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5《天目》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5《天目》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5《天目》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5《天目》教案上海五四制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形象生动的语言,领会比喻拟人,调动视觉听觉了解天目特征.

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及“幽邃奇古”.

2. 难点:字里行间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课文提示】

1.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

2.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公安派的理论核心是“独抒性灵”.

【正音正字】

邃suì峭qiào鲜_iǎn迂yū壑hè缟gǎo竦sǒng逾yú霁jì【积累词语】

从下列句子找出通假字:

①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颠:同“巅”,山顶. )

②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县:同“悬”,高悬. )

③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直:同“值”,价值. )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用文中的词语作论据)

从“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词句可以看出,游历天目共计三天.

3.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

天目山的特征:幽邃奇古.

4.文中正面表达作者对天目山喜爱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富有情趣的文章.作者避开对游程和沿途景色的描写,重点归纳天目山与众不同的“七绝”,并且断然写出“大江之南,……无逾此者”,表达了自己对天目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袁宏道的生平及其学派.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翻译:天目山幽静深邃奇特古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从(天目山的山脚)双清庄到山顶,大约二十多里.

要点:颠:同巅,山顶. 可:大约.

原文: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翻译:凡是山偏僻的大多荒芜凄凉,陡峭的很少盘旋迂回;形状苍朴就不够新鲜艳丽,骨架磅礴就缺少精巧雅致,以至于山高大就流水贫乏,岩陡峭就树木稀少,这些都是山的缺点.

要点:凡:凡是,一般. 鲜:稀少. 骨:骨架. 毛枯:草木枯败. 病:毛病,缺陷.

原文: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翻译:天目山满山都是沟壑峡谷,飞泻的瀑布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这是一绝了.

原文: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翻译:石头的颜色深暗润泽,石头的棱角巧妙精致,石头的小路盘旋迂回,石头的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了.

原文: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翻译:虽然山谷幽深岩石险峻,但寺庙都很精致美妙,这是第三绝了.

要点:县:同悬.

原文: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翻译:我不喜欢听到雷声,而天目山的雷声很小,听到的好像婴儿声音,这是第四绝了.

原文: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翻译:拂晓起来观看云彩,在峭壁的沟壑下,(云彩)洁白纯净得像棉花,飘荡腾越同浪花,整个大地是琉璃五光十色的海洋,各个山顶露出云上如同浮萍,这是第五绝了.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不可能完全明白它的形态.

要点:悉:详知.

原文: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翻译:天目山大的树木,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好像伞盖,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上万钱,这是第六绝了.

要点:“围”是计量圆周的单位,但具体是多少,说法不一. 直:同值,价值.

原文: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翻译: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的香味,远远胜过龙井茶;(天目山)竹笋的味道类似绍兴破塘的(竹笋),然而清淡远远胜过它,这是第七绝了.

原文: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翻译:我说长江的南面,修身隐居的地方,没有超过这里的,于是有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要点:修真栖隐:修心悟道,隐居深山. 出缠:出尘,超脱尘世.

原文: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

翻译: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彩,九时之后登上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

要点: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死关:天目山地名,以险峻出名.

原文: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翻译:第二天,从活埋庵找到原来的路下山.几天的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把(它)当作异常的,都下山互相庆贺.

要点:异:反常. 率:都.

原文: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

翻译:山寺中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谦卑恭敬地遵守礼节,争着请我们吃饭.

原文: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翻译:临近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荒凉偏僻狭小,不值得贵客观赏,真不知怎么办”.

原文: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翻译:我说:“天目山和我们也有些缘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赞誉”.于是大笑告别了(天目山).

要点:子分:缘分. 面:当面.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讨论问题】

1.文章第1句有什么作用?

“幽邃奇古”,概括天目山的总特点.“不可言”,极言天目山的奥妙.这句话,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2.第2段的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写一般山的种种弊病与不足. 作用:衬托天目山的完美.

3.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①飞流淙淙,若万匹缟

②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

③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

④松形如盖

排比:①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②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

③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

对偶:①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

②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4.分别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喻词和类型.

①飞流淙淙,若万匹缟(本体:飞流;喻体:万匹缟;喻词:若.明喻.)

②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本体:雷声;喻体:婴儿声;喻词:若.明喻.)

③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本体:云海;喻体:绵;喻词:如.明喻.)

④奔腾如浪(本体:云海;喻体:浪;喻词:如.明喻.)

⑤尽大地作琉璃海(本体:大地;喻体:琉璃海;喻词:作.暗喻.)

⑥诸山尖出云上若萍(本体:山尖;喻体:萍;喻词:若.明喻.)

⑦松形如盖(本体:松;喻体:盖;喻词:如.明喻.)

5.概括“七绝”内容及其特点.

一绝:水绝;特点:多而壮美.

二绝:石绝;特点:俊秀陡峭.

三绝:庵绝;特点:精致美妙.

四绝:绝雷;特点:轻柔细小.

五绝:云绝;特点:壮观多变.

六绝:树绝;特点:茂盛名贵.

七绝:食物;特点:清香新鲜.

6. 第4段的内容是什么?用“余曰”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内容:简单交代游览的行程. “余曰”是针对自己受到山僧礼待而言的,其作用:表达了对天目山的深厚感情,含蓄地赞美了天目山的绝美,并且回应文章开头的赞语.

7. 为什么偶然游览天目山的作者发现了“七绝”,而久居山中的僧人却说“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

作者具有积极的审美情趣,擅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山水中欣赏美;作者具有敏感的审美眼光,善于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景象中发现美;具有高超的文学造诣,擅长从表面纷繁无序的事物中归纳美.这些,不是凡夫俗子能够做地的.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模仿本文,写一篇紧扣特点、归纳几“绝”的游记.(200字左右)

3.预习《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六年级数学(上)目录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周 1.1 整数与整除的意义-1.3 能被2,5整除的数 (1) 第二周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5) 第三周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9) 一月一考第一章数的整除 (13) 第二章分数 第四周 2.1 分数与除法(1)-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 (17) 第五周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3)-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21) 第六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1)-(3) (25) 第七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4)-(5) (29)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1 分数与除法-2.4 分数的加减法) (33) 第八周 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 (37) 第九周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2) (41) 第十周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3)-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45)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5分数的乘法-2.9分数运算的应用) (49)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十一周 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 (53) 第十二周 3.3 比例-3.4 百分比的意义 (57) 第十三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1)-3.5 百分比的应用(3) (61) 第十四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4)-3.6 等可能事件 (65) 一月一考第三章比和比例 (69)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十五周 4.1 圆的周长-4.3 圆的面积(1) (73) 第十六周 4.3 圆的面积(2)-4.4 扇形的面积 (77) 一月一考第四章圆和扇形 (81) 期中测试 (85) 期末测试 (89) 参考答案 (93)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节整数和整除 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因数和倍数 1.3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分解质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分数与除法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2.3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2.4分数的加减法 2.5分数的乘法 2.6分数的除法 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3.4百分比的意义 3.5百分比的应用 3.6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圆的周长 4.2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圆的面积 4.4扇形的面积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上海教育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一

上海市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数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四个大题,共27题;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写出计算的主要步骤; 3.本次考试答题时可使用计算器.试卷中,π取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满分18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整数a 是整数b 的倍数,那么b 是a 的因数; (B )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C )在正整数中,除2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D )在正整数中,除了素数都是合数. 2.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 169; (B )38; (C )185 ; (D )50 7. 3.已知三个数为2、4、8,若再添加一个数,使这四个数能组成一个比例,那么这个数可以是…………………………………………………………………………( ) (A )2; (B )4; (C )6; (D )8. 4.六(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 4 ,那么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A )51; (B )45; (C )9 4 ; (D )95. 5.扇形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圆心角缩小为原来的 2 1 ,那么扇形的面积( ) (A )不变; (B )扩大为原来的2倍; (C )缩小为原来的2 1 ; (D )扩大为原来的4倍.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沪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复习 (绝对经典)

未来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 科 目 授课时间段 学科教师 课时数 2H 课 题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 专题一:整除(数的整除、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分解彻底) (2)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如何求约数,约数和 A 、求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 B 、A ×B=(A 、B )×[A 、B] C 、求约数个数:指数加1在相乘 求约数和:从每个因数的零次方开始加,一直加到这个因数本身,然后再把所有的这些和相乘。 例如:18=2×23 约数个数为:(1+1)×(2+1)=6个 约数和为:(1022+)×(210333++)=39 【备注】有时,整除出的题咋一看貌似有些小难,但是只要稍微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难题都是”纸老虎”。 专题二:分数(分数、繁分数计算化简;裂项,分数与小数互化) (1) 分数计算技巧: 加减法:能凑整则先凑整、分母相同的放在一起先算(死算时通分) 乘除法: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能约分则尽量约分 (2) 繁分数化简计算 【备注】繁分数更多的是一个工具,通常它会出现在分数的混合计算当中来考查学生的化简能力、细心程度。 解题技巧:在计算中碰到小数,尽快转化成分数、做到步步为营,细心决定成败。 (3)分数的裂项:(分母为乘积、分子为和差) )1(1+n n =n 1-)1(1+n ) 1(+n n a )k (1+n n =k 1 [n 1-)(1k n +] ) k (+n n a )2)(1(1++n n n = 21 [)1(1+n n -)2)(1(1++n n ] ) 2)(1(++n n n a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时间: 90 分钟) 班级: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横线上填上“ >”“或<“”=。” 33+24______5490-71______20 540+100______230+450980-780______110+90 2.估算 699+204 时,把 699 看作 ______,把 204 看作 ______,则 699+204 的结果大约是 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做数学作业用了约30______。眨一下眼用了约1______。 吃午饭用了约 15______。一场足球赛用了约2______。 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 和 8 .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 ______。 5.生物兴趣小组有男生 7 人.女生 3 人,男生占全组的 ______%。 6.某粮油店原来有 3 吨大米,卖出了 1000 千克,还剩 ______吨大米。 7.12 的因数有 ______个,选 4 个组成一个比例是 ______。 8. 把 8. 2 米长的彩带平均截成相等的小段,共截了 3 次,每段长 ______米,每段是全长的 ______。 9. 在横线上填上“ >”“或<“”=。” 200+699______900600______1000-452 514-28______405+52152+29______202-21 10.我会填上合适的单位。

二、判断题。(共10 分) 1.如果一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它们的高也相等,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一定比正方体的大。 ( ) 2.把一个长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正方体,形状虽然变了,但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变。() 3.一件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便宜 80%。() 4. 除 1 以外的非零自然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5.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 1 的倍数。() 6.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而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7.相关联的两个量不成正比例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8.分母是 6 的最简真分数有 2 个。() 9.边长与直径相等的正方形和圆,正方形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小.()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 一.数的整除 概念:整除、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分解素因数、公倍数和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互素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够被b整除,或者b能整除a。 ÷=,其中a b c 、、都是整数。 a b c (2)倍数和因数: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3)奇数和偶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2k),余下的整数都是奇数[(2k+1)或(2k-1)](4)素数和合数: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素数(也叫做质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其中: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分解素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的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 (7289243322233 (5)公倍数和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个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6)互素:如果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为1,那么这两个数互素 1~100的素数有: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2是偶数中唯一的素数; 二.分数 概念:分数的种类、最简分数、约分、通分、分数的运算法则、倒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分数的种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其中假分数和带分数可以相互转化 (2)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互素 (3)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公因数约去的过程 (4)通分:将异分母的分数分别化为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5)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要在同分母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分子相加减,这时候就要用到通分和约分。乘法:分母乘以分母,分子乘以分子,除法:除以一个分数就等于乘以一个分数的倒数(6)倒数:1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7)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化为小数。如:1/3=……,1/5=等。但能化为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首先将这个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在这个最简分数中,将分母进行分解素因数,若分母的素因数中只含有素因素2和5两,则这个分数可以化为最简分数。否则不能。 三.比和比例 概念:比和比值、比和分数以及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百分比、等可能事件、(1)a、b是两个数或两个相同的量,为了把b和a相比较,将a与b相除,叫做a与b的比,记作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C卷 (附答案)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C卷 (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 2、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指定区域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考生不得提前交卷,若对题有异议请举手示意。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五月份销售额比四月份增加15%,五月份销售额是四月份的()%,四月份销售额比五月份少()%。 2、甲数的2/5是乙数的5/6,乙数是12,甲数是()。 3、()÷36=20:()= 1/4 =( )(填小数) =()% =()折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2:3.这是一个()三角形。 5、甲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2:3,其中一个圆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则另一个圆的面积可能是()平方厘米。 6、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元。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是故事书的4/5,连环画有()。 A、36 B、30 C、25 2、在2,4,7,8,中互质数有()对。

A、2 B、3 C、4 3、一袋纯牛奶1.50元,购买纯牛奶的袋数和总钱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一种商品现价90元,比原价降低了10元,降低了()。 A.1/9 B.10% C.9% 5、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6、王宏4月5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000元,月利率是0.12%,到6月5日,他可以得到税后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利息为5%)正确的列式是()。 A、2000×0.12%×(1-5%) B、2000×0.12%×2 C、2000×0.12%×2×(1-5%) D、2000+2000×0.12%×2×(1-5%) 7、把浓度为20%、30%、40%的三种盐水按2:3:5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得到的盐水浓度为()。 A.32% B.33% C.34% D.35% 8、用一块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80 B、40 C、64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任何不小于1的数,它的倒数都小于1。 2、()任意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3、( )出勤率不可能超过100%。 4、()一条路,修了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5、()大于零的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6、()任何一个质数加1,必定得到一个合数。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花的话》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教学目标:1、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 2、培奍谦虚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的“谦虚”,品味文中的词语对反映花儿性格所起的作用。 一、导入: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那样生机勃勃。人们也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小草扭动起了它那细嫩的腰肢,这时,花儿们也按捺不住了,纷纷说起了话来,它们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宗璞的《花的话》。 二、教学过程: 1、浏览课文,圈划出文中都有哪些花说了话? 2、分角色朗读文章第4─11节,品味花儿们都说了些什么。 3、思考:小男孩为什么最后单单挑了野生的二月兰送给他最敬爱的教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花送给你的老师,并讲明你送这种花的含义。 4、总结:这是宗璞的一篇童话,文章将不会说话的也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的花儿安排在月下花园比美论贵,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花喻人,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教育读者要有谦虚质朴、无私奉献的精神。 5、拓展:以你的家庭为背景,仿照《花的话》,写一篇小短文,把你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家具、厨具、文具等物体的对话表现出来。 6、作业:现在人们都给花儿赋予了一些含义,试搜集一些 “花之物语”。 教材分析:本文是二期课改新教材第一单元“春天来了”中的一篇童话,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花儿的口教育读者要有谦虚质朴、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培养谦虚的品格。 学生分析:预初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阅读基本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多种形式体会人物个性、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妙处,激发他们对生活、人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说明: 1、导入部分联系本单元主题“春天来了”,并引入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朱自清的《春》中人、小草的活动来导入文章题目《花的话》,以“花说了什么话”来引入对课文的阅读。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己挑选角色,选择了哪个角色,那么他的朗读就应该符合那个角色的个性、特点。首先让一个学生试读第4节前半部分,试读之后,大家评价,看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不足,榆叶梅应该是怎样的,他是不是把榆叶梅的那种急性子读出来了。之后分角色朗读第4─11节,全班评价哪些读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在评价的时候也会说出他们是否读出了花儿的特点。比如榆叶梅的急躁、玫瑰的自以为是、……但在说到白丁香和玉兰时,他们对这两种花的“假谦虚”理解不够,于是可以采取反复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帮助他们体会,再就是提出一些词语如“慢吞吞”、“措词”、“从高处向下”加以点拔,让他们认识到那是在互相吹捧,并不是真正的谦虚。 3、思考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弄清楚小男孩选择二月兰送给老师的含义,另一方面,花本身是没有什么寓意的,只是人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赋予了它一定的意义,所以送什么花,就要给这种花赋予一定的含义。这一环节既开阔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对“谦虚”等优秀品质的理解。

(完整word版)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doc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 一 .数的整除 概念:整除、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分解素因数、公倍数和公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 公数,互素 (1)整除:整数 a 除以整数 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且余数零,我就 a 能被 b 整除,或者 b 能整除 a。 a b c ,其中 a、b、c 都是整数。 (2)倍数和因数:整数 a 能被 b 整除, a 就叫做 b 的倍数, b 就叫做 a 的因数。 (3)奇数和偶数:整数中能被 2 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 2k),余下的整数都是奇数 [(2k+1 )或( 2k-1 )] (4)素数和合数: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 1 和他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素数(也叫做数);除了 1 和本身以外有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其中: 1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分解素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个合数的因数, 叫做个合数的素因数。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的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2 8 9 2 4 3 3 2 2 2 3 3 ) (5)公倍数和公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个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数。 (6)互素:如果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1,那么两个数互素 1~100 的素数有: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2是偶数中唯一的素数; 二. 分数 概念:分数的种、最分数、分、通分、分数的运算法、倒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分数的种: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其中假分数和分数可以相互化 (2)最分数:分子和分母互素 (3)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的程 (4)通分:将异分母的分数分化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5)分数的四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要在同分母的情况下行,然后分子相加减,候就要用到通分和 分。乘法:分母乘以分母,分子乘以分子,除法:除以一个分数就等于乘以一个分数的倒数 (6)倒数: 1 除以一个不零的数所得到的商,叫做个数的倒数 (7)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化小数。如:1/3=0.333 ??, 1/5=0.2等。但能化 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首先将个分数化最分数,在个最分数中,将分母行分解素因数,若 分母的素因数中只含有素因素 2 和 5 两,个分数可以化最分数。否不能。 三 . 比和比例 概念:比和比、比和分数以及除法三者之的关系、比的基本性、比例、百分比、等可能事件、 (1) a、b 是两个数或两个相同的量,了把 b 和 a 相比,将 a 与 b 相除,叫做 a 与 b 的比,作 1

上海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上海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种商品,先提价10%,后降价10%,这时的价格和原来相比()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无法确定 D. 没有变化2.甲数是6,乙数是8,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列式是() A. (8﹣6)÷6 B. 1﹣6÷8 C. (8﹣6)÷8 D. 6÷8﹣1 3.六(一)班今天请假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 A. 91.3% B. 87.8% C. 92% 4.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卖价均为120元,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相对成本而言,总体上()。 A. 不亏不赚 B. 赚了10元 C. 亏了10元 D. 亏了20元 5.红苹果幼儿园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10%,今年的学生人数是去年的()。 A. 90% B. 101% C. 10% D. 110%6.五一期间甲乙两个超市对同一种定价相同的饮料举行了促销活动,甲超市买5瓶送1瓶,乙超市降价20%,李师傅要为运动员买一些这样的饮料,到()超市去购买较便宜。 A. 甲 B. 乙 C. 甲或乙 7.某种酒精消毒液的包装上有如图所示信息,其中“乙醇含量为75%±5%”说明() A. 酒精消毒液中含乙醇75毫升 B. 100毫升酒精消毒液中含乙醇75毫升 C. 酒精消毒液中含乙醇70~80毫升 D. 酒精消毒液中乙醇含量占净含量的70%~80% 8.原有7克糖和15克水,现在放入5克糖和25克水,糖水会() A. 变淡了 B. 变甜了 C. 没有甜味了 D. 没有那么甜了9.某班有学生50人,今天请假1人,出勤率为()。 A. 99% B. 98% C. 2% 10.一台电视机,商场进行促销活动,降价10%。在此基础上,商场又返还售价6%的现金。此时购买这台电视机,相当于降价了()。 A. 16% B. 15.4% C. 15% D. 14.6%11.某班有50人,4人请假,缺勤率是(). A. 92% B. 46% C. 8% 12.种植99棵树,全部成活,成活率是( )。 A. 99% B. 100% C. 1% D. 101% 二、填空题

上海市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数的整除 1、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式子表示:如果a÷b=c( a、b,c都为整数)称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区分两种表述)3、整除的条件: 1)除数,被除数都为整数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整数而且余数为零。 例如:48÷8=6 整除 6÷4=1.5 非整除 4、因数与倍数 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 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5、素数(也叫质数)是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3,5,7,11… 2是偶数中唯一的素数; 合数是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的。 4 , 6 , 8 , 10 ,12…..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正整数又可以分为1、素数和合数。 素因数是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 分解素因数是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公因数是几个数共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 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 两个整数中,如果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这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6、几个整数的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求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取它们所有公有的素因数,再取它们各自剩余额素因数,将这些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整数中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乘积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 六年级上 数学 期末综合复习提高练习(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 1、下列分数不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A. B. C. D. 2、如果,那么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B. C.a:d=c:b D. a:b=c:d 3、甲、乙、丙三位同学同时打印一篇文章,甲用了1小时40分,乙用了1.5小时,丙用了1小时,打得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无法确定 4、下列四个图案中,哪个图案的阴影部分面积与其他三个不同() A. B. C. D. 5、如图,已知点A表示的数是,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 A. B. 1 C. 2 D.1 6、小明家的客厅地面是长6米,宽4.8米的长方形,准备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客厅的地面,小明从下列尺寸的地砖中要选择尺寸较大的,应该选的尺寸是(单位:厘米)()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 7、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的正整数时________。 8、分解素因数:48=_________。 9、一包饼干重公斤,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可得______公斤。 10、正整数a取_______时,是假分数,是真分数。 11、长1厘米的时钟分针经过30分钟,针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_____厘米。 12、如果一个扇形所含圆弧的长是相同半径的圆周长的,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 积的______。 13、两圆的半径之比是3:4,那么这两个圆面积的比值是______。 14、在7、15、17、23、25、31、50这七个数中,素数有____个 15、化简比:1.5千米:600米=__________。 16、王师傅生产了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的有485个,不合格的有15个,这批零件的合格率为________。 17、如图,用灰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地面,则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数为______块。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试卷 (注:本卷中π取,除速算、填空、选择外的题目都应写出主要步骤) 一、直接写出答案(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6552_________ 2、=-8 587 _________ 3、=÷111020_________ 4、7 0.1258+=_________ 5、2.2214-= _________ 6、=?81 544_________ 7、=÷32254 _________ 8、=+7 2 7313_________ 9、=-3124 _________ 10、=?5.1035 2 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1、下列式子中,属于整除的是 ( ). A 、20 ÷ = 8 B 、8 ÷ 5 = C 、÷ = 3 D 、42 ÷ 6 = 7 12、下列四个数25 9 ,32047,126, 311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个素数只有一个因数 B 、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C 、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D 、素数都是奇数 14、一批玉米种子,发芽粒数与没有发芽粒数的比是4:1,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 A 、 80% B 、75% C 、25% D 、20%

15、在△ABC 中,∠C =90°,∠A =60°,∠B =30°, AB =2,将△ABC 绕点B 旋转至△A ’B ’C ’的位置(如图),且使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点A 经过的路径长为( ) A 、π53 B 、π34 C 、π65 D 、π3 5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6、对于6、18这两个数最小的公倍数是 . 17、将20分解素因数:20=_________________ . 18、求比值:小时:50分钟= . 19、一件服装进价为120元,售价为90元,则它的亏损率为 . 20、一条弧的长度为,所对圆心角为120°,那么弧所在的圆的半径为 . 21、某人存入银行10000元,年利率为5%,三年后可得本息和 元. 22、标有1~9数字的相同大小的纸片9张,从中抽到一张素数纸片的可能性大小为 . 23、半径为3cm 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___cm . 24、某学校对学生早上到学校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其中A 为骑自行 车上学的学生,B 为乘公共汽车上学的学生,C 为走路上学的学生,D 为乘地 铁上学的学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问其中走路上学的学生占受调查人 数 C' C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全册

2.1 分数的除法 一、知识点梳理: 1、把一个总体平均分为n 份后,其中的1份可用______表示,m 份可用_____表示.(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 2、两个正整数p 、q _____,可以用分数表示.即_____p q ÷=,其中p 为______,q 为______. 3、 q p 读作_________,当___q =时,p q p =. 4、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方法是:将数轴上的单位长度_______等分,从0开始自左向右的第________点分点即表示分数q p 二、基础型作业: 填空题 1、 35是_____个15; 8个1 11 是_______. 2、整数a 除以整数b ,如果能够整除,那么结果是____数;如果不能够整除,那么结果可以用小数表示,还可以用___数表示. 3、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5÷13=________; 13÷5=____________. 4、把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 3 10 =_______. 5、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是_____米.(用分数表示) 6、把三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______块.(用分数表示) 7、在数轴上,把单位长度5等分,从0开始自左向右的第4个分点表示的分数是______,第8个分点表示的分数是_______. 8 看成整体1, 表示分数______. 9、 3天占一星期的___________,3天=__________星期. 10、某人用8天完成了一件工作,他平均每天完成这件工作的___________. 11、在数轴上方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整数或分数. 04 321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 单元复习 上海五四制版

【单元学习目标】 一、大概了解《西游记》故事及其文学成就。 二、了解《西游记》人物形象,品味各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三、理解孙悟空性格蕴涵的精神内容。 【基础知识学习】 一、章回小说: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其结构形式是:前有题目,后有“请听下回分解”。 二、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网学,科[来源: 施耐庵的《水浒传》我国首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吴承恩的《西游记》我国最优秀的长篇神话小说,杰出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 最高峰,享有说艺术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国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我国古典长篇小世界盛誉的、十分成熟的现实主义杰作。《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两部划时代作品,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小说的要素是:环境、人物、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有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花果山拥立美猴王》学习参考(明)吴承恩来源:Z§xx§k][【课文提示】1.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人公,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它是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正音正字】 穹qióng 阙què须臾xūyú圪蚤gēzǎo 濯zhuó 溅jiàn 挈qiè樽罍zūnléi 契qì 【词语积累】 金光焰焰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拖男挈女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序齿排班合契同情 【课文分析】 页 - 1 - 第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人公,他有着神魔无比的灵通和武艺,又有着世间凡人的品格和情感,还有着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习性和相貌。孙悟空是融神的威力、人的性情、猴子的乖巧为一体的艺术形象。《西游记》第一回便使孙悟空这种神、人、猴浑然一体的形象跃然纸上。 神:生于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仙石,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以至渐渐通灵。 人:拖男挈女,唤弟呼兄,拜他为“王”,俨然人间社会现状。 猴: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孙悟空的神、人、猴的本性,使《西游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可能。 “花果山”的“瀑布飞泉”引出了“水帘洞”,“水帘洞”的特色可用一个“石”字点缀:石座、石床、石盆、石碗……如此“神话”的环境,为孙悟空的“出生”和“生活”,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和条件。 【思维训练】 1.花果山的猴子,既有人性,又有猴性。请从文中各找出一句体现人性和猴性的句子。(猴性: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为止。

沪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附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沪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附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按规律填数:315,330,( ),360,375. 2、甲数的2/5是乙数的5/6,乙数是12,甲数是( )。 3、( )÷36=20:( )= 1/4 =( )(填小数) =( )% =( )折 4、(3.4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00千克=( )吨)。 5、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 )元。 6、一只圆珠笔的价格是α元,一只钢笔的价格是8元,两只圆珠笔比一只钢笔便宜了( )元。 7、要挖一个长60米,宽40米,深3米的游泳池,共需挖出( )立方米的土。 8、有一张长48厘米,宽36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要裁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无剩余,裁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 )厘米。 9、把5克农药放入1000克水中,农药重量与药水重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 10、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差是72cm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cm3。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把35%的“%”去掉,原数就( )。 A .扩大100倍 B .缩小100倍 C .大小不变 2、要考查一个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习成绩进步情况,采用( )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3、从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半圆性 C 、环形 4、把1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 5、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 、30 B 、-30 C 、60 D 、0 6、用一块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80 B 、40 C 、64 7、一种录音机,每台售价从220元降低到12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的列式是( )。 A 、120÷220 B、(220-120)÷120 C、220÷120 D、(220-120)÷220 8、把10克盐溶于4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值是( )。 9、王宏4月5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000元,月利率是0.12%,到6月5日,他可以得到税后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利息为5%)正确的列式是( )。 A 、2000×0.12%×(1-5%) B 、2000×0.12%×2 C 、2000×0.12%×2×(1-5%) D 、2000+2000×0.12%×2×(1-5%) 10、把浓度为20%、30%、40%的三种盐水按2:3:5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得到的盐水浓度为( )。 A .32% B .33% C .34% D .35%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 )如果甲数比乙数多1/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1/5。 2、( )甲数是乙数的3/5,甲数和乙方的比是5∶3。 3、( )一种商品降价30%销售,就是打3折销售。 4、(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5、( )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6、( )在1.5,-4,0,17,-22这五个数中,负数有3个。 7、( )37是37的倍数,37是37的约数。 8、( )甲数比乙数少20%,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0%。 9、( )1m 的3/8和3m 的1/8一样长。 10、(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4倍。 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最新)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最新)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横线上填上“>”“<”或“=”。 33+24______54 90-71______20 540+100______230+450 980-780______110+90 2. 3. 某商店上午的营业时间为9:00—12:00,上午共营业______小时。 4. 一件上衣46元,一条裤子38元。上衣比裤子贵______元,上衣和裤子一共______元。 5. 6000千克=______吨______毫米=3分米 53分米=______米______分米20分米=______厘米 5千克=______克6吨300千克=______千克6. 估算699+204时,把699看作______,把204看作______,则699+204的结果大约是______。 7. 将阴影部分与整个图形面积的关系分别用分数、最简整数比、百分数表示 8. 在横线上填上“>”“<”或“=”。 5分______ 50秒 2分______ 120秒1时______ 90分 400秒______ 4分5时______ 30分 1分15秒______ 75秒 9. 1时=______分 180秒=______分 5分=______秒1分10秒=______秒 10.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 -149=222 ______ +582=941

二、判断题。(共10分) 1. 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 一个非0自然数乘一个真分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3. 如果一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它们的高也相等,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一定比正方体的大。( ) 4. 棱长之和相等的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也一样。( ) 5. 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关系。() 6. 将分别标有1、2、3、4、5的五个小球放在一个袋子里,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奇数的可能性大。() 7. 棱长之和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8.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9.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周长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圆锥的高.() 10. 分母是14的最简真分数有6个。( ) 三、选择题。(共20分) 1. A .7 B .8 C .9 2. 丽丽所在的四年级三班的平均身高是2. 39米,芳芳所在的四年级二班的平均身高是141厘米,丽丽与芳芳的身高相比,()。 A .丽丽高 B .一样高 C .无法确定 3. 把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倍.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数学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数的整除 1.内容要目 数的整除性、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教学目标 (1)知道数的整除性、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难点及易错点 重点:正确的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易错点: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概念易混淆。 4.中考必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结合概率考察素数合数等问题一道填空题4分 5.知识结构 二、分数 1.内容要目 (1)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分数与小数的互划与运算; (2)异分母分数的运算,通分、约分的技巧。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的运算法则; (2)通过对分数的学习,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转化的思维方法; (3)能够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及混合运算。 3.重点、难点及易错点 重点: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以及通分和约分;

易错点:乘除法则的运算 4.中考必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分数的混合运算,一道选择题或者一道填空题,占4分 5.知识结构 三、比和比例 1.内容要目 (1)必和比例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有关性质; (2)百分比的概念及应用,百分比与小数、分数的关系。 (3)等可能事件 2.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有关概念及意义,根据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解决简单的比例问题; (2)了解百分比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解决有关比和百分比的简单问题,从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了解等可能事件,学习用数量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初步体会概率思想。 3.重点、难点、易错点 重点:比例内项、比例中项 难点:百分比结合实际生活问题 易错点:百分比的运用及比例中项 4.中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线段的比例关系,结合生活的实际应用问题,占4分,一题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