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报告

南阳师范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年级财务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期终研究报告

报告题目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意义(共5分)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

结构性不平衡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解决温饱

问题,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乡村人口劳动力资源流失

严重,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原因,分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数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共5分)

关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有千秋,学者程

松柏认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GDP 、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学者陶伟对该问题引入了消费品价格变量,李洋则从投资、储蓄和失业率的

角度出发,探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在研究理论上,凯恩斯的绝对

收入假说和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

三、理论分析(共5分)

对于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因素,我认为有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人均GDP 、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年末总人口

等。(1)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时,消费水平明显要有所提高。(2)人均GDP

越高,消费拉动增长越强烈。(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商品零售价格变

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

出。(4)第三产业增加值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就业,进而影响收入支出。 四、变量测量(共20分)

表Ⅰ.变量测量结果

其中Y 表示居民消费水平(元),X1表示人均GDP (元),X2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表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4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X5

表示年末总人口(万), μ表示残差项。

五、模型设定、参数估计及模型检验(共60分)

模型建立:Y=β0+β1X 1+β2X 2+β3X 3+β4X 4+μ.

参数估计及检验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9/20 Time: 22:00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5822.92 38858.83 0.407190 0.6873

X1 0.021329 0.022810 0.935064 0.3587

X2 0.443484 0.088584 5.006376 0.0000

X3 -117.8585 380.4170 -0.309814 0.7593

X4 0.034778 0.060759 0.572389 0.5722

X5 -0.023611 0.212347 -0.111191 0.9124

R-squared 0.915387 Mean dependent var 12396.35 Adjusted R-squared 0.898464 S.D. dependent var 3334.232 S.E. of regression 1062.44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94651 Sum squared resid 28219609 Schwarz criterion 17.22406 Log likelihood -256.6710 Hannan-Quinn criter. 17.03699 F-statistic 54.09243 Durbin-Watson stat 1.48339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判定系数R2=0.915,可见模型的拟合效果是相当好的,但是发现有很多变量都没有通过t检验,猜测可能是因为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导致的,于是我们进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Coefficient Uncentered Centered

Variable Variance VIF VIF

C 1.51E+09 41469.63 NA

X1 0.000520 72.88283 13.09131

X2 0.007847 55.63896 5.671784

X3 144717.1 41186.08 1.124327

X4 0.003692 41.22898 16.34822

X5 0.045091 35.14825 10.01666

从最后一列可以看出,只有X2和X3的方差膨胀因子小于10,其他变量都大于10,所以我们认为模型中存在着多重共线性。通过不断尝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并引进显著的变量,最终得到最合适的回归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9/20 Time: 22:03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694.534 633.4729 5.832190 0.0000

X1 0.030549 0.014415 2.119244 0.0431

X2 0.441696 0.085051 5.193311 0.0000

R-squared 0.908410 Mean dependent var 12396.35

Adjusted R-squared 0.901868 S.D. dependent var 3334.232

S.E. of regression 1044.481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83219

Sum squared resid 30546319 Schwarz criterion 16.97097

Log likelihood -257.8990 Hannan-Quinn criter. 16.87743

F-statistic 138.8558 Durbin-Watson stat 1.52077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得到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结果Y=3694.534+0.03X1+0.442X2

经济意义检验:表明在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X1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带动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提高0.03个单位,X2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0.442个单位

统计推断检验:F检验的p值为0.00,因此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方程整体上的线性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发现X1和X2两个变量t检验对应的p值都小于0.05,也就是说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都是显著的。统计意义检验通过最后判定系数为0.908,表明在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差中,可以由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方程解释的比例为90.8%,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多重共线性检验:

Coefficient Uncentered Centered

Variable Variance VIF VIF

C 401287.9 11.40294 NA

X1 0.000208 30.11768 5.409776

X2 0.007234 53.06871 5.409776

检验模型中已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了。

异方差检验: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

F-statistic 0.029630 Prob. F(2,28) 0.9708 Obs*R-squared 0.065471 Prob. Chi-Square(2) 0.9678 Scaled explained SS 0.055819 Prob. Chi-Square(2) 0.9725

最后再来用怀特检验来判断模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根据软件操作结果可知,检验对应的p值大于0.05,因此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我们不能拒绝残差序列同方差的原假设,即可认为建立的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的情况。自相关检验:

从检验结果来看,延迟一阶到延迟三阶BP检验的p值都大于0.05,故不存在显著的自相关。

经过比较和检验,我们最终确定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模型为Y=3694.534+0.03X1+0.442X2,此时模型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多重共线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

六、模型分析(共5分)

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GDP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提高0.03个单位。(2)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消费水平就越高。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0.442个单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