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九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
生理性生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2. 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3. 了解生理生化反应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通过测定微生物校内某些酶类的有无、对某些糖的利用能力、代谢产物的类型等来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
某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为吲哚反应阳性。
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成丙酮酸,2分子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与肌酸类物质反应,生成红色物质,为甲基红反应阳性。
三、实验方法1. 吲哚试验:将细菌接种于含有色氨酸的培养基中,加入吲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2. 甲基红试验:将细菌接种于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加入甲基红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吲哚试验:接种了大肠杆菌的试管在加入乙醚和吲哚试剂后,能在乙醚和液体培养基的交界面上产生红色环状物质,大肠杆菌的吲哚试验显阳性。
2.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甲基红试验阳性,即大肠杆菌在培养期仍维持酸性pH。
五、实验分析1. 吲哚试验失败原因分析:可能是因为乙醚加量太少,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大肠杆菌菌种有问题。
2. 甲基红试验结果分析:大肠杆菌在培养后仍能维持酸性,而产气杆菌则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2. 掌握了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3. 认识到生理生化反应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2.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3. 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理性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生理性生化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生理性生化检测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生理性生化实验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及其代谢过程的重要手段。
微生物实验报告2012

2、根据阅读材料,请比较几种芽孢染色制片方法的优缺点?
三、自评表
实验内容
荚膜 的染色 与观察
实验操作
自评分
(5 分)
1、取菌时,是否挑取培养基表面
粘稠的菌落
2、菌落固定是否用火烧
理由
3、染色后菌落是否刮成一薄层
芽孢 的染色 和观察
4、取菌时,是否近火无菌操作)
2.与传统的生理生化应结合,简述分子生物学对于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优缺 点?
三、自评表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评分 理由
(满分5分)
1、是否严格按照步
骤操作
2、提取的基因组大 基因组提取 小是否大于10Kb
凝胶电泳
4、是否可以能独立进行 制胶、点样、电泳的操 作
实验十 细菌 16S rRNA 基因扩增及分类鉴定 一 结果记录
3、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检测
环境来源
菌落形态
细菌形态
革兰氏染色结果
二、思考题 1、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当物镜由低倍转向油镜时,视野的亮度是增加还是
减弱?应如何调节?
2、结合阅读材料,分析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并设计最优的染色 条件。
3、你从哪种环境中分离到了微生物,通过染色它是什么形态的?是革兰氏阳 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从这个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 自评表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评分 理由
(满分5分)
1、涂片厚度是否均匀 革兰氏染色
2、脱色掌握的是否合适
1、取放显微镜是否规范
2、显微镜观察是否双眼睁开
3、从低倍镜到油镜的观察顺 显微镜的使用
序
实验八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检测(糖发酵、氨化作用、甲基红试验等)

常见的生化反应
对 糖 的 发 酵 其 他 试 验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单糖发酵试验
对 蛋 白 质 的 发 酵
利用试验
实验报告
一 糖发酵试验
供试糖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对照 产酸 产气 产酸 产气 产酸、产气 葡萄糖 蔗糖
注:记录生长情况用符号表示: —:不生长; +:生长差; ++:生长一般; +++:生长良好
甲 基 红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阳性
阴性
对照
柠 檬 酸 盐 利 用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阳性 阴性
吲 哚 试 验
阳性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H2S 试验
试验结果记录(“+”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菌名 吲哚试验 大肠杆菌 产气肠杆菌 空白对照 MIViC试验 甲基红试验 柠檬酸试验 硫化氢试 验
2 基本原理
不同细菌对糖的分解利用能力存在较大 差异,且产物不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 生化方法。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 酸和气体;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若产酸, 可根据培养基特定的酸碱指示剂的特征性的 颜色变化检测;若产气,可从培养基中的杜 氏小管中是否有气泡观测。
3 试验材料
培养基—— 无菌葡萄糖发酵培养基 无菌蔗糖发酵培养基 菌种——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吲哚试验是用于检测吲哚的产生,某 些细菌可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 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遇吲哚形成玫瑰吲哚(红色)
甲基红试验是用于检测由葡萄糖产生有 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当细菌分解糖 产酸,培养基中的甲基红指示剂由橘黄 (PH6.3)变为红色(PH4.2),即甲基红反 应。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实验一 .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实验二 .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三 .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实验四 . 酵母菌的数量测定实验五 . 酵母菌的大小测定实验六 . 微生物菌落的观察实验实验七 . 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八 .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九 . 放线菌的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实验十 .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实验一 .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目的要求1.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复习普通台式显微镜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 .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油镜的工作原理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常被称为复式显微镜。
它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性能最为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
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配置的几种物镜中,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物学研究最为重要。
与其他物镜相比,油镜的使用比较特殊,需在载玻片与镜头之间加滴镜油,这主要有如下二方面的原因:1. 增加照明亮度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 100Χ,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
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使用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
所以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须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n=1.55)相仿的油镜(通常用香柏游,其折射率 n=1.52)。
2. 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 (resolution or resolving power) 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从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限制,可表示为:(公式 P16 )式中λ= 光波波长;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不可能超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0.4--0.7μm),而数值孔径值则取决于物镜的镜口角和玻片与镜头间介质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NA=n × sin α式中α为光线最大入射角的半数。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Microbiology课程编码:27A11405 学分:5.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104 其中讲课:56 实验:48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系推荐教材:沈萍著,《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及其控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及其调控、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在感染与免疫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了解微生物的广泛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课程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次期末考试和多次的章节作业以及课程问题讨论等;课程研究工作包括研究活动和小论文撰写等;课程参与程度与课堂表现等。
课程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改革。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熟悉微生物学的概念、分科,了解微生物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微生物的概念、特点。
[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1.1微生物和你。
§1.2微生物学。
§1. 3微生物的发展和微生物学的发展。
§1.4 20世纪的微生物。
§1.5 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微生物的分离和显微技术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熟悉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的常用方法,了解单孢子分离和选择培养,掌握Gram染色的原理、方法和结果,熟悉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各种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原理

各种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原理通常利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物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常用于细菌的鉴别。
1、糖类分解产物(1)糖发酵试验(carbohydrate fermentation test)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糖的分解利用能力不同,一般以能否分解某种糖,是否产酸产气等现象来鉴别。
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且产气;而伤寒杆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且不分解乳糖。
这是因为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等产生甲酸,经甲酸解氢酶的作用生成H2和CO2。
而伤寒杆菌无此酶,故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产气。
(2)VP试验(V oges-Proskauer test)产气杆菌将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两分子丙酮酸脱羧,生成一分子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二乙酰,二乙酰可与培养液中含胍基的化合物(如蛋白胨中的精氨酸)反应,生成红色的化合物,此为VP试验阳性。
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不生成乙酰甲基甲醇,故VP试验阴性。
(3)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均属G-短杆菌,且都能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气,二者不易区别。
但两者所产生的酸类和总酸量不一:大肠杆菌可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等,而产气杆菌只产生甲酸、乙醇及乙酰甲基甲醇。
故大肠杆菌培养液PH在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产气杆菌培养液PH在5.4以上,加入甲基红后呈桔黄色,为甲基红试验阴性。
(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itrate utilization test)产气杆菌在以枸橼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枸橼酸盐产生CO2,并转变为碳酸盐,使培养基由中性变为碱性,含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剂的培养基由淡绿色变为深兰色,此为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阳性。
大肠杆菌不能利用枸橼酸盐,故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培养基仍为绿色。
2、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解产物(1)硫化氢试验(hydrogen sulfide test)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产生H2S,如遇醋酸铅或硫酸亚铁,能生成黑色的硫化物,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实验八微生物生理生化试验

伏-普试验用于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 物的能力,如丙酮酸,丙酮酸进行缩合、脱羧生成乙酰甲基甲醇,此化合 物在碱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 精氨酸的呱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即伏-普试验阳性,不产生红色化 合物为反应阴性,
实验八 微生物生理生化试验
一 实验器材 1 菌种 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 2 培养基 尿素琼脂试管,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发酵管 和乳糖发酵管各3支, 3 溶液和试剂 甲基红指示剂,5%萘酚,乙醚和吲哚试剂 4 仪器和其他用品 接种针
二 目的要求 1 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
三 糖发酵试验 1 在发酵管上标明所接种的细菌名称, 2 取葡萄糖发酵管3支,分别接入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第三支不接 种,作为对照,另取乳糖发酵管3支,同样操作, 3 将接种和对照的发酵管置37 ℃培养24-48h, 4 观察发酵管的颜色和有无气泡,
各试验需接种的菌种:
1 明胶水解试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0 ℃ 2-5 d
3 尿素试验 1 取2支尿素培养基试管,用记号笔表面各管欲接种的菌名, 2 分别接种普通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两种细菌对尿素的分解速
度不同 ,需要观察2次, 3 将接种后的试管置35 ℃培养24-48h, 4 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尿素酶存在时为红色,无尿素酶时为黄色,
二 IMViC试验
1 接种与培养 1 用接种针将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分别穿刺接入2支醋酸铅培养基中
温15-30 min,红色为阳性,大肠杆菌阴性,产气肠杆菌阳性
思考题
1. 为什么尿素实验可用于鉴定变性杆菌属 细菌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名 称
培养基
菌种
接种 方式
现象
油脂水 大分 解
子水 解实 淀粉水 验解
油脂培养基 淀粉培养基
金黄葡、 平板 水解出现红色斑点 枯草
枯草、大 平板 加入碘液后出现透明
肠
水解圈
明胶液 明胶培养基 化
大肠、枯 穿刺 沿穿刺接种的痕迹进
草、绿脓
行明胶的液化水解
糖发 葡萄糖 酵实 发酵 验
乳糖发 酵
葡萄糖发酵培 养基
实验八 细菌的生理生 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微生物代谢与其他生物代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微生物代谢重要持征之一,就是 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即使同属化能异养菌中的不 同微生物,它们分解生物大分子的能力,分解利 用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的途径和产生代谢产 物也各不相同等等。
由于微生物代谢类型多样性,使得微生物在自然 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类开 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途径。
酸、醋酸、甲酸、琥珀酸)及各种气体(如氢、 甲烷、二氧化碳)。 有的细菌只产酸不产气。 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指示。 在配制培养基时可预先加入溴甲酚紫【pH 5(黄)-pH7(紫)】。 当细菌发酵糖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 为黄色。
气体的产生可由糖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 中有元气泡来证明。
乳糖发酵培养 基
大肠、变 形
大肠、变 形
试管 颜色变化、有气泡积 聚
试管 同上
思考题
P115:2(4) P116:2
三、实验原理和步骤
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生物大分子能力各 有不同。只有那些能够产生并分泌胞外
酶的微生物才能利用大分子有机物。 淀粉水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胶液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V 验
培养基
iC反 V.P实验 葡萄糖蛋白胨水
应
培养基
柠檬酸盐 柠檬酸盐培养基 实验
H2S实验 H2S培养基
菌种
金黄葡、枯 草 枯草、大肠接种 方式 平板来自平板大肠、枯草、穿刺 绿脓
大肠、变形 试管
大肠、变形 大肠、产气 大肠、产气
试管 试管 试管
大肠、产气 试管
大肠、产气 斜面
大肠、产气 穿刺
现象
人人保安全,家家笑开颜。20.9.2920. 9.2914:39:0514 :39:05September 29, 2020
每项振作求质量,产品质量有保障。2 020年9 月29日 下午2 时39分2 0.9.292 0.9.29
人人有专职,工人有程序,检查有标 准,做 好留证 据。202 0年9月 29日星 期二下 午2时3 9分5秒 14:39:0 520.9.2 9
水解出现红色斑点
加入碘液后出现透明水 解圈 沿穿刺接种的痕迹进行 明胶的液化水解 颜色变化、有气泡积聚
同上 产生红色玫瑰吲哚 丙酮酸分解为小分子酸, 使得培养基颜色变红 丙酮酸不分解,氧化后 与α-萘酚形成红色 可以利用柠檬酸盐, pH升高,颜色变蓝 产生PbS黑色沉淀
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保障稳定,促 进发展 。20.9.2 920.9.2 9Tuesd ay , September 29, 2020
实验八 微生物的生理 生化反应
何伟 2006-04
一、实验目的
微生物代谢与其他生物代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微生物代谢重要持征之一,就是 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即使同属化能异养菌中的不 同微生物,它们分解生物大分子的能力,分解利 用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的途径和产生代谢产 物也各不相同等等。
IMViC反应: 吲哚实验 甲基红实验 V.P.实验 柠檬酸盐实验 H2S实验
实验名称
培养基
大分 子水 解实
验
油脂水解 淀粉水解 明胶液化
油脂培养基 淀粉培养基 明胶培养基
糖发 葡萄糖发 葡萄糖发酵培养
酵实 酵
基
验 乳糖发酵 乳糖发酵培养基
吲哚实验 蛋白胨水培养基
甲基红实 葡萄糖蛋白胨水
由前至后一条拉,从上到下一条心。2 020年9 月下午 2时39 分20.9.2 914:39 September 29, 2020
创名牌、夺优质,全厂员工齐努力。2 020年9 月29日 星期二 2时39 分5秒14 :39:052 9 September 2020
质量放松,劳而无功.安全发展,国泰民 安。下 午2时3 9分5秒 下午2 时39分1 4:39:05 20.9.29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 气肠杆菌
三、实验原理和步骤
大分子水解实验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生物大分子能力各有不 同。只有那些能够产生并分泌跑外酶的微生
物才能利用大分子有机物。
油脂水解、淀粉水解、明胶液化 脂肪酶、 淀粉酶、 蛋白酶
糖发酵实验 细菌在分解糖或醇(如葡萄糖、乳糖、蔗 糖、甘露醇、甘油)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
人民消防人民办,办好消防为人民。1 4:39:05 14:39:0 514:39 9/29/20 20 2:39:05 PM
做好安全工作,树立企业形象。20.9.2 914:39:0514:3 9Sep-2 029-Sep -20
绊人的桩不在高,违章的事不在小。1 4:39:05 14:39:0 514:39 Tuesday , September 29, 2020
读安全书,做安全人。体系有效运行 ,销售 蒸蒸日 上。20. 9.2920. 9.2914:3914:39 :0514:3 9:05Se p-20
同心协力,提高品质。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2时39 分5秒T uesday , September 29, 2020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 的。20. 9.29202 0年9月 29日星 期二2 时39分5 秒20.9. 29
有些细菌发醇某种糖后产生各种有机酸 (如乳酸、醋酸、甲酸、琥珀酸)及各种 气体(如氢、甲烷、二氧化碳)。有的细
菌只产酸不产气。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
剂来指示。在配制培养基时可预先加入 溴甲酚紫【pH 5(黄)-pH7(紫)】。当细
菌发酵糖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
为黄色。气体的产生可由糖发酵管中倒 置的杜氏小管中有元气泡来证明。
谢谢大家!
由于微生物代谢类型多样性,使得微生物在自然 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类开 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途径。
此外,微生物代谢类型多样性具体表现在生化反 应的多样性,因此人们在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 中,常利用其生化反应作为重要依据。
二、实验器材
培养基:油脂培养基、淀粉培养基、明 胶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 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