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期末复习
《视觉传达设计》题集

《视觉传达设计》题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视觉传达设计中,哪种颜色通常用于表达激情和活力?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灰色2.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以下哪个元素不是视觉传达的基本要素?A. 图形B. 色彩C. 文字D. 音效3.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目的是什么?A. 美观B. 传达信息C. 创新D. 娱乐4.以下哪种字体更适合用于正式文件的标题?A. 手写体B. 楷体C. 黑体D. 花体5.在海报设计中,哪个因素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A. 文字大小B. 色彩搭配C. 版面布局D. 材质选择6.标志设计中,哪一种标志类型是通过具象的图形来传达信息的?A. 抽象型标志B. 具象型标志C. 文字型标志D. 综合型标志7.在包装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保护产品B. 吸引消费者C. 便于携带D. 高科技含量8.UI设计中,哪个元素对于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A. 动画效果B. 色彩搭配C. 交互逻辑D. 字体大小9.以下哪种排版方式更适合阅读性强的文本?A. 横排B. 竖排C. 斜排D. 随意排列10.在品牌形象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VI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的组成部分?A. 企业标志B. 标准字体C. 广告宣传语D. 员工着装规范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功能。
2.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和。
3.包装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UI设计的核心是提升用户的________和________。
5.在广告设计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吸引观众注意的关键因素。
6.标志设计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型。
7.排版设计的目的是使版面________、条理清晰,便于阅读。
8.插画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视觉传达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视觉传达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述色彩表达中的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的概念及应用。
答案:三原色是指红、黄、蓝这三种最基本的色彩,它们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来得到。
三原色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彩色打印、电视、计算机屏幕等领域都会用到。
三次元色是指由两个相邻的三原色以及它们的混合色所构成的一种色彩。
三次元色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扩展色彩范围,使得色彩更加丰富多样。
试题二:什么是平面设计中的对比?请举例说明对比的几种形式。
答案:对比是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元素或特征之间的明显差异来产生视觉冲击力。
这些差异可以是色彩、形状、大小、纹理等方面的差异。
几种对比的形式包括:1. 色彩对比:例如使用互补色、冷暖色对比等。
2. 大小对比:通过大小的差异来吸引注意力。
3. 形状对比:使用不同形状的元素来制造对比效果。
4. 方向对比:引导视线通过不同方向的元素来创造对比。
5. 纹理对比:使用不同的纹理来产生对比效果。
试题三:请简述排版设计中的层次感及其设计原则。
答案:层次感是指在设计中通过空间变化、大小、颜色等来给予不同元素不同的重要性和视觉层次的感觉。
设计的层次感原则包括:1. 对比与统一:通过对比来突出重要元素,并通过统一来使整体布局有序。
2. 分割与整体:将内容分割成不同的区块,但又要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3. 重复与变化:通过重复相同或类似的元素来营造一种统一感,同时通过变化来吸引注意力。
4. 色彩与饱和度:通过色彩的变化和饱和度的变化来形成不同的层次感。
5. 对齐与错位:合理对齐元素,使整体布局有秩序感,但也可以适当错位来制造一些特殊效果。
以上是对视觉传达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的简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完整版)视觉传达广告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2016 平面广告设计 A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广告的描述错误的是()A•广告是一门科学B•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的活动C•一体化的整合广告活动 D.广告设计的作用和地位是最重要的2.我们常说的四大广告媒体是指报纸、杂志、广播以及()A. 电视B.电影C.网络D路牌3.下列不属于现代广告传播谋略的是()A.随机性谋略B.直接性谋略C.连续性谋略D•间接性谋略4.关于现代广告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广告是以传递信息为根本功能)B. 广告讲究设计师的个人个性C. 广告以追求广告效果为目的D•广告要求诉求明确5.俗称“胶印”是指()A. 凸版印刷B.凹版印刷C•平版印刷 D.孔版印刷6. 具有吸引视线,产生视觉焦点和活跃版面作用的设计构成元素是缩小的()A. 点B. 线C. 面 D .视觉流程线7 .下列不属于广告信息特征的是()A.目的性B艺术性C共享性8.下列属于企业广告策略类的是()A.企业形象广告D.情感性B.报纸广告C•招贴广告 D.电视广告9.用于网页等网络传输或显示的图像,通常分辨率设定为()A.150dpiB.72dpiC.70dpi10.以下最能直接反映信息的基本信息的是()D.300dpiA.图形B.色彩C.文案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15 分)1 .广告定位D构成2. POP广告2 .最佳视域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并改正。
1. 最早的广告形式为街头招贴。
()2. 报纸广告是整合广告活动中,媒介使用起“龙头作用” 。
()3. 在17世纪,美国出现了广告代理商。
()4. 广告插画按其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素描和色彩两大类。
视觉传达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最强版)

视觉传达设计、期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最强版)一、记忆、(名词解释/填空/判断)1.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视觉图像传达信息的设计。
广而言之,它是指所有能够用来产生视觉图像并转为信息传达的过程和技术。
2.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特征是传达信息。
(特征)3.总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观念转换成视觉图形的过程,最后将视觉图形复制出来,从而使信息得以充分、准确地传播。
4.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包括二维、三维和四维(随时间变化的)设计,而且还包括触觉和听觉的设计等(文字设计、图表设计、标志设计、插画设计、陈列设计)。
(内容)5.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沟通的艺术,它是指在平面上,运用最基本的点、线、面等元素来构成平面视觉的图形,通过利用视觉的生理反应与知觉作用来研究和创造视觉形象,用视觉形象和视觉形式来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视觉语言。
(概念)6.造型要素:点、线、面、体7.直线与直线相交之处或线段的两端,即是点。
点不具备长度、宽度、厚度等特性,只具有位置的特性。
点还具有大小的特性,有面积和形状。
点能对人的精神产生巨大的影响,吸引人的注意力,产生视觉的吸引力。
(概念、特点、作用)8.线是最单纯又概括的构形方法之一,对客观物形是一种高度的概括,是有选择的、简洁的物形展现,显现出能代表物形本质特征的形状。
线有较强的方向性,从而产生各种视觉的心理感受;线还具有分割的特性,在画面上切分出不同的面积和形状;线本身有许多变化,不同工具画出是不同的。
线通过自身展现出一定的运动感,线密集排列可以展现面的特征,而且通过排列中的移位、错位、穿插等还能展现具有较强空间感的物形。
(概念、特点、作用)9.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而无厚度,线的聚合可以构成面,封闭的线也会切割出面。
视为实形的图形和视为虚底的面具有相互转换的趣味性。
大小面组织在一起,会有空间感、节奏感;面可以通过各种变化产生不同的感觉和内涵。
(概念、特点、作用)10.体是由多个面组合而成的,在平面上通过面的转折围合,形成体。
视觉传播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视觉与视觉传播第一章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史第一节从看获取信息视觉信息 p4读图时代p6第二节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共享性,图像化传播,图像第三节技术演进与视觉传播的发展传媒三种形态,图像生成三种方式,视觉传播三次转折景观社会 p21第二章视觉传播的学术研究概貌第一节纷繁的脉络新的领域,研究概况分类 p26教育体系,研究谱系图大众传播领域,中国的研究第二节学科奠基人10个奠基人第二部分视觉语言的特性第三章视觉认知第一节感与知的奥秘感觉、知觉 p51视觉系统工作特点第二节视觉认知的过程和特点研究对象,盲点p57视觉认知的产生四个功能p63 视觉暂留原理,飞现象,诱动知觉,视觉流视觉认知特点 p65第三节视知觉理论6个理论第四节视觉认知学习视知觉发展模式 p77不注意盲视 p77注意瞬脱改变盲 p78STM,LTM p79视觉思维 p80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 p81第四章视觉表征视觉表征 p85 p88第一节表征与视觉表征表征特点,图像与所代指的现实之间的意义关联理论:传播模式,编码译码,旁观分享,符号学能指,所指 p91表征轴,交流轴 p92图像符号,标志符号,象征符号p92第二节图像意义的表征与交流一,表征轴1,相似理论,2再现理论,3象征理论,4自我指涉模式二,交流轴1,文化惯例说,2,神经感知说,3,推演说,4,信息处理说扩展的视觉经验,主观视觉p96第三节视觉表征研究的理论范式一,自然联系理论1,透明理论,2,认知理论二,相似理论1,非感知相似理论,感知相似理论三,习俗理论四,内心图景理论1,错觉,2,假装,3,看进去第五章视觉修辞第一节修辞研究的视觉转向视觉转向 p114第二节视觉修辞:用视觉传递观点视觉修辞 p116视觉修辞特点视觉修辞与视觉传播区别 p119视觉修辞两重含义图像有修辞性的三个特点视觉元素三步骤修辞情景三要素第三节符号学视角下的视觉修辞罗兰巴特分析法第六章视觉的美学特征第一节美学视野中的视觉信息美学研究特点美得两个错误认识视觉传播与美:要点和原因第二节美与视觉认知审美经验 p135艺术与视知觉理论审美经验的获得:平衡美,简洁美,色彩美,形式美简洁美 p139主观性 p140第三节媒介美学媒介美学 p142媒介美学特点电视媒介美学理论观点和特点数字媒体美学,交互性第三部分大众传媒与视觉传播第七章用图像传递信息第一节文与图的对立统一全平衡理论多通道运输图文矛盾平衡与失衡图像霸权 p154第二节图像与叙事1,叙事的模范,叙事模范理论2,叙事结构(图)3,叙事的传播学结构第三节电影电视信息的图像化光和色彩,二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和运动,声音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p166基本运动二,三级运动 p166第四节平面媒体信息的图像化图像化信息传播优势发展趋势:彩色化和数字化具体表现形式:5个起始视觉区,末端停留点 p170第五节图像信息的语法逻辑动词和名词,6种类型的力图像陈述句,象征句,祈使句,感叹句。
2021新闻学视觉传播复习资料

知识点:视觉媒介演进、视觉文化转向视觉认知四要素视觉认知过程视觉认知理论表征和视觉表征视觉修辞的特征、手法刻板印象、视觉刻板印象视觉说服三个特征蒙太奇与视觉观点视觉欺骗专题讨论:视觉与说服:广告、宣传海报视觉与消费文化:时尚、时装、明星视觉与真实:纪录片、电视新闻、虚拟现实视觉与青年亚文化:涂鸦、戏仿、cosplay、表情包视觉与传统文化:饮食、服饰视觉与政治:形象宣传片、领袖漫画视觉与仪式:宗教仪式、奥运开幕式视觉与公共展示:广场、展览、建筑视觉与美学:真实与美、绘画、艺术品视觉与性别:非诚勿扰、杂志封面视觉叙事:肥皂剧、MTV视觉传播基本原理# 第一讲视觉传播导论一、图像时代和文化转向视觉是一种社会实践方式个人记忆,集体记忆视觉不只是在反映和沟通,也在创造这个世界特权>>视觉的民主化视觉媒介演进,三次转折:复制技术对视觉传播重大影响:摄影1936年《生活》杂志创刊,塑造现代摄影模式媒介从静到动:电视19世纪70年代信号传输数字摄影时代的虚拟视觉景观二、视觉认知过程:获取信息——感知世界——通过时空理解社会关系——快感(生理+社会参与)视觉的加工过程:感觉+选择+理解=观看三、视觉与文化全景式监狱偶像形象的变迁…第二讲视觉认知理论视觉认识的产生:感觉vs知觉-加工米勒莱尔错觉实验(最长的箭头小结:你很容易被你的视觉系统所欺骗眼睛提供的视觉信息可能是模棱两可的看是一个建构过程,没有纯粹的观看视觉认知的产生一、视觉四要素1.色彩认知-主观性颜色的生理学意义生理心理-社会性不同社会颜色含义-恒常性大脑对色彩辨认不仅参考了它本身的特点同时参考了周围环境的特征-记忆性取决于实际的感觉数据和大脑中由记忆展开的对某种颜色的想象2 形状认知基于格式塔理论,包括背景和图形3 运动认知4空间认知相对高度、重叠、透视---视觉认知特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主观性;恒常性二、感觉理论&知觉理论感觉—直接视觉理论James Gibson认知自下而上感觉器官收集有关环境的信息视崖实验知觉—●格式塔理论:麦可思-维尔特海默视觉系统把图形看作有机整体,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因此整体不可分割,各部分由整体决定1915鲁宾杯主体和背景的可逆性参考原则:优良性,简洁对称;完整性补足;相似性;接近性(元素归为一类);对称性;连续性;图形和背景知觉是自上而下产生的,眼睛收集视觉刺激大脑对感性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后获得的第三讲视觉表征一、符号学1、定义符号学研究各种意义活动的学说,符号是表达意义的中介和工具,表征是探讨符号如何表现意义。
视觉传播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视觉与视觉传播第一章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史第一节从看获取信息视觉信息 p4读图时代p6第二节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共享性,图像化传播,图像第三节技术演进与视觉传播的发展传媒三种形态,图像生成三种方式,视觉传播三次转折景观社会 p21第二章视觉传播的学术研究概貌第一节纷繁的脉络新的领域,研究概况分类 p26教育体系,研究谱系图大众传播领域,中国的研究第二节学科奠基人10个奠基人第二部分视觉语言的特性第三章视觉认知第一节感与知的奥秘感觉、知觉 p51视觉系统工作特点第二节视觉认知的过程和特点研究对象,盲点p57视觉认知的产生四个功能p63 视觉暂留原理,飞现象,诱动知觉,视觉流视觉认知特点 p65第三节视知觉理论6个理论第四节视觉认知学习视知觉发展模式 p77不注意盲视 p77注意瞬脱改变盲 p78STM,LTM p79视觉思维 p80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 p81第四章视觉表征视觉表征 p85 p88第一节表征与视觉表征表征特点,图像与所代指的现实之间的意义关联理论:传播模式,编码译码,旁观分享,符号学能指,所指 p91表征轴,交流轴 p92图像符号,标志符号,象征符号p92第二节图像意义的表征与交流一,表征轴1,相似理论,2再现理论,3象征理论,4自我指涉模式二,交流轴1,文化惯例说,2,神经感知说,3,推演说,4,信息处理说扩展的视觉经验,主观视觉p96第三节视觉表征研究的理论范式一,自然联系理论1,透明理论,2,认知理论二,相似理论1,非感知相似理论,感知相似理论三,习俗理论四,内心图景理论1,错觉,2,假装,3,看进去第五章视觉修辞第一节修辞研究的视觉转向视觉转向 p114第二节视觉修辞:用视觉传递观点视觉修辞 p116视觉修辞特点视觉修辞与视觉传播区别 p119视觉修辞两重含义图像有修辞性的三个特点视觉元素三步骤修辞情景三要素第三节符号学视角下的视觉修辞罗兰巴特分析法第六章视觉的美学特征第一节美学视野中的视觉信息美学研究特点美得两个错误认识视觉传播与美:要点和原因第二节美与视觉认知审美经验 p135艺术与视知觉理论审美经验的获得:平衡美,简洁美,色彩美,形式美简洁美 p139主观性 p140第三节媒介美学媒介美学 p142媒介美学特点电视媒介美学理论观点和特点数字媒体美学,交互性第三部分大众传媒与视觉传播第七章用图像传递信息第一节文与图的对立统一全平衡理论多通道运输图文矛盾平衡与失衡图像霸权 p154第二节图像与叙事1,叙事的模范,叙事模范理论2,叙事结构(图)3,叙事的传播学结构第三节电影电视信息的图像化光和色彩,二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和运动,声音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p166基本运动二,三级运动 p166第四节平面媒体信息的图像化图像化信息传播优势发展趋势:彩色化和数字化具体表现形式:5个起始视觉区,末端停留点 p170第五节图像信息的语法逻辑动词和名词,6种类型的力图像陈述句,象征句,祈使句,感叹句。
视觉传播概论考试复习题

视觉传播概论考试复习题传播学概念: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信息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的信息。
传播的定义及其理解: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
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播的结果。
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接受信息,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自觉性的动机的。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郭庆光的理解)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五种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也称信息系统。
1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2 ——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3 ——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4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5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众分析、效果分析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三个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
所以,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1、传播者。
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2、受传者。
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3、讯息。
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与视觉认识1.大脑在指挥视觉2.观看不是一种被动而是一种主动行为(视而不见)3.观看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建构起来的过程:越丰富的视觉感受就能带来越多的视觉认知保罗·莱斯特→传播学家→视觉的圆圈舞学到了解感觉选择理解记住学到 ...视觉认知的特点:1.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结合2.主观性3.恒常性(体现在人眼对色彩的识别上)图像可以展现人的神经状态弗洛伊德: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前者是后两者的平衡机质)图像的外化和内化:人类文化分为文本文化与图像文化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门学科。
它是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旨在理解个人以及群体对媒体的反应。
对于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孕生了一种后现代文化,越是视觉性的文化就越是后现代的。
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断裂的碎片化的文化,具有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易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视觉文化寻求的是把艺术史及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与文化研究的特殊个案分析及知识化方法融合在一起,文化需要整合,而不是人为地把它一分为二成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
视觉形象在广告中的三大作用:1.可通过模拟某一真实的人和物来引发人们的情感2.还可以作为说明某一事物发生了,并被拍摄记录下来的证据3.还可以在所推销的商品与其他形象之间建立起一种隐含的联系视觉传播的三大特征(基本特征)1.形象性2.标记性(子弹留下的弹孔)3.无明确判断结构语义符号学:研究符号与之具体事物间的一种关系符号关系学:研究不同符号之间相互组合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的含义(例如:“过去”和“去过”)三大分法:皮克斯将符号分为:1.图像符号2.标记符号3.象征符号补充理论:“透明理论”——美学研究者主要研究摄影媒介的表征,他认为照片是一种透明的媒介,完全是现实的复制,因此人们可通过照片直接看到现实。
每一张照片指代一种事物,能指和代指之间是一对一的反映,照片媒介完全透明,负载的信息和原始现象完全相同。
“认知理论”——1.看是围绕着相似性进行的2.看的同时包含对相似性的想象3.看需要服从主观意愿4.看和相信是分开的5.看通常和细节有关1.何谓形象性:通过显示在纸张、银幕或录像机监视器上的各种线条、图像和色彩的组合,形象可再现人们观察现实的眼睛和人脑所利用的视觉信息。
所谓形象性并不意味着形象的外观与现实世界的精确吻合。
2.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与人们内在的反映倾向密不可分。
《明室》罗兰巴特:“刺点”“知面”3.视觉手段的两种作用(两者关系相互统一):吸引注意力;引发情感产生共鸣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象征超现实主义: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下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
后现代主义:无中心意识与价值多元化二者区别:后现代主义文化主题太多,较凌乱,主题多元化,价值多元化;超现实主义强调梦幻的万能,无中心主题广告中的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象征:超现实主义属于视觉象征,但视觉象征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超现实主义视觉象征:指用某一具体的视觉形象来表示一个抽象概念,这一视觉形象往往与该抽象概念具有某些可类比之处。
图像具备修辞性的三个必备特征:1.具备象征意义2.人的介入3.用于传播吸引注意力(视觉手段)1.变形技术(例:无嘴女子;人寿保险)2.两个图形混合或合并(对图形本身不进行变形)(例:汽车人、戒烟广告)以上两种都是违背现实的处理手法3.滑稽视觉模仿(著名形象的新变体)在广告中滑稽4.直接的目光对视5.视距:图像中画面的景别变化带给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6.背面景象:在现实中,给人背影以为着回避和拒绝,作为渴望和受众沟通的广告,在哪种情景下回选择这种方式?(例:伯朗金典咖啡)7.主体摄像机:既然近景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那么是否所有的AD形象都应该以特写镜头出现?引人注目的特写镜头可能使可提高广告其他方面吸引力的信息被忽视。
在图像中展现摄影师的双腿,这种视野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参与到别人的经历之中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做法成为主体视角。
主体式镜头多用来加强动作场景的趣味性和冲击力,偶尔也用于对话场景。
引发情感(视觉手段)1.垂直拍摄角度:权力与地位(仰角)在政治形象中使用仰角的效果取决于人们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政治领袖与自己在地位上的不平等。
仰角+正面显示=盛气凌人+攻击性仰角:“英雄”形象平角:引发共鸣2.高人一等的外表:高档时装广告中的模特以蔑视观众的方式做出保证:与社会地位呈上升趋势的消费者所处的那个世界相比,广告中所展示的世界确实更精彩(例:GUCCI 07广告;“淑女屋”模特);服装档次越高,模特表情越愤怒3.俯视:关爱与屈从:吸引受众对弱者做出反应的形象毫无疑问经常使用俯角(例:儿童,讨人喜欢的小动物和孩子气的女人)4.认同(如何达到):电影——主体镜头(主题摄影机)(认同交流)广告——直视镜头,正面展示鼓励受众认同形象中的人物可能是视觉广告利用图像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视觉和心理经历之间关系最常见的方法。
5.性感外表(如何作用):现实中人们对性感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界定时装业对消瘦模特的偏爱并非源于对现实世界中性感信号的误解,而是有意识地抑制这些性感信号,以便纯粹地将女性身体作为地位象征加以展示(性感信号与社会信号)6.环境意向(如何作用):哪些视觉特征决定人们偏好某一种类型的自然环境:视野——山丘、山脉庇护——树林、灌木丛结论:通过各种视觉手段,广告中的形象得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第二章:视觉形式与风格形象性不过是某一形象的内容与该形象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是否有相似的问题只要一幅图片再现了我们看待现实世界时所展示的视觉信号,形象性就并不要求这幅图片必须在外表上完全与现实相似形象性并不完全局限于形象的内容,同时表现为形象的形势与风格独立的形式要素:一个视觉作品的抽象组成部分可成为赋予形象以活力、激情等特征的有效形式1.形状(测试)五角星:激情与活力、锐角、不平稳、冲动,三角形仅次于五角圆、椭圆:光滑、柔软柔弱、弱激情弱活力正方形、长方形:比较平稳、中规中矩锐角→直角→曲线(活力递减)因此,形状本身有生成某种感觉或引发某种回应的力量。
在某种情况下,形状是由构图线构成的,而在其他的情况下,形状则可能源于其他形象(例:我们看图的方式)2.三维(体积和透视)3.大小比例:形状和物体之间的尺寸关系,需要一个参照比例,大小比例能产生情感影响4.空间性——(例:超市、香奈儿)人们习惯于将宽敞开阔的空间同财富与阶级联系到一起,而狭小的空间则相反,这种空间感也被应用于到广告设计中。
5.主要方向:线和形状引导我们的眼睛向某个方向移动多幅图片的组合使用——“视觉中心”理论即一个无色、没有变化的版面不能引导读者从何处开始阅读,也不能引导读者的眼睛移动,版面设计必须形成一个“视觉冲击力中心”,且只能有一个视觉冲击中心。
在版面上造成视觉冲击力中心的方向有很多,最简单而常用的就是“大照片”,通过大图片引导读者的视觉。
6.平衡对称平衡和均衡平衡:对称平衡中,构图元素被平等地安排在某一假想中轴的两侧,这种设计是正式且稳定的,但缺少动感和动态。
均衡平衡又称非正式平衡,它不追求真正的平衡,均衡平衡会带来压力、动力以及视觉冲击(例:左边萝卜右边白菜)7.明暗分布:通过对形状纹理和颜色的装饰以及改变明暗效果来产生某种感觉和态度,并借此使我们了解这些事情。
明暗分布主要分两种:无影光和明暗对比。
降低了清晰度的黑白照片反而更能增加对受众的吸引力,使对其的阅读由于心理完形力量的参与而更加投入。
“心理完形”——低清晰度的画面要求不断地心理完形,观众被要求与事件合作,去填充持续缺失的外部形态和故事信息,以求理解画面和故事解说,从而获得恰当的格式塔。
读者不再是消极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8.构图比例:指一幅图像或者其他视觉形象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黄金分割)9.颜色颜色是一个相当复杂且令人困惑的现象,心理学指出,颜色会影响人们的感情和感觉,而且还可以用来塑造人们的行为。
风格与青春:1.如果青春期是一个与常规相对抗的时期,那么一种推翻了旧秩序的风格可能就是对青春期那种明暗心态贴切的视觉类比。
2.摒弃传统风格就好比青年对成人世界中各种束缚加以反抗(例:佩佩牛仔裤)反传统风格手法1.跳切:目的是用画面或声音突如其来的变化来刺激观众。
跳切强调了情景,然而,跳切的目的是给观众创造一种震撼的不舒服的感觉,较少适用它会比较有效。
2.摇拍:人不动景动,镜头跟随被拍摄人物同速平移(真动、诱动、似动)(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
)3.抖机、倾斜取景,怪异的裁剪、静止镜头(留些思考的空间)、慢镜头(某些时候体现超现实主义)4.快速剪辑:是那些以快速的短镜头组合或以快速的移动画面转换为主要形态特征的拍摄方法,在叙事上体现了强化节奏制造紧张气氛的效果,而在视觉效果上则产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动感。
(《谍影重重》)结论:快速、反传统风格本身确实具有青春活力的意味,但同时存在错误反应率高的问题。
第三章:形象能否沟通不同文化跨文化广告:随着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发展,广告商越来越将自己的受众定位于跨越不同地区甚至于整个世界。
在该趋势下,一些学者的观点:1.如今的广告公司正试图创造一种“视觉世界语”,即一种可为任何产品或服务在全球做广告成为可能的通用语言。
新的视觉世界语建立在这样的一种观念之上,即视觉形象比文字描述更强有力,更精确。
此外,视觉形象更为所有人理解、争议。
2.若图像与文字一样,需要学习获得,那么对于并不熟悉的特定的具象规则的观众来说,通过这类规则而造作的图像没任何意义。
在跨文化中使用视觉形象存在问题:1.观众正确理解视觉形象,但对视觉形象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作出错误的理解2.观众可能意识到文化内涵,但对其深层的价值观没有反应文化跨越(与跨文化传播有一定差别,体现在)文化跨越是一个三向的过程,包含对一种新文化的某些方面的获取,某些相对旧的文化的丧失,而第三步则是分解这些新旧文化的碎片,把他们粘合成一个完整程度不等的躯体。
(例:从Kongo到Congo)两大问题(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对广告形象的跨文化理解构成障碍的若干因素;这些因素如何被与之相反的事态发展所抵消。
对广告形象的跨文化理解构成障碍的若干因素:1.特定文化形象的存在(例:spring break/25%~65% off)2.对当地文化习俗的涉及(例:布洛瓦手表——要看清人物的脸可能是由于对所描绘的情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尤其是形象中那种公开的、十分形体化的感情表露显然与许多中国观众的经历有很大的距离顺风威士忌——在中国违背了父子关系传统的礼节规范科贝尔香槟酒——中国公开表露男女之间的感情会遭人非议阿尔诺芬妮夫妇像)3.文化价值观不相容涉及社会地位:布洛瓦手表——身着礼服的男士费希尔·普赖斯——身着工装裤的父亲涉及广告风格:美国广告倾向于利用个体感召力:韩国广告强调集体感召力;日本较少适用硬性推销术(对比式广告);欧洲广告倾向于更间接的手法,主要目的为观众提供娱乐而不是准确地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