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年寒假,小秦的表弟小海从上海来陕做客。

作为东道主,小秦打算带表弟进行一系列有本土特色的研学活动,让表弟了解陕西,记住陕西。

【不夜城里恍穿越】小秦带表弟夜游大唐不夜城,表弟感触极大,边走边记录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请你帮小海解决文字问题。

从大雁塔东西两侧向里走,林影婆娑,烂漫的灯火缀在树梢,火树银花连绵如织,道路wǎn若两条熔金的河。

走近一看,垂下来的点点光晕.来自一句句古诗词形成的灯,一步一景,句句都是大唐风貌,字字都是人间烟火,好一个“诗意长安路”。

大街上不断穿梭着身着汉服、优美宜人的小娘子们,拍照录像、直播互动,这古韵和现代相互碰撞,是古人穿越来到了千年后的西安,还是今人梦回到了古代的长安?熟悉的诗词句句入耳,我猛地惊醒,曾经背过的古诗还记忆犹新。

我不禁感慨,唐诗千古的风采,随意吟诵,便是长安;guī 丽夺目的诗牌,飘扬至今,这便是长安!1.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婆娑.( ) 光晕.(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wǎn 若( ) guī 丽( )【芙蓉园里对唐诗】3.【在第(1)~(7)题中,任选5题;在第(8)~(10)题中,任选1题】(6分)在大唐芙蓉园里,看到唐代诗人群雕,小秦打算用下面一段文字为表弟介绍唐代诗歌文化,请你帮他完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诗中有李白“(1),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2) ”的博大胸襟;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3) ”的无我奉献;有刘禹锡“(4),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我慰勉;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5) ”的依依惜别;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6) ”的爱国壮志;有王湾“乡书何处达?(7) ”的思乡情切。

2025届重庆市永川区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重庆市永川区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重庆市永川区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改革开放初期,愿意在毕业后归国的留学生很少,国内企业视海归留学生为珍宝,竞相争夺。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许多优秀的学生纷纷选择出国“镀金”,随之出现的现象是归国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増。

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在无形之中缩减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国内就业环境的变化是很多海归留学生始料未及的,当他们回到国内,骨感的现实如______________,让他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如果我们___________地想一想,也不难理解他们的失望、焦虑与担忧。

其实,()。

海归留学生的留学__________使得他们在国际视野、适应性方面占有优势。

认清自己,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无疑能_________他们的人生道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而近些年来国内高校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也在无形之中阻碍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B.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削弱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C.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髙校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力。

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九年级6月模拟(四)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huī huáng)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这一理想背后的牺牲和代价。

太空的环境严酷至极——①人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中,______无法呼吸,______全身血液会迅速沸腾。

②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前往太空的航天员___依靠载人航天飞船、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等严格的密封措施,______能拥有一小块可以呼吸和生存下来的空间……尽管如此,人类仍然选择迎难而上、(bù wèi jiān xiǎn),一次次飞向大气层之外,去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huīhuáng)___②(bùwèi iān xiǎn)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积淀___②载人___(3)在文段①②两句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郭守敬应州官之邀,参与了邢州(今邢台的州治所在地)城北三条河流的治理工作。

治水中,民工们根据郭守敬的指点,竟一下子挖出了久被埋没的达活泉旧石桥基,并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新石桥。

郭守敬治水事迹很快在邢州周围传播开来,人们借用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夸奖他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当时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元好问,他就写了一篇《邢州新石桥记》,生动记述了达活泉上新石桥的建造,其中特别提到“里人郭生立准计工”,记下了郭守敬在水利工程上崭露头角的业绩。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 页。

全卷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 ~(6)题中,任选四题....。

](6分)....;在(7)~(8)题中,任选一题(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2)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3)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5)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6)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7)光阴荏苒,岁月匆匆。

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总是能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真可谓,。

(王湾《次北固山下》)(8)人生之路常有不如意,但我们要有“,”的旷达胸襟,心怀“古仁人之心”,用聪明才智书写专属于自己的辉煌。

(范仲淹《岳阳楼记》)阅读语段,完成2~3题。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guǒ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lǒng 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A. shuò B. sù)那一道道沟渠。

( )(2)纵然谄.(A. chǎn B. xiàn)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云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陈寅格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肤廓之论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

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

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

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

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拜遇黄石公等就颜具艺术想象的意味。

2024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24.0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35分)(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选自《史记》)1【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

②使酒:耍酒疯。

5.【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陈子昂,【乙】文中的“臣”是(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臣不胜.受恩感激()(2)季布为.河东守()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分)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语言苍劲奔放,其第三句以空间的苍茫辽阔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

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

《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

龙有时又像狗。

《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

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

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

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

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

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

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2024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上海黄浦区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3、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山东沂南县竹泉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下,依泉而居,四周竹树环合,与柳宗元笔下小石潭周围的景色并无二致,也是:“,,。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

(22分)【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乙】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A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B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丙】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C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①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维,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②,军无私焉。

D相持百余日。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及军退,宣王案行③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注释]①司马宣王:司马懿。

②安堵:安居;安定。

③案行:巡视。

5.甲词题目中的“破阵子”是,乙文《出师表》中“表”是。

(2分)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2)及军退()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违背自己的身份和意愿B.每到晚上就会忧伤感叹C.用流马运送(军粮)D.对峙了近一百天8.丙文中的“已志”,就是乙文中的“(1)”,和甲词中的“(2)”意思相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区联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1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列句子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要求:①将句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②对句中的错别字进行更正。

﹙3分﹚当yīnmái敝日时,信念就像罗盘,它指引你奔向光明的前程;当千里冰封时,信念就2.﹙8分﹚﹙1﹚. 在初中毕业联欢会上,老师请每个同学用一句完整的古诗来表达与同学的离别之情,你引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古代人民辛勤劳作的句子,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劳动”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李白有“斗酒诗百篇”,陶潜有“篇篇皆有酒”。

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酒有关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或乡村景色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选择你喜欢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写出完整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词的名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标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

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两句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列病句。

(2分)(1)暑假期间,大家去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修改方法:_______________(2)“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修改方法:__________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一个安塞腰鼓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 使人叹为观止。

B.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 ,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 好的书需要多读 ,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 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5、根据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

﹙3分﹚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有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

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

6.下面备选的四个情节都出自《课程标准》建议阅读的文学名著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3分)A.孙悟空三借芭蕉扇B.武松打虎二阅读﹙一﹚三峡(郦道元)﹙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9.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1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4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二﹚﹙10分﹚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级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2分)(1)弦而鼓之:(2)抱以适市:1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献之太常 B.还之C.希世之珍也 D.工之侨闻之1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填空。

(4分,每小题2分)(1)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引出新的观点。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寓意深长,请你再认真阅读文章,从这个故事中变换角度,提炼出一个言之成理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2分﹚奋斗的另一面最后一课。

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

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

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一一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

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

”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司。

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

”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

“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

”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

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

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

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

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

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5.阅读全文,认真想想“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2分)答:16.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起什么作用?(2分)答:17.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

(4分)答:18.生活中有人正是因为读懂了“奋斗的另一面”的含义,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请你列举两个事例。

(4分)答:﹙四﹚爱处无声﹙17分﹚安宁自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几乎不开口说话了。

一场大病将他的听力完全毁掉。

他自己又是个极自尊的男人,便唯有这样一年年沉默下业。

记得小时候,我走在他的身边,常有淘气的男孩子在后面跟着高喊“哑巴”。

他当然听不见,照例大踏步地往前走。

我被他的大手紧紧拉着,想停下来跟那些男孩子拼一架连时间都没有。

那时候的我,总是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保护他的欲望。

后来我读了中学,他每隔两天就送我最爱吃的饭菜到宿舍传达室,留下字条,告诉我下次他再来时将换下的衣服放在楼下就好。

他知道一开口就会给我丢面子,所以他宁肯不见我,只给我一张张面孔与他一样严肃冷淡的字条。

我是很少给他写什么字条的,有什么事能自己做的,就尽量地不去依靠他。

我不知道他是否心里难过。

听朋友说,他们在叛逆的年龄,常常会和父母大声地吵闹,我有时候会羡慕他们这样的经历。

其实读书时的我,与他们一样,想把郁积在心里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可是站在我对面的父亲,却是什么也听不见。

即便他看见我皱了眉头,又能怎样呢?顶多是轻拍一下我的肩,剥个可以安神静气的香蕉递过来,仅此而已。

所以在我最不可一世也需要父亲来安慰的时候,我选择了与他一样的“失语”。

我带着男孩子到家里来玩,将电视开得震天响,还关起门来在书房里疯狂地跳舞。

那些没有礼貌的男孩子都会觉得抱歉,怕吵得父亲无法休息。

我听了从来都是只有一句话:他要对我还有一点点的爱,为什么不说出来呢?那时候的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父亲对我的爱,远远没有对他自己的多。

他躲在无人注意且不会被嘲弄的角落里,守着一颗敏感高傲的心,过自己的寂寞日子。

他是自私的,他宁肯冷落我,也不会在我的同学面前用高得惊人的声音说一句关爱的话给我。

而我,为什么不也自私地在他将棉衣盖在我身上的时候,假装睡着了翻身,将衣服抖到冰冷的地板上去?这样不出声地与他较劲,持续了我整个的青春期,直到我后来工作了,彼此离得远,才慢慢地学会对他好。

而父亲,也开始用写信的方式,将以前没有对我说的话,一点点地邮给我看。

每有来信,同事们都惊奇地说,都什么时代了,怎样还有人给你这么执著地两周写一封信?我淡淡地笑称父亲不会发短信,也不会用电脑。

其实,只有我自己才知道,那么聪明的父亲,他什么学不会?只是在与我交流上,他很执拗地选择了写信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