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眼睛和眼镜(课件1)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 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 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
2005
2006
2007
1998-2003硕放中学学生平均视力统计表
5.04
4.88
4.90
4.86
4.85
4.82
4.74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容缓!!!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1、被调查人姓名:
,
。
2、是否老花:
,
。
3、老花眼镜的度数:左 右 ,左 右 。(假如爷爷奶奶不 知道则继续下一项)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2.[中考·内江] 如图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 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 4 眼镜的度数
知4-讲
1. 透镜焦度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焦度,用Φ 表示, 即Φ =1f,透镜焦度的单位是m-1。
知4-讲
2. 眼镜的度数 (1)眼镜的度数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 课时讲解 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及其矫正
2 课时流程 眼镜的度数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眼睛
知1-讲
1. 眼球的主要结构 角膜、睫状体、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视神经等, 如图1 所示。
3. 眼睛的调节 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判断眼疾类型和矫正 所用透镜。 解析:由题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B
知3-练
方法技巧:利用补偿法记忆近视眼及远视眼的矫正。
3-1. 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 A )
知3-练
A. 远视眼 B. 青光眼 C. 近视眼 D. 白内障
③ 明视距离: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 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 作明视距离。
知1-讲
深度理解 眼睛成像与照相机成像光路图的对比:如图3 所示。
知1-讲
方法技巧 通过逆向思维推测出眼睛的调节方式: (1)首先,分析物距变化导致的像距变化。 (2)然后,结合实际像距不变的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最后,推测出晶状体厚薄的变化。
知4-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 课件 (共26张PPT)

正常的眼睛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
远处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物 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 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及其矫正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的产生原因
晶状体太厚(太凸,焦距太小),折光能力太强。
光到达视 网膜时是一个 模糊的光斑。
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放大”、“缩小”、 “实”或“虚”)。
①
③
② ④
2.下面四幅图中,_A__、__B_是正常人眼的示意图, ___D___是远视眼的示意图,___A___是近视眼的示意图 。远视眼要戴_老__花___镜,它是_凸___透镜;近视眼要戴 _近___视__镜,它是_凹___透镜。
A
B
C
D
3.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 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 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实像,拿开眼镜后,光 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0:38:47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结构: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2、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3、远点和近点依靠眼睛调节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
正常人的远点是无限远,近点为了10cm。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大约25cm。
备注:[1][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眼的观察范围大约是150°,而两只眼的观察范围就接近180°。
人的两眼观察范围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
人只有同时使用两只眼睛,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前后距离。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来自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3、矫正方法:(用凹透镜矫正)。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视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来自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3、矫正方法:用凸透镜矫正。
【典型例题】类型一、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1.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2)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A;C;(2)B【解析】(1)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晶状体变得太 ;
折光能力较 ,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
向上太
,使
某点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 。
例如:有-200度和+300度 的镜片:
(1)请将对应的镜片拖入虚线 框内;
(2)请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焦度
是多 少?
焦距是多少?
-200度
+300度
5.3 眼睛和眼镜
晶状体较薄,能看清远 处物体;晶状体较厚, 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 力强,看不清远处的 物体。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 力弱,看不清近处的 物体。
F
F
F
F
F
F
近视眼的矫正:
近视眼是由于 晶状体变得太 ; 折光能力较 ,或 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 ,使某点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课件(共26张PPT)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眼睛
角膜和晶状体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
相当光屏
睫状体
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对光的偏折能力)
看远处 看近处
睫状体放松 睫状体收缩
近视眼
睫状体 瞳孔 角膜 晶状体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调节晶状体的形状
睫状体
睫状体放松 晶状体变薄
对光的偏折 能力弱
睫状体收缩 晶状体变厚
对光的偏折 能力强
视网膜
承接像,相当于光屏
视神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 受到光的刺激时产生信 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 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 到了物体。
照相机通过改变__像__距__来成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
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_形__状__来成远近不同的
物体的像;
(即厚薄、对光的偏折能力)
要使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看_近__处的物体时要求晶状体对 光的偏折能力更大,即晶状体 更_厚__,此时睫状体_收__缩__;
看_远__处的物体时要求晶状体对 光的偏折能力较小,即晶状体 较_薄__,此时睫状体_放__松__;
A.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甲
B.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虚像
C.甲图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
D.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
乙
2.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 A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乙 D.丙和丁
3.某同学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探究“视力矫正”原理, 如图,光屏上得到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 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移走眼镜片后,稍微将光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人眼的结构人眼的结构和照相机十分相似: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3、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凸,使得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利用凹透镜先使光发散,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4、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过于扁平,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
矫正:利用凸透镜先使光会聚,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二、重、难点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及其矫正:凹透镜眼睛与眼镜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眼镜的度数:D=100/f四、知识拓展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距眼约10厘米;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1、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1/f (f的单位是m,∮的单位是m-1)2.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100的值即: D= 100/f3.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1福建三明)下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解析: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眼睛和眼镜

节焦距来获得清楚的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 像距使像变得清楚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
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 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 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
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 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
晶状体变厚,近处来 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 网膜上,眼球可以看 清近处的物体。
三、近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2、改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 能力太强,成像于 视网膜前。
B 明小华已( )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的视力 是0.4,乙的视力是0.8,他俩的眼睛的晶状 体有何不同?他们要改正视力需配什么眼
谢谢
3.你了解了吗? 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思考:形成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 预防?
(1)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 约25 cm.
(2)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 (3)不要边走边读; (4)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5)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6)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7)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2.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倒___立__、_缩__小__的_实__像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倒__立__、_放__大__的_实__像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正__立__、放__大___的_虚__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猜想
实验检验
问题1:换一个薄的晶状体(凸透镜),像 去哪里了?
问题2:由上述现象可知,远视眼会聚光线 的能力变强还是变弱了?
问题3:在晶状体(凸透镜)和视网膜(光 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将像重新会 聚在视网膜(光屏)上,应该在晶状体 (凸透镜)的前面再加一个什么透镜矫正?
得出结论:
矫 正 前
晶状体(凸透镜)变厚以后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强,在光通过晶状体(凸透镜)之前,先通过一
个 凹透,镜使光线适当发散,再到达视网膜(光屏)
时就可以成一个清晰的像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反馈练习(二)
• 1.下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 知他是_近__视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则 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_大__于__1.7mm(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目标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思考:如果我们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卫生用眼,长时间使用不正确的读 书写字姿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目标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提出问题 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长时间盯着近处的物体,致使晶状体
猜想 变___厚__ (填“厚”或“薄”)
实验检验
实验检验
问题1:换一个厚的晶状体(凸透镜),像去 哪里了?试一试用一张白纸找到像的位置
距个离倒__能立__否、调_缩_节_小_?_的__否_实_____像_ (填像的性质)
反馈练习(一)
1.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下 图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 将光线会聚(填“会聚”或“发散”)在 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眼睛能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实像。为了爱护我们的眼睛,最理想的 读书距离是25cm。
3. 已 知 某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f 是 0.2m , 它 的 焦 度 是
__5_m_-_1_(填数值和单位),它的度数是_5_0_0_度__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归纳式探究:
1 1 5
f 0.2
单位: 1 1 m1
fm
①眼睛的结构及其成像原理 ②近视眼成因及矫正(凹) ③远视眼成因及矫正(凸)
矫 正 后
远视眼的矫正
1.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__薄__,折光能力太__弱__,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
视网膜_后__面___。 2.远视眼的矫正:配戴凸___透__镜__
目标四*:了解眼镜的度数
【归纳式探究】阅读课本P101-102页 [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我们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焦___度_ 2.+300度和-200度的镜片,_-_2_0__0_度__是近视镜片
通过实验发现像成在视网膜(光屏)前___面__
薄
厚
正常眼
近视眼
实验检验
正常眼
近视眼
问题2:由上述现象可知,近视眼会聚光线的
能力变强还是变近视眼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变__强__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实验检验 问题3:在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 为了将像重新成在视网膜(光屏)上,应该 在晶状体(凸透镜)的前面再加一个什么透 镜矫正?
第五章第4节 眼睛与眼镜
八年级物理
目标一:眼睛
角膜
1
2
晶状体
成像条件: u>2f
3
视网膜
类比“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完成表格
实验器材
眼睛
F光源 凸透镜 光屏
各种各样的物 晶状体 视网膜
目标一:眼睛
光眼屏睛相成当像于原_视理__:网__物膜_,体凸经透过镜晶相状当体于(晶_凸__状透__体_,
在镜接)下的来折的射实,验在中视,网光膜屏(到光凸屏透)镜上之成间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