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地图编制部分
第2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3.1:100万的地形图,是按经差2º,纬差3º划分。
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8.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1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11.J—50—5—E表示1:5万地形图。
12.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小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13.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14.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15.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16.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17.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18.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19.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20.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二、名词解释1.大地体2.水准面3.大地水准面4.椭球体5.天文经度6.天文纬度7.大地经度8.大地纬度9.1956年黄海高程系10.地图投影11.长度比12.长度变形13.面积比14.面积变形15.角度变形16.等变形线17.方位投影18.圆住投影19.圆锥投影20.高斯-克吕格投影21.直线定向22.真子午线23.磁子午线24.磁偏角25.子午线收敛角26.磁坐偏角27.方位角28.象限角29.三北方向三、问答题1.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全国各地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2地图解答题(2)

材料:湖北省宜昌市某县有一个名叫“雨水荒”的小村落。如同它的名字,“饮水 难”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块心病。2018 年初,宜昌市水利部门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启 动引水工程。年底,一股清泉水“爬到”了“雨水荒”。 (1)写出图中虚线①、②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引水工程拟在 A、B、C 三处中,选取一处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 你认为选在何处更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 (3)从 M 到 N 的直线距离只有约______千米,而当地“村村通”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公 路里程远大于 MN 间的直线距离,请说明这样修建的理由。______。 (4)“雨水荒”村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村民想在 D 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 暑的需求,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
全国各地 2022 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2 地图解答题(2)
一、解答题 1.(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 同胞对祖国大陆浓浓的思念。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地处中国与太平洋 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试卷第 8 页,共 13 页
(1)图中
表示的是____。
(2)图中 AB 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①地适宜发展种植业,请从地形角度说明原因____。
13.(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 和 B 两处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____(填字母),如有河流,该河流的流向是 ____。 (2)图中①和②两处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图中可能观赏到瀑布景观的是____(填字母)。 (4)写出 C 点的经纬度坐标____。 14.(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福建省某中学“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初见成效。图示 意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图学习题与答案5

第五章地图表示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三维符号最适宜于采用色相、彩度或网纹变量进行图形的整饰。
2.等值线的制图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的数值。
3.等密度线制图不能采用绝对值,如要表示区域单元的数值,必须将绝对数值转为单位面积的比率或比值。
4.区划图在地图上的图斑有可能互相重叠。
具有间断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
5.利用遥感图像调查类型界线,实地调查和野外判读的面积应超过10%。
6.类型图(质底法)是没有空白范围的,所有图斑不是属于这种类型,就是属于另一类型。
信息表达具连续且排它的特性。
7.范围图具有间断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
8.等值区域制图所反映的地理数据,和定性符号表示法相同。
9.四分位法: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按各级内部数据个数相等的规则确定分级。
10.面状符号适宜采用的视觉变量是亮度以及网纹中的纹理、排列和方向,必要时尺寸也可以采用。
而形状和彩度变量是不起作用的。
二、名词解释1.分区统计图2.定位符号图3.值域分级方法4.连续尺度三、问答题1.为什么比例圆是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2.等值线图的特点是什么?3.定量数据的特征有哪些?4.等值区域法和分区统计法的区别是什么?5.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是什么?考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二、名词解释1.分区统计图:代表区域的点状符号,定位在这个区域的重心位置上的地图。
2.定位符号图:把点状符号配置在数据中心位置上的专题地图。
3.值域分级方法:将数据分成若干组,每组用一个比例圆表示,使每个比例圆之间有很好的视觉比较而不拘泥于数据的绝对值,分级间隔则是用迭代法确定的级间差异.4.连续尺度:数据相连接,并且是起始数据倍数的尺度(符号的面积大小与它所代表事物的数量指标成正比关系).三、问答题1.为什么比例圆是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1)在视觉感受上圆形最稳定;(2)圆面积公式中只有一个变量;(3)在相同面积的各种图形中,圆形所占图上的视觉空间最小;(4)圆形常用于心理测验。
全国各地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2地图解答题(3)

材料二:京津冀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材料一中第一句话说明北京是我国的________(“文化、政治、国际交往”选填一个) 中心。 (2)材料二中甲图比例尺________于乙图。 (3)张北绿色能源示范工程提供的电能属于________(“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选填 一个)生产的清洁能源。该工程为本地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________? (4)材料二显示天津市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有哪些优势条件? 6.(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试卷第 4 页,共 11 页
①.A.丰水期 B.枯水期 C.凌汛 D.结冰期 ②.①建设动物园圈养野生大象②加强栖息地保护和恢复③构建完善的监测防控体系 ④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某校组织学生到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研学,地理小组的 同学们准备了该地等高线地形图为野外考察作参考。读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 列问题。
(1)根据图中海拔可判断出该地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 试卷第 9 页,共 11 页
(2)图中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可推断出该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 (3)该地计划打造梯田观光景点,你认为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合修筑梯田的是 _______。 (4)图中 A 到 D 河段的落差(H)范围是______米。 (5)小明曾到该地旅游,体验了漂流项目活动,他感受到在 CD 河段漂流比在 AB 河段更 加惊险刺激,请你帮他分析其原因:_______。 11.(2022·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 列要求。
地理填充图册参考答案(一)

亚洲及欧洲参考答案(P49——P54)一、1、2、略(参考地图册P5——P6.)3、高原、山地;大陆周围;中部,四周;大。
平原,南、北侧,冰川。
4、中部的高原山地,放射状,地形。
二、1、略(参考地图册P7.)2、A,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不同;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3、季风,原因是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所以形成了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季风气候。
三、1、绘图略。
东京: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温带季风气候乌兰巴托:温带大陆性气候2、乌兰巴托东京东京乌兰巴托3、原因是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不同。
四、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五、1、绘图略。
亚欧大陆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附近。
2、太平,大西,印度,北冰,白令,北美,苏伊士,直布罗陀。
3、填图参考地图册P9——P10.俄罗斯(亚洲部分)——北亚;哈萨克斯坦——中亚;中华人民共和国——东亚;法国——欧洲西部;印度——南亚;阿富汗——西亚;乌克兰——欧洲东部;新加坡——东南亚。
4、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南北跨纬度76度,东西跨经度200余度。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地图。
2.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照地形图所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在图上用细实线表示。
3.投影变换:天通过寻找相应的函数关系,把一种投影转变成另一种投影,就是投影变换。
4.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磁方位角。
5.地图注记:地图上文字及数字的统称。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很好补充。
主要包括:名称注记、数字注记、说明注记。
6.变形椭圆法:是指地球椭球体面上的一个微小圆,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后变成的椭圆,特殊情况下为圆。
通过变形椭圆的长轴与短轴的特征进行变形分析的一种方法。
7.DRG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是将纸质模拟地图经扫描仪数字化后,通过图幅定向、几何纠正(仪器误差、图纸变形等)、灰度和色彩统一、坐标变换、整饰处理等过程,最终变成数字栅格形式的地图。
8.地图分层:在地图数字化的时候,将要素根据不同特征属性,分为多个图层,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提取。
9. 地图概括: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10. 间曲线: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一般用长虚线表示。
11. 彭纳投影:等积伪圆锥投影,纬线为同心圆弧,经线为对称与中央经线的曲线。
亚洲地图采用的投影方式。
12.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13.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
14.地图投影: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15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新编填图训练:地图的阅读(付参考答案)

新编填图训练:地图的阅读(付参考答案)1.读图回答问题(1)在甲、乙、丙三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它表示的范围比其他两幅,但表示的内容要些。
(2)在乙图中,可以看出杭州位于上海的方向,上海位于苏州的方向。
【答案】(1)甲小详细(2)西南东南2.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地。
(2)A是四大洋中的________ 。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④地属于_______ 。
(4)②和③位于同一纬线圈上,②地位于③地的_______方向。
【答案】(1)①(2)北冰洋(3)热带(4)正西【解析】(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与160°E,20°W以西到160°E以东的地区属于西半球,所以只有①在西半球(2)A为北极地区为北冰洋(3)④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4)②和③位于同一纬线圈上,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之分,所以②地位于③地的正西方向3.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1)比例尺是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2)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种,中国地图上,1:8000万是比例尺,是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地面距离800千米是比例尺,其中最为直观的是比例尺。
(3)利用图上比例尺量算中国大陆东西宽约千米,南北长约千米。
(4)比例尺有大小之分,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空间范围较,内容较为;而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空间较为,内容较为。
本图属于比例尺地图。
【答案】(1)图上实地(2)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线段式(3)536040000(4)小详细大简略小4.读某村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一是辨别法;二是辨别法;三是辨别法。
(2)本图应采用辨别法,箭头所指方向为方。
(3)图中AB段延伸方向为方向,BC段向转弯。
(4)图中小河大致是由向方向流。
(5)林地在村庄的方向。
【答案】(1)一般指向标经纬网(2)指向标正北(3)西南-东北正东(4)南北(5)东南5.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注册测绘师培训地图编制

注册测绘师培训地图编制➢地形图编制的工艺流程➢普通地图编制的工艺流程➢专题地图编制的工艺流程➢地图集编制的工艺流程➢电子地图的数据组织结构➢一、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图:编绘图:➢1:500 1:100000➢1:1000 1:250000➢1:2000 1:500000➢1:5000 1:1000000➢1:10000 普通地理图➢1:25000 专题地图➢1:50000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地图投影➢地球椭球面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而地图是平面的,研究投影的目的就是解决曲面转换为平面的变形问题。
要借助辅助投影面,如圆柱,圆锥等。
投影的变形性质分为等角、等面积,任意。
➢我国系列比例尺地形图除1:1000000外,都使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即圆柱面切于地球椭球的一条经线上,由椭球的中心将椭球面上的点依等角条件投影到圆柱面上。
为了使变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经差将椭球表面划分为若干带,使圆柱面依次与每一带的中央经线相切,并把各带的经纬线网依次投影到圆柱面上,再从两极沿圆柱的高切开展平,便得到各带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的图形。
我国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图使用3度带投影,1:2.5万及更小比例尺地图使用6度带投影。
➢高斯坐标系每带中央经线投影当做纵坐标轴(X),赤道投影当做横坐标轴(Y),两者交点投影当做每带平面直角坐标的原点。
➢高斯投影特点1.赤道与中央经线的投影是相互垂直的直线,其余各经纬线的投影均为曲线,并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以中央经线为轴东西对称。
2.投影后经纬线正交,无角度变形。
3.中央经线与圆柱面相切,长度不变。
其余经纬线的投影长度均增大。
距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
4.经线投影与纵坐标线之间有一夹角,即子午线收敛角。
5.由于各带投影完全一致,因此一个投影带的计算数据各带均可适用。
➢公里网➢通用坐标➢三北方向➢坡度尺➢比例尺➢图幅结合表➢图例坐标网重叠的规定由于高斯投影是分带进行投影的,各带自成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相邻两代坐标网互不联系,为熟悉决这个问题,规定在两带边缘一定范围内的图幅绘出邻带坐标网,以便接图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 《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它的是(D)。
A.沈括B.魏源C.贾耽D.裴秀2. 已知一块耕地的实地面积为6.25km2,图上面积为25cm2,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B )。
A. 1∶1万B. 1∶5万C. 1∶10万D. 1∶50万3. 图号为E24C010011地形图的比例尺是( B )。
A. 1∶50万B. 1∶25万C. 1∶10万D. 1∶5万4. 以下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是( B )。
A. 1∶30万B. 1∶25万C. 1∶20万D. 1∶15万5. 以下属于1∶1万地形图图号的是( C )。
A.G49E007008B.G49F048016C.G49G096002D.G49H0010016. 以下地形图图号正确的是(D)。
A.J50B001004B.J50C004016C.J50D016012D.J50E0240247. 在我国范围内,1∶5万地形图的图幅经纬差是(C)。
A.20′×10′B.30′×20′C.15′×10′D.30′×15′8. 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划分为(B)1∶25万地形图。
A. 4幅B. 16幅C. 64幅D. 256幅9. 一幅1∶25万地形图可划分为(C)1∶5万地形图。
A. 9幅B. 16幅C. 36幅D. 64幅10.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点的方法称为( A )。
A.地图投影B.投影变换C.投影反解D.曲面映射11. 我国地形图常用的高斯投影是指( D )。
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B.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C.等角横切圆柱投影D.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12. 目前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B )。
A.高斯投影B.等角圆锥投影C.改良多圆锥投影D.等积圆锥投影13.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它们的投影变形分布规律( A )。
A.一样B.前两者一样C.不一样D.后两者一样14. 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中,标准纬线φ1和φ2处的纬线长度比是( D )。
A.n1>1,n2<1B.n1<1,n2>1C.n1<0,n2>0D.n1=1,n2=115. 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被称为( A )。
A.数字地图B.矢量地图C.栅格地图D.电子地图16. 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被称为(B )。
A.矢量地图B.电子地图C.栅格地图D.数字地图17. 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被称为( C )。
A.专题地图B.专用地图C.普通地图D.通用地图18. 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被称为( D )。
A.通用地图B.普通地图C.专用地图D.专题地图19. 代表地图图形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称为( A )。
A.矢量数据B.栅格数据C.空间数据D.属性数据20. 由平面表象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称为( D )。
A.空间数据B.属性数据C.矢量数据D.栅格数据21. 在地图上不计其大小,以一个点的坐标来描述的数据,称为( D )。
A.体积数据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D.点位数据22. 在地图上不计其宽度,只有一维特征,并以坐标串来描述的数据,称为( C )。
A.体积数据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D.点位数据23. 在地图上具有二维特征,并用封闭的线性数据来描述区域范围的数据,称为( B )。
A.体积数据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D.点位数据24. 在地图上具有三维特征,在面积数据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维,用来描述空间的数据,称为( A )。
A.体积数据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D.点位数据25. 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等级的,称为( A )。
A.顺序量表B.比率量表C.间隔量表D.定名量表26. 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的,称为( A )。
A.间隔量表B.定名量表C.顺序量表D.比率量表27. 依据制图对象固有特征,描述制图对象本质差异的,称为(A )。
A.定名量表B.间隔量表C.比率量表D.顺序量表28. 以明确的比率数值,描述制图对象数值差异的,称为( A)。
A.比率量表B.间隔量表C.顺序量表D.定名量表29. 表象形符号之所以能形成众多类型和形式,是各种基本图形元素变化与组合的结果,这种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 C )。
A.地理变量B.色彩变量C.视觉变量D.组合变量30. 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渲绘其阴影,造成明暗对比,显示地貌分布、起伏和形态特征的方法,称为( B )。
A.晕滃法B.晕渲法C.写景法D.明暗等高线法31. 是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起算而测绘的,通常用细实线表示的等高线,称为( A )。
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32. 为计算高程的方便,而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B )。
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33. 在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C)。
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34. 以河流中心线分界,当河流内能容纳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 D )。
A.沿河流一侧连续绘出B.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C.在河流内部间断绘出D.在河流内部连续绘出35. 以河流中心线分界,当河内绘不下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 A ),但色带应按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
A.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B.沿河流一侧连续绘出C.沿河流一侧间断绘出D.沿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36. 沿河流一侧分界时,境界符号应( C )。
A.沿河流中心线间断绘出B.沿河流一侧间断绘出C.沿河流一侧连续绘出D.沿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37. 共有河流时,不论河流图形的宽窄,境界符号应( B ),河中的岛屿用注记标明其归属。
A.在河流内部交替绘出B.沿河流两侧交替绘出C.在河流内部间断绘出D.在河流内部连续绘出38. 在编图过程中,规定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则选取,低于此标准的则舍去,这种方法称为( B )。
A.定额法B.资格法C.标准法D.等级法39. 采用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符号,表示呈点状分布物体的位置、性质和数量特征的方法是( C )。
A.定位图表法B.点数法C.定点符号法D.分区统计图表法40. 用不同颜色、结构、粗细的线型,表示呈线状分布现象的质量特征、重要程度的方法是( D )。
A.运动线法B.等值线法C.质底法D.线状符号法41. 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并在其范围内用填充颜色、网纹、符号、注记等方式,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质量特征的方法是( B )。
A.等级法B.范围法C.点数法D.质底法42.在轮廓界线内,用填充颜色、网纹、符号、注记的方式,表示连续分布、布满于整个区域的面状现象质量特征的方法是( A )。
A.质底法B.点数法C.范围法D.等级法43.用等值线的形式,表示布满整个区域且均匀渐变的面状现象数量特征的方法是( C )。
A.定位图表法B.分级统计图法C.等值线法D.分区统计图表法44. 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定位于制图区域某些点上周期性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的方法是( D )。
A.分级统计图法B.等值线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D.定位图表法45.用一定大小、形状相同的点群,表示制图区域中呈分散的、复杂分布现象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分布密度的方法是( B )。
A.定点符号法B.点数法C.定位图表法D.分区统计图表法46. 用矢状符号和不同宽度、颜色的条带,表示现象移动的方向、路径和数量、质量特征的方法是( A )。
A.运动线法B.等值线法C.线状符号法D.特征线法47. 在制图区域内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区划区分出若干制图单元,根据各单元的统计数据并对他们分级,用不同的色阶或晕线网纹反映各分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D )。
A.等值线法B.分区统计图表法C.定位图表法D.分级统计图法48. 在各分区单元内,按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的方法,称为( C )。
A.分级统计图法B.定位图表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D.等值线法49. 用不同颜色填充在面状符号的边界范围内,区分区域的不同类型和质量差别,这种设色方式称为( A )。
A.质别底色B.区域底色C.色级底色D.衬托底色50. 用不同的颜色填充不同的区域范围,仅区分出不同的区域范围,并不表示任何的数量或质量特征,这种设色方式称为( B )。
A.色级底色B.区域底色C.衬托底色D.质别底色51. 按色彩渐变构成色阶表示与现象间的数量等级对应的设色形式,用不同的颜色填充不同的区域范围,仅区分出不同的区域范围,并不表示任何的数量或质量特征,这种设色方式称为( B )。
A.色级底色B.区域底色C.衬托底色D.质别底色52. 对地图制图过程中的地图设计、编制、复制等技术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是测绘标准之一,被称为( B )。
A.设计规范B.制图规范C.编制规范D.制印规范53. 对地图上地物、地貌符号的样式、规格、颜色、使用以及地图注记和图廓整饰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测绘标准之一,被称为( A )。
A.地图图式B.设计图式C.整饰规定D.图式规定二、多项选择题1.ACD 2.ACD 3.CD 4.ACD 5.BCD6.ABD 7.ACD 8.AC 9.ACD 10.BC11.AD 12.AC 13.BD 14.BCD 15.ABD16.ABD 17.ABCD 18.AB 19.ABC 20.ABD21.ABCD 22.ABD 23.ACD 24.BCD 25.AB26.ABCD 27.ABC 28.ABD 29.ABCD 30.BCD31.ACD 32.ABC 33.ABCD 34.ACD 35.BCD36.BCD 37.ABC 38.ABCD 39.ACD 40.AB41.ABC 42.ABC 43.ACD 44.ACD 45.ABC46.CD 47.ACD 48.ABCD 49.ACD50.BCD51.ABCD 52.ABCD 53.BCD 54.ABD 55.ABD)56.ABCD 57.ABD 58.CD 59.ABCD) 60.ABCD61.ABD 62.ABCD 63.ABCD 64.ABD 65.ABCD66.ABCD 67.ABCD 68.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