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规定(试行)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编制说明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修订说明国家标准项目名称: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84383-T-466送审国家标准名称: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报批国家标准名称:承担单位: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当前阶段:征求意见□送审稿审查□报批稿报批编制时间:2020年3月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于2018 年 12 月 29 日下达制定计划,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184383-T-466 ,由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提出归口并管理。
立项时的编制单位包括: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
2.背景本标准的上一版本 GB/T 23236 为 2009 年正式发布,从标准的制定到现今间隔已有 10 年。
标准规定了数字航空摄影中空中三角测量的作业流程、内定向精度、相对定向精度和绝对定向精度等技术指标,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 1:500 ~1:50000 地形图和 DLG、DEM、DOM生产中必不可少,自发布以来对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测绘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测绘技术和装备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数据获取设备(数字航摄仪)、辅助设备( IMU/GPS)和数据处理技术(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发展,影响了空中三角测量的工艺流程、作业效率、技术指标等。
国内数字航摄仪的典型代表是SWDC航空相机,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产品;国外数字航摄仪主要包括:1) 推扫式:德国徕卡公司的ADS系列航摄仪,包括ADS40、ADS80、ADS100,以色列 VisionMap公司的A3航摄仪;2)框幅式:美国 Z/I Imaging公司推出的DMC系列航摄仪,包括DMC、DMC-II、DMC-III ,奥地利 Vexcel Imaging公司推出的系列高性能面阵航空相机,包括 UCD、UCX、UCX-P。
国内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典型代表包括:适普软件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共同研制的VirtuoZo NT ;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JX-4;航天远景公司推出的Map Matrix ;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DPGrid;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GEOWAYCIPS。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一、招生背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重点研究机构,是国内唯一一家系统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综合性测绘研究院。
为了培养我国测绘科学领域的人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现面向全国高校优秀毕业生招生。
二、招生专业1.测绘工程2.遥感科学与技术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招生条件1.具有“三好”学生标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身体健康;2.测绘工程、工程测量、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3.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含英语三级考试)总分不少于285分。
四、报考流程1.考生需在网上进行报名,填写个人详细信息;2.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成绩单、身份证等;3.报名截止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将组织面试,面试合格者将获得录取资格。
五、培养计划1.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为两年;2.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3.第二学年进行课程强化;4.研究生课程结束后,需完成科研论文。
六、研究方向1.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2.卫星遥感技术与应用;3.数字测绘与测量。
七、奖学金及保障1.研究生学业期间,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奖学金;2.为研究生提供多项资助政策,以保障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八、招生联系方式报名时间:2022年3月1日-3月31日联系电话:************邮箱:*****************.cn以上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
欢迎广大学子踊跃报名,共同成就测绘科学的未来!。
中国测绘研究院

中国测绘研究院中国测绘研究院(China Siwei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earch Institute)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重要科研机构,成立于1958年。
下面是该研究院的一份700字简介。
中国测绘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中国具有较高声望和影响力的测绘地理信息科研机构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直属单位之一。
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国性的综合性测绘科学研究机构,研究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集聚了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
研究院的任务是开展基础测绘和应用测绘技术研究,提供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推广,为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测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图形图像与地理信息处理、测绘技术与装备等。
研究院注重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的科研创新,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级科研任务。
研究院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立了研究生院,并且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博士研究生培养。
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此外,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上的同行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在国际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测绘地理信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总之,中国测绘研究院作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研领域的龙头机构,不断推动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测绘法规打印版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第1课时前言2012教材分为两篇,第一篇是测绘法律法规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 法律法规概述:主要介绍了我国测绘法律法规的现状、我国测绘基本法律制度以及与测绘有关的法律法规。
2. 测绘资质资格:主要介绍了我国测绘资质管理、测绘执业资格与注册测绘师、测绘人员权力保护和测绘作业证、涉外测绘。
3. 测绘项目管理(测绘项目承发包):主要讲测绘项目的承包发包与招投标、测绘合同及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
4. 测绘基准与测绘系统:主要讲述测绘基准(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深度基准)、测绘系统(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与重力系统)以及测量标志。
5.基础测绘:基础测绘的概念及范围、基础测绘的规划和审批、基础测绘项目的组织实施、基础测绘项目成果的更新与利用。
6. 测绘标准化:测绘标准化管理与测绘计量管理两部分内容。
7. 测绘成果管理:测绘成果的概念与特征、测绘成果质量、测绘成果汇交、测绘成果保管、测绘成果保密管理、测绘成果提供利用、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与公布、地图管理等。
8. 界线测绘与其他测绘管理:界线测绘管理、地籍测绘管理、房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海洋测绘。
第二篇是测绘项目管理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 测绘项目合同管理:合同内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违约责任,成本预算。
2.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主要讲述测绘技术设计基本规定、测绘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专业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要求,设计评审、验证和审批。
3. 质量管理体系(测绘项目质量控制):iso 9000族标准基础知识、测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改进等。
4. 测绘项目组织与实施管理5. 测绘安全生产管理:包括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测绘生产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6. 测绘技术总结:主要讲测绘技术总结基本规定、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与编写要求。
7.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基本规定、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主要测绘产品的质量元素及检查验收方法。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6年测绘科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疆 夔 薷 _ 塞 韵鎏 蠲 触 嚣 j
知 产曲 憧 社 幽 穗 e 4 糖 蛹
意. 蹙博梯 n 科 {l 锉{』 . 强 糖 糯
聪 蚀 錾 摹 L 科 嘲 蕃 蕞 = 覃 技 f 壶棼 蠢 ≯
嘲骣 蕊 蹲 芏
’ 里_新奇数 鞋矍 多 h星 鬻 难撵 ‘ … 完z l枯 地 埴 时 毒 面 垂
美国俄 亥 俄州 立大 学 等在 北京 联 合举
办 了 。 际大 地 测量 协会 卫星 测 高及 国
其海 陆应 用发 展研 讨 会 。 来 自1案 0 个 国 隶的 5余 位代 表 参加 了 议 本 0 会
次会 议的 戚功 举 行
促进 了 国 内外全 推
球卫星 测 高领 域专 家 之 间的 变流
维普资讯
本刊 讯 2 0 婢
中 龌赠 学研 国 莹
爨 霉器他 矍喜裹 毋 蛭 赡 募
究麓 极贯 辩 国 挫 殛 国 积 彻} 科l 袭 垒
潮 聃 大 毛 — 融 饕砖 会 稀孽 步 耸
巍皂 幕 路 生制 的器 霭随 据蛹 泊主
走 趣
维普资讯
调查与监硎专业软 伴' t 人q地理信 息鬟统) ( 数字城市三维增强觋鬟系 统 ( 公安警用应急联动售壁系统) 和 ( 城市靛剥管理系统).中国珊绘
科学 研 究院 科技 ^ 爨在 20 年 出版 专 o6 蔷 3 .发表 论 文9 藉 .其 中 在一 级 本 4
动了 卫壁 测 高理论 和 技 术的 进步 拓
展了韭璺洲高应用领域的研究 .2。 a8
年中 国测 绘科 学 研究 院 先后 与瑞 士联
霸 《垂} 三 二 琉 壤葜2 审国 罐.
邦高等工业大学大 硼 垂与摄影诩 重 氇8 0 研尧所 荷兰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地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到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调研

本刊讯记者原有军报道,2017年3月29日至30日,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纪检组组长肖学年一行到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就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测绘文化建设等内容开展调研。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孔令礼出席调研座谈会,局相关业务处室、局属有关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调研座谈会上,孔令礼等详细介绍了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承担全省应急测绘保障的工作职能、人员装备,以及服务全省地质灾害应急测绘保障的相关情况,全省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初期建设以及后期运行维护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在测绘文化建设上好的做法和获得的成绩。
双方还就大区域范围内测绘应急保障、两省交界地带的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资源互补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孔令礼表示,山西和陕西历史上有着秦晋之好的美称,这次陕西局来调研考察,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加强测绘应急保障区域建设,共促事业发展。
会后,肖学年一行到局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本刊讯记者原有军报道,2017年4月18日下午,山西省气象局局长柯怡明、副局长梁亚春一行5人到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调研考察。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李德胜、副局长裴彦明、总工程师李晓红出席调研会议。
据了解,山西省连续运行基准网及综合服务系统(SXCORS )自2008年建设启动以来,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山西省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
全省共70个站点,其中利用省气象局气象站点62个。
该系统的建设为全省提供了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高效率、高覆盖率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综合信息服务网,同时也提供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统一的省域动态测绘基准框架,推动了省内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气象监测、地震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以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座谈会上,双方人员就目前合作站点的防雷检测、数据共享、经费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启动全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同时新建30个站点的场地选址、设备安装、网络调山西省气象局到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调研性,讲解了实时获取与处理智能地面数据的先进技术,让大家感受到高科技成果在未来地理信息工作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设计院部门及岗位职责(完整版)

.精选范本.精选范本设计院部门及岗位职责目录1院长职责 (1)1.1全面管理 (1)1.2人力资源管理 (1)1.3资产与财务管理 (1)1.4项目运营 (1)1.5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2)2设计总监职责 (2)2.1技术交流、科技发展与技术管理 (2)2.2人力资源管理 (2)2.3项目运营 (2)2.4行政管理 (2)3经营副院长职责 (2)3.1项目经营与市场管理 (2)3.2人力资源管理 (3)3.3行政管理 (3)3.4项目运营 (3)4综合管理副院长(管代)职责 (3)4.1质量管理 (3)4.2后勤保障与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 (3)4.3人力资源管理 (3)4.4行政管理 (4)4.5项目运营 (4)5技术副院长(院总工程师)职责 (4)5.1技术管理 (4)5.2人力资源管理 (4)5.3项目运营 (5)5.4行政管理 (5)6总建筑师职责 (5)6.1技术协作、专业发展与技术管理 (5).精选范本6.2人力资源管理 (5)第i 页.精选范本6.3项目运营 (5)6.4行政管理 (5)7副总建筑师职责 (6)7.1技术管理 (6)7.2人力资源管理 (6)7.3项目运营 (6)7.4行政管理 (6)8总规划师职责 (6)8.1技术协作、专业发展与技术管理 (6)8.2人力资源管理 (7)8.3项目运营 (7)8.4行政管理 (7)9总设备师职责 (7)9.1技术协作、专业发展与技术管理 (7)9.2人力资源管理 (7)9.3项目运营 (7)9.4行政管理 (8)10综合办公室主任职责 (8)10.1全面管理 (8)10.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8)10.3劳动合同 (8)10.4职称与注册管理 (8)10.5文秘档案管理 (8)10.6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建设 (9)10.7人力资源管理 (9)10.8资产与财务管理 (9)10.9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9)10.10后勤管理 (9)10.11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9)11生产计划拓展部部长职责 (9)11.1全面管理 (9)11.2生产管理参与拟定年度经营计划 (10)11.3市场管理 (10)11.4顾客管理 (10)11.5人力资源管理 (10).精选范本11.6资产与财务管理 (10)11.7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10)第ii 页.精选范本设计院部门及岗位职责12技术质量部部长职责 (11)12.1全面管理 (11)12.2质量管理 (11)12.3技术管理 (11)12.4技术档案及法规资料管理 (11)12.5人力资源管理 (11)12.6资产与财务管理 (11)12.7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12)13技术质量部副部长职责 (12)13.1全面管理 (12)13.2质量管理(认证工作) (12)13.3技术管理 (12)13.4总师办工作 (12)13.5技术档案及法规资料管理 (12)13.6人力资源管理 (12)14文印中心主任职责 (13)14.1全面管理 (13)14.2文印管理 (13)14.3人力资源管理 (13)14.4资产与财务管理 (13)14.5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13)15设计部门负责人(分院院长、主任、副院长)职责 (13)15.1全面管理 (13)15.2项目经营与市场管理 (14)15.3人力资源管理 (14)15.4科学技术与质量管理 (14)15.5资产与财务管理 (14)15.6项目运营 (14)15.7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14)16财务部部长职责 (15)16.1全面管理 (15)16.2公司财务核算管理 (15)16.3公司财务预、决算 (15)16.4财务分析 (15)16.5财务筹划和投、融资管理 (15)16.6企业税收核算、缴纳、筹划等工作 (15).精选范本16.7会计监督工作 (15)第iii 页.精选范本16.8公司资产管理工作 (15)16.9股金股利管理 (16)16.10人力资源管理 (16)16.11资产与财务管理 (16)16.12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16)17财务代理部部长职责 (16)17.1全面管理 (16)17.2对所代理公司财务核算管理 (16)17.3所代理公司财务预、决算 (16)17.4所代理公司财务分析 (17)17.5所代理公司财务筹划和投、融资管理 (17)17.6所代理公司企业税收核算、缴纳、筹划等工作 (17)17.7所代理公司会计监督工作 (17)17.8所代理公司资产管理工作 (17)17.9所代理公司股金股利管理 (17)17.10人力资源管理 (17)17.11资产与财务管理 (17)17.12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17)18分院总工程师职责 (18)18.1技术管理 (18)18.2人力资源管理 (18)18.3项目运营 (18)18.4行政管理 (18)19分院总建筑师职责 (18)19.1技术协作、专业发展与技术管理 (18)19.2人力资源管理 (19)19.3项目运营 (19)19.4行政管理 (19)20分院总规划师职责 (19)20.1技术协作、专业发展与技术管理 (19)20.2人力资源管理 (19)20.3项目运营 (19)20.4行政管理 (19)21分院总设备师职责 (20)21.1技术协作、专业发展与技术管理 (20).精选范本21.2人力资源管理 (20)21.3项目运营 (20)第iv 页.精选范本设计院部门及岗位职责21.4行政管理 (20)22分院副总师职责 (20)22.1技术协作、专业发展与技术管理 (20)22.2人力资源管理 (20)22.3项目运营 (20)22.4行政管理 (21)23工程主持人职责 (21)24设计人职责 (21)25校审人职责 (22)26审核人职责 (22)27办公室职责 (23)27.1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 (23)27.2劳动关系管理工作 (23)27.3职称与注册管理工作 (23)27.4文秘与行政工作 (23)27.5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23)27.6其他工作 (23)28生产计划拓展部职责 (24)28.1生产管理工作 (24)28.2市场管理工作 (24)28.3顾客管理工作 (24)28.4其他工作 (24)29技术质量部职责 (24)29.1质量管理 (24)29.2技术管理 (24)29.3技术档案及法规资料管理 (25)29.4其他工作 (25)30综合管理中心职责 (25)30.1后勤管理 (25)30.2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25)30.3其他工作 (25).精选范本31文印中心职责 (25)第v 页.精选范本31.1文印管理 (25)31.2其他工作 (26)32财务部职责 (26)32.1财务核算管理 (26)32.2公司财务预、决算 (26)32.3财务分析 (26)32.4财务筹划和投、融资管理 (26)32.5企业税收核算、缴纳、筹划等工作 (26)32.6会计监督工作 (26)32.7公司资产管理工作 (26)32.8股金股利管理 (26)32.9其他工作 (27)33财务代理部职责 (27)33.1所代理公司财务核算管理 (27)33.2所代理公司财务预、决算 (27)33.3所代理财务分析 (27)33.4所代理财务筹划和投、融资管理 (27)33.5所代理企业税收核算、缴纳、筹划等工作 (27)33.6所代理会计监督工作 (27)33.7所代理公司资产管理工作 (27)33.8所代理股金股利管理 (27)33.9其他工作 (28)34设计部门(设计分院)职责 (28)34.1生产管理工作 (28)34.2项目运营与市场管理工作 (28)34.3科学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 (28)34.4其他工作 (28)第.精选范本vi页.精选范本设计院部门及岗位职责设计院部门和岗位职责1院长职责1.1全面管理a)主持公司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颁布日期:20060606 实施日期:20060606 颁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四章风险管理策略第五章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第六章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第七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八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九章风险管理文化第十章附则各中央企业: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执行。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六年六月六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本指引。
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国有控股企业由国资委和国资委提名的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规定(试行)
测研院字[2005]2号
第一条为了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规范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行为,切实履行出资人管理义务,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性企业,根据《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等规章,结合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院投资的企业、院控股或有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按企业机制运行的中介机构。
第三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在资本投入、资本变动、资产收益、资本保值增值以及投融资、对外担保等重大财务事项中履行管理职责。
院派出的董事和监事成员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
第四条各企业在本企业负责人领导下进行财务管理,组织会计核算。
企业财务主管须出席或列席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等相关会议。
第五条企业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法设立财务部门。
公司章程、验资报告以及工商、税务登记等各种证照的复印件,报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二)依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经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报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三)企业聘用财务主管应经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审核,并报院务会批准后,方可按照企业内部程序进行聘用;院人事部门有权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直接委派。
企业聘用其他财务人员,须经过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
审核后,方可聘用。
(四)企业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不超过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内部职工工资分配制度,报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五)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经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报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每月15日前向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送月会计报表。
(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院按股权比例享有所有权,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或挪用所有者权益资金。
第六条企业利用院名义洽商、签订或通过招投标取得的项目和其他收入,按项目总经费的10%交纳管理费(不含税金),并予留10%质量保证金。
质量保证金待项目保质期(合同中未注明保质期的在验收交付后一年)过后拨至企业帐户。
院科技管理部门协调组织立项、中期检查、验收及资料归档等工作,并与企业签订完成合同;院财务部门按进度拨款、出具报表、资信证明、担保等财务手续。
第七条院利用公司名义或通过公司进行招投标取得的项目或其他收入,管理费和质量保证金比例依据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办理。
第八条初步建立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为核心的企业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内容包括年度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
考核与评价的形式由院组织或委托中介机构实施。
考评为企业国有资本的监管提供依据;为董事会对公司领导班子的考核、任免、奖励提供依据;为国有资本的投入和退出提供依据。
考评结果应向董事会和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九条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院视情节轻重对负有直接责任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提请董事会追究或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一)企业若不按规定履行备案、报告义务;
(二)企业违规操作、违法经营造成国有资本权益损失;
(三)企业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四)企业不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五)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拒绝检查、监督。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二〇〇五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