. 文件传输(1)在远程计算机上,选择要传输的文件。

(2)在远程访问软件中,选择“文件传输”功能。

(3)将文件拖拽到远程访问软件的文件传输窗口中,等待文件传输完成。

6. 资源共享(1)在主机上,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

(2)在远程计算机上,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功能。

(3)输入主机共享文件夹的路径,完成映射。

(4)在远程计算机上,通过映射的驱动器访问主机共享文件夹,实现资源共享。

7. 实验结束(1)在远程计算机上,断开与主机的连接。

(2)在主机上,关闭远程访问软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访问、文件传输和资源共享。

2. 实验分析(1)远程访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远程办公。

(2)通过文件传输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文件共享,提高协作效率。

(3)资源共享功能,使得远程计算机可以访问主机上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远程控制软件实验报告

远程控制软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远程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远程控制软件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的工具,能够实现远程操作计算机、手机等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了解远程控制软件的功能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一次远程控制软件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远程控制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掌握远程控制软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分析远程控制软件的优势和不足。

三、实验环境1. 实验平台:Windows 10操作系统2. 实验软件:TeamViewer、AnyDesk、向日葵远程控制等3. 实验设备:两台计算机(一台为控制端,一台为被控端)四、实验步骤1. 安装远程控制软件在控制端和被控端计算机上分别安装相应的远程控制软件。

以TeamViewer为例,安装过程如下:(1)下载TeamViewer软件,并运行安装程序。

(2)根据提示完成安装。

(3)安装完成后,分别记录两台计算机的ID和密码。

2. 建立远程连接(1)在控制端计算机上,打开TeamViewer软件,输入被控端计算机的ID和密码,点击“连接到电脑”。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远程控制”,然后点击“连接到合作伙伴”。

(3)等待被控端计算机同意连接。

3. 远程操作(1)在控制端计算机上,可以使用鼠标和键盘对被控端计算机进行操作,就像操作本地计算机一样。

(2)在远程控制过程中,可以查看被控端计算机的屏幕、发送文件、传输文件、使用被控端计算机的摄像头等功能。

4. 退出远程连接(1)在控制端计算机上,点击TeamViewer软件界面右上角的“断开连接”。

(2)在弹出的窗口中,确认断开连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建立了远程连接,并实现了对被控端计算机的远程控制。

在远程控制过程中,可以查看被控端计算机的屏幕、发送文件、传输文件、使用被控端计算机的摄像头等功能。

2. 实验分析(1)远程控制软件具有方便、高效的特点,能够实现远程操作计算机、手机等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远程登录的实验报告

远程登录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远程登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SSH(Secure Shell)进行远程登录的方法。

3. 了解远程登录的安全性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远程服务器:Linux CentOS 73. 客户端软件:PuTTY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在Linux服务器上配置SSH服务,允许用户通过SSH协议进行远程登录。

(2)在Windows客户端安装PuTTY软件。

2. 实验步骤(1)启动PuTTY软件,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2)选择SSH连接,点击“Open”按钮,弹出PuTTY安全警告对话框。

(3)在安全警告对话框中,选择“是”以继续连接。

(4)在PuTTY会话窗口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远程服务器。

(5)登录成功后,可以看到远程服务器的命令行界面。

(6)在远程服务器上执行相关命令,如查看文件、安装软件等。

(7)完成实验操作后,点击“Close”按钮关闭PuTTY会话。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实现了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并在远程服务器上执行了相关命令。

2. 实验分析(1)SSH协议是一种安全协议,可以保证远程登录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安全。

(2)使用SSH进行远程登录,可以有效避免明文传输,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3)PuTTY是一款常用的SSH客户端软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4)远程登录在网络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远程运维、远程协助等。

五、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使用SSH协议进行远程登录,并了解了远程登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了使用PuTTY软件进行远程登录的方法,熟悉了远程服务器命令行界面。

3. 远程登录在网络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安全性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4. 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远程登录的安全性,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六、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其他SSH客户端软件进行远程登录实验,如SecureCRT、WinSCP等。

远程登录实验报告小结

远程登录实验报告小结

远程登录实验报告小结1. 引言远程登录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或互联网远程访问远程主机的技术。

实验通过搭建一个远程登录实验环境,学习和掌握远程登录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实验过程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远程登录工具——SSH(Secure Shell)来进行远程登录实验。

通过该工具,我们能够安全、高效地远程访问远程主机。

首先,我们需要在远程主机上安装和配置SSH服务。

SSH服务是Linux系统的一项重要服务,我们可以通过安装和配置实现远程登录。

在实验中,我们详细了解了SSH服务的配置文件和相关参数,理解了SSH服务的工作原理。

然后,我们通过一台本地计算机使用SSH客户端连接远程主机。

在连接过程中,我们需要输入正确的远程主机的IP地址和登录账户信息。

通过认证过程,我们可以成功登录到远程主机的终端界面。

在远程登录后,我们可以执行各种操作和命令来管理和控制远程主机。

我们可以通过远程登录来完成文件传输、程序运行、系统管理等任务。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实践熟悉了常用的远程登录命令和操作。

最后,我们对远程登录的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我们总结了远程登录的优点,如便捷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

同时,我们也指出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如账户安全、网络稳定性等。

3.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远程登录实验环境,并实现了远程登录到远程主机的终端界面。

我们通过输入命令、执行操作等方式,成功完成了文件传输、程序运行和系统管理等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远程登录具有以下优点:- 便捷性: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登录到远程主机,无需亲自前往。

- 安全性:SSH协议通过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机制,提供了较高的安全性。

- 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远程登录主机进行各种操作和任务。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远程登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账户安全:远程登录的账户和密码需要保密,避免被他人获取。

远程桌面实验报告

远程桌面实验报告

实验评语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五、实验总结(对本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内容掌握了对远程桌面连接过程的,远程桌面,主要包括客户端 和服务器端,每台 windows xp 都同时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也就是说他既 可以当成客户端来连到其他的装了 Windows xp 的电脑,并控制他, 也可以自 己当成服务器端,让别的电脑来控制自己。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网络安全导论 □验证型 □综合型 □设计型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学 时 2 实验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现远程桌面的连接,利用远程桌面进行用户管理,进系统维护更新。
二、实验环境(本实验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和相关软件) 实验环境 电脑 2 台 安装 windows xp
输入远程连接的 IP 地址,在此输入另一台电脑的 ip 172.16.0.144
点击连接 输入另一台主机的账户和密码, 账号输入 ass 密码输入 ssa 即 可登陆实现远程访问
四、实验结果(本实验源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或实验结论、实验设计图) 实验结果 只要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即可登陆另一台主机及服务器,我们登陆另 一台主机,并在桌面上新建一个记事本文件,输入内容我来了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为别人登陆创建账户, 这里设置用户名为 ssa 密码为 123 另一台电脑设 置账户为 aas 密码为 456
密码创建完成,关闭所有的内容,来到桌面
2 在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远程勾选 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
3 从客户端登陆服务器,当然以上我们的配置是为别人登陆设置,这次我 们作为客户端登陆另一台机器 点击开始 附件 远程桌面连接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他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说明】先使用仿真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仿真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那些内容?
答:IP报文中的首部。
2.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3.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4.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主机B对应于172.16.1.1的接口可以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主机B对应于172.16.0.1的接口和主机E不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原因:当“生存时间”字段的值减至为0时,路由器将该报文丢弃不进行转发。
答:报文数据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字段有:“生存时间”和“首部校验和”。原因:主机B为路由器,数据包每经过一路由器“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会减1,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5.将第2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6.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7.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8.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李沁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三年十二月
实验一
同组者姓名:
练习一:编辑并发送LLC帧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和B为例,说明实验步骤。
1.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帧。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
3.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4.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172.16.0.255。
校验和:在其他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3)主机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他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说明】先使用仿真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仿真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那些内容?
答:IP报文中的首部。
2.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远程连接实训报告

远程连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远程连接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远程连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技巧,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环境1. 实训软件:Windows远程桌面、VNC Viewer、TeamViewer等;2. 实训设备:一台服务器、一台客户端计算机;3. 网络环境:局域网或互联网。

三、实训原理远程连接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使一台计算机可以控制另一台计算机,实现远程操作。

常见的远程连接方式有:1. Windows远程桌面:通过Windows系统自带的远程桌面功能,实现同一局域网内计算机之间的远程连接;2. VNC Viewer:通过VNC协议,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远程连接;3. TeamViewer:一款功能强大的远程连接软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易于使用。

四、实训过程1. 实训一:Windows远程桌面连接(1)在服务器端,设置远程桌面连接权限,允许用户远程连接;(2)在客户端,运行“远程桌面连接”程序,输入服务器IP地址,点击“连接”;(3)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成功连接到服务器。

2. 实训二:VNC Viewer连接(1)在服务器端,安装VNC服务器软件,配置VNC密码;(2)在客户端,运行VNC Viewer,输入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点击“连接”;(3)输入VNC密码,成功连接到服务器。

3. 实训三:TeamViewer连接(1)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别下载并安装TeamViewer软件;(2)在服务器端,点击“启动TeamViewer”,获取随机ID和密码;(3)在客户端,输入服务器ID,点击“连接到TeamViewer”;(4)输入服务器密码,成功连接到服务器。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以下技能:1. 熟悉了Windows远程桌面、VNC Viewer、TeamViewer等远程连接软件;2. 掌握了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远程连接的方法;3. 学会了解决远程连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桌面实验报告
一、实验的目的及要求:
实现远程桌面的连接,利用远程桌面进行用户管理,进行系统维护更新。

二、实验环境:
电脑两台
安装windows x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为别人登录创建账户,这里设置用户名zzw 密码为zzw,另一台是我
的合作同学管理和设置账户。

2在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远程勾选,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

3从客户端登录服务器,当然以上的配置是为别人登录设置,这次我们作为客户端登录合作同学的计算机。

点击开始,运行附件,远程桌面连接
点击连接输入另一台主机的账户和密码,即可登录实现远程访问
登录另一台主机后,可以通过原主机对另一台主机进行操作和管理
四、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内容掌握了对远程桌面连接过程的,远程桌面,主要包括客户
端和服务器端,每台windows xp 都同时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也就是说他可以当成客户端来连接到其他的装了windows xp 的电脑,并控制它,也可以自己当成服务器端,让别的电脑来控制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