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型斜视的概念、诊断和治疗(下)
斜视检查及矫治

斜视检查及矫治1. 斜视简介斜视是一种眼睛的运动协调异常,导致双眼无法同时凝视着同一点。
此病常由眼肌运动障碍或神经控制异常引起。
斜视可导致视觉功能障碍、深度知觉异常和视觉感知失调。
早期发现和治疗斜视对于预防长期视觉影响至关重要。
2. 斜视的分类斜视可根据眼睛的错位方向和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内斜视:眼球向鼻子方向倾斜,即呈内斜。
内斜视主要由内直肌功能异常引起。
•外斜视:眼球向外倾斜,即呈外斜。
外斜视主要由外直肌功能异常引起。
•垂直斜视:眼球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错位,即呈上斜或下斜。
生理上斜典型特点是斜视方向更倾向于水平,但因病情、肌肉力量等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复视型斜视:也称为复合性斜视,指出现眼球错位的同时伴随复视(即双重视觉)。
复视型斜视主要由眼球肌肉协调异常引起。
3. 斜视检查3.1. 详细病史询问对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是确诊斜视的重要步骤。
了解病程、发病方式、可能的诱因、症状特点等,有助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3.2. 眼部检查•视力检查:通过视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视力水平和双眼视力差异情况。
不同类型的斜视可能对视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眼球运动检查:通过观察患者双眼的运动情况,包括注视、无自主运动、快速注视切换等来评估是否存在眼球运动异常。
•眼位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眼位是否正常,即眼睛的位置是否居中,能否注视到同一点。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视觉检查,可以评估眼球内部的结构和组织是否存在异常。
这对于斜视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因为某些病因可能导致斜视。
•其他辅助检查:如电生理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斜视类型和病因。
4. 斜视的矫治斜视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恢复正常的眼球运动和协调,并尽量保持双眼的正常视觉发育。
斜视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非手术和手术矫治。
4.1. 非手术矫治•眼位训练:通过训练改善眼球运动协调和调节功能,提高斜视患者的眼球运动能力,达到保持双眼视觉一致的目的。
•弱视治疗:如果斜视导致了弱视,需要进行弱视治疗,包括眼镜矫正、弱视训练等。
A―V型斜视

四、检查与诊断
一般情况: 眼位:角膜映光法、同视机法、三棱镜法。 眼球运动:斜肌异常,约1/3A征伴上斜肌 功能强,2/3V征伴下斜肌功能强。 眼底:内、外旋。 代偿头位:
检查注意点:
屈光不正,检查时应戴矫正眼镜 看近时为减少调节对眼位的影响,必要时双眼 附加 +3D镜片检查 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分别测定33cm和6m上、 中、下各眼位斜度 上、下转的幅度:一般采用25°
五、治疗:
手术目的:矫正原在位和阅读眼位视轴偏移,
消除代偿头位,改善外观,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不伴有斜肌功能异常 :
单纯水平直肌加强与减弱术:斜视度差异不明 显 水平肌垂直移位术:内直肌总是向尖端移,外 直肌总是向开口移 垂直直肌水平移位术:临床少用
伴有斜肌功能亢进:斜肌减弱术
A-V型斜视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化志娟
什么是A-V型斜视?
A-V型斜视又称A-V征、A-V现象、Urist综合征
指伴有垂直非共同性的水平斜视,即双眼上、下 转时其水平斜视角不等,用A或V形象表示 A征向上方25°与向下方25°注视的水平斜视度相 差至少10△,V征15△
一、主要分类
A型内斜视:上转时内斜度加大,下转 时减小甚至无,两者相差≥10△ A型外斜视:下转时外斜度加大,上转 时减小甚至无,两者相差≥10△ V型内斜视:下转时内斜度加大,上转 时减小甚至无,两者相差≥15△ V型外斜视:上转时外斜度加大,下转 时减小甚至无,两者相差≥15△ X征、Y征
V型外斜视 先天性左眼上斜肌不全麻痹
V型内斜视 先天性双上斜肌不全麻痹
二、病因:学说众多
1.水平肌肉异常:Urist 2.垂直直肌异常:Brown 3.斜肌异常 4.解剖异常:面部构造异常 肌肉附着点异常
斜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斜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斜视是一种眼部疾病,表现为两只眼睛无法同时注视同一个物体,其中一只眼睛会偏离正常的视线方向。
斜视常见于儿童和成人,并且可能会影响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斜视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斜视的症状斜视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异常的眼睛位置:斜视患者的一只眼睛或双眼会显示异常的位置,可能是向内转、向外转、向上转或向下转。
2. 模糊的双视或低视力:当斜视发生时,两只眼睛可能无法同时对焦在同一个物体上,导致产生模糊的双视或者视力下降的感觉。
3. 头部姿势调整:为了减轻斜视的影响,斜视患者可能会调整头部姿势,例如倾斜头部,将物体置于特定位置才能正常看到。
二、斜视的治疗方法针对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眼肌平衡:斜视的主要原因是眼肌不平衡,因此调整眼肌平衡是治疗的关键。
常见的方法包括进行眼肌锻炼和使用眼罩或矫正眼镜。
2. 使用矫正器具:对于儿童斜视患者来说,常常会使用矫正器具,比如眼罩和矫正眼镜。
这些器具可以帮助患者调整眼肌平衡,促进正常的双眼协调。
3. 进行手术: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手术矫正斜视。
手术的目的是调整眼肌的位置,使双眼能够正常对焦在同一个物体上。
手术通常是在麻醉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进行视觉疗法:斜视患者还可以通过视觉疗法来改善症状。
视觉疗法通常包括进行各种眼部运动、视觉刺激和视觉训练,以增强眼肌的协调性,提高视觉功能。
5. 心理支持和教育:对于斜视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心理支持和教育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斜视可能会对个人的外貌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斜视。
三、预防斜视的方法虽然斜视可能不可避免地发生,但以下预防方法可以降低患斜视的风险:1. 及时治疗眼部问题:眼部问题,例如近视、远视、弱视等,可能会增加斜视的发生几率。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治疗眼部问题,有助于降低斜视的风险。
斜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斜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斜视做为一种眼睛疾病,影响每个人的外观,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从而演变为弱视。
所以我们要对这种疾病有深层的了解和预防,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病情。
现在光明博士视力矫正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斜视的原因和斜视治疗方法。
一、斜视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异常、遗传、发育不完善,以及一些眼部疾病也会引起斜视。
具体原因如下:1、发育不完善断奶、换牙、惊吓等,都可以使大脑的融合功能受到破坏造成斜视。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
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4、眼球发育特点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
又因为儿童的眼睛调节力强,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5、特发性的及其他原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儿斜视的发生,如先天性眼睛白内障及其他眼睛的器质性疾病都可能导致小儿斜视。
二、斜视的治疗方法斜视的治疗依斜视的形态可以从配眼镜、点眼药水、视轴训练与开刀方法着手:1、中医矫正法光明博士中医视力矫正通过高磁疏通筋络,结合中医专利能量膏,分解筋络瘀堵,补充营养,达到气血通畅,让睫状肌调节功能恢复,眼球自然复位,眼轴恢复正常,从而达到视力的恢复,最终解决了根本问题,且不易反弹。
(推荐:光明博士视力矫正)2、眼镜矫正属于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配了远视眼镜以后,斜视即会消失或减轻;但由于配戴的眼镜对于视力并无增进效果,故小朋友通常都不喜欢戴,这个时候父母就要下点工夫劝导孩子,使其养成习惯。
A-V综合征

发病机制
仅手术1例先证者,术中未见眼外肌附着异常。 总之,在上述诸多因素中,不能用一简单病因解释全部病例的 发病机制,但主要是眼外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临床表现
1.临床类型与表现 文献中有关A-V征的分型很多,Urist将其分 为V-内斜、A-内斜、V-外斜和A-外斜4型。Costenbader在Urist分 型的基础上又增加4种少见的现象,即X、Y、 A和XV现象。 (1)A型内斜视(A-esotropia): 又称内斜A征(esotropia A sign)、内斜A现象(esotropia Aphenomenon)、A-内斜、集合性斜视A综合征(convergent strabismus A syndrome),即向正上看时内斜度数增大,而向正 下看时内斜度数减少,甚至消失。
流行病学
因此,Duke-Elder强调在治疗儿童内、外斜视时必须先详细检查 是否同时伴有A-V征。因为矫正A-V征,对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 立极为有利,有时术后短期内不经功能训练即可使患者的异常 视网膜对应消失而恢复正常双眼视觉。
病因
A-V 征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眼外肌本身的因素、解剖因素、 神经支配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
(3)A型外斜视(A-exotropia): 又称外斜A征(exotropia A sign)、外斜A现象(exotropia Aphenomenon)、A-外斜、分开性斜视A综合征(divergent strabismus A syndrome),即向正上方看时外斜度数变小,甚至 消失,而向正下方看时外斜度数增大。看远看近外斜度数无变 化,常有上斜肌功能过强,内收眼位时眼球内陷。患者可有下 颌内收表现、双眼固视野小,常有恐怖状。 (4)V型外斜视(V-exotropia): 又称外斜V征(exotropia V sign)、外斜V现象(exotropia Vphenomenon)、V-外斜、分开性斜视V综合征(divergent strabismus V syndrome),即向正上方看时外斜度数增大,而向 正下方看时外斜度数减少,甚至消失,外斜度看远大于看近(分 开过强),常有下斜肌功能过强,患者可有下颌上抬现象。
眼睛斜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眼睛斜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眼睛斜视,又称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指眼睛无法同时准确对准同一点,导致双眼视觉不一致。
这种情况可以导致双眼间的图像错乱,对正常视觉的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将介绍眼睛斜视的症状和常见的治疗方法。
症状眼睛斜视的症状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和程度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 双眼不准确对准:斜视的最明显症状是两只眼睛无法同时对准同一物体,其中一只眼睛会偏离正常位置。
这导致双眼视线不一致,视觉产生冲突。
2. 落后感:斜视患者常感到视觉上的困惑和不适,因为两只眼睛的图像并不重叠,造成视力模糊。
3. 双重视觉:由于斜视导致眼睛无法准确对准,患者可能会出现双重视觉的症状。
一只眼睛看到的图像会在大脑中被重复,导致视觉上的错觉。
4. 颈部疲劳:斜视患者为了尽量弥补双眼不准确对准的情况,常常会扭动头颈以找到正确的视角,这可能导致颈部疲劳和不适。
治疗方法眼睛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具体选择取决于斜视的类型和程度。
1. 非手术治疗:- 眼部矫正保护:斜视早期,佩戴特制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帮助纠正眼睛的斜视情况,同时保护视力的正常发展。
- 弱视治疗:当斜视导致视觉不一致时,患者可能会患上弱视,也称为“懒眼”。
通过遮盖视力较好的眼睛来刺激患者使用斜视眼睛,可以促进视觉的发展。
- 视觉训练:进行一系列视觉训练来帮助改善眼睛的斜视情况。
这些训练包括注视点、眼球锻炼和视觉固定等。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程度较大的斜视病例,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手术治疗通常通过调整眼球肌肉的平衡来恢复眼球的正常位置。
手术矫正斜视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后一般需要几周的恢复期。
预防虽然斜视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但有一些措施可以帮助预防斜视的发生:- 接受定期眼科检查: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斜视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治疗。
特别是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 注意保护双眼:避免长时间盯着一个点,给眼睛提供适当的休息。
斜视的概念分类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手术治疗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术后指导

斜视手术后的术后指导
25. 正确用眼姿势:手术后应注意用眼姿势正确,如保持合适的用眼距离、避免长时间低 头看手机或书籍等,以减轻眼部疲劳和不适症状 26. 眼部冷敷:手术后可以进行适当的眼部冷敷,以减轻眼部肿胀和疼痛不适症状。但需 注意不要过度冷敷和长时间冷敷 27. 保持良好心态:手术后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寻 求医生帮助解决。同时也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和恢复健康 通过遵循以上术后指导,斜视手术后的恢复将会更加顺利,眼部健康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咨询医生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恢复期间如有任何不适 症状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
PART 3
斜视的病因
斜视的病因
斜视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 感染、外伤、眼肌异常等多种 因素有关
01
其中,遗传是最常见的病因之
一,父母患有斜视疾病时,子
02
女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症状
此外,眼肌异常也可能导致眼
04
球运动障碍,从而引起斜视
03
感染和外伤也可能导致眼肌受 损,引起斜视
PART 4
斜视的临床表现
休息与活动 :手术后应 避免剧烈运 动和重体力 劳动,适当 休息以减轻 眼部负担。 可适当进行 轻度活动如 散步等促进 恢复
控制用眼时 间与强度: 手术后应控 制用眼时间 与强度,避 免过度使用 眼睛,以免 加重眼部负 担
饮食调理: 手术后应保 持清淡饮食 ,避免食用 刺激性食物 和饮料,以 免加重眼部 不适症状
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以免影响手术效果和眼部 健康
佩戴眼罩:手术后可能需要佩戴眼罩,以减轻眼部不适症状和保护手术部位。应按照 医生建议正确佩戴眼罩
第八章 A-V型斜视

斜视弱视学
斜肌学说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斜肌异常是A-V型斜视 的主要原因。 由于斜肌的次要作用使眼球外传,所以下斜 肌力量过强或上斜肌力量不足可致V型斜视 ;下斜肌力量不足或上斜肌力量过强可致A 型斜视。
斜视弱视学
1.
解剖异常
A-V型斜视与面容形状有关 2. 筋膜异常 3. 眼外肌附着点异常
斜视弱视学
第五节 治疗
1. 2. ① ② 3. 4.
手术目的是矫正原在位和阅读眼位的视轴偏移, 消除代偿头位,改善外疗 单纯水平直肌加强或减弱术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 垂直直肌水平移位术 斜肌手术
斜视弱视学
斜视弱视学
水平直肌学说:
生理状态下,双眼向正上方注视时,分开功 能增强,一般认为是双眼外直肌的作用,向 下方注视时,集合功能增强,一般认为是双 眼内直肌作用。 故V征多因上述生理作用过强所致,A征则因 生理作用减弱所致。
斜视弱视学
垂直直肌学说
上下直肌功能强弱是形成A-V型斜视的原因 。 上下直肌的次要作用使眼球内转,所以上直 肌力量过强或下直肌力量较弱时时,可导致 A型斜视;上直肌力量较弱或下直肌力量过 强时时,可导致V型斜视。
斜视弱视学
眼外肌pulley异位
在眼球赤道部附近有一个由胶原、弹性蛋白 和平滑肌构成的pulley。 Pulley作为眼外肌功能性止点,决定直肌作用 力的方向和大小。
斜视弱视学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1. 2. 3. 4.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早 视物不适和视疲劳 代偿头位 视力与双眼视功能
斜视弱视学
第八章 A-V型斜视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型斜视
• 李亚娟(内斜A)-术后
双上斜肌切断,左内直肌后退5mm
A型斜视
• 赵英哲(外斜A)-术前
A型斜视
• 赵英哲(外斜A)-术后
右外直肌后退6mm,下移半个肌腱 右内直肌缩短5mm,上移半个肌腱
A型斜视
• 赵英哲(外斜A)-术前
A型斜视
• 赵英哲(外斜A)-术后
右外直肌后退6mm,下移半个肌腱 右内直肌缩短5mm,上移半个肌腱
V型斜视
• 党战卫(外斜V)-术后
左眼下斜肌切断,外退7,内缩6
V型斜视
• 李思佳(外斜V)-术前
V型斜视
• 李思佳(外斜V)-术后
双下斜肌切断,左亚娟(内斜A)-术前
A型斜视
• 李亚娟(内斜A)-术后
双上斜肌切断,左内直肌后退5mm
A型斜视
• 李亚娟(内斜A)-术前
治疗要点
• 有人提出用垂直肌肉水平移位解决AV征 • 矫正A型斜视
上直肌向颞侧移位,下直肌向鼻侧移位 • 矫正V型斜视
上直肌向鼻侧移位,下直肌向颞侧移位 • 但是,很少人使用这种方法
V型斜视
• 李庆龙(内斜V)-术前
V型斜视
• 李庆龙(内斜V)-术后
左内退5.5mm,外缩8mm
V型斜视
• 党战卫(外斜V)-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