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master申请美国phd经验谈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3】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3】当然兼听则明,交换也是有不好的方面的,我也有认识的人说后悔去交换的。
比如不适应新环境可能导致成绩下降,无法很好复习GT 考试,选课选不到导致无法转学分回来要补修课,等等。
这个同学们在决定去交换前一定要查清楚对应的课程,我在大二就曾经因为选不到课放弃了去港大的机会,但是在UofT我很幸运的都选到了课,这在交换的同学中是不多见的,主要是因为外面学校上下学期开设的课程和我们不一致,一年的交换项目就有效得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外注意体育课是不能在交换学校修的,要提前修掉或者回来补休。
我建议的我们系最佳交换时间是大三下,其次是大三上,(当然能去一年更好。
)大二去有一点点早,找research机会可能有点难,但是找到了就前途无量了,可以用大二暑假的经历作为砝码申请大三暑假的research(这个是我的YY,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实践一下)大四交换有没有用我不太清楚,但是时间可能有点紧。
我在大二上完成了Toefl考试(当时为了争取交换机会考的,后来过期了,所以交换回来重新考了一次),大二下完成了GRE考试,所以后面时间安排比较轻松,大四申请也很轻松。
交换的技术细节可以去百合Exchangestudent版问,我唯一一个提醒是志愿要好好填,填之前了解清楚学校的专业好不好,相应的课有没有,接不接受你的专业,不然很可能出现选上你了但是你去不了,然后也没时间去其他学校的情况。
补充一点关于research,网上有一些对所有人开放的暑假研究项目如MSRA-UCLA RIPS,UCL-google A RIPS,还有教务处的UCLA暑假的项目,都是很好的项目。
有些更不为人知的项目要靠自己发掘,对国际学生开放而且有奖学金的项目是存在的,并不是一定要交换才可能在海外做Research,但是这种项目很少很难找,大部分都要求是US resident/PR我当时找到了两三个(纯靠google),申请难度应该蛮大的,但是后来UofT有机会了我就没有申请。
作为在加拿大留学的高中生,怎样申请美国大学?

作为在加拿大留学的高中生,怎样申请美国大学?谢邀。
是这样的,不管在加拿大读书,或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申请常春藤都是很难的。
除了近乎完美的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还需要有完美的文书,你要解释你为什么要申请这所学校以及展示你独特的个人特色,课外活动/实习等。
美国大学申请是holistic evaluation,也就是说每一项都很重要。
我分享几篇我们的微信平台发表过的关于常春藤申请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常春藤毕业生聊母校:什么驱使你申请常春藤?伯晟教育专访哈佛大学招生官,教育学院Weissbourd教授谁能被耶鲁录取?耶鲁大学前招生官揭秘耶鲁(一)谁能被耶鲁录取?耶鲁大学前招生官揭秘耶鲁(二)伯晟教育专访哈佛大学招生官,教育学院Weissbourd教授-本科申请不是展示成就伯晟教育:由于大学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学生急于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成就,比如选AP课程,参加一系列课外活动或者各类竞赛。
而您最新的报告却对此表示反对。
那么,现在的美国本科申请有什么问题吗?Weissbourd:是这样的,我觉得目前很多学生做的事情:不管是参加各类竞赛,还是课外活动、社区服务,总之,是一张长长的炫耀清单。
但是,我们认为,学生做这些事情的目的不应该是弄出一张炫耀清单,而是学生的具有意义的对学术的长期的兴趣和追求,对认知的热情,以及对道德的关注。
这需要学生真正关注自己所在的社群、关心他人以及公共利益。
伯晟教育:在审阅申请材料时你不希望看到那些内容?Weissbourd:我觉得现在很多学生花很大精力在积累课外活动和AP课程上。
我和其他学校的招生办主任聊过,我们一致的想法是,如果学生上了很多AP课程当然没有错,但是没上那么多也完全不是罪过。
你完全可以展示做过的两、三项对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然后告诉招生官为什么它们对你有意义。
我们毕竟不是在看一张活动或者课程清单。
伯晟教育:这种要求是所有学校都这样要求吗?有没有例外?Weissbourd:基本上所有顶尖学校都是这样的标准。
申请美国博士的要求你都达到了吗

申请美国博士的要求你都达到了吗1.良好的学术背景:博士申请要求申请者具有优秀的学术成绩和学术能力。
我在本科和硕士期间都保持了优秀的成绩,同时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拥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和潜力。
2.学位和专业背景:申请博士学位需要具备相关学士或硕士学位,并且通常要求与申请的博士专业相关。
我的学士学位是专业相关的,并且我还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硕士学位。
4. GRE考试成绩:申请美国博士学位需要参加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考试,并获得合格的成绩。
我在参加考试前进行了系统的准备,通过了这一考试的要求。
5.语言要求:很多美国大学对于国际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需要提供托福(TOEFL)或雅思(IELTS)成绩。
我在准备阶段参加了托福考试,并且获得了符合入学要求的成绩。
6.研究经历和科研能力:博士申请对于科研经历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在本科和硕士期间,我积极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并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几篇论文。
这些经历使我在博士申请中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潜力。
7.推荐信:博士申请需要提供教授或研究导师的推荐信,推荐人能够对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价和推荐。
我在申请前找到了几位合适的推荐人,并向他们提供了我在研究和学术方面的材料,他们已经为我撰写了推荐信。
综上所述,我已经达到了申请美国博士的许多关键要求,包括良好的学术背景、学位和专业背景、满足学术文书要求、合格的GRE考试和语言考试成绩,以及拥有研究经历和推荐信等。
这些要求的满足使我有信心在申请过程中有一个竞争力强的申请。
低GPA考美国PHD的经历分享

低GPA考美国PHD的经历分享低GPA考美国PHD的经历分享。
网上大家都喜欢自称弱人,现在就说说我这个弱人的申请过程。
本人北大02级物理本科,平均GPA2.48,保研出国没戏的情况下,考研两年,08级北理工物理研,绩点勉强到3。
有CUNY和NIU两个offer,接受了CUNY的。
本科太弱就不用解释了,反正是堕落了。
除了绩点低,也没有任何科研经历。
结果毕业时才发现,自己这辈子的梦想仍然是做个物理学家。
这时出国保研都没戏,只好考研。
考了两年北大物院都落榜,估计再考也没戏,就转考北理工物理系,在08年入了学。
本来想好好学习的,但是堕落了这么久,一下调整起来很困难。
再加上很倒霉生了场大病,在床上趴了三个月,所以研究生绩点也彻底悲剧了。
北理工的硕士只有两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忙申请,期间夹着考GT,所以也没做什么科研,连毕业论文都是在拿到offer之后赶着完成的。
总之,专业背景是差到极点。
但当时想,如果以后打算在国内拿个教职继续做物理,出国读个phd是起码的,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申请。
接着说说英语考试,同样悲剧。
第一次GRE:320+800+2.5;IBT:76,口语15。
显然要重考,但这时已经很晚了。
于是我在09年的10.24、11.1、11.7接连考了机考、托福和笔试。
结果G:290+800+3.0,T:78,口语15。
欲哭无泪。
不过事实证明,G、T 考得晚点没关系,学校基本都可以先接受非正式成绩的。
我还argue 了第一次T的作文和口语,结果钱白扔。
没办法,还是只能收拾起心情,继续申请。
由于我办事一贯拖拉,基本上是11月份考了英语之后才开始投入申请的。
所以那些deadline早的学校我就直接忽略了,我还安慰自己,那些都是好学校,我申了也没戏。
事后看来,这想法是错的,申请早动手的话还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不一定早的就难申。
其次,就算deadline晚的,你越早寄材料,越有优势;很多学校都是先到先得,招满了后面的就不看了。
经验分享:美国工科硕士的申请

经验分享:美国工科硕士的申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美国硕士申请的经验,里面主要谈谈申请的心态,GT、GPA硬件的作用,推荐信和PS,选校以及学校个人评价。
主要针对申请EECS类别的同学,但是工科申请大同小异,其他专业的同学申请可能也有点参考价值。
注:我的经验仅仅在于申请MS,而且大多是自费+偶尔的小奖,对于申请PHD的牛人,爱莫能助。
1、首先说下心态有不止一个朋友问过我,读自费ms你不觉得花家里钱怎么怎么样么?值不值?我个人认为,这个事情很难说值与不值,因人而异。
但有三点我想阐述我的看法。
(1)既然申master,放弃phd这条路,就应该选择学校名气大,专业好的学校,对于条件过得去的朋友,gpa80 g1200 t80,综排80以内应该是基本目标,一些专业过得去,综排更低一些的也可以考虑。
(2)教育也是父母的一种投资,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自费ms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路线,但是若超过了家庭的负担能力,或许会风险太大,就像炒股,放一部分钱去没什么问题,全部压上就有点欠考虑了。
Columbia的硕士回国2000/月的事情当时也是轰动一时,因为硕士含金量低找不到满意工作的例子屡见不鲜,建议还是多多斟酌(3)我不想长期留美,但我同样知道在美国几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回来发展的好处,所以以此为契机,用学位来镀金,就像几个月前一位朋友说的“留学就是为了洗牌”,我深以为然2、申请者条件文书+GPA+GT(1)先说PS和推荐信,个人认为,在大多数人硕士申请者来说,这两个东西都是比较过场化的,尤其是在我看了不下5位找中介或者自己写的朋友的文书更加坚定了这个看法,主要原因是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学”了四年,真说实干能力和经验,少的可怜,所以文书里的亮点就更是遥不可及(申请PHD的同学文书非常重要,套磁也算作一部分吧)。
但是,不重视也不行。
尤其是PS,这东西不难,但是烦,是个细致活,建议不要抱着一蹴而就的心态,多写几遍,比如我在第四遍修改,才发现USC的S是southern不是south。
申请美国博士怎么提高被录取的几率

申请美国博士怎么提高被录取的几率
美国学校对于想要申请美国博士的留学生有着什么要求呢?我们要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够被学校录取呢?一起来跟着看看吧。
对于想要申请美国博士的同学而言,美国博士申请要求中缺乏研究经历已经是多数国内理工科学生的通病了。
对于想去美国留学读博士的学生来说,在本科期间有一定的研究经历非常重要,它起码证明了你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但是研究经历的获得是需要积极争取的,要积极主动地联系老师寻找进实验室的机会。
对于本科生参与研究,大多数老师还是欢迎的。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提升自己在美国博士留学申请的竞争力?
首先要让老师愿意在学术上指点你提携你,你起码自己必须自己努力多学多看多思考,好好表现,让老师觉得你是块做研究的材料。
其次,要让老师信任你。
从第一天开始,就要把老师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尽量做好。
如果他交给你的第一项差事你就敷衍了事,他也许不会批评你,但他今后绝对不会再找你做事了。
第三,自己一定要积极主动。
记住你不是老师计划内的学生,老师一般不会像支持他自己的研究生那样支持你,所以要想学东西的话,就全靠自觉了。
美国博士申请要求中,研究经历是非常重要且关键性因素,
如果想要申请美国博士留学,但是缺乏这样的背景经历,那就需要赶紧抓紧时间来弥补提升,不论校内校外,一定要抓紧弥补。
申请美国博士流程

申请美国博士流程申请美国博士学位是许多人的梦想,但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申请美国博士流程的各个步骤,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首先,申请者需要确定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在选择博士项目之前,建议申请者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研究兴趣进行深入思考,以便更好地确定申请的学校和项目。
接下来,申请者需要准备申请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成绩单、标准化考试成绩(如GRE、托福或雅思),以及可能还需要提交的作品集或研究计划。
申请者需要确保所有材料都完整准确地准备就绪,并且要在申请截止日期前寄出。
一旦申请材料准备就绪,申请者就可以开始申请学校了。
在申请学校时,申请者需要仔细阅读每个学校的申请要求,并确保所有的材料都按照要求提交。
此外,申请者还需要留意每个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并确保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申请。
在申请被接受后,申请者可能还需要进行面试。
面试通常是用来进一步了解申请者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目标,以及与潜在导师进行沟通。
在面试过程中,申请者需要展现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以便获得录取的机会。
最后,一旦申请者被录取,就需要开始准备赴美国留学的相关事宜。
这包括申请签证、寻找住房、了解校园生活等。
申请者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地开始自己的博士学位课程。
总的来说,申请美国博士学位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
申请者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要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申请流程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祝您申请顺利,未来学业有成!。
美国博士留学申请技巧分析

美国博士留学申请技巧分析美国博士留学申请技巧分析博士项目每年招生个位数部分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竞争激烈的项目录取比可能不到2%。
一般而言,美国院校的博士项目招生极少,以商学院为例,每个项目每年的招生名额为0-3名/年。
招生较多的博士项目多集中在生物技术、制药工程、材料等涉及到高新科技的理工学科上,主要是给教授做学徒,工作内容包括助研和助教。
申请博士最好要有硕士学位(最好是美国硕士学位)对于美国名校来说,博士项目大多是“赔本”的,所以,教授和学校录人自然是格外的谨慎和挑剔,一般博士被录取的大多具有硕士学位,特别是那些拥有美国硕士学位的人。
美国大学博士学位基本不会招收本科应届生,除非申请者非常优秀;博士的录取一般会安排面试。
这里说的面试是真正面对面的面试,这点上,在美国读硕士的学生就比国内的学生要有优势很多。
当然了,对于非常优秀的本科生直接申请博士的情况,美国大学也有考虑的,对于精挑细选的申请者可以是视频或者电话面试,经费充足的大学会邀请学生直接去美国面试,学校承担学生的差旅费。
优秀大学博士项目有全额奖学金资助众所周知,美国大学硕士学位很少会给奖学金,因为硕士项目设立的目的主要还是盈利导向,支持院系的正常运作并补贴博士培养。
而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行业内的领航者,要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这样将来能够去好的大学做教职或找到好的工作。
美国大学重视这些,是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当然这也是大学对社会最大的价值所在。
博士项目经费的来源则因学科而不同。
工程学院一般来自于教授的项目基金,而商学院则多来自于本科及硕士项目的学费的补贴。
按期毕不了业只能拿到硕士学位在美国读博士相当辛苦,一般需要4-6年,披星戴月、年复一年地做实验、写报告,这就需要大家在选择读博之前一定要慎重,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对口的项目。
美国博士毕业较为严格,经常有学生5年还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学术水平,毕不了业,最终可能就只能给发一个硕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拿大master申请美国phd经验谈
本人现在UBC硕士在读, 今年申请美国的phd, 拿到offer若干,
在此略谈经验, 以便后人.
1. 推荐信的重要性.
从国内本科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 推荐信约等于废纸, 除非能找到
大牛(院士这个级别的)给写一封牛信. 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学生的推荐信
都是自己写的, 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但是身在加拿大的话, 情形大不相同.
这边老师的推荐信至关重要, 其重要程度至少占总比重的50%. 所以一
定要确认老师给你写的是strong的推荐信. 我这次申请, 推荐信起了
大用. 某美国大学Admission Committee里的一个成员亲口跟我说过,
他们审我的材料的时候, 看到了这封推荐信以后, 其他的就什么也没看
就给offer了. 在选择写推荐信的老师的时候, 要首选那些大牛们. 他们
的推荐信分量很重, 很可能远远超过你老板给你写的推荐信. 当然, 如果
老板就是大牛, 那就更好了.
2. Personal Statement
大家到了加拿大一两年, 英语写作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提高, 当然写PS的要求
就不能局限于本科毕业的时候那个水平了. 两年以前本科毕业时候写的ps文稿
还在, 但是读起来, 自己都觉得可笑. 这次我申请学校用的ps, 是我
自己写完了以后让一个西人帮着改过的, 整体的水平比上次提高了很多. 首先,
ps要写的真情流露, 而不是慷慨激昂. 语气应该是一种近乎平时说话的语气,
而不是宣誓演说的语气. 程度特别高的词尽量不要用, 比如
I am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extremetly -> very)
I am eagerly looking forward.... (去掉eagerly)
用很多程度很高的词, 并不能加大我们被录取的可能, 反而会让人家读着
不舒服. 用比较平和的语气, 会让人家觉得我们是以一种朋友/同事的身份
在谈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种语气写出来的东西, 更加可信而有说服力.
我全篇PS可能程度最高的词也就是very了.
PS里面最好能详细描述一下你的research experiences. 其实人家根本不care我们做的是什么research, 他们更在乎我们是否真的做过. 我们详细的解释, 会使
写的东西更可信.
关于将来的计划, 一定要写. 写了并不表示我们以后要这么做, 但是给别人的感觉
是我们自己对我们将来的学习生活有个计划, 有个目标. 这会给人家非常良好的印象.
3. 成绩单
这个不用多说, 当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国内本科的成绩单和加拿大硕士的成绩
单都是需要的, 但是两者的轻重就因校而异了. 有的学校看重我们硕士的经历, 那么我们在加拿大的成绩单就更重要些, 也有的学校更看重我们在中国的本科经历(尤其是中国的顶级大学, 比如北大), 那么我们在加拿大的成绩单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4. TOEFL
大多数学校都会免掉对TOEFL的要求, 所以用不着再考一次了. 不过最好还是
把几年以前的TOEFL成绩单复印件给寄过去. 这次我申请的大多数学校, 还都是
承认复印件的, 而且都将那个成绩(虽然过期了)正式录入了系统. 可以看的出来
有一年两年北美的经历, TOEFL已经不再重要, 尤其是我们的PS写的流畅, 而且我们提供了这边的良好成绩的话, 他们很自然的认为我们的英语不成问题.
5.关于硕士学位
这次申请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美国的大学录取都是Unconditional 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加拿大这个硕士学位不是一个必需的要求, 这个我已经在若干
学校得到确认. 虽然在我们看来, 我们是硕士要毕业了, 所以申请phd, 但是他们
处理的时候都是按照"转学"来处理的, 并不要求你拿到加拿大的学位. 对比国内
的本科毕业生, 他们申请美国的phd是conditional的offer, 也就是说只有在
拿到学士学位和补齐最后一年成绩单的条件下, 才能正式办理入学手续. 所以,
其实我们是以一个bachelor来申请美国phd的, 而不是以一个expected master来申请的.
6. 关于Visiting
身在北美, 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方便很多. 比如很多大学发了offer都会邀请拿到offer的人去他们系里参观. 说白了, 他们希望借这个机会来展示自己, 希望我们
最终能接受他们的offer. 这样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因为一般都是所有花费全额
报销的. 即使系里没有邀请, 或者不是全额报销, 也可能多联系努力争取, 一般
他们如果觉得你有意要去的话, 会给你报销的. 实实在在的到每个学校看一看,
会给我们很多实际的体会, 进而帮助我们在众多offer之中做决定, 这比道听途说
或是自己瞎猜强的多啊. 这些机会对于身在国内的申请者来说, 恐怕是可望而不可
及的, 所以身在加拿大, 充分利用哦! 我前阵子就去了三趟美国, 访问了三个学校, 收获颇丰.
先写至此, 欢迎讨论和补充.
宋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