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生物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分析

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分析

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分析一、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09年的《考试大纲》及安徽省的《考试说明》,借鉴近两年新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试卷,本着有利于检测高三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高三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原则,命制一套在省内具有较高检测质量,能反映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的模拟检测卷,以发挥安庆市模考应有的检测与反馈、激励与鞭策、预测与导向的功能。

(二)试题设计原则1.科学与规范的原则:试题要杜绝科学性错误,题干、选项、材料的表述要规范、准确,测试目标明确。

2.新颖与原创的原则:要求试题立意新颖,杜绝照搬各地高考题和模拟题,避免繁、偏、旧的试题,避免过难的试题。

要求原创题不少于50%,其余为组合改编题。

试题应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

3.检测与导向原则:通过本次测试检测当前的教与学,并对后期的复习提供一定的指导,并起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

(三)试卷结构1.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6题)和非选择题(第29、30、31题)。

其中选择题按必修①到③顺序编排。

2.分值:选择题每题6分,计36分,非选择题计54分,生物单科合计90分,占理综总分的30%。

3.各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及难度设计(表一)预计生物试题总难度在0.5-0.6之间。

1.试卷体现了预期的目标效度内容覆盖五大模块,突出考查了高考所要求的四大能力。

2.题型多样,图表信息丰富试题中有柱形图、模式图、实验装置图、系谱图、示意图、表格曲线等,各题型配置合理,充分发挥了不同题型应有的考查功能,为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业水平提供了依据。

3.试题科学规范、新颖灵活、难度适宜,符合当下高三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4.全卷贯彻新课程理念,约60%左右试题出自原创全卷注重情境创设,贴近社会生活,具备相应的检测与导向功能,对2009年安徽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命题过程中我们反复斟酌,数次修改,打造成卷,最终的定稿为第八稿。

高三二模生物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生物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生物质量分析一、试卷整体特点评价试卷题型、数量、分值与高考一致,题型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类,选择题共5道,每题6分,共30分,非选择题有31、32、33、34四道,共42分,总分72分。

整套试卷试题难度跟上次全市诊断题比较,难度明显增大;而且书写量也有点大。

比如11年生物答案为185字,上次模拟约为170字,而本次字数量在270。

这样的变化使部分学生有点不适应,成绩有所下滑。

比如丁文泽同学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最后7分题只字未答,根据其它同学回答的情况,这7分是没问题得上的。

但在总分上和平均成绩上,除2、4班基本保持稳定外,其它班级都有一定的小幅度上升,说明我们近期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比较有力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在考查内容上与高考一致,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点的考查,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态系统等,既涉及到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又有对科学探究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还是比较全面的。

这有利于指导我们调整、完善后期的教学方向、内容,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客观题错误率较高的有两题。

第一题较难,难度系数为0.4,错选B和C的分别为25%和23%,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五章内容,而这些内容又都是上学期较早学习过的,学生遗忘多,认识模糊。

比如对质粒的作用不能准确说出,以及其上基因与拟核DNA上基因对生物影响的区别认识不完善,以及硝化细菌的代谢能量来源与硝化作用的能量来源联系与区别认识存在误区。

第三题难度系数为0.65,错选B的占有18.9%,原因是对坐标图像不能正确进行分析,不能理解环境剧烈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造成怎样的影响,表现为理解能力不够。

同样的问题还表现在32题上,由于缺乏对表格的分析、归纳,整理,找不出表格隐藏的规律性,再加上对基础概念的认知模糊,不能正确回答。

第34题是生物最后一题,多年来都是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这也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最大的难点。

江都市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分析

江都市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分析

江都市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次三模考试的试卷难度较二模试卷容易,一模均分约54分,二模均分约64分。

试卷内容基本符合高考考试要求,没有偏题、怪题,区分度较好,必修和选修分值分配合理,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试题量减小,题量由34题减少到33题,少了一道分析说明题。

本次考试我市共有考生1046人(除江都中学参加七大校阅卷外)参加了生物三模考试,1046人考生中,单项选择题的平均分为25.8分(总分40分),得分率64.5%;多项选择题的平均分为3.7分(总分15分),得分率为24.7%;分析说明题的平均分为33.85分(总分55分),得分率为61.5%。

总均分为63.4分,得分率为52.8%。

二.试卷答题分析得分率都在80%以上,第9、13、14、16和18题较难,得分率都小于50%,其他题目都属于中档题,得分率在50―80%之间。

重点分析下面几道题:4、本题选择B、C的较多,学生没有从图中看出c是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h是精子,染色体减半,同时没有根据h这个精子得出该哺乳动物是雄性动物的隐含条件。

7、本题选择A、C较多,学生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突变和基因突变概念理解不清楚,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物种形成的3个条件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

9、本题选择C、D较多,对于噬菌体侵染细菌这个实验原理的分析始终是中学生物的一个难题,由于该实验比较抽象,学生难理解,在实验中的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是将DNA用32P 进行标记,用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只能说明蛋白质没有起作用。

13、本题选择A、B的较多,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往往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联系在一起,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方面要求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概念较多,不仅要求学生能记住各种调节过程,还要求学生理解各种调节过程中相关能相互联系的知识点,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区别,区别受体、载体两个概念。

浙江省温州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分析

浙江省温州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分析

202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评析瑞安十中生物组试题总体分析温州市202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局部试题紧扣?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所规定的教学要求,遵循?课程标准?和?2021年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的形式和结构与近年高考试题根本一致。

秉承了今年高考生物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能力的一贯风格,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根底知识、根本技能的掌握及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1.1考查内容分布〔表1〕考点明细表1.2试题质量试题的整体难度〔表2〕学科平均分和难度系数科目总人数最高分平均分难度系数生物2209 78 55.43 0.69分数段人数统计和区分度从表3分析可看出各分数段根本呈正态分布,大多数学生处于50-60这个分数段,平均值55.43刚好落在此区间,说明这份试卷整体区分度较好。

1.3试题特色知识覆盖面广表达多广度覆盖考点,又表达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试题突出主干知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遗传定律、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等。

要求学生对生物学根本概念、根本原理和规律有较深入的理解,考点分布与考查的角度度今后的复习具有引领作用。

注重能力考查充分表达考纲能力要求: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与推理应用能力。

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的分析能力,试题灵活、题干信息量大,多处出现图形、文字结合形式,具有很强的可分析性,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物学学科能力。

考试成绩分析2.1各题选择率和得分情况分析表各题选择率和得分情况分析比拟3 6 5.42 0.90 0.9 0.254 6 4.58 0.76 0.76 0.445 6 3.26 0.54 0.54 0.616 6 5.24 0.87 0.87 0.2630 14 10.44 0.75 0.75 0.2431 12 7.00 0.58 0.58 0.2832 18 12.92 0.72 0.72 0.432.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客观题分析第1题以下细胞与其细胞膜上蛋白质对应错误的选项是唾液腺细胞--唾液淀粉酶 B成熟的B细胞--抗原受体C巨噬细胞--MHC分子 D神经细胞--Na+通道平均分难度值A★ B C D2.94 0.49 49.03% 24.76% 12.54% 11.82%此题旨在考查膜蛋白的类型与功能,涉及到分泌蛋白、受体蛋白、糖蛋白、通道蛋白的功能和特点正解A选项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泌蛋白不是膜蛋白。

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罗平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质量分析生物备课组明粉桃本次月考试卷是采用昆一中的试卷,试卷是按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命制的,与高考相同,生物在理综卷中占90分,I卷6道选择题占36分,Ⅱ卷5道题(29、30、31、32、39或40)占54分。

一、试题评析1、试题结构与考查内容第I卷单选题(36分)第Ⅱ卷填空题(54分)2、本次生物成绩分析本次参加考试的总人数是464人,全级平均分44.09分,最低分13分,最高分81分,总及格数88人,总及格率18.97%,大多数同学集中在40-50分,低分较多,高分段较少,特低的10-20段的同学就有5人,每班的平均分有一人就至少被他们拉下0.5分,40分以下的有120人。

3、试卷特点: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强化考查分析、理解、文字表达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一卷选择题难度较高,得分率较低;第二卷看似不难,并有较多题学生曾接触过,但实际得分比预料的要低,整卷区分度较好。

4、试题评价(1)基础性强。

本次主要考查《考纲》列出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技能。

(2)能力题多。

考查识图、数据、坐标、曲线、示意图、信息转化、迁移,充分体现能力考查成为重点。

(3)难易适中,区分度好。

(4)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灵活性强。

通过本次考试让学生发现:组成细胞的分子、代谢、调节、遗传、生态需加强补漏。

(5)本次突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考生实际。

二、考情分析第1题:学生对基础内容掌握不牢,对DNA和RNA的结构没有准确记忆而失分,得分率极低。

第2题:对实验的无关变量的处理理解不够准确。

第3题: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的坐标图的分析能力,提取解题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较差。

第4题:对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掌握的较好,得分较高。

第5、6题:对内环境稳态及酶和ATP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做对的同学多一些。

第29题:考查图表、数据对比分析和信息提取迁移。

高三生物质量分析

高三生物质量分析

高三生物质量分析高三生物质量分析高三生物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考试内容涉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要想在高三生物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系统掌握,同时还需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备考高三生物,本文将对高三生物考试内容进行质量分析。

一、考试大纲分析在高三生物考试中,考试大纲是指导考试内容的重要文件。

根据历年考试大纲,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考生物考试所要求的知识范围和重点,以及考试题型和分值分布等信息。

通过仔细阅读考试大纲,我们可以对高三生物考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制定备考计划。

二、知识点分析高三生物考试的知识点涉及多个领域,其中细胞生物学是重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此外,遗传学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面的知识。

生物化学是考试中的难点之一,需要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催化原理、糖代谢等方面的知识。

生态学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的知识。

三、题型分析在高三生物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实验题等。

其中选择题是考试中占比最大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

填空题和判断题也是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和判断能力。

实验题是生物考试的难点之一,需要考生掌握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四、备考建议为了在高三生物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分阶段进行复习。

2、深入理解知识点: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生物知识点,掌握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3、注重题型训练: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第一篇: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府谷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质量分析一、命题指导思想本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配合复习的进程,针对目前的学情与教情,评价复习效果与学生生物学能力的达成度,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完善一轮复习。

二、试题特点1.考查主干,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本次试题必修1教材的全部内容以及必修2的第二章。

试题突出对细胞、代谢、等主干知识及实验能力的考查。

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体现对能力的考查。

2.注重能力,考查信息处理、表述、实验和综合能力本次试卷图表、曲线题多,信息、思考量大,综合程度强,规范要求高。

《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4方面的能力要求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试卷中对不同章节、不同模块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改编,涉及面广、灵活度大、角度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综合性和新颖性。

试卷中选择题有9题有图或表,非选择题的4题,题题有图或有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读曲线,从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表述,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各种能力。

3.题型贴近高考,体现选拔考试的要求近两年我省的高考生物科试卷,不少同学和老师都认为试题背景新、内容复杂、难度在逐年增大。

所以本次试卷题型和内容有高考题目的参考印记,贴近高考,反映高考走势,难度增加,梯度分明,信息量大,综合性强。

三、数据统计1.全年级理科共878人参加考试,平均分68.8.各班成绩分析:四、暴露的问题及建议和对策1.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仍然是个严重的问题本次考试尽管综合度比较高,但基本概念和规律仍然在很多题目中出现,得分情况仍然不尽人意,失分很多。

例如9题磷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第12题,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14题主动运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9题,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24题,体温调节等。

建议和对策:以本为本,基础过关,坚持抓基础不放松。

基础题在高考题中约占60%左右,失去了基础分对所有学生来说等于失去了所有。

最新-高三生物第二次摸底考试考情分析

最新-高三生物第二次摸底考试考情分析

高三生物第二次摸底考试考情分析陈梅冯季华一、试题评价:1.试题分值:本次试卷满分为100分,选择题20题*3分=60分,非选择题有三道大题,共40分。

2.难易程度:从考查内容上看,涵盖了目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点,考查了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等主干知识。

从难度上看,难易比例适当。

从考查目的上看,注重基础、突出能力。

以图形表格题、曲线分析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达到了与模拟高考题型相符的目的。

二、试题分析及成绩分析(一)选择题有以下特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题干中一般含有“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字眼,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与否,进行了较好的考查,特别是有些选项相近时,有很强的干扰性,如第3、4、5、8、17等。

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考查,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

如第4、7、10、14、18、19、20等难易比例适中,有一定的梯度(二)非选择题有以下特点:21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高考常考考点,难易程度一般。

22题通过实验分析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此知识点高考经常以实验题型考查。

考查学生对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概念的理解。

通过分析实验目的,实验现象,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此题综合分析能力强,难易程度中等。

23题考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是一道识图判断题,考查对蛋白质基本结构的认知,计算题较难。

(三)成绩分析三、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1.知识点记忆模糊,有机物所含的元素容易记混,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傻傻分不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记不清。

2.知识迁移能力差,许多学生会的知识点,但不会灵活应用,因而失分。

3.实验分析题,学生丢分较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实验的设计思路,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表述不清楚。

4.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不强,关于蛋白质的计算,学生知道其基本公式,但题目中所给的数据,学生却套不到公式中,因此丢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模生物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特点评价
试卷题型、数量、分值与高考一致,题型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类,选择题共5道,每题6分,共30分,非选择题有31、32、33、34四道,共42分,总分72分。

整套试卷试题难度跟上次全市诊断题比较,难度明显增大;而且书写量也有点大。

比如11年生物答案为185字,上次模拟约为170字,而本次字数量在270。

这样的变化使部分学生有点不适应,成绩有所下滑。

比如丁文泽同学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最后7分题只字未答,根据其它同学回答的情况,这7分是没问题得上的。

但在总分上和平均成绩上,除2、4班基本保持稳定外,其它班级都有一定的小幅度上升,说明我们近期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比较有力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在考查内容上与高考一致,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点的考查,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态系统等,既涉及到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又有对科学探究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还是比较全面的。

这有利于指导我们调整、完善后期的教学方向、内容,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客观题错误率较高的有两题。

第一题较难,难度系数为0.4,错选B和C的分别为25%和23%,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五章内容,而这些内容又都是上学期较早学习过的,学生遗忘多,认识模糊。

比如对质粒的作用不能准确说出,以及其上基因与拟核DNA上基因对生物影响的区别认识不完善,以及硝化细菌的代谢能量来源与硝化作用的能量来源联系与区别认识存在误区。

第三题难度系数为0.65,错选B的占有18.9%,原因是对坐标图像不能正确进行分析,不能理解环境剧烈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造成怎样的影响,表现为理解能力不够。

同样的问题还表现在32题上,由于缺乏对表格的分析、归纳,整理,找不出表格隐藏的规律性,再加上对基础概念的认知模糊,不能正确回答。

第34题是生物最后一题,多年来都是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这也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最大的难点。

本题的第一问是这样的:F2植株所结种子中,理论上灰种皮绿子叶所占比例为,其中灰种皮的比例考虑的是子二代,绿子叶的比例考虑的是子三代,由于涉及到两个世代,问题变得复杂,对同学们来说,难度较大,很容易出错,所以全年级只有一位同学答对了,而本空则是2分,这相当于将整个生物总分降为70分。

2、其他重点学生情况:
孟庆鹏回答问题不完整,比如对突触的信号转变描述只有前部分,没有后半部分;表述不准确,叙述抓不住关键字、词;实验设计有待加强。

宗有帅遗传方面有待加强
曹云扬审题不细,应在遗传、识图及图表知识的转化方面加强
3、总体情况看,存在问题主要有:
(1)理解题意存在障碍;
(2)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掌握不不扎实;
(3)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遗传对于学生而言理解上有难度,较抽象;
(4)对于一些综合能力性的题目,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存在理解不透的问题。

三、后期复习应对措施
1、加强落实学生以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专业术语、规律的记忆,弄清概念的内涵及其运用的外延。

要求学生做到答有所依,答有所据。

2、从课堂教学中抓效率、抓质量,精讲精炼,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记忆,画知识图等。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中要把各种现象讲透,注重多用生物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3、把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后期进行专题复习,计划先搞体系专题、实验专题、题型专题、热点专题4个专题。

4、提升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高考考查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后期复习要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及典型试题扎实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图文信息转换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在实验操作技能上需要加强。

6、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在后期复习中加强审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强选题,注意对于知识情境的灵活转换,在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表达的一系列规范。

做到能得满分的得满分,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7、加强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训练。

针对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文字书写错误和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一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来描述课本上和试题中的图表、图解和数据等内容,还可下发试题评分标准让学生体会标准答案分析,形成使用生物专业术语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8、注重一年来试卷错题的整理与复习,要求学生将上学期、本学期所有考试错题进行梳理,找了自己的薄弱章节,强化训练。

四、后期专题:
1、体系专题:
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
2、实验专题:
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题型专题:
曲线坐标题解析能力的培养;图形图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的培养;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
生态和环境热点,如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如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健康热点,如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
以上专题复习应有主次、轻重之分,但是各专题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开。

按知识体系复习,也会遇到实验、解题、热点问题。

只是复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专题复习要遵循以下原则:应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

2012-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