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走进国学《三字经》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三字经》课堂实录

《三字经》课堂实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三字经》课堂实录课前播放《三字经》朗读同学们,刚刚我们看的视频里孩子们念的是什么呢?生:《三字经》(师板书并齐读)师:《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教材,相传为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著,全书一千一百多字,都是用三字一节的韵文写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呀,那更应该读读这本书了,这里隐藏着可多故事了,古人说:“熟读三字经,能知天下事。

”(师板书)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吧!(出示课件,多音字,难懂字注音)师: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读《三字经》(板书读而能诵)。

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三字经要怎么读,才能读出它的韵味呢?是这样读吗?(师念很快)那是这样吗?(师念慢)谁来尝试念第一行,(指明第一组左边开火车读,第一次读)第二行(注意这里的多音字教jiao),第三行(注意多音字处chu、杼zhu)第四行(注意窦dou和燕yan)第五行(注意惰duo)第六行,第七行(注意啄zhuo)师:刚才同学们将字音都读准了,而且还有同学会摇头晃脑的读,我觉得这反倒把三字经的味道读出来了。

谁还想再试着读一下,(指明第三组左边老师示范摇头读)第二次读师:从摇头晃脑读中能感受到读三字经的乐趣(叫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第三次读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可以摇头读把三字经的味道读出来,你觉得三字经还可以怎么读?(拍手读,指名第一组右边开火车读。

)第四次读师:你们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读得特别有劲,还有哪排来试试?(指明第三组右边)第五次读师:你看看,善于读书的孩子准能从读中获得乐趣。

哪个组还想来感受下朗读的乐趣。

(指明第四组)第六次读师:太有劲了,想不想全班一起来感受一下,我们能将摇头和拍手结合起来感受吧!第七次读师:太有感觉了,黄老师忍不住还想尝试同桌击掌读,大家一起试试吧!第八次读师:同学们,是不是突然觉得朗读《三字经》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呀!别急,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挑战背诵,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先读两遍,再尝试背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及含义。

2.能够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3.能够运用《三字经》所传达的道理进行简单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三字经》的文字所表达的含义。

2.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三字经》中的古文词语。

2.背诵《三字经》的整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三字经》的文本材料。

2.PPT 展示教案内容。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利用PPT展示《三字经》的封面,并简单介绍《三字经》的内容。

2.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并引出《三字经》的重要性。

第二节:学习和理解1.逐段讲解《三字经》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古文词语及含义。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三字经》,并解释其中的道理和哲理。

第三节:背诵和运用1.分段进行背诵练习,让学生记住部分内容。

2.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体会其中的道理。

六、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中的一段内容,并进行口头测试。

2.让学生总结自己对《三字经》的认识和感悟,写成一篇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程的教学是以《三字经》为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教师应当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品德和修养,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国学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年级下三字经教案

三年级下三字经教案

三年级下《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三字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三字经》的第一部分,包括“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等诗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三字经》的第一部分。

难点:理解诗句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熟悉诗句,提高语感。

2. 背诵法: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对诗句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诗句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句:带领学生朗读《三字经》的第一部分,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解释诗句:对诗句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背诵诗句: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的第一部分,并进行检查。

5. 讨论诗句:引导学生就诗句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课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中的道德观念。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三字经》的第一部分,并进行家庭背诵。

六、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字经》的内容,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拓展,如介绍古代的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讨论来进行。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三字经》的第一部分,并对诗句中的道德观念有所理解。

八、教学资源:1. 《三字经》文本:《三字经》的原文和相关注释。

2. 相关课件:用于展示古代文化背景的图片、视频等。

3. 参考资料:关于《三字经》的解读、分析等。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孩子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今后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要求会写的字,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本课生字词,练习写好字。

教学难点感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亲切交谈,导入课文1孩子们,你们平时上语文课用怎样的方法学习生字呢?你们在学习课文前会做些什么呢?(教师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2运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我们一同学习两组有趣的《三字经》,愿意吗?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带红帽的生字多读几遍。

2把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并努力读好。

3汇报交流:难读的句子,读通课文。

(这个环节以读通、读顺课文,读准字音为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真正将读落到实处,同时,通过设计让孩子读通最难读的句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激发兴趣,自主识字孩子们,课文读得这么顺利。

汉字娃娃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交朋友了,愿意吗?得考考你。

设计:“摘星星”游戏。

1多媒体课件展示:浩瀚的夜空,群星璀璨,汉字娃娃张开了笑脸。

2游戏规则:每颗智多星都有一个汉字娃娃,只要你能响亮地、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就奖励你一颗智多星,比比谁摘的星星最多。

国学《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国学《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国学《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三字经》教材的第一章,详细内容包括:“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这四句话阐述了人的本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认识到教育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明白“教之道,贵以专”的道理。

3. 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人之初,性本善”和“教之道,贵以专”的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三字经》读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人的本性是什么,引出《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2. 讲解:详细讲解“性相近,习相远”和“苟不教,性乃迁”的含义,阐述教育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以“教之道,贵以专”为例,讲解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人之初,性本善”和“教之道,贵以专”,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三字经》第一章2. 板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谈谈你对“人之初,性本善”和“教之道,贵以专”的理解。

2. 答案示例:“人之初,性本善”意味着每个人出生时都具有善良的本性。

然而,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的性格和行为逐渐产生差异。

因此,“教之道,贵以专”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使本性得以保持和发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理解了《三字经》中的教育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三字经》的内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走进国学《三字经》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走进国学《三字经》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走进国学《三字经》课堂教学实录走进国学——《三字经》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长河中,积淀着一篇篇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名传千古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大家熟悉的一篇国学经典《三字经》。

(出示课件)二、初读感知师:同学们都读过它,喜欢读三字经吗?生:喜欢。

师: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生1:因为《三字经》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生2:因为它不仅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学告诉了我们许多历史知识。

生3:它还告诉了我们很多自然常识。

生4:它还告诉了我们很多古代人物故事和研究内容…….师:那么把你最喜欢的一段内容找出来读一读好吗?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响亮。

(生自由读)师:好的,有不少同砚想读给人人听一听,谁先来试一试。

师:指名朗读,并点评。

师小结:刚刚有好几位同砚都向我们分享了自己爱读的内容,发现同砚们爱读的内容可真多。

那末,同砚们都从你喜爱的段落中了解了哪些做人道理、历史知识、人物故事、研究内容呢?在你的小组中和同砚交流交流,好吗?(师巡视指点小组交流情况)三、读悟联合,师:交流完了坐好,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从你们举起的一双双的小手中,老师发现你们学得很认真、很积极,下面请把你们喜欢的内容和曾经知道的有关知识、自己的感受向我们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喜欢《三字经》的前面一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生2:我想给它弥补。

(我们从小就要好勤研究,区分善恶,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师:这是三字经的开头部分,良多同砚喜爱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还有没有同学从别的方面来向我们介绍你喜欢、了解的内容?生1:我喜欢“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XXX,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司礼仪。

”(因为我知道人从小就要珍惜光阴,努力研究,到老了,就来不及了)。

生2:我喜欢描写XXX的哪几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一课三字经教案集合5篇

第一课三字经教案集合5篇

第一课三字经教案集合5篇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背《三字经》节选
2、围绕“善”,让学生在读中知善、懂善,课后能积极行善。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从读中“悟善”、听中“知善”、课后“行善”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三字经》简介导入,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板书“熟读《三字经》,能知天下事。


二、新授
1、以听促读(通读)
①师出示教学内容:“人之初。

老何为”
学生看拼音,自由习文。

(师巡察指导读音,教{jiaojiao}处{chuchu}
②师播放多媒体中的范读,学生边听边画自己喜爱的句子。

③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朗读(留意读音)
2、以读促学(熟读)
①围绕这66个字,绽开朗读(留意方式指导,读出韵味)
如:a.摇头晃脑读
b.拍手读
c.同桌击掌读
②教师示读或是师生赛读
3、以促听思
①引导学生听《孟母三迁》的故事。

②体会父母的辛苦,明白做个好孩子的条件
4.以背促悟
①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学习、背诵《三字经》节选
②学生表演背
5、以写促行
①围绕“善”字的演化过程,让孩子们明白做个“和善”人的根本条件
②围绕“善”,布置作业
a.回家后将今日所学内容向父母汇报
b.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好事),结合课外实践本。

三、总结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第一课三字经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国学——《三字经》
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长河中,积淀着一篇篇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名传千古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大家熟悉的一篇国学经典《三字经》。

(出示课件)
二、初读感知
师:同学们都读过它,喜欢读三字经吗?
生:喜欢。

师: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
生1:因为《三字经》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生2:因为它不仅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学告诉了我们许多历史知识。

生3:它还告诉了我们很多自然常识。

生4:它还告诉了我们很多古代人物故事和学习内容…….
师:那么把你最喜欢的一段内容找出来读一读好吗?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响亮。

(生自由读)
师:好的,有不少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听,谁先来试一试。

师:指名朗读,并点评。

师小结:刚刚有好几位同学都向我们分享了自己爱读的内容,发现同学们爱读的内容可真多。

那么,同学们都从你喜欢的段落中了解了哪些做人道理、历史知识、人物故事、学习内容呢?在你的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交流,好吗?(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情况)
三、读悟结合,
师:交流完了坐好,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从你们举起的一双双的小手中,老师发现你们学得很认真、很积极,下面请把你们喜欢的内容和曾经知道的有关知识、自己的感受向我们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喜欢《三字经》的前面一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生2:我想给它补充。

(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师:这是三字经的开头部分,很多同学喜欢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还有没有同学从别的方面来向我们介绍你喜欢、了解的内容?
生1:我喜欢“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司礼仪。

”(因为我知道人从小就要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到老了,就来不及了)。

生2:我喜欢描写孔融的哪几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因为孔融才那么小就懂得谦让,实在了不起,值得我学习)。

生3:我喜欢“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因为五代时,燕山人窦禹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

生4:我喜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因为战国时,孟子曾三次搬家,是为了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就割断织布机的布来教子)。

师:你还喜欢三字经的那些人物?生读内容并说知识及感受。

师:除了你喜欢《三字经》中的这些人物,还有你那些内容你也喜欢喜欢。

生:《三字经》还想我们介绍了一些书,《论语》、《弟子规》、《中庸》、《大学》。

师:例如你能介绍其中的一本书的内容吗?读一读相关的内容。

生:《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师:《三字经》中写历史知识的很多,你还学到了哪些历史知识呢?
生:我知道了“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因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师:看来《三字经》中对历史知识介绍非常丰富,那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生1:呈上自己亲手绘画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本。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最有才干,武王死后,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强盛)。

生2:我还知道了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

生3:我还知道四个季节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业。

生4:我还知道了人高兴的时候叫作“喜”,生气的时候叫作“怒”,伤心的时候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爱叫作“爱”,讨厌叫作“恶”,内心贪婪叫作“欲”,合起来叫作“七情”。

这是自然知识。

四、形式多样的读
师:看来,同学们还真的知道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变着花样读一读(可采用不同形式,自由组合,可以小组轮换读、可以2个人读、也可
以一个人读;可以拍手读、可以打节拍读、可以做动作读。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积极,现在都跃跃欲试,谁能上来展示呢?
生:四人一小组上来边读边用快板表演。

师:刚才这四位同学把《三字经》与快板结合起来,非常好,还有没有其它同学愿意上来展示的。

生:一位同学举手上来配音乐朗读。

师:还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展示的?
生:我们小组展示的方式是朗读、快板、动作表演相结合。

师:老师知道你们还有很多同学都想表演,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展示了。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三字经》中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

还把三字经读得有滋有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论语》、《老子》、《诗经》、《大学》、《资治通鉴》、《左传》…….那么这些都留下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去学习。

茫茫学海,那是祖先心血的凝聚。

声声诵读,那是我们拳拳的赤子之心。

让我们一起遨游在浩如烟海的国学海洋之中吧!
让我们伴随音乐,轻轻收拾好学习用品,下课。

板书设计走进国学—《三字经》
做人道理
历史故事
自然常识
学习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